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影响脑卒中吞咽障碍康复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影响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康复的相关因素。方法:对84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基础训练和摄食训练,以4周时吞咽障碍严重程度分级变化作为疗效评价指标,并分为2组: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对影响吞咽障碍康复疗效的因素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吞咽康复预后良好者占77.38%(65/84)。单因素分析显示,吞咽功能障碍严重程度、合并慢支感染、认知障碍、视听觉障碍、是否合作、康复介入时间、感觉性失语7个因素为影响吞咽障碍康复疗效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表明,康复介入时间、吞咽障碍严重程度分级、认知障碍、视听觉障碍是影响吞咽康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康复医师和治疗师应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制订科学合理的康复措施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决策树模型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状况及其预警指标, 为该类患者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性研究方法。便利抽样选取2019年4月至2022年8月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根据有无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分为认知正常组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 采用单因素分析、Lasso分析筛选变量, 分别建立糖尿病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Logistic回归模型和决策树模型, 并评价2种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 Logistic回归和决策树模型均显示, 年龄(OR = 1.046, 95%CI 1.032 ~ 1.061)、受教育年限(OR = 0.813, 95%CI 0.780 ~ 0.847)、胰岛素敏感指数(OR = 0.997, 95%CI 0.995 ~ 0.999)是2型糖尿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有效预警指标(均P<0.05), 其中决策树模型显示受教育年限与轻度认知障碍相关性最高。2种模型不同的影响因素分别为周围神经病变、骨代谢异常、下肢大血管病变。Logistic回归模型的特异度为0.627低于决...  相似文献   

3.
徐磊  喻明  谭华 《临床荟萃》2016,31(5):536
目的 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认知障碍的发生率及其与血尿酸的相关性。方法 连续收集神经内科老年 脑梗死患者102例,根据中文版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评分分为认知障碍组及非认知障碍组,比较两组尿酸水平 及相关因素差异,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尿酸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结果 老年脑梗死认知障碍发生率为 58.8%(60/102)。认知障碍组血尿酸明显高于非认知障碍组(P <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校正教育年限、 高血压后,高尿酸仍是老年脑梗死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OR =1.043,95%CI =1.020~1.067,P <0.01)。 结论 老年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具有较高的认知障碍发生率,尿酸是老年脑梗死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影响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将患者分为假性球麻痹组(n=296)和真性球麻痹组(n=82)。吞咽功能结局采用电视透视吞咽检查(VFSS)确定。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病年龄,性别,入院时体质量指数(BMI)、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简式Fug-Meyer运动评分(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住院期间有无气管插管、有无误吸,住院时间,吞咽功能训练开始时间对吞咽功能结局的影响。结果发病年龄、NIHSS评分、有无气管插管、误吸、吞咽功能训练开始时间是两组患者吞咽功能不良的危险因素,MBI是假性球麻痹患者吞咽功能的保护因素。结论发病年龄越小、病情越轻、无气管插管、无误吸、吞咽功能训练开始时间越早,越有利于吞咽功能的恢复,MBI评分越高越有利于假性球麻痹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导致老年脑梗死病人吞咽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并制定护理干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室2016年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00例老年脑梗死病人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发生吞咽功能障碍分组,有吞咽功能障碍者21例(观察组)与无吞咽功能障碍者(对照组)79例。对可能引起吞咽功能障碍的因素进行单因素以及多因素分析。[结果]该组老年脑梗死病人吞咽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为21.0%。经分析发现,观察组年龄大于对照组,基础疾病合并率高于对照组,进食时间长于对照组,固体类进食、需要喂食、多发病灶以及牙齿缺失≥6个的情况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老年脑梗死吞咽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有高龄、合并多发性病灶、合并基础疾病、进食时间长、进食依赖、牙齿缺失以及食物类型为固体(P0.05)。[结论]老年脑梗死吞咽功能障碍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临床上必须加强对高危因素的重视,给予重点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干预措施。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纳入住院的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组患者178例,卒中未合并肺炎组患者150例,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既往病史、吸烟史、营养状况),卒中类型、严重程度(意识水平、吞咽障碍、肢体反应)、生化指标等进行单因素分析,相关结果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2.125),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OR=1.865),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OR=1.416),吞咽困难(OR=1.686),完全卧床(OR=2.008),合并高血糖(OR=1.123),低蛋白血症(OR=1.452),高皮质醇水平(OR=1.033),是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发展存在多种高危因素,需要早期发现和预防。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老年吞咽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 2019年1月至12月,方便抽取本院老年(≥ 60岁)住院患者523例,采用吞咽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进食评估问卷调查工具-10 (EAT-10)、透视荧光吞咽检查(VFSS)、营养风险筛查2002 (NRS-2002)和FRIED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共有160例诊断吞咽障碍(30.59%)。老年吞咽障碍患者SWAL-QOL总分(45.15±13.31)分,各维度分由低到高依次为食欲、社会交往、吞咽症状、心理健康、睡眠、进食恐惧、进食时间、疲劳、心理负担、语言交流。EAT-10评分≥ 19为SWAL-QOL总分的危险因素,健康状况良好和接受吞咽治疗是保护因素。结论 老年吞咽障碍患者总体生活质量较低,应重视早期筛查,积极采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8.
