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2):1858-1859
目的探讨温经通督针刺疗法联合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温经通督针刺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推拿治疗,观察两组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疼痛评估指数(PRI)、疼痛强度(PP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GQOL-74(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采用温经通督针刺疗法联合推拿治疗效果较好,可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范欣  朱中书 《妇幼护理》2022,2(8):1916-1918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针灸推拿后运动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5 月本院收治的 120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将纳入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6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灸推拿与常规护理,观察 组在上述针灸推拿的基础上使用运动康复护理等综合干预。观察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疼痛程度及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 96.67%和 78.33%(P=0.0024)。观察组治疗后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日本骨科协会 评估治疗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在社会领域、心理领域、生理领域、环境领域以及世界卫生组织生存 质量测定量表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针灸推拿后运动康复护理,能明显缓解腰部疼痛,改 善腰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中医针灸推拿加牵引方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科进行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行牵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医针灸推拿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医针灸推拿加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取得较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有效率比较高,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苦,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孙瑾 《当代护士》2010,(6):60-61
目的 探讨自制清毒液灌肠、双柏散外敷加TDP照射治疗慢性前列腺炎(CP)的效果,并介绍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将12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时照组60例,予中西药结合治疗;治疗组60例,予清毒液保留灌肠、双柏散外敷加红外线(TDP)照射.2组均15d为一疗程,共2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毒液灌肠、双柏散外敷加TDP照射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药塌渍加推拿在腰椎间盘突出症顽固性疼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腰间盘突出症顽固性疼痛治疗的患者144例,将其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中药塌渍加推拿,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疼痛缓解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顽固性疼痛护理中,中药塌渍加推拿具有加速药物作用、促进患者恢复、缓解疼痛等临床效果,充分发挥了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配合温经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11月收治的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给予中药熏蒸配合温经散治疗与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症状及腰椎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JOA腰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腰椎功能障碍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熏蒸配合温经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效果明显,能缓解腰痛症状,改善中医证候,促进腰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药塌渍联合循经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腿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予中药塌渍治疗,观察组予中药塌渍结合循经推拿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天。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JOA总评分和JOA各维度评分的变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塌渍法与循经推拿联合,应用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腿痛的治疗中,可促进塌渍药液经皮吸收,加速药物作用和增强镇痛功效,有效缓解腰腿疼痛,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八段锦锻炼联合温泉对非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8月104例非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取推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八段锦锻炼联合温泉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及疼痛(VRS)、腰椎功能(JOA)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8%,高于对照组的82.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VR S评分降低,JOA评分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八段锦锻炼联合温泉对非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明显效果,可缓解疼痛,促进腰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推拿联合针灸方案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现随机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就诊于本院的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计纳入12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纳入60例。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案为牵引法,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方案为推拿联合针灸,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疼痛程度以及临床症状评分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JOA评分明显上升,且以观察组分值上升更加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推拿联合针灸方案可有效改善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功能,缓解疼痛程度,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讨论研究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联合推拿、牵引治疗的临床疗效与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康复科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牵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推拿共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方法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与疾病治疗总有效率等指标。 结果 联合推拿与牵引治疗的联合组疾病治疗总有效率100%显著优于常规牵引组90%且治疗后VA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讨论 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行推拿牵引治疗能够帮助患者在短时间内显著缓解各类不适症状,加快恢复速度;同时,治疗安全性高且花费较低,对促进其恢复及提高生活质量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靶点射频联合盘内小剂量胶原酶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12005年8月至2010年2月本院对2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突出物靶点射频联合盘内小剂量胶原酶注射法治疗,结合患者影像诊断资料(X线、CT、MRI),根据突出物形态及脊柱腰段解剖特点设计合适的穿刺路径进行射频和注药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术后2周优良率为66.5%(157/236),术后3个月优良率为88.1%(208/236)。术后3个月复查CT者197例,其中突出物缩小或消失171例,占全部复查病例86.8%。【结论】靶点射频联合盘内小剂量胶原酶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针刀联合理疗、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1月至2019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实施理疗联合按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腰痛情况、腰椎功能障碍、腰椎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M-JOA评分、RMDQ评分、突出物大小、椎体滑动度均优于对照组,椎间隙高度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针刀联合理疗、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腰痛症状及腰椎功能障碍,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3.
