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探讨艾宾浩斯遗忘理论在癌症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携管患者出院随访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本院PICC出院后并到门诊维护的癌症患者127例,设为对照组,选择2012年4月~2013年4月在本院PICC出院后并到门诊维护的癌症患者135例,设为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出院前行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出院随访,并运用艾宾浩斯遗忘规律曲线理论对患者进行导管维护相关知识健康教育,直到拔管。比较两组患者置管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静脉炎、导管堵管、非计划拔管发生率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导管相关感染、血栓、延期换药发生率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癌症PICC携管患者出院随访中,运用艾宾浩斯遗忘理论对患者进行导管维护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置管后维护依从性,从而降低患者置管期间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电话随访教育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带管出院患者自我维护导管并发症发生率及非正常拔管率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2~8月在我院留置PICC后带管出院自我维护的102例患者随机分为随访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基本护理,随访组在常规基本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电话随访教育,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非正常拔管率。结果:随访组并发症发生率和非正常拔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话随访教育在降低PICC带管出院自我维护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非正常拔管率方面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龚萍  刘建红  孟爱凤  吴冰 《护理学报》2017,24(23):71-75
目的 探讨QQ群在PICC携管出院患者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26例PICC携管出院患者根据QQ群建立时间的前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导管护理指导及电话随访,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基于QQ群健康教育.观察比较2组患者PICC维护知识认知情况、导管按时维护依从率、护理服务满意度及PICC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随访3个月末,观察组患者PICC维护知识回答正确率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PICC导管按时维护依从率、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携管出院后PICC穿刺点感染、静脉炎、导管移位及堵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PICC携管出院患者基于QQ群健康教育,可提高了PICC携管出院患者PICC维护知识认知水平,提高患者导管按时维护的依从率及护理服务满意度,降低了置管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乳腺癌患者采用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和植入式静脉输液港(venous port access,VPA)置管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探讨乳腺癌患者合适的中心静脉输液途径。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乳腺癌化疗患者409例,将植入VPA的191例设为VPA组,植入PICC的218例设为PICC组,比较两组患者置管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VPA组患者置管期间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PICC组患者(P0.05)。结论VPA具有安全、舒适的优点,是乳腺癌患者静脉输液的理想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在肿瘤PICC置管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肿瘤PICC置管出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家庭延续性护理,并予电子系统追踪护理,分析两组导管并发症和非计划性拔管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非计划性拔管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PICC置管出院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可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减少因并发症而导致的非计划性拔管,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运用静脉治疗护理学组对PICC带管出院患者延续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3月~2016年6月PICC带管出院患者148例.根据患者所接受的延续护理方式为依据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带管出院维护护理,观察组予以静脉治疗护理学组延续护理.在患者出院时、出院1个月后和出院3个月后使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对患者导管维护能力进行评价.记录导管按时维护率和各类并发症(导管脱落、静脉炎、感染、导管堵塞、非正常拔管、血栓形成)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出院1个月后、出院3个月后的自护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同时期对照组评分(均P<0.05).观察组导管按时维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静脉炎、导管滑脱、感染、导管堵塞、非正常拔管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在PICC带管出院患者延续护理中予以静脉治疗护理学组护理,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上腔静脉置管受限的患者经大腿中段股静脉置入PICC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015年1月—2016年10月某三级甲等医院的78 例患者经大腿中段股静脉置入PICC,在导管留置期间定期随访观察,并对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置管成功率100%,留置时间(3~472)d;原发性异位发生率1.28%,带管期间并发症发生率12.82%,未发生严重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血栓等并发症。治疗完成后拔管75例,意外拔管1例,因出现并发症导致非计划性拔管2例。结论 经大腿中段股静脉置入PICC的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低,对患者活动影响小,有效解决了一些上腔静脉置管受限患者的中长期输液需求。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学科团队管理对PICC患者导管维护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12月PICC置管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021年1—6月,n=58)和观察组(2021年7—12月,n=58),对照组行PICC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实施多学科团队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导管置管效果、导管留置并发症发生率、PICC导管维护满意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导管维护依从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导管留置时间较对照组长(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导管留置期间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对导管维护的满意度评分较高(P<0.05)。结论 多学科团队管理可提升PICC患者导管维护效果,有效降低导管留置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导管维护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于品管圈活动的预见性护理在降低肺癌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置管后非计划拔管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肺癌PICC置管患者100例,依据随机表分为品见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品见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基于品管圈活动的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PICC置管维护依从性、并发症、非计划拔管情况。结果品见组PICC置管维护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 0.05);品见组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品见组PICC置管非计划拔管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基于品管圈活动的预见性护理可提高肺癌PICC置管患者维护依从性和减少置管并发症,有利于减少非计划拔管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静脉治疗护理学组实施PICC带管出院患者安全管理的效果。方法对肿瘤中心2011年1~12月平均每周300多例PICC带管出院患者,实施健全置管档案、统一导管维护时间、分时段落实电话随访、特殊时间段无缝隙管理、讲解配合演示的带管安全教育、建立和发展片区维护网络的干预措施。结果出院带管导管滑脱等发生率从5.5%降为0,导管感染并发症在5/千导管日以下,导管按时维护执行率为95%以上,全年无投诉和纠纷。结论静脉治疗护理学组对PICC带管出院患者的主动干预和延续服务,保证了带管患者安全,提升了专科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士主导的强化健康教育对PICC置管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应用PICC置管行静脉输液的9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护士主导的强化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患者PICC置管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85.11%,对照组为60.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72,P<0.01);观察组患者PICC非计划拔管率为4.26%,对照组为2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63,P<0.01);观察组患者PICC留置时间为(122.36±37.11)d,对照组为(67.12±23.0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14,P<0.01)。观察组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等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3~9.079,P<0.05)。观察组患者总体满意度为97.87%,对照组为7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37,P <0.05)。