徐新平  孙洁  张蒙蒙  吴迎迎 《中国康复》2020,35(11):568-571
目的:研究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程度对摄食-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60例,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将入组患者分为轻、中、重度3组。根据电视透视吞咽造影检查(VFSS)结果及24h入量,筛选并统计各组中存在摄食-吞咽障碍的患者,比较3组患者摄食-吞咽障碍发生率。同时,对三组患者进行认知-摄食训练,训练周期为8周,以24h入量、吞咽障碍造影评分量表(VDS)得分、口腔运送时间(OTT),软腭上抬时间(SET)为评定标准,比较各组摄食-吞咽障碍患者训练前后的摄食-吞咽功能。结果:经统计学分析,3组患者摄食-吞咽障碍的发生率不同(P<0.05),重度认知障碍患者更易发生摄食-吞咽障碍。训练后组内比较,中重度认知障碍患者的24h入量、VDS分值、OTT、SET均较前改善(P<0.05),轻度患者的24h入量、OTT也较前有所改善(P<0.05);组间比较,训练前重度认知障碍患者的24h入量、VDS分值、OTT较轻、中度组差(P<0.05),轻度患者的SET较中重度组好;训练后,轻度组相关摄食-吞咽功能指标结果最佳(P<0.05);轻中度组较重度组指标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障碍程度对卒中后患者的摄食-吞咽功能及康复治疗效果存在显著影响。认知障碍程度越重,摄食-吞咽障碍发生率越高,且患者的摄食-吞咽功能越差;认知障碍程度越轻,摄食-吞咽功能改善越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ICU获得性吞咽障碍的发生现状及危险因素。方法 :于2017年4-12月,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选取入住我院RICU及SICU气管插管拔管后的15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入组患者一般资料与发生吞咽障碍相关观察指标,以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对拔除气管插管后4 h的患者进行吞咽功能评估;ICU获得性吞咽障碍危险因素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对象中发生吞咽障碍的患者为55例,总发生率为35.7%,其中插管时间≥2 d的患者,拔管后获得性吞咽障碍的发生率高达64.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CU获得性吞咽障碍发生的影响因素有:机械通气时间(P=0.001,OR=2.099)、APACHE II评分(P0.001,OR=1.324)及伴有心律失常(P=0.022,OR=4.177)。结论:ICU获得性吞咽障碍总体发生率较高,特别是延迟拔管(插管时间≥2 d)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延长、APACHE II评分增高、伴有心律失常为ICU获得性吞咽障碍的危险因素,提示医务人员对具有这些特征的患者应高度关注,拔管后早期进行吞咽功能筛查评估,识别高危患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颈髓损伤患者发生吞咽障碍的影响因素,为临床筛查和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颈髓损伤患者病例资料110例,根据功能性经口进食量表评估颈髓损伤患者吞咽功能,分为重度吞咽障碍组(19例)、轻度吞咽障碍组(35例)和正常吞咽功能组(56例),颈髓损伤后吞咽障碍的发生率为49.1%(54/110)。收集110例患者的性别、年龄、损伤平面、损伤程度、损伤时间、损伤原因、手术方式、气管切开状态、是否发生肺炎、是否发生咽部肿胀等相关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颈髓损伤患者吞咽功能的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损伤严重程度、气管切开状态、住院期间是否发生肺炎以及是否发生咽部肿胀可能会影响颈髓损伤患者吞咽功能(P<0.05)。将上述单因素分析中P<0.01的变量(气管切开状态、是否发生肺炎、是否发生咽部肿胀)纳入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气管切开状态[OR=12.927,95% CI=(2.034,82.177)]、住院期间发生肺炎[OR=5.537,95% CI=(1.258,24.367)]是颈髓损伤患者发生重度吞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结论 患者气管切开状态、有肺部炎症可能是颈髓损伤重度吞咽障碍患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个月后认知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 纳入符合入组条件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98例, 排除42例后, 最终纳入856例。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 将其分为脑卒中后非认知功能障碍(PSNCI)组(422例)和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SCI)组(434例)。收集患者的一般人口社会学资料、临床相关化验资料, 并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BI)、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采用SPSS 22.0版统计学软件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结果 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高血压、冠心病、痴呆家族史、受教育程度方面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尿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神经丝蛋白(AD7c-NTP)水平、NIHSS评分、BI指数、ADL评分方面比较,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s回归...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刷牙冲洗口腔护理配合舌肌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恢复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165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按分层随机法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5例,两组给予相同的舌肌训练,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涮牙冲洗口腔护理。