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用头孢西丁三相试验检测质粒AmpC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质粒介导的Ⅰ型β-内酰胺酶(AmpC)的情况,利用头孢西丁三相试验的直接法和间接法,对55株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进行检测,结果有2株阳性,3株可疑.  相似文献   

2.
质粒介导的AmpC酶,系基因转移至质粒使之成为质粒AmpC酶,这种新的耐药表型因其较快的传播速度和较强的耐药性,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而在临床常规药敏中发现,质粒AmpCs对β-内酰胺类药物的表型有时并不一定耐药。所以该酶的实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一种灵敏、简便的高产AmpC酶检测方法。方法采用含头孢西丁(6.5μmol/L)的M-H琼脂检测粗酶液中AmpC酶,以稀释的粗酶液比较头孢西丁琼脂试验与三维试验敏感性,氯唑西林抑制试验鉴别AmpC酶;同时检测了42株临床分离的耐头孢西丁肠杆菌科菌产AmpC酶情况。结果头孢西丁琼脂试验比三维试验检测AmpC粗酶液灵敏度高4倍。42株临床分离菌2种方法各检出29株和23株产AmpC酶,其中均有相同的7株单纯高产AmpC酶。结论头孢西丁琼脂试验检测高产AmpC酶结果灵敏,方法简便。  相似文献   

4.
目的依据EDTA可渗透菌细胞内并促进β-内酰胺酶释放至外环境的原理,建立并评价检测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质粒介导的AmpC酶的改良头孢西丁平板试验(MCAM)。方法于含有2、4、6、8μg/ml的头孢西丁平板上接种过夜培养的大肠埃希菌ATCC25922,然后用直径5mm的打孔器在琼脂表面均匀间隔打孔,于孔中分别加入0.5mol/LEDTA0、3、5、7、10μl(使孔中约含EDTA分别为0、450、750、1000、1500μg),各孔加待检菌悬液(〉1011CFU/ml)25μl,35℃过夜培养。以孔周有细菌生长环为AmpCs阳性。以阴沟肠杆菌029M和大肠埃希菌ATCC25922作质控,用MCAM和酶粗提物三维试验(TDEM)同时检测临床分离的头孢西丁不敏感大肠埃希菌(14株)和肺炎克雷伯菌(13株)的AmpC酶,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MCAM试验应用6μg/ml头孢西丁平板和750μgEDTA进行检测,其结果与TDEM试验完全一致。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易于判读,在一块平板上可同时进行多株菌的检测,适于各级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亚抑菌浓度头孢西丁对耐药质粒接合转移的影响,研究病原菌耐药性播散的产生机制.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临床分离的63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株SHV型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质粒接合转移试验采用肉汤接合法.研究不同亚抑菌浓度头孢西丁(0、1、0.5、0.25、0.125μg/mL)和不同作用时间(2、4、6、8、10、12 h)下临床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株供体菌与受体菌大肠埃希菌C600接合转移频率的变化.结果 63株临床分离的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株有41株扩增出SHV型基因,阳性率为65.1%.随着亚抑菌浓度头孢西丁作用时间的增加,接合转移频率随之增加.在相同作用时间下,头孢西丁浓度为0.125 μg/mL作用下的接合转移频率高于其他亚抑菌浓度的作用.结论 不同亚抑菌浓度头孢西丁能影响耐药质粒的转移.临床使用抗生素时,应考虑到给药间歇期间亚抑菌浓度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防止细菌耐药性的播散.  相似文献   

6.
76株淋病奈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及质粒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7,20(6):373-375
  相似文献   