孙海涛  关家文 《华西医学》2009,(11):2960-2963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激光汽化减压(percutaneous laser disc discompression,PLDD)、射频热凝靶点消融、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的个体化选择。方法:自2006年6月,在CT引导下选择性联合应用PLDD、射频和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67例,突出椎间盘的特点个体化选择穿刺路径和治疗方法;其中PLDD联合臭氧治疗92例(A组),射频联合臭氧治疗67例(B组),PLDD、射频和臭氧三者联合治疗108例(C组)。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于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随访记录VAS评分和Macanab优良率。三组患者VAS评分经方差分析,手术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周至6个月的VAS评分统计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三组间VAS评分、Macanab优良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选择性联合应用微创技术进行个体化的立体治疗,具有扩大微创手术适应症、提高手术疗效的优势,值得推广和利用。  相似文献   

14.
潘化平  冯慧  丁玉惠  王健 《中国康复》2010,25(4):268-269
目的:观察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对腰椎间盘突出(LDH)症患者血浆中β-内啡呔(β-EP)和P物质(SP)的影响。方法:78例确诊的LDH患者分成2组,PLDD组40例给以PLDD治疗;对照组38例行物理因子治疗。治疗前后检测2组患者外周血浆中β-EP和SP的浓度;评定疼痛指数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第1天,2组血浆中SP较治疗前明显下降,β-EP上升,VAS疼痛评分下降;治疗后第1和4周时2组各项指标变化更显著,PLDD组治疗后各时点均较对照组表现显著(均P0.01)。结论:PLDD治疗能够降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浆中SP和提高β-EP而发挥良好的镇痛效果。SP与β-EP检测可作为临床治疗疼痛疗效的客观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当前国内保守疗法对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电子检索CBM(1978~2007)、CNKI(1979—2007)、VIP(1989~2007)数据库,纳入保守疗法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随机及半随机对照试验,评价纳入研究质量,提取有效数据,并用RevMan4.2.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个随机对照试验和11个半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显示:提升法推拿、推拿与牵引或针刺合用、关节松动术与牵引电疗合用、牵引与中频合用及穴位注射与推拿合用效果良好,但尚无证据证明再加用数种其它疗法对其疗效提高有益。结论多种保守疗法组合应用可能会提高其对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但由于纳入研究间存在异质性,无法进行合并分析,使得目前的研究难以为最佳的组合方案提供有力的证据;且由于各研究存在选择性偏倚、实施性偏倚、测量性偏倚的高度可能性,尚需更多的高质量研究提供可靠的证据对其疗效及安全性予以证实。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McKenzie法结合运动疗法及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力学效应。方法:90例确诊患有该病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5例,A组采用McKenzie法结合运动疗法及牵引,B组采用中医推拿配合中频电疗及牵引治疗。治疗前后均使用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下背痛评分标准评分,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JOA下背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0d后2组JO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提高(P〈0.01),2组间比较,A组明显高于B组(P<0.05)。临床疗效比较,A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McKenzie法结合运动疗法及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显著提高康复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MSCT重建腰神经根受累分级与cT表现临床定位体征不相符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意义。方法42例cT表现(IA/5椎间盘突出)与临床定位体征不相符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观察组)及40例正常人(对照组)均行腰椎间盘常规MSCT检查,选择观察中央和旁中央矢状重组图上影像学突出节段及临床症状责任节段(侧)椎I'~-J隙高度、椎间孔大小及神经根受累情况。结果两组均获得了对应节段椎间盘、椎间孔及神经根的清晰图像。两组椎间隙高度、椎间孔大小及神经根受累分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MSCT重建图像能够充分显示腰椎间盘突出累及椎间孔区病例的影像学表现。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神经松动术结合传统腰椎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各25例,均进行传统腰椎推拿手法治疗,观察组配合神经松动术治疗。治疗前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直腿抬高(straight leg raise,SLR)及JOA评分评定2组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均P<0.01);SLR和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神经松动术结合传统腰椎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较好,明显优于单一腰椎推拿手法治疗。  相似文献   

19.
背景:基质金属蛋白酶在椎间盘退变中通过影响基质合成及降解导致基质成分紊乱及功能的改变。目的: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1在人类退变腰椎间盘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方法:获取经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椎间盘标本30份,突出型、脱出型、游离型各10份,分离髓核与纤维环,设为实验组;腰椎损伤致椎体骨折切除椎间盘10份设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1在椎间盘中髓核与纤维环细胞中的表达。结果与结论:①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对照组椎间盘标本纤维环仍保持着致密的板层结构,实验组椎间盘组织多呈纤维化样改变。②两组髓核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表达均高于纤维环细胞中的表达。③实验组突出型椎间盘标本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脱出型和游离型椎间盘标本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表达明显高于突出型(P〈0.01)。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对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12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89例和观察组11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骨科护理,观察组给予个体化护理,干预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残存腰腿痛发生率和腰腿痛的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疗效、基础护理合格率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残余腰痛、残余腿痛和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能够明显提高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减少治疗后残余腰腿痛和复发的可能性,提高基础护理合格率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