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3 毫秒
1.
目的对动态增强MRI对女性乳腺疾病性质的鉴别诊断价值进行研究。方法收集在本院2017年3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96例乳腺疾病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恶性病变52例,良性病变44例,均进行MRI检查,并对乳腺疾病患者的MRI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对比良、恶性病变增强后边缘形态分布情况,及良、恶性病变各动态强化参数比较。结果 52例恶性病变中,MRI增强扫描后边缘形态分布以毛刺和不规则形态为主,分别占42.31%、30.76%。良性病变则以光滑形态为主,占48.88%。良、恶性病变增强后边缘形态分布有明显差异(P0.05)。恶性病变强化参数E_(max)、Slope_(max)明显高于良性病变(P0.05)。但在T_(max)中恶性病变明显低于良性病差(P0.05)。结论动态增强MRI对女性乳腺疾病性质的鉴别诊断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可广泛应用与女性乳腺疾病检查中。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3.0 T MRI三维动态增强扫描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 方法 20例乳腺病变患者24个病灶,行三维动态增强扫描,生成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计算早期增强率.根据病灶增强形态、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及早期增强率预测病变良恶性. 结果 常规T2WI并脂肪抑制检出病灶24个.良性病变强化边缘多光滑,早期增强率均<60%,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多为单相型(7/10,70%);恶性病灶强化边缘多毛刺,早期增强率大部分>60%,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多为流出型(11/14,78.57%). 结论 3.0 T MRI动态增强扫描对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RI在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乳腺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接受MRI检查,以手术病理诊断为金标准,统计MRI对良恶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观察和记录良恶性病变病灶形态和边缘情况及强化和受累情况,并统计良恶性病变早期增强率、最大增强率及相对最大增强率。结果 80例患者经手术病理诊断为良性病变者46例,恶性病变者34例,MRI对乳腺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的敏感度为90.48%,特异性为88.24%,准确性为85.00%。恶性乳腺病变形态不规则、边缘不光滑、毛刺、结节或肿块样强化及周围组织受累方面占比显著高于良性病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恶性乳腺病变MRI早期增强率、最大增强率及相对最大增强率均明显高于良性病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乳腺良、恶性病变MRI影像学特征差异明显,尤其是恶性病变增强率明显较高,故MRI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值)测定联合动态增强扫描(DCE-MRI)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例女性正常志愿者(对照组),60例经病理证实的女性乳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良性病变18例,恶性肿瘤42例.所有研究对象均行MRI常规平扫、弥散加权成像(b值分别为500、1000 s/mm2)及动态增强扫描,比较正常乳腺、良性及恶性病变的ADC值,同时分析良、恶性病变动态增强扫描特点.结果 (1)全部病变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DWI显示恶性肿瘤与病理诊断符合率100% (46/46),良性病变符合率90% (18/20);DWI诊断敏感性达97%(64/66),对照组诊断特异性达100% (20/20).(2)b=500 s/mm2时,正常乳腺及良、恶性乳腺病变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2.43,P=0.00);b=1000 s/mm2时,正常乳腺及良、恶性乳腺病变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8.46,P=0.00).不同b值下,良性病变ADC值均高于恶性(P<0.05),正常乳腺高于良、恶性病变(P<0.01).(3)良性、恶性病变患者DCE-MRI图像上所显示的病变部位形状、边缘、强化形式、早期峰值强化率和曲线类型两者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弥散加权成像及表观弥散系数测定联合动态增强扫描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乳腺X线联合MRI对乳腺疾病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商丘市长征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乳腺肿块患者,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结果确诊,包括乳腺良性病变49例,乳腺恶性病变21例。统计乳腺良恶性病变X线征象、乳腺良恶性病变MRI检查的TIC分型。比较乳腺X线单独检查与乳腺X线联合MRI检查诊断乳腺恶性疾病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结果乳腺良性病变肿块边界清晰、形态呈圆形、无钙化的比例均高于乳腺恶性病变,乳腺恶性病变肿块边界模糊、形态呈分叶状、钙化的比例均均高于乳腺良性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乳腺良性病变MRI检查TIC表现为Ⅲ型>Ⅱ型>Ⅰ型,乳腺恶性病变MRI检查TIC表现为Ⅲ型<Ⅱ型<Ⅰ型。X线诊断乳腺恶性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符合率均低于X线联合MRI检查诊断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乳腺良性病变X线征象主要为肿块边界清晰,形态呈圆形,基本无钙化灶。乳腺恶性病变X线征象主要为肿块边界模糊,形态呈分叶,多伴有钙化灶。乳腺良性病变MRI检查TIC多为逐渐缓慢增强Ⅲ型,乳腺恶性病变MRI检查TIC多表现为速升、速降Ⅰ型。乳腺X线联合动态增强MRI对鉴别乳腺疾病良恶性的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血管成像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价值,提高正确诊断率。方法:收集符合标准的患者60例,分析MRI动态增强资料。结果:60例患者病理结果显示乳腺恶性肿瘤37例、乳腺良性病变23例;MRI动态增强诊断正确51例,敏感性86.84%,特异性81.82%。乳腺恶性病变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以Ⅲ型为主(70.27%),乳腺良性病变以Ⅰ型为主(7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恶性病变早期强化率和峰值强化率均高于乳腺良性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动态增强血管成像能显示乳腺肿块的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特征,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为乳腺病变定性诊断及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DCE-MRI)及弥散加权成像(DWI)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咸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74例乳腺病变(113例恶性和61例良性)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行MRI检查并开展DCE-MRI及DWI扫描,比较DCE-MRI(形状、边缘、强化均匀度、TIC)、DWI(ADC值)中的参数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差异,并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比较DCE-MRI、DWI、DCE-MRI联合DWI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恶性乳腺病变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强化均匀所占的比例均低于良性乳腺病变(P<0.05);良性与恶性病变的TIC分型相比差异显著(P<0.05);良性病变ADC值高于恶性病变(P<0.05);DCE-MRI联合DWI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单独诊断(P<0.05)。结论 DCE-MRI及DWI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价值,两者联合诊断效能最佳。  相似文献   

8.