采用标准吞咽功能评分(SSA)、电视透视吞咽造影检查(VFSS)、Barthel指数(BI指数)、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量表,评价两组吞咽功能恢复情况、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并比较两组吸入性肺炎、误吸、营养不良、口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干预后SSA评分、VFSS评分、BI指数、SWAL-QOL量表评分均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量表各维度分值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刷牙冲洗口腔护理配合舌肌训练,对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有重要意义,并能提升护理满意度及患者生活质量水平,降低吞咽障碍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脑卒中患者呼吸肌功能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康复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4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康复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39例,根据吸气肌肌力百分比(实际肌力指数/预计肌力指数)将患者分为呼吸肌功能障碍组(<50%)和对照组(≥50%)。收集所有患者的基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病程、脑卒中类型、脑卒中部位、生活习惯(吸烟饮酒史)、身体质量指数(BMI),以及是否有吞咽障碍、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史,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A)和简化Berg平衡量表(BBS)评定患者的运动和平衡能力。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讨脑卒中患者呼吸肌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 结果 139例患者中,呼吸肌功能障碍者81例(占58.27%)。单因素分析显示,脑卒中部位(是否涉及脑干)、是否伴有吞咽障碍、FMA评分和BBS评分是脑卒中患者呼吸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伴有吞咽障碍、FMA评分和BBS评分是脑卒中患者呼吸肌功能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其中伴有吞咽障碍为危险因素,FMA评分和BBS评分高为保护性因素。 结论 脑卒中后部分患者会存在呼吸肌功能障碍,伴有吞咽障碍为呼吸肌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而FMA评分和BBS评分高是其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脑外伤后发生吞咽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141例脑外伤患者根据Gugging吞咽功能评估,分为吞咽障碍(n=36)和吞咽正常(n=105)两组,比较两组间的相关因素发生率。结果重型脑外伤、脑干损伤、双侧脑损伤、气管切开、留置胃管和认知障碍的发生率吞咽障碍组高于吞咽正常组(P0.05)。结论重型脑外伤、脑干损伤、双侧脑损伤、气管切开、留置胃管和认知障碍与脑外伤后吞咽障碍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吞咽障碍与脑卒中患者预后和住院费用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于潍坊市3家公立医院康复科就诊的脑卒中住院患者1370例, 根据吞咽造影检查结果, 将患者分为吞咽障碍组(499例)和非吞咽障碍组(871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 包括病案号、年龄、性别、医保类型、卒中类型、病灶部位、Charlson合并症指数(CCI)等。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和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吞咽障碍与肺炎发生情况、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住院时长、住院总费用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纳入脑卒中患者的吞咽障碍发生率为36.42%。校正混杂因素后, 吞咽障碍组肺炎的发生风险是非吞咽障碍组的2.417倍[OR=2.417, 95%CI(1.902, 3.072), P=0.000]。出院时, 吞咽障碍患者mRS评分≥3分和MBI<60分的风险分别为3.272倍[OR=3.272, 95%CI(2.508, 4.269), P<0.001]和1.670倍[OR=1.670, 95%CI(1.230, 2.268), P<0.001]。多重逐步线性回归结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脑卒中后咽期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和吞咽生理指标的特点,探讨咽期吞咽障碍的危险因素及其预测价值。 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标准且疑似脑卒中后有吞咽障碍的患者169例,收集每例入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病程、脑卒中部位、脑卒中类型、烟酒史、留置胃管、气管切开、既往病史、洼田饮水试验、咽反射情况、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HISS)评分及改良曼恩吞咽能力(MMASA)评分。入组患者1周内完善吞咽造影(VFSS)及纤维内镜吞咽功能(FEES)检查,根据VFSS结果将169例患者分为咽期吞咽障碍组(92例)及非咽期吞咽障碍组(77例),分别比较2组患者间的临床和吞咽生理指标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咽期吞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危险因素对咽期吞咽障碍的预测价值。 结果 咽期吞咽障碍组与非咽期吞咽障碍组的病程、脑卒中部位、气管切开状态、留置胃管、洼田饮水试验、改良曼恩吞咽能力(MMASA)评分、渗漏-误吸评级(PAS)、耶鲁咽部残留物严重程度分级评定量表(YPR-SRS)、会厌翻折、咽启动、舌骨上移最大距离、咽感觉、咽分泌物水平等经统计学分析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渗漏-误吸、咽部残留和咽分泌物是脑卒中后咽期吞咽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渗漏-误吸评级、咽部残留分级、咽分泌物评分预测脑卒中后咽期吞咽障碍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0[95% CI(0.838~0.942)]、0.741[95% CI(0.669~0.806)]、0.874[95% CI(0.814~0.920)],敏感度分别为75.0%、52.2%、84.8%,特异度分别为96.1%、94.8%、85.7%,最佳临界值分别为2级、1分、1级。 