7.
郑州地区痢疾杆菌耐药性质粒的接合转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武建军  刘保勤 《疾病监测》1995,10(8):240-241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新生儿不动杆菌败血症暴发流行的耐药性和质粒的关系。方法 收集来自病儿血培养104株不动杆菌,对16种抗菌药物进行药敏试验和质粒检测。结果 104株均检出质粒,56株流行菌株含有4个相同的质粒(30.1、3.1、2.5、2kb).非流行株的质粒数目不等(1—6个)。细菌的耐药性与质粒密切相关,对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蒜啶酸、头孢孟多、复方新诺明耐药率流行菌株显著高于非流行菌株,在多重耐药菌株构成比中流行菌株也显著高于非流行菌株。结论新生儿病房流行的不动杆菌呈多重耐药性,耐药率流行型菌株高于非流行型菌株;不动杆菌感染选择头孢噻肟和阿米卡星为宜。临床流行病学调查中质粒分析结合药物敏感试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用PCR法检测葡萄球菌的mecA基因为参比方法,评价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检测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临床分离的163株葡萄球菌,分别用头孢西丁、苯唑西林纸片扩散法、PCR法检测mecA基因,以PCR扩增法检测mecA基因作为参比方法进行比较。结果163株临床分离的葡萄球菌经PCR法检测mecA基因,阳性率为81.0%,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发生率分别为74.1%和83.8%。头孢西丁、苯唑西林纸片扩散法用于检测MRSA与PCR法检测mecA基因有很好的一致性,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0%,而对于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比苯唑西林纸片扩散法检测MRS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高,敏感性分别为100.0%和94.3%,特异性分别为96.0%和88.0%。结论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检测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具有很高的灵敏度,但对于mecA基因阴性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用头孢西丁纸片法检测,约有5%菌株要误报为MRCNS。由于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操作简单,较苯唑西林纸片扩散法检出MRS的敏感度和特异性高,结果与PCR法检测mecA基因有很好的相关性,不需特殊仪器设备,可在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常规开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临床合理选择抗淋病奈瑟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改良Kado法进行质粒鉴定;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青霉素G等7种药物对76株不同质粒类型的淋病奈瑟菌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含24.5×106质粒的49株菌株中,3株含4.4×106R质粒,β-内酰胺酶阳性,并同时显示耐青霉素G(≥2μg/ml)、盐酸四环素(≥4μg/ml)和红霉素(≥2μg/ml),8株虽不含4.4×106质粒,也表现对青霉素G(≥1μg/ml)、盐酸四环素(≥2μg/ml)和氨苄西林(≥4μg/ml)的交叉耐药。与不含24.5×106质粒组(0/27)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未发现耐壮观霉素菌株。结论24.5×106质粒与淋病奈瑟菌对青霉素G、盐酸四环素和氨苄西林的交叉耐药形成有关;壮观霉素可作为抗淋病奈瑟菌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质粒介导的Ⅰ型β-内酰胺酶(AmpCs)的检测方法。方法用直接法、间接Ⅰ法和间接Ⅱ法对1053株细菌进行了质粒AmpCs检测,并对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共检出阳性菌156株,可疑菌13株,直接法检出率最低,间接Ⅰ法和间接Ⅱ法的检出率相近,在部分可疑结果的判断上,间接Ⅰ法不如间接Ⅱ法。结论间接Ⅱ法操作方便,可避免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准确性和特异性高,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检测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以PCR法检测葡萄球菌的mecA基因(mecA基因法)为标准,评价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苯唑西林纸片扩散法和苯唑西林盐平板法检测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方法PCR扩增葡萄球菌的特异性mecA基因片段,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苯唑西林纸片扩散法和苯唑西林盐平板法检测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药敏试验方法按标准K—B(Kirby-Bauer)法进行。结果在190株临床分离的葡萄球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138株,表皮葡萄球菌30株,溶血葡萄球菌22株,经。PCR法检测mecA基因,金葡菌中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发生率分别为81.2%(112/138)、96.1%(50/52)。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检测金葡菌中MRSA和CNS中MRCNS的发生率分别为81.2%(112/138)、94.2%(49/52),与mecA基因法结果相比较,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检测葡萄球菌中MRS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9.4%(161/162)、100.0%(28/28),两者符合率为99.5%(189/190)。2种方法所获得的结果经统计学处理,两者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检测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适合在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检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检测临床分离的 9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 ,并与苯唑西林纸片扩散法、琼脂稀释法及mecA基因检测进行比较。结果 mecA基因阳性的 7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 ,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均显示耐药。结论 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与mecA基因检测高度一致 ,是筛选和确认MRSA的一种可靠的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4.
头孢西丁对三代头孢菌素耐药肠杆菌科某些菌种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头孢西丁对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的作用。方法 纸片扩散法 (K -B法 )测定头孢西丁对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的敏感性 ;双纸片协同法区分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类型。结果 对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性能被棒酸抑制的肠杆菌科三个菌种对头孢西丁的敏感性有显著差异(χ2=38.76,p<0.001) ;对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性能被棒酸抑制与不能被抑制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西丁的敏感性有显著差异 ( p<0.001,p<0.05) ,前者全部耐药 ;阴沟肠杆菌无显著差异 ( p>0.05)。结论 肠杆菌科细菌对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性棒酸不能抑制的 ,头孢西丁作用差 ;棒酸能抑制的有不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革兰阴性杆菌中质粒ampC基因的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目的 运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 (PCR)检测革兰阴性杆菌的质粒ampC基因。 方法 通过热裂解获得DNA模板 ,用 6组引物进行多重PCR扩增 ,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区分PCR产物。结果  2 0 0株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中有 6株为质粒ampC基因阳性。 结论 用多重PCR技术能简单、快速地检测革兰阴性杆菌质粒ampC基因 ,且特异性高。  相似文献   

