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茜  陈冰 《医学临床研究》2020,37(2):255-258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黄斑区血流密度(macular vascular density,MVD)和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oveal avascular zone,FAZ)面积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本院就诊的74例糖尿病患者(DM组)及同期40例健康查体者(CON)的临床资料,糖尿病患者根据眼科检查分为无DR组(No-DR组)、非增殖性糖尿病DR组(NPDR组)和增殖性糖尿病DR组(PDR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检测各组MVD和FAZ横径、竖径和面积并比较。【结果】DM组共有135只眼,其中No-DR组共71只,NPDR组共53只眼,PDR组共11只眼,正常CON共80只眼。PDR组、NPDR组在表层、内层视网膜及脉络膜毛细血管层的MVD均明显低于CON(均P<0.05)。No-DR组在表层、内层视网膜的MVD均明显低于CON(均P<0.05);PDR组、NPDR组在表层、内层视网膜及脉络膜毛细血管层MVD明显低于No-DR组(均P<0.05)。与CON相比,PDR组FAZ竖径、横径及面积明显较大(均P<0.05);No-DR组、NPDR组FAZ面积明显较大(P=0.000),而FAZ竖径、横径无显著差别(均P>0.05)。【结论】DR患者FAZ面积扩大及MVD降低,对早期诊断DR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脂肪酸结合蛋白-4(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4,FABP4)和摄食抑制因子-1(Nesfatin-1)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3月辽宁省铁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住院患者116例,按视网膜病变程度分为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DR组)45例、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组(NPDR组)40例、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组(PDR组)36例。同时选取我院3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FABP-4与Nesfatin-1浓度,分析其与DR相关性。结果糖尿病患者的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高于对照组,DR患者FBG、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HbA1c)、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C)、CRP水平高于非DR患者,PDR组患者HbA1c、CRP水平高于NPDR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糖尿病患者的血清FABP4水平低于对照组,DR组患者血清FABP4水平低于非DR患者,PDR组患者血清FABP4水平低于NPDR患者,Nesfatin-1与之相反,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清FABP4水平与体重指数、FBG、HbA1c及CRP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212、0.151、0.097、0.117,P<0.05);血清Nesfatin-1水平与体重指数、FBG、HbA1c及CRP水平呈负相关(r分别为-0.202、-0.172、-0.183、-0.167,P<0.05)。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中,校正体重指数、CRP后血清FABP4水平DR的一个危险性因素(OR=1.211,95%CI:1.218~1.324;P<0.001),Nesfatin-1是DR的一个保护性因素(OR=0.972,95%CI:0.934~0.956;P<0.001)。结论血清FABP4浓度与DR的发展和进展呈正相关,是DR的危险因素;Nesfatin-1与DR的发展和进展呈负相关,是DR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的病变程度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与视网膜血管血氧饱和度相关性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接诊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92例及同期健康体检者22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根据患者视网膜病变程度分为轻中度非增殖型视网膜病变组(NPDR组)50例、重度NPDR组28例以及增殖型视网膜病变组(PDR组)14例;同时根据患者Hb A1c水平分为A组(Hb A1c9%)9例、B组(Hb A1c7%~9%)28例、c组(Hb A1c7%)55例。结果重度NPDR组视网膜动脉血氧饱和度高于NPDR组及正常对照组,PDR组视网膜静脉血氧饱和度高于NPDR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重度NPDR组视网膜动静脉血氧饱和度差值高于NPDR组及PDR组(P0.05);A组视网膜动脉、静脉血氧饱和度均高于B组和c组(P0.05);A组、B组、c组视网膜动静脉血氧饱和度差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R患者不同病变程度的视网膜血管血氧饱和度存在一定差异,且随Hb A1c水平升高,其视网膜血氧饱和度相应增高,但对视网膜动静脉血氧饱和度差值无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ANGPTL3)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性分析.[方法]根据2型糖尿病(T2MD)患者是否存在视网膜病变分为T2MD组(n=651)和DR组(n=438);根据DR类型分为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组(NPDR组,n=389)和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组(PDR组,n=49).