动态增强MRI在乳腺良恶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动态增强MRI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疾病患者行MRI平扫和动态增强检查。结果28例乳腺癌的形态学特征性表现有形态不规则、环形强化和毛刺征。32例乳腺良性病变特征性表现有类圆形或分叶状,边缘光整,强化均匀及强化后可见低信号间隔。良恶性病变T1WI和T2WI信号强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良恶性病变增强后边缘形态分布差异有显著性(P〈0.01);良恶性组间早期强化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对乳腺癌诊断的敏感性为67.9%、特异性为77.8%、准确性为72.5%。结论MRI动态增强减影技术对乳腺癌的诊断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3.0T MRI动态增强扫描结合DWI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RI动态增强扫描结合DWI,以手术病理结果为基准比较良性及恶性病变患者在MRI影像表现、形态与强化特征方面的差异,计算3.0T MRI动态增强扫描结合DWI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准确率。结果良性病变患者中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及强化均匀患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恶性病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病变患者中,Ⅰ型11例、Ⅱ型26例、Ⅲ型1例,(Ⅰ型+Ⅱ型)占97.4%(37/38);恶性病变患者中,Ⅰ型0例、Ⅱ型4例、Ⅲ型13例,(Ⅰ型+Ⅱ型)占23.5%(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0T MRI动态增强扫描结合DWI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可实现有效互补,利于诊断准确性的提高,实现良、恶性病变的有效鉴别。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MRI对乳腺疾病的诊断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12例经手术病理活检证实的乳腺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分析乳腺病变的MRI检查结果,对比良恶性病变的MRI特点.结果 112例患者中,良性病变者68例为离心性强化,恶性病变者44例为向心性强化,且良恶性病变的MRI增强对比及时间强度曲线分型对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P<0.01).结论 MRI影像学检查技术在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时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析乳腺良恶性病变动态增强MRI表现特征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水平以及微血管密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40例行动态增强MRI乳腺检查并同时经病理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确诊患者通过早期增强率、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强化峰值评价动态增强MRI的表现;病理切片经相关抗原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并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水平以及微血管密度。结果:40例乳腺疾病患者,24例患者为恶性病变,16例患者为良性病变,恶性病变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水平以及微血管密度均明显高于良性病变(P<0.05)。40例乳腺良恶性疾病患者中,早期增强率>60%的患者与早期增强率<60%的患者相比较,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水平之间的差异(P>0.05);而强化峰值、微血管密度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乳腺良恶性疾病动态增强MRI表现特征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水平以及微血管密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MRI与乳腺X线钼靶在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且经病理诊断确诊为乳腺肿瘤的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良性乳腺肿瘤34例,恶性44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已接受乳腺数字化钼靶及MRI检查,分析MRI及钼靶在乳腺良恶性病灶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78例乳腺病变乳腺钼靶患者检出良性30例,恶性48例,其诊断良恶性乳腺病变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80.0%、79.2%、79.5%;MRI检出良性病变34例,恶性病变44例,诊断良恶性乳腺病变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88.2%、91.7%、89.7%。结论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MRI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均高于钼靶。乳腺钼靶在诊断乳腺微小钙化灶方面有其优势,但MRI动态增强扫描可清晰显示乳腺软组织结构、性状、边缘、血管强化特点及早期强化特征,提高良恶性病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MR动态增强成像技术及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经病理证实乳腺病变50例.采用快速三维动态增强扫序列(LAVA)行动态增强扫描,评价病灶的形态学特征,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结果 50例经病理证实,其中恶性24例,良性26例.病灶形态特征及动态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在良恶性乳腺病变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9.1,31.3,P<0.05).病灶形态特征诊断的敏感性91.7%(22/24),特异性84.6%(22/26),准确性88.0%(44/50),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诊断的敏感性92.3%(24/ 26),特异性73.1%(19/26),准确性86.0% (43/50);二者相结合的联合诊断标准的敏感性100.0%(24/24),特异性94.4%, (24/26),准确性96.0%(48/50).结论 乳腺动态增强成像能够提供丰富的形态学信息,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能够反映病变的血流动力学信息,两者的结合对乳腺良、恶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任静  周鹏  左佳明  刘锦  王闽  杨宇洁  陈锦秀  许国辉 《四川医学》2010,31(11):1693-1696
