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雌激素受体α(ESR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乳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的方法检测193例中国汉族女性乳腺癌患者和71名正常女性对照者ESR1基因上rs11155816位点的基因型,以SPSS 11.0软件卡方检验处理数据。结果:rs11155816位点等位基因频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rs11155816位点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与患者肿瘤位置及是否存在远处转移相关,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年龄、大小、组织学类型、受体表达无关。rs11155816位点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在乳腺癌人群与正常对照者间分布差异有显著性,乳腺癌人群中等位基因A频率高于正常人群(23.8%比15.5%,P〈0.05)。结论:rs11155816位点基因的多态性与乳腺癌患者的肿瘤位置和远处转移相关,等位基因A携带者乳腺癌发病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雌激素受体α(ESR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乳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的方法检测193例中国汉族女性乳腺癌患者和71名正常女性对照者ESR1基因上rs11155816位点的基因型,以SPSS 11.0软件卡方检验处理数据。结果:rs11155816位点等位基因频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rs11155816位点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与患者肿瘤位置及是否存在远处转移相关,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年龄、大小、组织学类型、受体表达无关。rs11155816位点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在乳腺癌人群与正常对照者间分布差异有显著性,乳腺癌人群中等位基因A频率高于正常人群(23.8%比15.5%,P<0.05)。结论:rs11155816位点基因的多态性与乳腺癌患者的肿瘤位置和远处转移相关,等位基因A携带者乳腺癌发病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B7-H4基因 rs10754339、rs10801935和rs3738414等SNP位点多态性与黑龙江省妇女乳腺癌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287例黑龙江省汉族女性乳腺癌患者和305名健康对照者进行B7-H4基因位点多态性检测,并确定常见单体型(频率≥1 %),分析患者与健康对照差异,进而确定该基因与黑龙江省汉族妇女乳腺癌的相关性。结果 B7-H4基因3'-UTR区rs10754339位点的G等位基因、AA、AG基因型发生频率在乳腺癌组和健康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OR 1.359,95 % CI 1.030~1.794;P=0.018,OR 0.671,95 % CI 0.482~0.935;P=0.029,OR 1.455,95 % CI 1.038~2.038)。5'-UTR区rs3738414位点的A等位基因、GG基因型和AG基因型发生频率在乳腺癌患者和健康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8,OR 0.604,95 % CI 0.455~0.803;P=0.001,OR 1.804,95 % CI 1.289~2.253;P=0.005,OR 0.612,95 % CI 0.435~0.862)。AAA单体型和GAG单体型发生频率在乳腺癌患者和健康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5,OR 0.614,95 % CI 0.456~0.828;P=0.0003,OR 1.954,95 % CI 1.363~2.803)。结论 B7-H4基因多态性与黑龙江省汉族妇女乳腺癌发病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AV-1基因多态性与散发乳腺癌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纳入经病理确诊的135例女性乳腺癌患者作为实验组,166例女性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通过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法对研究对象基因位点进行分型;采用χ2检验比较CAV-1各SNP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中的分布差异;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CAV-1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易感性的关联。[结果]在共显性模型、显性模型及等位基因模型下rs3807987及rs7804372位点多态性与乳腺癌易感性密切相关。rs3807987:相对于GG基因型,AG、AA基因携带者(AG/AA基因型)均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P<0.05),OR值分别为2.110(95%CI:1.270~3.505)、1.968(95%CI:1.205~3.216)。rs7804372位点:相对于TT基因型,AT、AA基因携带者(AT/AA基因型)均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P<0.05),OR值分别为2.088(95%CI:1.285~3.392)、2.059(95%CI:1.293~3.280)。rs12672038位点:在共显性模型、显性模型、等位基因模型均未见rs12672038位点多态性分布与乳腺癌发病风险之间存在相关性。[结论]CAV-1基因rs3807987与rs7804372多态性与乳腺癌易感性相关。  相似文献   

5.