比较T2M...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清胎球蛋白A(AHSG)水平的变化及其与C反应蛋白(CR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T2DM)患者115例,分为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NDR)组46例、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组37例、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组32例;另选取正常对照组40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AHSG与CRP水平。结果 NDR组、NPDR组及PDR组血清AHSG及CRP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组间比较及组内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T2DM患者的血清AHSG水平与CRP呈正相关(r=0.239,P0.05)。结论 AHSG水平升高与DR的病情严重程度有关,其可能通过促炎性效应参与DR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糖尿病(DM)患者眼轴长度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方法:回顾性2018年1月-2019年8月的DM患者临床资料,通过IOL master收集患者眼轴长度,根据其糖尿病视网膜分期,选取一眼得到无DR(no DR)组、非增殖性DR(NPDR)组和增殖性DR(PDR)组。对各组DM相关危险因素和眼轴长度进行统计分析,纳入眼轴长度及统计检验中P0.1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研究共收集患者399例,其中no DR组172例(43%)、NPDR组189例(47%)和PDR组38例(10%)。统计分析结果,糖尿病病程、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在三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PDR组和PDR组的糖尿病病程、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患病率明显高于no DR组。眼轴长度(AL)在no DR组、NPDR组和PDR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01)。在logistic回归模型中,DM病程、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和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均与NPDR和PDR的发病相关(P0.001)。与no DR组相比,NPDR(OR:0.699,P0.001,95%CI:0.664-0.735,AL每增长1 mm)组和PDR组(OR:0.404,P0.001,95%CI:0.366-0.445,AL每增长1 mm)的眼轴长度都更短。结论:眼轴长度与DR的发生有明显的相关性,DM患者眼轴越长发生NPDR和PDR的可能性越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患者血清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complement-C1q tumor necrosis factor-related protein 1, CTRP1)水平变化。方法 DR患者81例,其中非增殖期DR(non-proliferative DR, NPDR)患者46例为NPDR组,增殖期DR(proliferative DR, PDR)患者35例为PDR组,同期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47例为糖尿病组,体检健康者44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4组血清CTRP1及空腹血糖等生化指标水平,Spearman法分析CTRP1与各指标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TRP1与DR发生的关系。结果糖尿病组CTRP1[(7.29±1.57)μg/L]高于PDR组[(6.45±1.84)μg/L]、NPDR组[(5.86±1.29)μg/L]、对照组[(6.16±1.36)μg/L](P0.05),PDR组、NPDR组、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肌酐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NPDR组CTRP1与糖化血红蛋白呈正相关(r=0.305,P=0.039);PDR组CTRP1与空腹血糖呈正相关(r=0.336,P=0.04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年龄、病程等因素后,CTRP15.5μg/L是DR发生的危险因素(OR=16.304,95%CI:3.687~72.090,P0.001)。结论 DR患者血清CTRP1水平降低,CTRP1水平降低是DR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 )患者尿白蛋白排泄量与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性。【方法】260例T2DM患者,依据尿白蛋白排泄量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41例(NA组,24 h尿白蛋白<30 mg)、微量白蛋白尿组118例(M A U组,24 h尿白蛋白30~300 m g )和大量白蛋白尿组101例(C A U组,24 h尿白蛋白>300 mg)。检测各组患者的24 h尿白蛋白定量并进行眼底检查,分析T2DM患者尿白蛋白排泄量与DR的相关性。【结果】NA组单纯性视网膜病变(NPDR)检出率为98.%,增殖性视网膜病变(PDR)检出率为48.%;MAU组NPDR检出率为43.2%,PDR检出率为16.1%;CAU 组 NPDR检出率为42.6%,PDR检出率为347.%;各组NPDR和PDR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2DM 患者尿白蛋白排泄量与DR检出率呈正相关( P <00.5)。【结论】T2DM 患者尿白蛋白排泄量与DR的发生显著相关,两者可能存在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Opticin蛋白的表达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散瞳后直接眼镜、眼底照相或眼底荧光造影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糖尿病无DR(NDR)组、非增殖期DR(NPDR)组、增殖期DR(PDR)组,每组40例。