16.
大肠埃希菌产质粒介导AmpC酶的基因型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大肠埃希菌产质粒介导AmpC酶的现状及其基因型。方法 收集任一第三代头孢菌素和头孢两丁耐药的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42株.以改良三维试验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AmpC酶。用碱裂解法提取质粒,应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multiplex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PCR)对AmpC酶的基因进行检测。对PCR扩增阳性的样本进行基因测序以确定基因型。结果 42株大肠埃希菌中,经三维试验检测,单纯产ESBLs者18株(42.8%),单纯产质粒AmpC酶者4株(9.5%).同时产质粒AmpC酶与ESBLs者1株(2.3%),5株AmpC酶三维试验阳性菌株,经PCR扩增其中4株扩增到了清晰的条带,1株扩增为阴性,PCR产物经测序分析其基因型均为DHA-1型。结论 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产ESBLs率较高,并己经出现了质粒介导的AmpC酶,其基因型为DHA-1型。  相似文献   

17.
持续高产AmpC酶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持续高产AmpC酶在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中的携带率和流行趋势。方法用头孢西丁药敏纸片法(K-B法)和头孢西丁三维试验作AmpC酶的筛选、确证试验,对AmpC酶阳性者进行质粒接合试验。结果11种抗生素中亚胺培南的抗菌活性最强,耐药率仅为1.1%。头孢西丁纸片筛选法阳性率为84.4%,三维试验阳性率为32.2%。与三维试验相比,纸片筛选法总的假阳性率为54.4%,两种方法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P<0.001)。AmpC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AmpC酶+ESBLs阳性率分别为24.4%、54.4%和7.8%,其中以肺炎克雷伯菌AmpC酶阳性率最高,达33.3%。大肠埃希菌ESBLs阳性率最高,达70.0%。29株AmpC酶阳性菌中,5株耐药质粒转移成功。结论AmpC酶可由染色体或质粒介导,但以染色体介导为主。头孢西丁三维试验可准确检出持续高产AmpC酶,对指导临床用药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持续高产AmpC酶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调查持续高产AmpC酶在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中的携带率和流行趋势.方法用头孢西丁药敏纸片法(K-B法)和头孢西丁三维试验作AmpC酶的筛选、确证试验,对AmpC酶阳性者进行质粒接合试验.结果 11种抗生素中亚胺培南的抗菌活性最强,耐药率仅为1.1%.头孢西丁纸片筛选法阳性率为84.4%,三维试验阳性率为32.2%.与三维试验相比,纸片筛选法总的假阳性率为54.4%,两种方法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P〈0.001).AmpC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AmpC酶+ESBLs阳性率分别为24.4%、54.4%和7.8%,其中以肺炎克雷伯菌AmpC酶阳性率最高,达33.3%.大肠埃希菌ESBLs阳性率最高,达70.0%.29株AmpC酶阳性菌中,5株耐药质粒转移成功.结论 AmpC酶可由染色体或质粒介导,但以染色体介导为主.头孢西丁三维试验可准确检出持续高产AmpC酶,对指导临床用药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