李佳星  李勇  王姿 《肿瘤学杂志》2021,27(11):952-955
摘 要:[目的] 选取E2F1基因中rs3213172、rs3213173和rs3213176三个多态性位点,研究其与宫颈癌的关联性。[方法] 选取2016—2019年贵州省人民医院肿瘤科确诊为宫颈癌的149例患者为病例组,选取同期同院参加正常体检的健康女性206人为对照组。采用通用探针法对E2F1基因中的多态位点rs3213172、rs3213173和rs3213176进行基因分型,研究这些多态性位点的等位基因、基因型及构建的单倍型在对照组和病例组中分布频率的差异。[结果] E2F1基因中的多态性位点rs3213172 CT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能是宫颈癌发生的危险因素 (OR=1.57,95%CI:1.00~2.48);多态位点rs3213173和rs321317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倍型分型结果显示,rs3213172-rs3213173-rs3213176的单倍型C-T-G可能是宫颈癌发生的保护性因素(OR=0.66,95%CI:0.47~0.93);单倍型T-T-G可能是宫颈癌发生的风险因素(OR=2.49,95%CI:1.35~4.59)。[结论] E2F1基因中的多态位点rs3213172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病风险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基因rs2736098 和 rs2736100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胃癌遗传易感性和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 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 RFLP)检测297例胃癌患者(病例组)和306例非萎缩性胃炎患者(对照组)中TERT基因rs2736098和rs2736100位点的多态性;采用病理学诊断和13C尿素酶呼气试验检测Hp感染。结果 rs2736098位点各基因型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rs2736100位点仅GG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7.0% vs. 16.4%,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携带GG基因型个体罹患胃癌的风险是携带TT基因型个体的1.371倍(OR=1.371,95%CI:1.063~1.775,P=0.005);在Hp阴性者中,GG型罹患胃癌的风险较TT型增加(OR=1.421,95%CI:0.988~2.042,P=0.046);而在Hp阳性者中,未发现rs2736100位点的基因型与罹患胃癌的风险有关。结论 TERT基因rs2736100位点基因多态性可能与胃癌遗传易感性相关,而与Hp感染无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确立3个在亚洲人群中高频杂合的TGF-β1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新位点与HBV感染相关性疾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基因型特异性PCR方法,对129例HBV感染相关性疾病患者(慢性乙型肝炎74例、肝硬化41例、肝癌14例)和41例健康人对照的外周血细胞基因组DNA的TGF-β1基因中,3个在亚洲人群中呈高频率杂合的SNP位点(rs2241715、rs2241716、rs4803455)进行基因分型。结果:正常人的rs2241715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与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2241715 T/T基因型的个体患慢性乙肝和肝硬化的相对风险度分别为其他型者的2.974倍(95%CI=1.209—7.314,P=0.018)和3.228倍(95%CI=1.201—8.675,P=0.020)。rs2241716和rs4803455位点的谱式则无上述的相关性。结论:TGF-β1基因的rs2241715 SNP位点T/T基因型可能是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相关疾患的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ERCC1和XRCC1基因多态性与食管鳞癌的发病风险及两者多态性与中晚期食管鳞癌三维适形放疗疗效的关系。方法 收集218例食管鳞癌患者外周血样本作为疾病组,另选230例健康体检正常人群外周血样本作为对照组,采用PCR法扩增目的基因片段,直接测序法检测ERCC1、XRCC1的SNP位点(ERCCC1 rs3212986、ERCCC1 rs11615、XRCC1 rsl799782和XRCC1 rs25487),分析不同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情况及其与食管鳞癌的患病风险,同时根据RECIST 1.1疗效评价标准将接受三维适形放疗的154例中晚期患者分为有效组(CR+PR)和无效组(SD+PD),分析以上SNP位点与中晚期食管鳞癌三维适形放疗疗效的关系。结果 4个SNP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疾病组ERCC1 rs3212986、rs11615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及XRCC1 rs25487等位基因的分布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RCC1 rs3212986、rs11615及XRCC1 rs25487中,以野生型纯合子为参照,突变型纯合子食管鳞癌风险均升高,且4种SNP位点中以野生型等位基因为参照,突变型等位基因食管鳞癌风险均升高,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54例仅放疗患者中,获CR者35例,PR者78例,SD 24例,PD 17例,故分为有效组113例和无效组41例。4种SNP位点不同基因型和等位基因治疗有效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野生型纯合子为参照,突变型纯合子放疗无效的风险均升高,且以野生型等位基因为参照,突变型等位基因放疗无效的风险均升高,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CC1和XRCC1基因多态性与食管鳞癌的发病风险相关,且中晚期患者中突变型纯合子和突变型等位基因的放疗无效风险均升高,故检测ERCC1和XRCC1基因多态性可能预测中晚期食管鳞癌三维适形放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背景与目的:PALB2基因是新近发现的乳腺痛易感基因,其多个遗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可能与乳腺癌发病风险有关,本研究探讨PALB2基因rs249954、rs447529及rs16940342多态性在福建早发性乳腺癌人群中的分布及其与乳腺癌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对124例早发性乳腺癌患者(年龄≤35岁)和101例健康女性进行PALB2基因rs249954、rs447529及rs16940342 PCR扩增,并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MALDI-TOF-MS)法鉴定其基因型,比较各基因型分布和发病风险的关系;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危险度(OR)及95%CI.