比较3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患者血清中Opticin蛋白表达情况,以及1年后3组患者视力变化。结果 3组患者HDL-C、LDL-C、TC、TG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血清肌酐(SCr)、尿素氮(UN)、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GFR)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DR组患者Scr、UN水平最低,eGFR水平最高。PDR组患者血清Opticin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NDR组、NPD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Opticin蛋白水平与DR、SCr、UN呈负相关(r=-0.311、-0.357、-0.029;P0.05);与eGFR呈正相关(r=0.302,P0.05)。血清Opticin蛋白、eGFR水平降低为DR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随访1年PDR组患者视力下降率均高于NDR组、NPD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pticin蛋白在糖尿病患者血清中表达水平较低,且随视网膜病变程度加重而逐渐降低,为DR的独立危险因素,Opticin蛋白与患者预后有关,可成为评估DR患者预后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清胆红素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293例,依据眼底检查分为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NDR)(n=146)、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DR)(n=147),将DR组分为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PDR)(n=103)、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PDR)(n=44)。对NDR、NPDR、PDR 3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依据总胆红素四分位数分为Q1、Q2、Q3、Q4组,分析总胆红素与DR患病率的关系。结果 与NDR组比较,NPDR组和PDR组中的病程、收缩压均升高(P<0.05),且PDR组中的病程、收缩压高于NPDR组(P<0.05)。与NDR组比较,NPDR组和PDR组中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餐后2小时C 肽(2 h CP)均减低,且PDR组中TBIL、DBIL、间接胆红素(IBIL)、2 h CP低于NPDR组(P<0.05)。与NDR组比较,PDR组中IBIL低于NDR组(P<0.05)。与NDR组比较,NPDR组和PDR组中FPG、2 hPG、HbA1c、TC均升高,且PDR组中FPG、2 hPG、HbA1c、γ GGT高于NPDR组(P<0.05)。与NDR组比较,PDR组中γ GGT高于NDR组(P<0.05)。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TBIL、2 h CP是DR的保护性因素;病程、收缩压、FPG、2 hPG、HbA1c、γ GGT是DR的危险因素。不同TBIL水平DR的患病率存在差异,随着TBIL水平的升高,DR的患病率呈现下降趋势(P<0.05)。结论 TBIL水平的降低与DR发病风险增加显著相关,可作为预测DM患者发生DR风险的潜在性生物标志物。对于血清胆红素偏低的患者,密切监测2 h CP水平以及加强监控管理血糖、HbA1c、SBP、γ GGT,对DR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不同分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治疗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激光治疗对不同分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方法根据2003年DR国际临床分级标准对DR患者102例(192眼)进行分期,中度非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NPDR)41眼、重度NPDR 83眼及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68眼。参照早期治疗DR研究组规定,采用氪激光对中度NPDR行次全视网膜光凝,重度NPDR及PDR行标准全视网膜光凝;记录激光术前及激光治疗至少半年的最佳视力、眼底及荧光眼底造影检查变化情况。新生血管未消退和无灌注区残留追加光凝治疗,术后随访6~18个月。根据视力标准及荧光血管造影标准判定疗效,并进行视力及视网膜病变进展情况比较。结果中度NPDR视力提高和不变37眼,占90.24%,重度NPDR视力提高和不变65眼,占78.31%,PDR视力提高和不变48眼,占70.59%,3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视网膜病变激光光凝治疗有效率中度NPDR组为95.12%,重度NPDR组为85.54%,PDR组为77.94%,3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不同分期DR全视网膜光凝治疗后预后不同,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有效的光凝治疗是稳定视力和眼底病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1年8月至2016年8月在本院诊治的2型糖尿病(T2DM)DR患者126例,根据眼底病变严重程度分为三组:增殖期视网膜病变33例(A组)、背景期视网膜病变50例(B组)、无视网膜病变43例(C组),检测并比较各组空腹血糖(FPG)、Cys-C、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分析DR和血清Cys-C的相关性.[结果]C组FPG、Cys-C、HbA1c水平明显低于A、B两组(P<0.05),但B组FPG、Cys-C、HbA1c水平明显低于A组(P<0.05).