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神经生物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涉及面较为广泛,是从分子、细胞和整体水平研究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与发育问题的综合学科.近年来神经生物学在生命科学中的发展极为迅速,为更有效和全面地掌握神经生物学研究的技能和方法,以适应神经科学快速发展的需要,我们为研究生开设了这门实验课,并进行了实验课教学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我校为研究生和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开设神经生物学,课时分别为72学时和32学时.神经生物学是一门多层次、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也是当今发展最快的学科,新论点、新发现不断涌现.因此,在有限的课时内,不可能把神经生物学知识穷尽.教学的目的不是让水桶满溢,而是应该"授人以渔",给学生钥匙,引导学生对神经科学知识的追求和充实.首先,我们讲授神经科学发展史,"以史为鉴",有助于学生从中得到启迪,获得创新的思维.  相似文献   

3.
揭示神经系统特别是中枢和脑的奥秘是全世界科学工作者面临的最艰巨的挑战之一.神经生物学正是为应对这一挑战应运而生的一门新兴综合性学科.神经生物学具有明显的学科交叉特点,是一门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课程.如何针对不同阶段的教学对象,即医学本科生→普通医学研究生→神经专业研究生,开展行之有效的神经生物学教学?根据我们多年教学、科研实践,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4.
随着神经科学的飞速发展,我国各类高校陆续开设了神经生物学课程.但与其他传统的医学基础课程如生理学相比,它尚处于相对幼稚的阶段,还存在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探讨神经生物学教学的一般规律,摸索教改的新方向,提升教学质效,是我们教育者必需面对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神经生物学是研究神经系统的科学,是一门对脑和神经的工作方式和原理进行综合研究的多学科交叉的多元的新兴科学.神经生物学具有前沿性及综合性等重要特点,是其他基础医学课程的重要补充及高层次的应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一些大学陆续面向研究生和本科生开设了神经生物学.由于该学科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同时目前国内尚缺乏针对本科生神经生物学教学的良好教材,因而针对本科生的神经生物学教学是一个值得我们探讨的重要课题.我们面向本科生开设神经生物学已有10多年历史.本文仅就本科生神经生物学教学谈一点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科技和国际交往的日益发展,大学本科双语教学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面向国际化发展趋势的需要,其目的是培养具有国际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神经生物学是近20年来迅速崛起的一门对脑和神经工作方式和原理进行综合研究的多学科交叉的、多元的新兴学科,是21世纪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领头学科.  相似文献   

7.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旨在培养兼具生物学和医学知识背景的工科人才.传统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因此较为广泛地覆盖工科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学、控制理论、信号分析、生物电子学等方面)和部分生物医学课程(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临床医学、医学仪器等方面).近年来,随着神经科学研究的迅速发展以及与其他学科之间交叉融合的不断加强,对具有其他知识背景(包括数学、物理、自动控制等传统理工科专业)的人才的需求与吸纳也不断增加.因此,在工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开设<神经生物学>,对开阔本专业学生的视野,对推动和促进学科交叉,既具有必要性,又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神经生物学是涉及神经系统的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的综合性科学.最初的神经生物学教学是以神经生理学内容为主的神经生物学,随后又陆续充实有关的神经化学和神经形态学方面的内容,初步实现全方位的神经生物学教学.首都医科大学神经生物学教学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不断认真的调研和探索,课程内容不断充实和完善,现在的内容涉及领域扩大到神经生理学、神经生物化学、神经解剖学和神经心理学,理论课内容包括绪论、神经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神经发育、一般躯体感觉、化学感觉、运动调节、代谢功能的神经调节机制、神经内分泌和免疫、情绪和动机、学习和记忆、注意力与语言功能、认知发育和脑老化.  相似文献   