结论 渗漏-误吸、咽部残留和咽分泌物为咽期吞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渗漏-误吸评级、咽部残留分级、咽分泌物评分对咽期吞咽障碍具有一定的诊断和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衰弱及其不同组分在社区老年稳定型冠心病患者中的检出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定期在解放军总医院老年科门诊体检的北京某社区老年稳定型冠心病患者221例。采用Fried衰弱表型评估衰弱,分为非衰弱及衰弱两组。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衰弱及与衰弱各组分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在221名老年稳定型冠心病患者中,衰弱的检出率为19. 9%(n=44)。Fried表型的五种组分在衰弱患者中的检出率由高到低分别为握力减弱100%(n=44)、疲乏95. 5%(n=42)、步速下降93. 2%(n=41)、活动量下降45. 5%(n=20)、体质量减低18. 2%(n=8)。衰弱组与非衰弱组相比,年龄高、MNA-SF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低,更易合并白内障、排尿障碍,应用调脂药物。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 08)、日常活动能力下降(轻度依赖:OR=3. 15;中度及重度依赖:OR=33. 60)、营养不良风险及营养不良(OR=3. 57)与老年稳定型冠心病患者合并衰弱呈正相关。检出率较高的前三种衰弱组分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增龄与握力减弱正相关,女性、日常活动能力下降、营养不良风险及营养不良与疲乏正相关,增龄、日常活动能力下降、营养不良风险及营养不良与步速下降正相关。结论 在社区稳定型冠心病老年患者中衰弱的检出率较高,增龄、日常活动能力下降、营养不良风险及营养不良是衰弱的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脑干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特征、康复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1年12月北京博爱医院收治的脑干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患者。收集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治疗时间等一般资料,吞咽造影咽期结果,治疗前后才藤荣一吞咽障碍7级评价法(DSS)评分、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评分、FMA-平衡功能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中文版(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评分,以及出院时是否经口进食。根据吞咽造影结果分为非环咽肌失弛缓组(对照组)和环咽肌失弛缓组(观察组)。结果 共纳入患者60例,对照组29例,观察组31例。观察组FMA评分、FMA-平衡功能评分、BI、MMSE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 3.281, P <0.01),NIHSS评分显著低于非失迟缓组(t=4.390, P <0.001)。治疗前,观察组D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5.785, P <0.001);治疗后,两组均显著提高(|t|> 5.387, P <0.001);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  相似文献   

19.
目的:回顾性分析2015-12—2019-12期间我院急诊ICU收治的因急性呼吸衰竭给予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的老年病例,探讨拔管后吞咽障碍对ICU内机械通气老年患者短期及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使用FEES的方法对拔管后合并吞咽障碍的老年患者的吞咽功能进行评估及分组,并比较不同组之间预后相关指标的差异(包括是否有再插管、总住院时间、拔管后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住院期间病死率)。并对顺利出院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统计其1年后病死率。结果:共81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吞咽功能正常组共33例(40.7%),合并吞咽功能障碍组48例(59.3%),其中隐性误吸共24例(29.2%)。吞咽功能正常组及合并吞咽障碍组之间,在总住院时间、再插管率及住院期间病死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40、0.011)。顺利出院共56例(吞咽功能正常组28例,吞咽功能障碍组28例),2组之间1年后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9)。结论:本研究发现合并拔管后吞咽功能障碍的ICU内老年患者短期预后较差,其拔管后再插管率及病死率较高,住院时间较长;但在顺利出院的患者中,是否合并吞咽障碍与其1年后病死率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功能性电刺激联合心理干预对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认知障碍及抑郁的影响。方法:急性脑梗死合并吞咽障碍患者136例,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68例,2组均行基础治疗及吞咽功能训练;联合组还给予心理干预治疗和功能性电刺激治疗。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应用洼田饮水试验评定吞咽功能、应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定认知功能、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抑郁状态。结果:治疗前2组吞咽功能评分、MMSE评分和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吞咽功能评分低于治疗前,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MMSE评分提高(P0.05),HAMD评分下降(P0.05),联合组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结论:功能性电刺激联合心理干预能明显地改善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认知障碍及抑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