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118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2例,采用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56例,采用单纯电针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刺络放血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及对照组24例,治疗组用刺络放血配合穴位注射甲钴胺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用普通针刺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刺络放血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优于普通针灸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电针夹脊穴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电针夹脊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口服卡马西平片、维生素B1、维生素B12.两组均7d为1疗程,共计2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其疼痛VAS评分、焦虑量表HAMA评分的改善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电针夹脊穴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治疗效果优于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4.
浮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浮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疱疹后遗神经痛的镇痛作用。方法将7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浮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止痛起效时间、止痛效果、治疗前后情绪评分及治疗过程中出现副反应。结果治疗组在止痛起效时间及止痛效果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1),在情绪改善方面临床疗效显著,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浮针配合穴位注射是一种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火针配合耳穴压豆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122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1例)和对照组(61例),治疗组采用火针配合耳穴压豆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电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疼痛程度。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火针配合耳穴压豆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显著,方法简便,有利于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火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88例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4例。治疗组在给予火针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穴位注射,对照组口服甲钴胺、洛芬待因和维生素B1,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7.73%,对照组7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评分更低(P〈0.05)。结论:火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甲钴胺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科60例发生于胸腹背部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依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疼痛区域相对应脊椎神经节段的夹脊穴配合局部围刺及甲钴胺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口服普瑞巴林胶囊及奥卡西平片治疗,采用疼痛数字分级法(NRS)评价治疗前后疼痛程度。2组各治疗4周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改善情况及疗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3%,优于对照组的90%(P0.05);试验组疼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甲钴胺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  相似文献   

8.
药线点灸配合围刺通电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0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药线点灸配合围刺通电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6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采用药线点灸配合围刺通电法,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8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线点灸配合围刺通电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汤配合穴位埋线及加巴喷丁胶囊治疗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予加巴喷丁胶囊治疗,治疗组加益气活血汤配合穴位埋线治疗,治疗4周。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疼痛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疼痛缓解30%、50%时间治疗组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汤配合穴位埋线及加巴喷丁胶囊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较好且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电针配合穴位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60例胸腰段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相应部位夹脊穴加穴位注射,对照组采用单纯穴位注射,2次/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McGill疼痛评分,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8次后评估疼痛程度;在各次治疗后都记录持续镇痛时间;采用抑郁症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评价抑郁及焦虑状态.结果 治疗后组间比较,两组间持续镇痛时间经独立样本t检验,在第5次治疗后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持续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间疼痛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经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在镇痛持续时间方面有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小针刀配合丹参注射液关节腔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膝骨关节炎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病人采用小针刀配合丹参注射液关节腔注射的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小针刀的方法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采用Lequesne膝骨关节炎严重性和活动性指数评定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并判定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①两组治疗后膝关节功能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观察组优于治疗组(P0.05);②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针刀松解配合丹参注射液关节腔注射能明显改善膝骨关节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疗效优于单纯小针刀疗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扳机点穴位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用针刺结合扳机点穴位注射,对照组口服卡马西平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4.4%、对照组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均差异有统计...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针刺配合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45位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以针刺夹脊穴、局部围刺与口服汤药配合治疗,对照组采用以常规量口服普瑞巴林胶囊,局部外涂辣椒碱软膏,肌注甲钴胺注射液.均连续治疗15天后根据视觉模拟法,根据数值的变化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45.4%,总有效率95.5%,对照组治愈率26.1%,总有效率7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配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7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疏血通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疗效。结果:治疗15d后,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在针刺基础上配合疏血通治疗脑梗死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减轻患者后遗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观察和评价超微针刀结合加巴喷丁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效果,并与单纯服用加巴喷丁药物治疗进行比较,寻求一种针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将62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观察组运用超微针刀结合加巴喷丁进行治疗,超微针刀隔日1次,每周3次,加巴喷丁每日服用。对照组运用口服加巴喷丁进行治疗,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4周。采用整体临床疗效、VAS疼痛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Th1/Th2细胞因子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对治疗前后两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整体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治疗第2、4周后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在治疗第2、4周后的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IL-1β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IL-2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结束后IL-2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微针刀结合加巴喷丁治疗能明显减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疼痛,改善此类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提高IL-2值,较单纯服用加巴喷丁临床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顽固性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治法.方法采用透穴注射配合耳压治疗原发顽固性三叉神经痛28例,并与单纯针刺28例对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6%,透穴注射配合耳压治疗原发顽固性三叉神经痛总有效率与单纯针刺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运用透穴注射配合耳压是治疗原发顽固性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腹针加穴位埋线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选取符合诊断的患者40例采用腹针取穴: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天枢(双)、商曲(双)、气穴(双)、滑肉门(双)、外陵(双)、大横(双);埋线取穴:脾俞(双)、大肠俞(双)、足三里(双)、上巨虚(双)。对照组(40例)采用补脾益肠丸治疗,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纤维结肠镜检查,治疗后1个疗程统计疗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相关的症状及纤维结肠镜积分情况比较。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腹针加穴位埋线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主要症状积分前后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各症状治疗后积分比较,腹针加穴位埋线治疗组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纤维结肠镜镜像积分比较:治疗后较治疗前积分均明显下降(P0.01,P0.05)腹针加穴位埋线治疗组治疗后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针加穴位埋线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8例老年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口服龙胆泻肝汤合西药阿昔洛韦,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阿昔洛韦治疗.治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神经痛,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