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端粒酶主要由蛋白质和RNA组成,是一种反转录酶,能以其自身所携带的RNA为模板,不断合成新的端粒DNA序列添加到染色体末端,阻止端粒的缩短,使细胞成为永生性细胞或癌细胞[1].近年来,大量科学研究证实端粒酶活性表达与肿瘤发生密切相关,它在恶性肿瘤组织中及相关脱落细胞中检出率很高,可作为肿瘤早期诊断的生物学指标[2,3].据此,我们对58例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患者尿液中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进行了测定,以探讨一种敏感、特异、非侵入性的诊断和随访膀胱肿瘤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尿液中膀胱癌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讨尿液中膀胱癌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检测对膀胱癌诊断和术后随访的意义。以TRAP-银染法检测膀胱癌组织和自然排尿中膀胱癌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以巴氏染色法对脱落细胞进行细胞学检查。45例膀胱癌患者中,44例肿瘤组织表达端粒酶活性(97.8%);29例尿脱落细胞表达端粒酶活性(64.4%),14例尿脱落细胞中发现癌细胞(31.1%),脱落细胞的端粒酶活性检测明显优于细胞学检查(P〈0.005),且随着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尿液中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检测对膀胱癌的诊断与术后跟踪随访的意义,以PCR-ELISA方法检测膀胱癌组织和自然排尿中膀胱癌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以巴氏染色法对脱落细胞进行细胞学检查.62例膀胱癌患者中,有59例肿瘤组织表达端粒酶活性(95.2%);47例尿脱落细胞表达端粒酶活性(75.8%),24例尿脱落细胞中发现癌细胞(38.7%),脱落细胞的端粒酶活性检测明显高于细胞学检查(P<0.005),随着肿瘤分化程度和临床病理分期的增加,阳性率明显增高(P<0.05).结果表明自然排尿端粒酶活性的检测,操作简单、灵敏、特异性强,可望成为诊断膀胱癌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测定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检测膀胱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应用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的检测诊断膀胱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寻找一种敏感特异的非介入性方法诊断膀胱癌,探讨检测自排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在膀胱癌早期诊断及术后随访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酶联免疫吸附试验(PCR—ELISA),分别对膀胱癌患者、良性血尿患者及健康志愿者的自排尿脱落细胞进行端粒酶活性的检测。结果 18例膀胱癌患者的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阳性为14例(14/18),20例良性血尿患者及20名健康志愿者均无端粒酶活性表达。结论 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的检测敏感性高,特异性好,可用于膀胱癌的早期诊断及术后随访。  相似文献   

6.
肺部疾病患者痰液中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端粒酶是一种特殊的逆转录酶 ,以端粒末端富含鸟嘌呤单链为引物 ,自身 RNA组分为模板合成端粒序列。大量研究表明 :端粒酶激活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 ,因此 ,端粒酶活性可作为诊断肿瘤的参考指标。我们对肺癌与肺部良性疾病患者痰液中脱落细胞进行了端粒酶活性比较。材料和方法一、检测对象和样本采集 肺癌患者 (均经病理检查确诊 ) ,45例 ,男 33例 ,女 1 2例 ,平均年龄59.4( 31~ 78岁 )。非肺癌患者 (肺部良性疾病组 ) 2 6例 ,男 1 7例 ,女 9例 ,平均年龄 59岁 ( 2 5~ 85岁 )。分别取患者痰液 1 ml,置于无菌容器内 ,- 38℃储存备用。二…  相似文献   

7.
膀胱癌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端粒酶对膀胱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端粒重复扩增 (TRAP) 微孔板杂交法测定 58例膀胱癌患者肿瘤组织及尿液、膀胱冲洗液脱落细胞的端粒酶活性 ,并与细胞学检查作比较。结果 肿瘤组织标本中 ,端粒酶阳性率为81 0 3 % ;尿液标本中 ,阳性率为 57 14 % ;膀胱冲洗液标本中 ,阳性率为 70 3 7%。同期尿细胞学检查 ,阳性率仅 3 6 2 1%。在低级别肿瘤中 ,尿或膀胱冲洗液端粒酶阳性率明显高于细胞学检查。结论 膀胱癌组织有端粒酶活性的高表达 ,而尿液、膀胱冲洗液脱落细胞中有较高的端粒酶活性检出率。是膀胱肿瘤的一种新的无创伤性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乳头溢液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检测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采用TRAP-PCR银染定性法及TRAP-PCR-ELISA定量法对50例溢乳进行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分析。结果50例溢乳脱落细胞端粒酶阳性率高达78%(39/50),随着年龄的增大,端粒酶阳性率呈逐步下降趋势,而同期送检的细胞病理诊断则无1例找到癌细胞。结论溢乳脱落细胞端粒酶阳性检出率明显增高。随着疾病的发展,端粒酶阳性患者易发生恶变的可能性是否大于端粒酶阴性患者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膀胱癌组织及尿脱落癌细胞中的端粒酶活性并探讨其在膀胱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改良端粒重复片段扩增(TRAP)法一端粒酶PCRELISA法对膀胱癌组织、正常膀胱壁、膀胱癌患者及非肿瘤患者的尿脱落细胞、膀胱冲洗液的端粒酶活性进行半定量测定。结果37例膀胱癌组织中有31例(83.8%)端粒酶阳性。非肿瘤膀胱组织标本中端粒酶活性均未检出。膀胱癌患者的尿脱落癌细胞中端粒酶活性为:膀胱冲洗液82.8%(24/29),新鲜自排尿55.2%(16/29)。27例非肿瘤患者中仅1例(前列腺增生)膀胱冲洗液检出端粒酶活性弱阳性,余均为阴性。结论尿脱落细胞中端粒酶活性测定能高度灵敏、特异性地检测出的少数癌细胞,对膀胱癌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0.
端粒 (telomere)是存在于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 人和其它脊椎动物的端粒DNA均为(5′-TTAGGG-3′) n, 大小5~20 kb[1].每次细胞有丝分裂后, 端粒都会缩短,缩短到一定程度后细胞就不可避免的发生衰老死亡[2].因此,能无限分裂增殖的细胞必定有延长其端粒的能力,这一能力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正是通过端粒酶来实现[3].  相似文献   