结果:PALB2基因rs249954、rs447529及rs16940342多态性基因型在病例组中的分布频率与对照组的分布频率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在早发性乳腺癌人群中,以rs249954的CC基因型、rs447529 CC基因型及rs16940342 AA基因型为参照,各基因多态性位点的其他基因型,均未能显著改变乳腺癌的发病危险(P>0.05).各基因型风险比分别为1.061(rs249954 TT vs CC),0.793(rs447529 GG vs CC)以及0.921(rs16940342 GG vs AA).结论:PALB2基因rs249954、rs447529及rs16940342多态性可能与福建地区汉族人群早发性乳腺癌的遗传易感性无关,作为低外显率的乳腺癌易感基因位点和未来临床基因筛查的候选指标尚需谨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基因(ataxia-telangiectasia mutated gene,ATM)单核苷酸多态性(SNP)rs189037和rs609261两个位点多态性与乳腺癌患病风险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未接受放、化疗的乳腺癌根治标本和乳腺良性肿瘤标本。采用多重SNaPshot法检测ATM基因rs189037和rs609261两个位点多态性,分析其与乳腺癌患病风险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ATM基因rs189037位点多态性与乳腺癌患癌风险及临床病理特征无关(GA基因型,P=0.667);rs609261位点携带TC、CC基因型的淋巴结转移患者患癌风险高于TT基因型携带者(TC+CC显性模型,P=0.015)。ATM基因rs189037和rs609261两个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分布与免疫组化指标(ER、PR、HER2、Ki-67)无相关性(rs189037位点GA+AA显性模型和rs609261位点TC+CC显性模型,ER:P=0.676、0.675;PR:P=0.758、0.573;HER2:P=0.203、0.327;Ki-67:P=0.189、0.405)。结论:ATM基因rs189037位点与乳腺癌患癌风险及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指标无明显相关性。rs609261位点携带TC、CC基因型的淋巴结转移患者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广西壮族人群RTN4基因多态性及其单倍型与鼻咽癌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DNA测序法和单碱基延伸PCR技术,检测广西壮族人群200例确诊为鼻咽癌患者(鼻咽癌组)和200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组)的RTN4基因rs2588510和rs1348528位点基因型,并分析RTN4基因的等位基因和单倍型频率。结果 RTN4基因多态性rs2588510和rs1348528位点在对照组和鼻咽癌组中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两个位点在对照组和鼻咽癌组中单倍型CG频率分别为27.5%和34.8%,单倍型TA频率分别为0.7%和3.0%,鼻咽癌组单倍型CG和TA频率的分布差异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7,OR=2.05,95%CI:1.21~3.46;P=0.001,OR=6.48,95%CI:1.69~24.9)。结论 RTN4基因多态性rs2588510和rs1348528位点的单倍型CG和TA可增加广西壮族人群个体鼻咽癌易感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广西扶绥县原发性肝癌(PLC)患者肝癌相关基因ESR1遗传多态性与肝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以50例壮族、50例汉族PLC患者,37例壮族、37例汉族高危人群,30例壮族、30例汉族正常人群为研究对象.选取ESR1基因SNP rs 9340772位点作为遗传标志,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 (PCR-RFLP)检测ESR1基因多态性及其基因突变的分布频率.结果 肝癌组、高危人群及正常人群ESR1基因的SNP rs 9340772位点均未发生突变,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SR1基因SNP rs 9340772位点多态性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无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索乳腺癌术后应用芳香化酶抑制剂(AIs)引起的骨代谢异常与ERα基因rs9340799、rs2234693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将2015年10月—2017年4月期间在我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116名乳腺癌术后接受AIs治疗(≤2年)的患者行ERα基因rs9340799、rs2234693位点测序并比较各基因亚型的腰椎、股骨的骨密度(BMD)值以及T值之间的关系。结果 ERα基因rs9340799位点3个亚型(A/A、A/G、G/G)患者的腰椎BMD值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A/A、A/G基因型患者的腰椎BMD值均高于G/G基因型患者(P<0.05);ERα基因rs2234693位点的3个基因亚型(T/T、C/T、C/C)患者的腰椎BMD值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T/T、C/T基因型患者的腰椎BMD均高于C/C基因型患者(P<0.05)。但两位点各基因亚型患者的股骨BMD值、腰椎T值、股骨T值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芳香化酶抑制剂相关骨丢失(AIBL)的发生可能与ERα基因表型相关。ERα基因rs9340799与rs2234693位点中,C、G等位基因可能是发生AIBL的易感型基因。  相似文献   

14.
