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状态及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评估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状态及影响因素,并制定护理对策。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妇科恶性肿瘤及良性肿瘤患者各70例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妇科恶性肿瘤组抑郁、焦虑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1)。中青年人抑郁、焦虑指数高于老年人(P<0.05),文化程度越高、化疗疗程越长(超过6个)者抑郁、焦虑指数越高(P<0.05);妇科恶性肿瘤组术后6个月内及7~12个月的患者焦虑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以术后6个月内的增高程度更明显(P<0.05)。妇科恶性肿瘤组术后6个月内抑郁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多存在抑郁、焦虑心理,了解其影响因素,为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护理,可减轻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状态及影响因素,并制定护理对策.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妇科恶性肿瘤及良性肿瘤患者各70例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妇科恶性肿瘤组抑郁、焦虑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1).中青年人抑郁、焦虑指数高于老年人(P<0.05),文化程度越高、化疗疗程越长(超过6个)者抑郁、焦虑指数越高(P<0.05);妇科恶性肿瘤组术后6个月内及7~12个月的患者焦虑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以术后6个月内的增高程度更明显(P<0.05).妇科恶性肿瘤组术后6个月内抑郁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多存在抑郁、焦虑心理,了解其影响因素,为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护理,可减轻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3.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状态及相关因素研究与护理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状态及影响因素,并制定护理对策。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妇科恶性肿瘤及良性肿瘤患者各52例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妇科恶性肿瘤组抑郁、焦虑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1)。文化程度越高、化疗疗程越长(超过6个疗程)抑郁、焦虑指数越高(P<0.05);术后6个月内及7~12个月的患者焦虑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以术后6个月内的增高程度更明显(P<0.05)。术后6个月内抑郁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多存在抑郁、焦虑心理,根据其影响因素,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以减轻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估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状况与焦虑、抑郁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患者主观整体评估(Patient-Generated 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 PG-SGA)量表评估其营养状况(PG-SGA量表评分≥4分为营养不良),采用抑郁和焦虑自评量表评估患者抑郁、焦虑程度,比较其得分情况,并对可能影响营养不良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31%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有焦虑情绪;30%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有抑郁情绪,是否化疗、不同经济负担的抑郁和焦虑自评量表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74%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存在营养不良,需要进行营养干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及焦虑、抑郁是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 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大都需要营养支持和心理干预,医护人员应根据其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减少营养不良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侯瑞  薛文星   《护理与康复》2016,15(10):937-940
目的观察女性不孕症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抽取杭州市两所三级甲等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女性不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206例,分别采用自制人口学资料和疾病相关情况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并使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 206例女性不孕症患者的焦虑得分为(44.61±10.29)分,显著高于国内正常人群常模水平(29.28±10.07)分,经比较,t=27.794,P0.001;抑郁得分为(51.49±9.87)分,显著高于国内正常人群常模水平(33.46±8.55)分,经比较,t=29.746,P0.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焦虑得分与家庭关怀度得分(r=-0.276,P0.01)、社会支持得分(r=-0.284,P0.01)均显著相关;抑郁得分与家庭关怀度得分(r=-0.278,P0.01)、社会支持得分(r=-0.329,P0.01)均显著相关。经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女性不孕症患者的焦虑、抑郁与年龄及丈夫是否为独生子显著相关。结论女性不孕症患者的焦虑抑郁得分均高于国内常模,其影响因素有家庭关怀度、社会支持、年龄、丈夫为独生子等。  相似文献   

6.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状态与影响生存质量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郑冬燕  李丽  徐振兴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8):1639-1642
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状态及影响生存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抑郁白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自行设计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性心理及性生活情况问卷表,对妇科恶性肿瘤及良性肿瘤患者各95例,分别于患者手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妇科恶性肿瘤组抑郁、焦虑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存在明显的差异,妇科恶性肿瘤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不同年龄、文化程度的性关注程度与性生活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多存在抑郁、焦虑心理,研究影响生存质量的相关因素,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以减轻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调查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抑郁、焦虑状况。方法:选择妇科恶性肿瘤患者108例为恶性肿瘤组,根据年龄,再分为≥55岁亚组(65例),<55岁亚组(43例);根据文化程度,分为<初中亚组(68例),≥初中亚组(40例);根据术后不同时间,分为<6个月亚组(45例),≥6个月亚组(63例)。选择同期住院治疗的妇科良性疾病患者140例为良性疾病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各组患者进行测评、比较。结果:恶性肿瘤组的抑郁、焦虑发生率及SDS、SAS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良性疾病组(P<0.01);≥初中亚组、<55岁亚组的SDS、SAS量表评分高于<初中亚组、≥55岁亚组(P<0.05);≥6个月亚组的SDS量表评分高于<6个月亚组(P<0.05),术后时间长短不同患者的SAS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抑郁、焦虑发生率较高,其严重程度与文化程度、年龄及术后时间长短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恶性肿瘤与良性疾病住院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 了解恶性肿瘤与良性疾病住院患者焦虑抑郁程度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相关因素调查表对两类住院患者进行调查测评、对比分析。结果 恶性肿瘤住院患者情感障碍程度明显高于良性疾病住院患者(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类住院患者在经济压力、治疗不良反应、家庭责任、社会支持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1)。恶性肿瘤住院患者更为担心住院费用;治疗不良反应较大;生病致自尊丧失及社会支持不足感觉明显;家庭责任未尽及感受死亡威胁的压力较大。结论 针对不同住院患者进行不同心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需要尽量减少治疗不良反应,给予更多关爱、帮助及社会支持;对良性疾病患者更需要进行健康宣教、疾病预防及康复指导。  相似文献   

