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造口探访对永久性肠造口患者术后6个月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48例行永久性肠造口的结直肠癌患者,按收治医疗组不同分为观察组(n=75)和对照组(n=73)。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围手术期护理、知识宣教和造口治疗师专业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造口探访干预,探访频率为2周1次,持续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及出院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造口自我护理能力量表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和3个月造口自我护理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造口探访在永久性肠造口术后早期能有效提高造口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出院后直结肠癌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的作用。方法将2007年以来出院的永久性肠造口患者,按出院日期单双日进行分组,单日出院患者作为延续护理组,有完整回访记录的患者45例;双日出院患者41例作为对照组。延续护理组建立回访档案对患者按计划电话回访进行延续护理;对照组不进行延续护理。3年后对两组患者相关知识认知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延续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自我认知水平较对照组为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延续护理能有效提高出院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的自我认知水平,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自理能力,患者满意度由87%上升至96%。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微信信息管理在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延续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将永久性造口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出院前由责任护士进行常规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微信信息管理培训,收看微信造口护理视频及健康教育知识、与欢乐家庭微信群患者实时群聊、遇有疑问随时咨询、配合专业指导实时互动等。在2组患者出院时、出院4周和出院12周后评价其自我护理能力。结果:观察组在出院后自我概念、自我护理责任感、自我护理知识、自我护理技能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微信信息管理能够提高肠造口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为造口患者出院后护理提供了一种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医院开展延续护理服务在出院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管理中的效果。方法将64例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接受延续性护理服务,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服务,就两组患者出院半年后对肠造口有关知识掌握水平、造口并发症、自我照护能力情况、排便规律性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肠造口有关知识掌握水平、造口自我护理能力、排便规律性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造口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为100%,高于对照组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能有效地提高出院患者的自我护理水平,预防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在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胃肠外科出院的永久性肠造口患者87例分为延续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出院宣教,延续护理组采取电话随访、家庭访视、网络平台随访、造口联谊会等形式进行护理干预;观察比较2组患者永久性肠造口有关知识的掌握、各种并发症发生率、满意度。结果延续护理组患者对永久性肠造口相关知识的掌握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满意度调查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可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造口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的延续护理干预策略,以提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于上海市某综合医院胃肠外科行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术)并留置永久性肠造口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和造口护理门诊随访,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多学科一体化延续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出院3个月后自我护理能力量表与造口生命质量量表评分,以及局部出血、水肿、回缩、机械性损伤及皮炎等造口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及生活质量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造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5%(P<0.05)。结论 多学科一体化延续护理可有效提高永久性肠造口患者术后自我护理能力,降低造口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对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36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8例,对照组给予胃肠外科制定的肠造口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胃肠外科制定的肠造口常规护理及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以造口自我护理量表-早期版(SSCS)评价两组患者出院当天、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3个月的造口自我护理总分。结果:对照组造口患者造口自我护理的得分均低于实验组(P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服务能有效提高永久性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提高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术后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分别于入院时和出院时采用自我护理能力实施量表(ESCA)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出院时ESCA得分均有所增高,干预组增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术后自我护理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永久性尿路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33例膀胱癌行尿路造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6例和对照组1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全方位综合护理干预。于干预前、出院当天及出院后1个月对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进行考核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时及出院后1个月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护理能力比护理前均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增长速度快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永久性尿路造口患者的自我护理知识和技能,应积极开展针对尿路造口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最大程度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居家造口护理平台联合家庭随访在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延续性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永久性肠造口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造口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通过居家造口护理平台联合家庭随访实施延续性护理。比较2组患者出院后1周、1个月、3个月的造口自我管理依从性、自我效能评价结果、生活质量指数、造口护理整体满意度。结果出院后3个月,实验组患者的造口管理依从性、自我效能、生活质量指数、造口护理整体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居家造口护理平台联合家庭随访的延续护理管理方式可显著提高肠造口患者造口管理的依从性,提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升造口护理满意度,从而提高科室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延续性护理,观察6个月。