背景与目的:MDM2基因是p53基因的负性调控因子,其SNP309遗传多态性可能与乳腺癌发病风险有关,本研究探讨SNP309多态性在福建早发性乳腺癌人群中的分布及其与乳腺癌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对123例早发性乳腺癌患者(发病年龄≤35岁)和101例正常对照者进行MDM2基因SNP309(T>G,rs2279744)的PCR扩增,并采用时间飞行质谱分析(MALDI-TOF-MS)法鉴定多态性的基因型,比较基因型分布和发病风险的关系;危险度OR及95%CI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结果:MDM2基因SNP309多态性基因型在正常对照组和病例组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TT:28(27.7%)/26(21.1%),TG:50(49.5%)/61(49.6%),GG:23(22.8%)/36(29.3%);两组间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在早发性乳腺癌人群中,以rs2279744的TT基因型为参照,含G基因型(TG,GG)未显著性地提高乳腺癌的发病危险,OR=1.358(95%CI:0.706~2.614,P>0.05).结论:MDM2基因SNP309(T>G,rs2279744)多态性可能与福建地区汉族人群早发性乳腺癌的遗传易感性无关,其作为低外显率的乳腺癌易感基因位点尚不明确,作为未来临床基因筛查的候选指标还需谨慎.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探讨TNRC9基因rs3803662和FGFR2基因rs17102287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及两SNP连锁与湖北地区汉族妇女乳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抽取汉族510例乳腺癌患者和550例健康妇女外周血,分离淋巴细胞,抽提基因组DNA,检测TNRC9 rs3803662和FGFR2 rs17102287 的基因多态性,计算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研究各基因型以及基因SNP连锁之间对乳腺癌风险的影响.结果:TNRC9基因SNP位点rs3803662的C/C、C/T和T/T基因型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3.0%、46.4%、40.6%和7.3%、52.1%、40.6%,其基因型频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40,P=0.043.而等位基因频率两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GFR2基因SNP位点rs17102287的C/C、C/T和T/T基因型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等位基因频率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基因连锁分析D'=0.087,r2=0.085,没有明显连锁不平衡现.结论:TNRC9基因rs3803662多态性与汉族妇女乳腺癌易感性有关,FGFR2基因rs17102287多态性及其与TNRC9基因rs3803662单倍体连锁与湖北地区汉族人群妇女乳腺癌易感性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背景与目的:CD44分子是众多肿瘤细胞的标志分子,其表达水平与肿瘤细胞的恶性程度有关。该研究探讨CD44基因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与云南汉族人群宫颈癌和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了CD44基因中的两个SNP位点rs13347和rs8193,采用TagMan基因分型的方法,分析这两个多态性位点在497例宫颈癌患者和500例健康对照个体以及483例NSCLC患者和471例健康对照个体中的分布特征,并分析CD44基因中的多态性位点与云南汉族人群宫颈癌和NSCLC的相关性。结果:rs13347和rs8193位点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在宫颈癌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NSCLC组和对照组的比较中:rs13347和rs8193位点等位基因在NSCLC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和P=0.004);这两个位点基因型在NSCLC组和对照组中分布频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和P=0.020);其中rs13347位点等位基因C在NSCLC组中的分布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可能是NSCLC发生的风险因素(OR=1.250,95% CI:1.035~1.509),rs8193位点等位基因C在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显著高于NSCLC组,可能是NSCLC发生的保护性因素(OR=0.768,95%CI:0.641~0.921)。单倍型分析结果显示,rs13347C-rs8193T和rs13347T-rs8193C在NSCLC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和0.022);该结果说明单倍型rs13347C-rs8193T可能是云南汉族人群NSCLC发生的风险性因素(OR=1.316,95%CI:1.096~1.579)。