11.
端粒(telomere)是存在于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人和其它脊椎动物的端粒DNA均为(5’-TTAGGG-3’)n,大小5~20kb。每次细胞有丝分裂后,端粒都会缩短,缩短到一定程度后细胞就不可避免的发生衰老死亡。  相似文献   

12.
端粒(telomere)是存在于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人和其它脊椎动物的端粒DNA均为(5’-TTAGGG-3’)n,大小5~20kb。每次细胞有丝分裂后,端粒都会缩短,缩短到一定程度后细胞就不可避免的发生衰老死亡。  相似文献   

13.
端粒酶活性调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端粒是真核细胞线性染色体末端6bp重复序列及相关蛋白质组成的特殊结构,端粒酶是合成端粒DNA重复序列的逆转录酶。普遍认为端粒酶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端粒酶在体内是如何被调节的,目前还知之甚少。对端粒酶活性调节的研究包括激活与抑制两个方面,抑制端粒酶以治疗肿瘤,激活端粒酶以延缓衰老。  相似文献   

14.
端粒酶是近年来发现的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一种逆转录酶,已成为肿瘤研究的热点。目前国内外对实体瘤的端粒酶活性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对体液脱落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的研究尚较少。我们应用PCRELISA方法检测体液脱落细胞的端粒酶活性,旨在探讨该方法在肿瘤的早期诊  相似文献   

15.
端粒酶活性调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端粒是真核细胞线性染色体末端6bp重复序列及相关蛋白质组成的特殊结构,端粒酶是合成端粒DNA重复序列的逆转录酶。普遍认为端粒酶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端粒酶在体内是如何被调节的,目前还知之甚少。对端粒酶活性调节的研究包括激活与抑制两个方面,抑制端粒酶以治疗肿瘤,激活端粒酶以延缓衰老。  相似文献   

16.
胸腹水的常规肿瘤细胞病理检查,由于受经验,技术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敏感性较低,难以鉴别良恶性胸腹水的性质。正常细胞除生殖细胞、造血干细胞外,不表达端粒酶活性,而85%∽90%的肿瘤细胞表达端粒酶活性。端粒酶活性检测对肿瘤的诊断具有较强的物异性。本试难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胸腹水脱落细胞端酶活性。以探讨其在良性与恶性胸腹水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常规胸腹水中肿瘤细胞病理学检查,由于受经验、技术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敏感性低,对良、恶性胸腹水有时很难定性诊断。除生殖细胞、造血干细胞外,正常细胞不表达端粒酶活性,而85%~90%的肿瘤细胞表达端粒酶活性,端粒酶活性检测对肿瘤的诊断具有较强的专一性。本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胸腹水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旨在探讨其在良、恶性胸腹水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急性白血病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端粒酶活性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一种简便,定量检测端粒酶活性的方法应用于白血病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NC)端粒酶活性分析,在应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后在扩增产物内加入荧光染料PicoGreen ,并在激光480nm和发射光520nm下检测荧光强度。对20例正常人和25例急性白血病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端粒酶活性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PicoGreen能特异结合双链DNA,荧光强度随双链DNA量的增加而增加。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能定量,可用于急性白血病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端粒酶活性分析,并提示急性白血病病人外周单个核细胞的端粒酶活性明显高于正常人。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人类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原代培养的急性髓性白血病(AML)和慢性髓性白血病(CML)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标记方法,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hTERT基因ASODN作用于AML和CML细胞后hTERT蛋白表达含量的变化。采用端粒酶聚合酶链反应-酶子弟免疫测定(PCR-ELISA0法检测白血病细胞端粒酶活性的改变。结果显示:hTERT ASODN作用于AML和CML细胞24,48和72小时后,hTERT蛋白表达水平不断降低;同时,AML和CML细胞端粒酶活性均逐渐受到抑制。结论:hTERT基因ASODN可以通过特异性地抑制AML和CML细胞hTERT蛋白的表达,抑制AML和CML细胞端粒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痰液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表达作为肺癌早期无创伤性辅助诊断指标的可能性。方法 采用必嗽平注射液液化痰液收集脱落细胞 ,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一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RT -PCR -PAGE)进行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检测 ,同时采用巴氏染色法进行脱落细胞学检查。结果  6 0例肺癌患者痰液脱落细胞中有 35例检测到端粒酶活性 ,阳性率为 5 8.3% ,而 2 0例良性支气管 -肺病变患者痰液脱落细胞内无一例检测到端粒酶活性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6 0例肺癌患者痰液脱落细胞学检查明确为癌细胞者 2 9例 ,阳性率 4 8.3% ,与端粒酶活性阳性表达率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肺癌患者痰液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阳性表达与病变部位及组织学类型无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痰液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检测可作为肺癌早期无创伤性检查辅助诊断指标 ,端粒酶活性阳性表达率与肿瘤部位、组织病理学类型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