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自我护理能力量表及癌症患者生活质量问卷评分,统计造口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量表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护理责任感、自我概念和健康知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癌症患者生活质量问卷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造口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能够提高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减少造口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形象化健康教育模式对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23例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1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形象化健康教育模式,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法。分别于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及3个月采用自我护理能力实施量表(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 scale,ESCA)对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自我护理概念、自我护理责任、自我护理知识、自我护理技能和自我护理总分在出院后1个月和3个月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自我护理优于对照组。结论形象化健康教育模式能提高结肠造口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健康调查简表(SF-36)各维度评分的影响。方法将90例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仅接受结肠造口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再联合延伸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ESCA、SF-36各维度评分。结果护理干预前,2组患者ESCA量表自护技能、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自护知识4个维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2组患者ESCA量表4个维度评分较干预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前,2组患者SF-36量表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总体健康、活力8个维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2组患者SF-36量表8个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伸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自护能力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实施专业小组全程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152例接受永久性肠造口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护理模式分为观察组(83例)与对照组(69例),前者接受专业小组全程化护理干预,后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服务满意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量表自我护理技能、自我责任感、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等4个维度评分以及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出院时、出院1个月后,2组患者造口狭窄发生率、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造口狭窄发生率、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实施专业小组全程化护理干预的效果良好,具有护理服务满意度佳、自我护理能力强、造口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因结直肠癌行永久性结肠造口的患者9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由专业护士进行为期3个月的以电话访问、家庭访视、网络视频指导、专家讲座、组织造口联谊会等形式进行延续护理干预,以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的生活质量核心量表(中文版)评价两组患者出院后1,3个月时的生活质量。结果:延续护理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可以有效地改善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自我效能干预联合微信随访在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6例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我效能干预联合微信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自我效能评分、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的饮食效能、性生活信心、性生活满意度信心、重体力劳动信心、造口自理信心、保持活力的信心、造口照顾效能、社交效能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的造口自理信心、保持活力的信心、造口照顾效能、社交效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我效能干预联合微信随访在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自我效能,提高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短信教育对直肠癌结肠造口术后患者焦虑和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1年11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消化科治疗的84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短信教育,即观察组患者出院后每2~7d由专门的护士进行1次短信督导及健康教育,为期3个月。3个月后随访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 scale,SAS)和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 scale,ESCA)测评两组患者的焦虑情况和自我护理能力。结果 3个月后随访时,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为(41.59±5.60)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自我护理能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短信教育对于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和自理能力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结肠造口患者出院早期造口护理情况。方法方便性抽样选取2008年12月至2009年10月广州市7所三级甲等医院胃肠外科103例结肠造口术后出院患者,分别在其出院后1个月和3个月采用自行设计的造口护理情况表和造口自我护理量表-早期版(stoma self-care scale,early stage version,SSCS-early stage version)进行测试。结果出院后1个月和3个月造口患者的自我护理总分及各条目、造口自理状态、平均每天护理造口的时间以及独立更换造口袋的人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但造口不适情况比较,两个时间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造口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以提高患者造口自我护理能力,减少造口不适的发生,促使患者早日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9.
我院通过电话随访、家庭访视、电话咨询、造口专科门诊的定期复诊、造口人阳光俱乐部活动等对44例永久性造口患者实施出院后延续护理。44例患者均按计划完成各项出院后延续护理干预,效果满意,出院后1个月、6个月时患者的造口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出院时(P<0.01),出院后3个月时自我护理能力高于出院时(P<0.01)。  相似文献   

20.
丘爱平  陆勤  邓燕贞 《全科护理》2016,(30):3139-3142
[目的]探讨连续护理干预对永久性肠造口病人护理知识和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永久性肠造口病人98例,依据护理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病人给予连续护理干预,对两组病人的护理知识得分、自我护理能力等进行比较。[结果]出院后1个月、3个月研究组病人的造口护理知识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前和出院后1个月、3个月研究组病人的自我护理概念、自我护理责任、自我护理知识、自我护理技能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3个月研究组病人的造口狭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1个月、3个月研究组病人的造口周围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连续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永久性肠造口病人护理知识掌握程度和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