结论将护士主导的强化健康教育应用于PICC患者,可有效减少PICC置管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延续护理模式在PICC置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6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PICC置管的4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分析患者对延续护理内容及形式的需求,构建PICC延续护理干预方案。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导管并发症发生率、非计划性拔管率、自我管理能力、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的患者导管并发症发生率为1.5%,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为0,均低于对照组的16.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日常导管观察、维护依从性、导管管理信心、导管异常情况处理、信息获取、带管运动、带管日常生活、导管自我管理能力总分及护理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延续护理可降低PICC置管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能够提高患者的导管自我管理能力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基于mHealth技术的延续护理在置入PICC癌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法,2020年2月—2021年3月选取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置入PICC并带管出院的癌症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延续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mHealth技术的延续护理。观察比较2组患者干预后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患者导管维护依从性、PICC自我管理能力、PICC专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 干预3个月末观察组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因导管维护花费的时间和费用低于对照组(P<0.01);导管维护依从性、PICC自我管理能力、PICC专项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mHealth技术的延续护理可为置入PICC并带管出院的癌症患者提供及时安全、连续的居家护理,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患者PICC专项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借鉴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肿瘤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护理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2~12月100例中心静脉置管的肿瘤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整体护理模式;选择2010年3~12月100例中心静脉置管的肿瘤患者为观察组,实施优质服务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置管并发症、患者家属满意度、导管维护知识掌握程度.结果:观察组置管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满意度、导管维护知识掌握程度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实施优质服务后,能减少置管并发症,延长导管维护时间,达到置管效果,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同时提高了护士工作的主动性及专业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套件在预防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相关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行PICC置管术的患者共1745例,将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687例患者作为非护理套件组,将2011年2月(我院开始使用中心静脉置管术护理套件进行PICC导管的维护)至2012年12月收治的患者1058例作为护理套件组,两组患者均按照标准进行PICC置管及维护,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导管穿刺部位感染和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CRBSI)的发生率。结果使用护理套件组患者的导管穿刺部位感染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率均低于非护理套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使用统一的护理套件可减少PICC患者CRBSI及导管穿刺部位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运用思维导图对结直肠癌PICC带管早期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109例结直肠癌PICC带管早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宣教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设计并应用思维导图进行健康教育。在患者出院时评价健康教育效果及满意度;在下一疗程再次住院时评价患者导管自我管理能力及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带管相关知识的知晓度、自我管理能力及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结直肠癌PICC带管患者进行早期的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结直肠癌患者带管相关知识的掌握及导管自我管理能力,减少PICC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保证了带管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胡静  雷军  王飚  苟永胜 《华西医学》2013,(12):1914-1917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危重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常见并发症发生原因,同时总结并发症有效预防措施及护理对策。 方法 纳入2009年9月-2012年9月期间行PICC的190例神经外科重症住院患者,统计并发症发生率,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开展针对性预防和护理。 结果 本组患者PICC置管后有75例发生不同类型并发症,其中置管时并发症17例,包括导管异位8例,送管困难6例,穿刺失败3例,发生率为9%;导管留置期间并发症58例,包括穿刺点渗血、渗液16例,意外拔管12例,静脉炎10例,导管部分脱出9例,导管堵塞7例,导管相关性感染3例,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1例,发生率为30.5%。根据其发生的不同原因,采取积极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并发症得以治愈,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 结论 规范护理流程,加强临床培训,熟悉和掌握PICC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可提高PICC置管、使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PICC置管及维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85例行PICC置管的患者分为观察组93例和对照组92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依从性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发生静脉血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08%;对照组发生静脉炎6例,静脉血栓4例,导管相关感染3例,导管堵塞5例,导管破损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2.8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75,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率为98.92%,满意度为97.85%,高于对照组的82.61%和73.9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182,5.846;P<0.05)。结论对PICC置管患者置管及维护期间实施综合护理,能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及其满意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风险预警护理制度对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门诊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1月期间于我院门诊实施非计划性拔管风险预警护理的951例留置PICC患者为研究对象,归为观察组,并随机选取2016年6月至2016年12月期间于我院门诊实施常规护理的900例留置PICC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与拔管时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原发疾病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组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为2.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拔管时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风险预警护理能显著降低PICC门诊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风险,提高护理满意度,应用效果令人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患者患肢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PICC )是否可行。方法选择6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需行PICC置管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在患肢进行置管,对照组在健肢进行置管。两组均由同一名专科护士根据标准操作程序行PICC。置管后由同一水平、同一资质的护士团队根据统一的《PICC患者健康教育路径表》和《PICC维护标准及并发症处理标准》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患肢肩关节活动度、上肢水肿发生率、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导管留置相关情况等指标。结果观察组1例患者发生患肢关节运动受限,29例正常;对照组2例患者发生患肢关节运动受限,28例正常,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Z=-0.587,P=0.557)。观察组4例患者发生上肢水肿,其中轻度2例,中度2例;对照组3例患者发生上肢水肿,其中轻度1例,中度2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408,P=0.683)。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29例,对照组一次置管成功30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17,P=0.313)。两组在留置导管长度、外露长度、操作时间、导管留置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对患者的患侧上肢进行PICC置管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