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29例高凝疾患者饮用碱性离子水前、后,血粘度、凝血因子、纤溶指标及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方法饮用碱性离子水前、后(2~3个月、>3~6个月)作低切变率(1/10s)及高切变率(1/120 s).全血粘度(ηb)、血浆粘度(ηp)、纤维蛋白原(Fg)、凝血因子Ⅷ:活性(Ⅷ:C)、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D-二聚体(DD)及血小板聚集率(PAgR)测定.结果饮碱性离子水后增高的低切变率及高切变率ηb、ηp、Fg、Ⅷ:C、vWF:Ag及PAgR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尤其是低切变率ηb、ηp、Ⅷ:C、vWF:Ag及PAgR下降尤为明显,P值均小于0.05~0.001.结论饮碱性离子水后红细胞及血小板解聚,凝血改善以及血管内皮损害的修复,进一步改善了血液流通及微循环灌注,减少了血栓形成的机会,因而有利于对心、脑血管血栓性疾患的防治. 相似文献
2.
3.
目的研究通过一步离子交换层析法,制备vWF∶Rco/FⅧ∶C≈1的人血管性血友病因子/人凝血因子Ⅷ蛋白液。方法选用Toyopearl? DEAE-650填料,取同一批次的人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上柱前液,研究不同上样量、不同洗脱液盐浓度对洗脱液中人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人凝血因子Ⅷ效价(FⅧ∶C)、人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效价(vWF∶Rco)的影响。结果从得率考虑,上样量最佳为4—5倍柱体积;洗脱液盐浓度0.42 mol/L时,vWF∶Rco/FⅧ∶C≈1∶1,vWF回收率≈60%,为最佳配方。结论在本试验层析条件前提下,调节洗脱液中盐浓度0.42 mol/L,可获得vWF∶Rco/FⅧ∶C≈1∶1的vWF/FⅧ蛋白液。 相似文献
4.
凝血因子Ⅷ活性的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vWF、蛋白水解酶和生物膜等调节FⅧ活性作一文献综述。vWF保护FⅧ并直接影响其活性,FⅧ和vWF的氨基酸结构决定了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蛋白水解酶通过裂解FⅧ特定区域而使FⅧ活化或失活。与血小板膜上的磷脂结合则是FⅧ活化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5.
血友病为一组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的出血性疾病,具有轻微创伤后出血倾向。血友病A、B患者分别表现为凝血因子Ⅷ、Ⅸ(FⅧ、FⅠⅩ缺乏。目前对血友病胎儿的产前诊断主要采用变异基因的检测和胎儿性别的鉴定。FⅧ:C分子量较大,目前仅了解其部分的基因序列。有些血友病胎儿的基因在母亲遗传的基础上再发生新的变异。因此,绒毛、羊水或脐血的基因检测可能会漏诊部分患病胎儿。血友病A、B均为性连锁隐性遗传病,携带变异基因的母亲仅有一半的概率遗传给胎儿,鉴定为男性胎儿即终止妊娠的措施将造成其中50%的正常胎儿被无辜地淘汰。儿童和成人血友病的诊断指标为凝血因子活性的降低,若结合脐血的凝血因子活性水平对胎儿进行产前诊断,可能降低产前诊断的误诊率和漏诊率。有关妊娠中晚期胎儿血液中凝血因子的活性水平国外已有报道,我们旨在测定正常胎儿凝血因子Ⅷ、Ⅸ、Ⅺ的活性,纤维蛋白原含量及APTT, 相似文献
6.
温度和时间对Ⅴ、Ⅷ凝血因子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温度、时间对Ⅴ、Ⅷ凝血因子活性的影响。方法对同份血浆留多个样本,每种标本留2份(其中1份离心处理),分别置于4℃24 h、72 h,室温24 h,测其Ⅴ、Ⅷ凝血因子活性。结果①Ⅴ、Ⅷ凝血因子标本在4℃、室温放置24h、4℃放置72 h,标本间离心前与离心后,其活性Ⅷ因子平均下降1.1%(IU/m l),Ⅴ因子平均下降1.9%。②Ⅷ因子4℃24 h后与新鲜相比活性下降7.8%,72 h后下降11.2%,Ⅴ因子24 h后下降了3.3%,72 h后下降18.2%。③置4℃24 h与72 h,Ⅷ因子平均下降3.4%,Ⅴ因子下降14.8%。④4℃与室温24 h比较,Ⅷ因子活性平均下降了0.73%,Ⅴ因子活性平均下降了1%。⑤血型之间差异,4℃24 h后Ⅷ和Ⅴ因子活性分别为:A型下降了8%和2%,B型下降了8%和5%,O型下降了7%和3%,AB型下降了8%和3%;4℃72 h后Ⅷ和Ⅴ因子活性分别为:A型下降10.5%和19.5%,B型下降11%和20.1%,O型下降11.3%和20.3%,AB型下降12%和11.8%。结论①血浆在4℃放置24 h与在室温放置24 h相比较,对Ⅴ、Ⅷ凝血因子活性影响差异很小。②4℃和室温下,同份标本在放置同样的时间离心前后Ⅴ、Ⅷ凝血因子活性下降很小。③Ⅷ因子活性在标本置24 h检测时下降相对较大,Ⅴ因子活性在72 h检测时下降相对较大。④Ⅷ因子活性在4℃24 h和72 h后下降程度,ABO血型间相差很小;Ⅴ因子活性在4℃24 h后下降程度,ABO血型间相差相对较大,72 h后A、B、O下降在20%左右,而AB型下降相对较少,为12%左右。 相似文献
7.