结论:CD44基因中的两个SNP位点rs13347和rs8193可能与云南汉族人群宫颈癌发病风险无关,而可能与云南汉族人群NSCLC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湖北地区人群乳腺癌易感基因FGFR2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湖北地区人群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基因(FGFR2)第2内含子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乳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PCR及DNA测序方法,对汉族204例女性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和192名正常女性(对照组)FGFR2基因第2内含子区的2个多态性位点(rs2981582和rs10510097)进行分析,计算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汉族人群正常对照组FGFR2基因第2内含子SNP位点rs2981582的C/C、C/T和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1.82%、54.54%和13.64%,而乳腺癌组分别为34.02%、53.61%和12.37%,其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两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另一位点rs10510097正常对照组的C/C、C/T和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60.00%、33.33%和6.67%,乳腺癌组分别为55.31%、36.87%和7.82%,其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两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湖北地区人群FGFR2第2内含子2个多态性位点和乳腺癌并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类DNA聚合酶ε基因POLE1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肺癌易感性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经组织学确诊的肺癌患者462例,以及相同地区,性别年龄频数匹配的对照466例,针对经筛选的5个SNP进行基因型检测,通过统计分析研究基因频率与肺癌风险的关系,并探讨吸烟在其中的影响。结果:病例组rs5744738基因频率分布高于对照组(P〈0.05)。A/A纯合变异携带人群的患肺癌风险显著降低(校正OR=0.47,95%CI:0.25~0.91)。在分层分析中,60岁以上人群患肺癌的风险显著下降(校正OR=0.28,95%CI:0.09~0.91),无患肿瘤家族史人群下降到0.42倍(校正OR=0.42,95%CI:0.19~0.90)。随着吸烟量的增加,G/G或G/A基因型人群肺癌风险显著升高。rs5744962变异位点(T→C)可提高非吸烟人群的患肺癌风险至1.75倍(95%CI:1.02~3.00)。结论:选取的5个人类POLE1基因SNP的多态性可能与中国汉族人群肺癌遗传易感性有关,在携带rs5744738及与之紧密连锁的rs4883545、rs5744873突变纯合基因的人群,患肺癌的风险显著降低,而携带rs5744962、rs5745047突变基因位点的非吸烟人群患肺癌的风险升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生长激素受体(growth hormone receptor,GHR)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广西扶绥县肝癌家系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广西扶绥县25个肝癌家系和17个健康对照家系人群为研究对象,其中肝癌家系肝癌患者25例(肝癌家系肝癌组)、非肝癌者81名(肝癌家系非肝癌组);健康对照家系80名(对照组)。采用飞行时间质谱技术检测GHR基因rs6451620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rs6451620位点多态性与肝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结果 GHR基因rs6451620位点存在G和A两种等位基因,AA、GA、GG 3种基因型。GHR基因rs6451620位点基因型频率符合遗传平衡。GHR基因rs6451620位点等位基因G和A在肝癌家系肝癌组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64%和36%,肝癌家系非肝癌组为60.5%和39.5%,对照组为70.6%和29.4%。以肝癌家系肝癌组和非肝癌组人群为研究对象时,携带A等位基因型的个体发生肝癌的风险是G等位基因型个体的0.81倍(95%CI:0.27~2.41,P=0.699),以肝癌家系肝癌组和健康对照人群为研究对象时,携带A等位基因型个体发生肝癌的风险是G等位基因型个体的1.49倍(95%CI:0.73~3.04,P=0.274)。结论 GHR基因rs6451620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广西肝癌家系遗传易感性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SULT1A1基因多态性与女性乳腺癌易感性及他莫昔芬治疗预后相关性。方法选择女性乳腺癌患者86例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健康女性8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电子病历调查收集其一般资料。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SULT1A1基因rs9282861位点多态性,对携带不同基因型患者预后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rs9282861位点GA、AA基因型、A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GG基因型、G等位基因频率低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携带GG基因型患者相比,携带GA、AA、GA+AA患者发生乳腺癌风险分别为3.125、3.938、3.450倍,与携带G等位基因患者相比,携带A等位基因患者发生乳腺癌风险为3.008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中位生存期为26个月,rs9282861位点GG、GA、AA基因型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0个月、24个月、20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ULT1A1基因rs9282861位点与本地区女性乳腺癌易感性及他莫昔芬治疗预后存在关联,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