9.
"非智力因素"即"情商",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CW.P.Alexander提出来的.它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其他精神因素,如情感、意志、兴趣、性格、需要、动机、信念等心理因素.青少年的学习和成才过程,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非智力活动依赖智力活动,但它又对智力活动起制约作用,可积极作用于智力活动,使智力因素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结合研究生神经生物学的教学实践,对双语教学中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双语教材的选择、学生双语的训练和考试模式的改革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此推进神经生物学双语教学的教学改革,培养具有专业英语能力的高质量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11.
神经生物学是一门新兴的、多学科交叉综合且发展十分迅速的科学.是用多学科的手段研究神经系统特别是脑的活动规律,以揭示大脑的奥秘,阐明脑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我们从2004年在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两个专业本科生开设神经生物学课程,讲授34学时,实验24学时;2007年在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开设神经生物学课程,讲授34学时;所用教材为寿天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第2版<神经生物学>.现将几年来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2.
本科生神经生物学精品课程建设(摘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是全社会共同关心,也是关系着如何培养具有综合素质一流人才的关键问题.而教育部出台质量工程与精品课程建设计划,是加强和改善教学工作、加大教学投入、提高教学质量的切实步骤.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系统工程.精品课程的建设要求有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的教材、一流的教学管理,并需要多年的建设和积累.为了做好精品课程建设,我们对神经生物学课程教学进行了大量探索和改革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神经生物学(Neurobiology)是研究人和动物的神经系统如何执行其功能的科学,是探索脑的奥秘的科学.我系于2003年开设了医学神经生物学双语教学课程.在迄今为止的6年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些经验,现将我们的体会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80年代初,医学基础课程的建设大部分已经相当完善,包括有较好的课程教学设置,有完整的教学大纲,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全国统编教材,有能胜任教学需求的教师队伍,然而,神经生物学则是没有现成的,一切还得从头开始.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教师被定位为"人类知识的传授者".但是建构主义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世界的绝对正确的表征,不是放之各种情境皆准的教条,它们处在不断的发展之中,在不同情境中它们需要被重新构建".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神经生物学虽然是医学及生物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但教师不应仅仅作为传统意义的知识传授者,更应该当好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协助学生在团队中开展学习,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帮助他们去主动适应社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第5版以前的生理学教科书,在讲授"基底神经节功能"时,黑质纹状体环路示意图表明: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纹状体胆碱能神经元→纹状体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黑质网状部.本学科长期从事关于"神经元变性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比较早地接受了关于"直接、间接通路"的概念,应用于研究生神经生物学和本科生神经生理学的教学.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代生命科学中,神经科学研究新成果层出不穷,作为神经科学主体的神经生物学已成为生命科学中发展最迅速和最活跃的前沿科学之一.为了适应生命科学发展的需要,全国一些综合性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相继开设了神经生物学课程,我校也在近年分别为研究生和本科生开设了该课程,同时该课程还面向自动化、通讯、计算机等专业的学生.  相似文献   

18.
神经生物学PBL教学教材选择的几点建议(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生物学是综合运用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相关基础学科知识,从分子、细胞和整体水平研究神经系统结构、功能与发育等问题的学科.神经生物学的学习既包括对多学科基础知识的整合,也包含对前沿知识的摄取,非常适合进行PBL教学.然而,目前在PBL教学过程中教材的选用一直是大家希望解决的问题.关于此问题,我们有以下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从1985年神经生物学课程开设至今,我们走过了24个年头.回首开课历程,归纳起来,神经生物学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力求神经生物学理论教学的完整性.神经生物学初始授课阶段,一个内容分别由神经解剖、神经化学、神经生理教师授课,内容的拼凑感非常强烈.我们要求并培训年青教师全面掌握神经解剖、神经生理、神经化学、神经细胞生物学内容;在每一个授课单元内有机地融合形态学、功能学、细胞分子学,使神经生物学教学内容趋于完整.  相似文献   

20.
地方院校开展双语教学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但师资力量、语言情境、学生素质和资金投入等方面存在诸多缺憾,积极开辟第二课堂是弥补上述不足的有效手段. 我校今年首次对大学四年级生物科学专业开设<神经生物学>选修课,并尝试了双语教学.为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建立了神经生物学QQ群(Neurobiology Classroom)作为该课程双语教学的第二课堂,取得非常好的收效,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