8.
9.
目的建立血浆FⅧ抗原及活性定量测定的方法.方法对46例正常人及两个遗传性FⅧ缺陷症家系部分成员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FⅧ抗原,生物素化戊胺测定FⅧ活性,以FⅧ标准品建立标准曲线.结果 3例患者FⅧAAg均为0%,FⅧBAg分别为正常人的78.46%、66.43%、57.29%.46例正常人血浆FⅧ活性FⅧC平均值为86.34%±17.98%,范围在56.5%~165.17%之间,3例患者为0%,家系中杂合子范围为29.60%~104.86%.结论 双抗体夹心法和生物素标记法均为简捷、灵敏而且特异的FⅧ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一种制备高纯度凝血因子Ⅷ(FⅧ)复合物的方法。用新鲜冰冻血浆作为原始材料,收集冷沉淀,溶解后经氢氧化铝[Al(OH)_3]凝胶吸附、甘氨酸沉淀和氯化钠沉淀,得高纯 FⅧ。然后经 Sephacryl S-1000柱层析,收集富含 FⅧ促凝活性(FⅧ∶C)及 von Willebrand 因子(vWF)组分,得到进一步纯化的产品。层析后产品总蛋白含量为0.188mg/ml,FⅧ∶C 为15.43IU/ml,FⅧ相关抗原(FⅧR∶Ag)为9.85U/ml,vWF 的 Ristocetin 辅因子活性(FⅧR∶RCof)为24.2U/ml。火箭电泳测定未显示含有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纤维结合蛋白(Fibronectin,Fn)和IgG 等杂蛋白。 相似文献
11.
凝血因子活性测定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凝血因子的活性检测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大意义 ,但凝血因子活性检测的结果常常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总结如下。1 与标本有关的因素1.1 采血时受检者的状况 采血前一定要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 ,精神放松 ,平静的空腹状态。剧烈运动可使因子 活性增加 ,APTT明显缩短 ,而脂血可使因子 活化 ,同时干扰以光学法为原理的凝血仪的检测结果。1.2 使用规定的抗凝剂 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 (ICSH)推荐凝血因子测定的抗凝剂要用 10 9mmol/ L枸橼酸钠。抗凝剂与血的比例为 1∶ 9。1.3 用真空采血系统或双筒注射器采血 ,保证采血量准… 相似文献
12.
不同制备方法对新鲜冰冻血浆中凝血因子Ⅷ活性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一次成浆与二次成浆法对制备出来的血浆中凝血因子Ⅷ活性含量的影响.方法 对新鲜采集的全血离心分离血浆并在8 h内冻结成块,然后在37℃水浴中复溶后测定两种方法制备的新鲜冰冻血浆中凝血因子Ⅷ的含量.结果 一次成浆法制备的新鲜冰冻血浆中凝血因子Ⅷ的含量为0.70±0.16 IU/ml,二次成浆法制备的新鲜冰冻血浆中凝血因子Ⅷ的含量为0.84±0.16 IU/ml.结论 两种方法制备的新鲜冰冻血浆中凝血因子Ⅷ的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次成浆法比一次成浆法制备出来的新鲜冰冻血浆中凝血因子Ⅷ的活性含量要高,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凝血因子Ⅷ(FⅧ)是血液凝固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一种血浆蛋白,其基因缺陷可导致临床上常见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血友病A。本研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FⅧ基因的BclⅠ和Xba Ⅰ的特异片段,经酶解后分析酶切位点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BclⅠ的多态信息量(PIC) 为0.36,XbaⅠ为0.49,联合应用则为0.67。在30名受检女性中,BclⅠ杂合频率为40%,XbaⅠ为53%,联合应用则为76%。15个家系中,10个可采用BclⅠ或XbaⅠ进行RFLP分析。对这些家系中19名可疑携带者进行检测,结果诊断出8名基因携带者。 相似文献
14.