目的探讨VIEWS磁共振动态增强技术在乳腺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已行MRI平扫及VIEWS技术动态增强连续5min 5期扫描检查并减影的78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病变患者,分析比较良、恶性病变的形态学特征、强化模式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结果 78例患者共101个病灶,其中恶性病变38例共60个病灶、良性40例共41个病灶。良性病变增强后多呈圆形、边缘光整、边界清楚、无毛刺,强化均匀;强化模式大多表现为逐渐强化。恶性病变形态不规则,边缘有毛刺或蟹足征;本组所有恶性病灶均表现为早期(1~2min内)明显强化。良恶性病变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表现不同,良性病变多呈Ⅰ型"持续型"(25/37),恶性病变多呈Ⅲ型"廓清型"(5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2,P〈0.001)。结论 VIEWS动态增强扫描有利于显示病变的形态学和血液动力学信息,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增强后第1分钟有利于观察病灶早期血供特征,第5分钟有利于观察肿瘤的边缘浸润特征及肿块内的结构。第1分钟明显强化、肿块不规则、边缘有毛刺或蟹足征、时间信号曲线呈廓清型是乳腺癌的特征性改变;各期减影图显示强化病灶更清晰、更直观。  相似文献   

15.
对52例乳腺病变患者进行MRI动态增强扫描。在MRI血管图上进行血管计数,计数评价分为0~3级。平均乳腺血管数M,乳腺恶性病变患侧为(3.8±2.0)条,良性病变患侧为(1.3±1.0)条,良恶性病变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0~1级诊断为良性病灶,2~3级诊断为恶性病灶标准,特异度为79%,敏感度为83%。乳腺癌患侧乳腺血管数目明显增多,可为MRI诊断乳腺癌提供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MRI成像技术,特别是动态增强扫描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肿瘤病人的MRI资料,观察病灶的形态特点、动态增强表现,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以及早期强化率和强化峰值指标。结果:30例病人,良性肿瘤13例,恶性肿瘤17例,良恶性肿瘤在平扫中信号强度差异不明显。良性肿瘤多边缘光滑,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恶性肿瘤多边缘不光滑或伴有毛刺,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动态增强曲线中,良性肿瘤以流入型居多,恶性肿瘤以流出型居多,平台型二者均可见到。结论:应用MRI动态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结合病灶形态学特点有助于提高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乳腺良、恶性病变核磁共振成像(MRI)动态增强模式与其组织学特点、血管生成间的关系,探讨 动态增强MRI在评价乳腺病变血管生成及相关病理学变化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40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乳腺 良、恶性病变患者的动态增强MRI资料及病理资料进行对照研究。MRI动态增强扫描采用脂肪抑制3D FSPGR序 列,运用Functool2功能软件在伪彩图上选择感兴趣区,绘制时间 信号强度曲线,并计算早期强化率、信号强度峰 值(Emax)、最大信号到达峰值时间(Tmax)。所有患者均行免疫组化微血管密度(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表达检测,并在苏木精 伊红(H E)染色切片观察炎性反应程度。 结果:40例VEGF低度表达者与高度 表达者间MV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良、恶性病变的MVD和VEGF表达水平及炎性反应程度差异均 有显著性意义(P<0.01);良、恶性病变动态增强参数指标中早期强化率和Tmax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恶性 病变组Emax高于良性组,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恶性病变的时间 信号曲线类型差异有显著性意 义(P<0.01);相关分析显示,Emax与MVD及VEGF分级,早期强化率与VEGF分级无相关性(P>0.05),其余指标 均显示有相关性(P<0.05),其中Tmax与MVD、VEGF分级、炎性反应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磁共振常规成像(MRI),动态增强成像(DCE-MRI),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其联合成像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47例经过手术及病理证实的乳腺病变,恶性31个,良性16个。所有病灶均行常规MRI、DCE-MRI及DWI。以术后标本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价4种检查方法对乳腺疾病定性的诊断价值。结果:常规MRI及DCE-MRI诊断乳腺病变的敏感性分别为74.2%、87.1%,特异性为50%、62.5%,准确率为70%、78.7%。ROC曲线分析确定ADC良恶性诊断阈值为1.20×10-3mm2/s,ADC值诊断及联合诊断敏感性分别为93.55%、87.1%,特异性为75%、81.3%,准确性为87.23%、85.1%。结论:①常规MRI及DCE-MRI诊断良恶性病变特异性较低,结合DWI综合诊断能提高特异性。②DWI诊断良恶性病变的敏感性高,可作为乳腺癌的筛查序列。恶性病变ADC值多≤1.20×10-3mm2/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