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个体化教育方案对老年慢性乙肝患者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就诊的老年慢性乙肝患者2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100)和对照组(n=100)。观察组采用个体化教育方案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前和干预12周时,采用心理焦虑自评量表(SAS)、心理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进行评估;采取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观察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对医学应对问卷MCMQ各项维度进行评分,对服药依从性对自我管理能力进行评估。结果干预12周后,2组SF-36评分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2组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2组MCMQ各项维度评分中面对项评分明显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2组回避、放弃项评分明显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MCMQ各项维度评分中面对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回避、放弃项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服药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个体化教育方案后可促进老年慢性乙肝患者对疾病正确认知,提高自我管理意识,改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程度,明显提高生活质量和用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与黛力新辅助治疗消化系统器质性疾病合并焦虑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50例消化系统器质性疾病合并焦虑抑郁的患者,采取随机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经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与黛力新治疗4周。观察2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程度、治疗前后SAS、SDS评分及观察组治疗的依从性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6.21%、88.1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与黛力新辅助治疗消化系统器质性疾病合并焦虑抑郁的临床疗效显著,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3.
杨笑  盛丽  栾美君  田润苗  安宁 《老年医学与保健》2023,(5):1066-1070+1075
目的 观察基于目标达成的分阶段康复管理联合视频宣教对老年颜面部烧伤患者(elderly patients with facial burns, EPFB)自尊感和创面恢复的影响,为EPFB康复提供方法。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4月—2022年4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55例EPFB患者作为对照组,接受视频宣教护理干预;并选取于本院2022年5月—2023年5月实施新护理模式时期接受治疗的55例EPFB患者作为试验组,在对照组相同干预基础上加用基于目标达成的分阶段康复管理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2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瘢痕增生率及护理满意度;比较2组干预前后Rosenberg自尊量表(RSE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长均少于对照组(P<0.05); 2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同组干预前(P<0.05),试验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2组RSES评分及BSHS-A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同组干预前(P<0.05),且试验组RSES评分及BSHS-A各维...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个体化运动干预联合电针刺激对老年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22年5月武汉市第三医院治疗的老年脑卒中患者12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相同治疗的基础加用个体化运动训练干预和电针刺激。采用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量表、功能性步行量表(functional ambulation category, FAC)量表、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 BB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对2组患者进行相关指标评估和比较。结果 干预2~6个月,观察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4~6个月,观察组BB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对肺癌患者靶向治疗过程中深静脉血栓形成、情绪状态与遵医行为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靶向治疗肺癌患者6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管理,观察组给予基于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服务。比较两组抗生素使用时间、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水平变化情况、遵医行为、患者满意度及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抗生素使用时间、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遵医行为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肺癌患者靶向治疗过程中应用基于FTS理念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情绪状态与遵医行为。  相似文献   

6.
选取2013年12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305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间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152)和对照组(n=153)。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顺产率、剖宫产率、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顺产率大于对照组,剖宫产率小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小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提高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顺产率并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男女尖锐湿疣(CA)患者心理状态,观察心理干预联合常规治疗对女性CA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男性和女性CA患者各110例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同时将女性CA患者有负性情绪的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微波加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ALA-PDT)照射,光照期间同时给予心理干预,而对照组单纯给予微波和ALA-PDT,观察治疗后的复发率及SAS、SDS评分的变化。结果男性CA患者、女性CA患者、国内常模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2.76,P<0.01;F=20.30,P<0.01);有负性情绪的女性CA患者,观察组较对照组CA复发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18,P<0.05);观察组治疗后SAS、SDS评分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9.16,P<0.01;t=23.09,P<0.01)。结论 CA患者存在负性情绪,尤其是女性CA患者,心理干预联合常规治疗可缓解患者焦虑、抑郁负性情绪,降低CA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男女尖锐湿疣(CA)患者心理状态,观察心理干预联合常规治疗对女性CA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男性和女性CA患者各110例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同时将女性CA患者有负性情绪的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微波加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ALA-PDT)照射,光照期间同时给予心理干预,而对照组单纯给予微波和ALA-PDT,观察治疗后的复发率及SAS、SDS评分的变化。结果男性CA患者、女性CA患者、国内常模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2.76,P<0.01;F=20.30,P<0.01);有负性情绪的女性CA患者,观察组较对照组CA复发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18,P<0.05);观察组治疗后SAS、SDS评分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9.16,P<0.01;t=23.09,P<0.01)。结论 CA患者存在负性情绪,尤其是女性CA患者,心理干预联合常规治疗可缓解患者焦虑、抑郁负性情绪,降低CA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糖尿病者患病期间的心理特点以及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抽取院内自2016年1月—2018年12月诊治的50例慢性糖尿病住院患者为回顾分析对象,利用数字法来分组为观察组、对照组。运用SAS、SDS量表以及心理状态调查表等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特点进行评估。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采取针对性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干预之前SAS、SDS评分较高(P0.05);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患者在SAS、SDS评分对比中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体满意度为100.00%,对照组为88.00%(P0.05)。结论慢性糖尿病患者多数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通过采取针对性心理护理有助于缓解患者负性情绪并提升其血糖水平控制效果,有利于维护良好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多学科团队管理模式在住院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南充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5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多学科团队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分及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自护技能、健康知识水平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自护技能、健康知识水平评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多学科团队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住院脑出血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廖文艺  肖媛  王丹丹 《内科》2023,(2):199-201