不同保存温度对血浆部分凝血因子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在不同保存温度,不同保存时间血浆部分凝血因子活性的变化,为临床选择不同血浆输注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集10袋(200mL/袋)的ACD-B血液保存液保存的血液,在采血后1h内留样10mL作为对照组样本;每份全血在无菌条件下平均分为2袋,作为2个实验组,热合封口。第1组保存于(4±2)℃,保存48h;第二组先保存于(22±2)℃,保存6h之后,转移到(4±2)℃保存42h。两个实验组分别在采血后6h,24h和48h留取样本。将对照组及实验组样本在取样后立即离心,分离血浆,于-18℃保存30d后,进行凝血因子Ⅴ(FⅤ)、凝血因子Ⅷ(FⅧ)、纤维蛋白原和凝血因子Ⅶ的检测。结果:两组血浆在不同温度、不同保存期的凝血因子Ⅴ、纤维蛋白原和凝血因子Ⅶ水平无显著改变;而在保存8h后,实验组血浆凝血因子Ⅷ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凝血因子Ⅷ水平(P<0.05)。在保存24h后,实验组血浆凝血因子Ⅷ水平进一步下降(P<0.05)。结论:在采血后24h保存期内,血浆中凝血因子,除凝血因子Ⅷ外,凝血因子Ⅴ,纤维蛋白原和凝血因子Ⅶ活性均没有明显改变;凝血因子Ⅷ水平在4℃保存8h后下降14%;在保存24h后,凝血因子Ⅷ水平下降约30%... 相似文献
15.
凝血因子Ⅷ活性测定是血友病A诊治过程中极为关键的检查项目,过去采用传统的手工操作、自配试剂等方法,FⅧ∶C测定结果波动较大.近年,随着半自动及全自动凝血仪的日渐普及,大大提高了FⅧ∶C检测的准确度及检测效率.本研究通过在全自动Sta-compact凝血仪和半自动Coachrome凝血仪上测定FⅧ∶C的比较,以探讨不同类型仪器测定FⅧ∶C的准确性,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 探讨对采集的全血次日再进行离心分离以及分离前摇匀对血浆中凝血因子Ⅷ活性的影响。方法 对所有次日分离的全血(包括4℃状态下保存和22℃状态下保存)在离心前进行充分的摇匀,离心完成后测定血浆中凝血因子Ⅷ的活性。结果 22℃状态下保存全血次日离心前摇匀与不摇匀分离所得血浆的凝血因子Ⅷ活性合格率分别为87.1%和40.0%,4℃状态下保存全血次日离心前摇匀与不摇匀分离所得血浆的凝血因子Ⅷ活性合格率分别为87.5%和37.5%。结论 不同保存温度的全血次日分离所得血浆中凝血因子Ⅷ的活性差异不明显,反而摇匀与未摇匀之间的差异就非常的明显,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摇匀者比未摇匀者血浆中凝血因子Ⅷ的活性明显要高。说明凝血因子Ⅷ活性的高低与全血离心分离前是否摇匀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堵疾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2002,17(4):233-234
目的:比较进口与自制APTT试剂,在FⅧ:C检测中的应用,方法:人凝血因子Ⅷ活性测定一期法。结果:自制APTT试剂在性能上与进口APTT试剂差异无显著性,相关系数(r)均值分别为0.994,0.995;样品重复测定变异系数(CV%)均值为4.22,4.84;样品稳定性CV(%)均值为1.36,1.46,结论:自制APTT试剂亦能用于FⅧ制品生产的质量监控以及止血与血栓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凝血因子Ⅷ(FⅧ)活性检测在血友病A、获得性血友病A及血管性血友病的诊断、分型、疗效监测和抑制物滴度检测等各方面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检测系统多样化、试剂组分的差异及干扰物质的存在等影响因素, 国内实验室的FⅧ活性检测仍有改进空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考察不同基质对注射用重组人凝血因子Ⅷ(rFⅧ)效价检测方法的影响。方法 采用两种不同检测基质分别建立注射用重组人凝血因子Ⅷ效价检测方法,并对两种基质效应的影响进行了方法验证,包括专属性、线性、准确性/重复性和中间精密度。结果 专属性:高浓度两种基质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12%,110%,低浓度两种基质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04%,109%。线性:在0.125~1.000 IU/mL范围内,标准品/样品的浓度和凝固时间之间的相关系数r均>0.99。准确性/重复性:两种基质回收率分别为104%、102%,RSD分别为2.4%、1.9%。中间精密度:两种基质人员因素P值分别为0.72、0.23,日期因素P值分别为0.79、0.85,RSD12次分别为4.2%、3.0%。两种基质检测结果比对:6批重组人凝血因子Ⅷ(rFⅧ)检测结果差异均≤5%,两种检测基质的检测结果无明显差异。结论 两种检测基质均具有良好的专属性、线性、重复性、准确性及中间精密度,适用于重组人凝血因子Ⅷ(rFⅧ)产品的效价检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后早期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的水平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45例不同程度窒息新生儿的血浆VWF水平,同时测定血小板,并与30例正常新生儿比较.结果 新生儿窒息,其血浆VWF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增高,轻度窒息组和重度窒息组血浆VW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重度窒息组血浆VWF水平变化明显高于轻度窒息组(P<0.05).正常对照组与轻度窒息组比较,血小板变化不明显(P>0.05),重度窒息组血小板稍下降.结论 新生儿窒息后早期存在内皮细胞损伤及凝血功能异常,血浆VWF水平异常程度与窒息程度有关,测定血浆VWF水平是反映血液高凝状态,估计疾病严重程度的一个指标,同时对临床选用抗凝药物治疗及疗效观察、预后判断,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