9.
究资料表明,恶性肿瘤患者中约17%伴有糖尿病和血糖异常升高[1-3].由此可见,合并有糖尿病的恶性肿瘤患者为数不少,并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已逐渐被研究者所关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前焦虑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2009年7-9月,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对13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焦虑状况调查,并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前焦虑评分为(37.72±5.78)分.年龄、婚姻状况、有无子女、文化程度、...  相似文献   

11.
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成人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生活事件量表(LES)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60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调查,用DXC心理测评仪输出测评结果。并以60名健康者作对照。结果 肿瘤患者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EPQ的精神质(P),外倾性(E),神经质(N)分值,LES总分及SSRS各分值,均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积极改善肿瘤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18例四肢恶性肿瘤病人施行瘤体骨灭活再植术的护理,提出心理护理对恶性肿瘤患很重要;通过观察患手术后体温,伤口渗液的颜色、量,切口局部有无红肿,伤口负压引流是否通畅,患肢末梢血液循环是否良好,以及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有针对性的加强护理,以确保手术获得预期效果。术后鼓励患早期主动活动患肢和功能锻炼是功能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陈爱群 《家庭护士》2009,7(4):284-285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与恶性肿瘤化疗病人治疗期间焦虑的相关性.[方法]对50例门诊恶性肿瘤化疗病人应用焦虑量表(SAS)和社会支持量表(SSRS)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化疗病人焦虑与社会支持得分均较高,二者之间呈负性相关(r=-0.542,P<0.01).[结论]社会支持可作为恶性肿瘤化疗病人护理干预的手段之一,以降低病人化疗期间的焦虑情绪,增强其对化疗毒副反应的承受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Thromblyzer Compact BE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来检测85例恶性肿瘤患者(包括早期患者42例和晚期患者43例)及40例健康对照组的凝血功能水平,主要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ib)等指标的检测.结果 早期恶性肿瘤组TT、Fib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PT、APT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恶性肿瘤组PT、TT、APTT和Fib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晚期恶性肿瘤组PT、APTT、TT和Fib水平也均显著高于早期恶性肿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PT、APTT和TT等时间指标的延长提示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存在凝血功能紊乱;Fib指标的增高可导致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血栓形成和癌细胞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抗凝血酶(AT)、D-二聚体(DD)及全血组织因子促凝活性(TF-PCA)检测结果并进行比较。方法使用仪器法对50例消化道恶性肿瘤转移患者(C组)及59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未转移患者(B组)的vWF、AT、DD和TF-PCA进行检测,并与60例健康体检者(A组)进行比较。结果与A组比较,B、C两组患者vWF、DD和TF-PCA水平明显增高(P0.05),AT显著降低(P0.05);C组较B组vWF、DD和TF-PCA水平增高(P0.05),AT水平降低(P0.05);B组及C组内各种疾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存在凝血及纤溶机制失衡,且转移较未转移消化道恶性肿瘤更加明显;其患者血栓前状态只与消化道恶性肿瘤本身有关,与肿瘤发生的消化道部位无明显关系。检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vWF、AT、DD及TF-PCA水平,可为其病情监测和预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口腔颌面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总结42例口腔颌面恶性肿瘤扩大切除联合颌颈淋巴结清扫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认为良好的心理护理,对消除患者恐惧、悲观和焦虑心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呼吸道的管理、引流管的护理、皮瓣的观察与护理、口腔护理、饮食护理等,对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起着关键的作用,减少了术后并发症,保证了手术的成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初次确诊为恶性肿瘤患者中的作用。方法103例初次确诊为恶性肿瘤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按循证护理原则,作出评价,采取适合患者的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一般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种护理方法患者生理、心理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实施相应的护理后,焦虑状态、收缩压及脉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实施循证护理后,其焦虑状态明显降低,而且收缩压和脉搏均在正常范围,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运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护理,有助于缓解初次确诊为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生理反应,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期间心理弹性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我院收治的妇科肿瘤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调查其心理弹性现状及其一般资料,分析妇科肿瘤化疗期间心理弹性状况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心理弹性总平均分为(60.87±8.53)分,整体处于较低水平,其中坚韧(36.75±5.49)分、自强(17.63±4.72)分及乐观(8.71±2.69)分;文化程度、收入水平、肿瘤分期及化疗疗程均为妇科肿瘤化疗期间心理弹性现状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影响妇科肿瘤化疗期间心理弹性现状的主要影响因素较多,临床应转变医学模式,采取整体护理,提高患者心理弹性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围术期心理干预护理对恶性肿瘤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恶性肿瘤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围术期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围术期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价2组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采用焦虑量表(SAS)、抑郁量表(SDS)分别评价2组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情况;采用SF-36量表评价2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2组SCL-90各项目评分及SAS、SD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干预后,2组SF-36量表中各项目评分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观察组中重度焦虑、抑郁患者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护理可有效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的负性情绪,促进术后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