目的 探讨焦点模式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79例老年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39)。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干预基础上行焦点模式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均干预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治疗依从性情况和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2周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2周后,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各维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2周后,观察组SGRQ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焦点模式护理干预能改善老年COPD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脑血管疾病患者焦虑与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6月—2012年4月我院住院的脑血管疾病伴焦虑、抑郁情绪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干预。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理危机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冠心病患者270例,分别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调查,同时检测炎性因子水平,根据是否有焦虑、抑郁症状随即分为观察组180例和对照组90例。1年后重新对以上个体进行SAS和SDS评分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检测。2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冠心病治疗,同时对观察组额外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干预后SAS和SDS评分明显降低(P<0.05,P<0.01)。观察组焦虑、抑郁患者干预后SAS和SDS评分较干预前明显下降,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1)。观察组干预后hs-CRP、TNF-α、IL-6水平较干预前明显下降(P<0.01),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心理危机干预可以减轻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但对无焦虑、抑郁患者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并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收治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行急诊PCI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利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干预后第2周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干预后第6周末的生活质量(简明36项健康问卷)状况。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的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行急诊PCI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中开展心理干预,可以更大程度地降低患者焦虑抑郁,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促进患者的整体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QI)对提高老年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 144例老年腹膜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CQI管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况进行评估,采用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法(SGA)评价患者干预前后的营养状况,并比较两组腹膜炎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SDS、SGA评分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SG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腹膜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CQI能显著改善老年腹膜透析患者的心理状况、营养状况,降低腹膜炎发生率,从而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改良森田疗法联合阅读疗法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12月常州市德安医院康复中心心肺康复科收治的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5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9)和研究组(n=28)。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肺康复训练处方,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改良森田疗法,研究组患者实施改良森田疗法联合阅读疗法;两组患者均干预6周。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6周体质指数(BMI)、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_1%pred)、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评分、6分钟步行距离(6MWD),干预前、干预6周及随访3个月BODE指数、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多维度健康状况心理控制源量表(MHLC)评分。结果 (1)研究组患者剔除2例,对照组患者剔除1例。两组患者干预前BMI、FEV_1%pred、mMRC评分、6MWD及干预6周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干预6周FEV_1%pred高于对照组,m MRC评分低于对照组,6MWD长于对照组(P0.05)。(2)时间与方法在BODE指数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方法在BODE指数上主效应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干预6周、随访3个月BODE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3)时间与方法在SAS评分、SDS评分、MHLC评分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方法在SAS评分、SDS评分及MHLC评分上主效应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随访3个月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干预6周、随访3个月MHLC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森田疗法联合阅读疗法能有效提高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肺康复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疾病转归,缓解焦虑、抑郁情绪,增强患者自觉健康控制信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连续性护理干预对出院产妇的影响。方法选取成都市温江区妇幼保健院2015年2月—2016年11月收治的产妇2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0例。对照组产妇出院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出院后给予连续性护理干预。所有产妇随访2个月,比较两组产妇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差值及护理后自我效能评分、总体健康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前后SAS评分和SDS评分差值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自我效能评分和总体健康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连续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产后出院产妇的焦虑、抑郁程度,提高产妇健康信念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加油站护理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希望水平和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0月都江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初次化疗并拟行6个周期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4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7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自我效能加油站护理;两组患者均持续干预6个化疗周期。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Herth希望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对现实与未来的积极态度、采取的积极行动、与他人保持亲密的关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对现实与未来的积极态度、采取的积极行动、与他人保持亲密的关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生理维度评分、心理维度评分、社会关系维度评分、环境维度评分及WHOQOL-BREF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生理维度评分、心理维度评分、社会关系维度评分、环境维度评分及WHOQOL-BREF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我效能加油站护理能有效提升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希望水平,减少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双模式健康教育结合焦点式心理护理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3月我院接诊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双模式健康教育和焦点式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负面情绪改善情况、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以及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前,两组患者疾病知识、健康饮食知识、疾病诊断知识、日常生活禁忌知识及疾病常见并发症知识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各项健康知识评分均显著升高(P0.01),观察组各项健康知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遵医嘱用药、功能锻炼、合理饮食及病情自我监控等治疗依从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双模式健康教育结合焦点式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显著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认知水平以及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HDCP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55例)和对照组(3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干预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健康教育干预、心理护理干预、药物治疗护理干预、饮食护理干预等。观察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不良情绪发生率、疾病知识知晓率、治疗充满信心比例、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不良情绪发生率、疾病知识知晓率、治疗充满信心比例及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干预组不良情绪发生率、SAS评分及SDS评分及剖宫产率均低于对照组,疾病知识知晓率、治疗充满信心比例、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HDCP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疾病知识知晓率、治疗信心、总有效率及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且可以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