以DR作为因变量,将患病时间、FPG、HbA1c和Cys-C等因素作为自变量,通过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FPG、HbA1c、Cys-C是DR的独立危险因素,且随着患者DR病情的加重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FPG、HbA1c水平和Cys-C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Cys-C水平与T2DM患者DR及病情严重程度呈一定的相关性,可作为预测T2DM患者DR病情及发生发展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浆B型钠尿肽(BNP)、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2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方法分别应用Nycocard READERⅡ分析仪及Dxpress德帕思心梗心力衰竭快速检测仪检测167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包括2型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NDR)患者65例、2型糖尿病伴非增生性视网膜病变(NPDR)患者59例、2型糖尿病伴增生性视网膜病变(PDR)患者43例]及50名无糖尿病及严重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血浆HbA1c和BNP水平。分析各组间BNP、HbA1c水平变化及其与视网膜病变的关系。结果NPDR及PDR组HbA1c水平高于NDR组(P<0.05),且HbA1c水平越高,DR发生率越高(P<0.01)。NPDR组BNP水平与NDR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PDR组血浆BNP水平高于NDR组及NPDR组,并且随病变程度加重,其血浆浓度也增加(P<0.01)。结论PDR患者BNP及HbA1c水平均较高,因此二者联合检测可以间接反映老年DR发生和发展的程度以及是否伴有其他糖尿病性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刘佳璐  赵瑾 《医学临床研究》2022,(12):1837-1840
【目的】探讨孕前及孕后补充小剂量叶酸(FA)对孕妇血压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维生素B12(VitB_(1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22年3月渭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320例待产期孕妇,根据小剂量FA开始补充时机分为孕前开始补充组(A组,n=100)和孕后开始补充组220(B组,n=220)。比较两组生产情况、计划妊娠情况、孕期习惯(不饮酒、不抽烟和不饮茶情况)、补充FA剂量情况和结束补充时间分布情况等基线资料,比较两组血清HCY、VitB_(12)、FA水平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及产前、产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Pearson分析血清VitB_(12)、HCY、FA水平的相关性以及上述血清指标与孕妇产前及产后血压的相关性。【结果】两组计划妊娠情况、孕期习惯情况、补充FA剂量情况和结束补充时间分布情况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血清FA水平明显高于B组(P<0.05);两组血清HCY、VitB_(1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VitB_(12)水平与血清HCY水平呈负相关(r=-0.143,P<0.05),与血清FA水平呈正相关(r=0.254,P<0.05);血清HCY水平与血清FA水平呈负相关(r=-0.318,P<0.05)。A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为4.00%,与B组的3.6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前,两组SBP、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两组SBP、DBP较产前明显降低(P<0.05),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VitB_(12)、HCY、FA水平与产前及产后血压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相较于孕后开始补充小剂量FA,孕前开始补充小剂量FA对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风险、血压和血清HCY、VitB_(12)水平并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清生长停滞特异基因 6(Growth arrest specific gene 6,Gas6)和血小板反应蛋白-1(thrombospondin-1,TSP-1)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7年3月~2019年3月在陕西省咸阳市中心医院和西安市第八医院就诊的152例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DR分型标准分为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组(45例),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组(52例)和单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组(55例)。血清Gas6和TSP-1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空腹血糖(fasting serum glucose,FSG)采用己糖激酶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A1c(glycocsylated A1c,HbA1c)采用液相色谱法检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视网膜中央动脉收缩期最大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和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比较分析以上指标的变化与DR的相关性。结果 血清Gas6在DM组、NPDR组和 PDR组中的水平分别为7.39±1.17,5.14±0.86和4.28±0.79ng/L; 而血清TSP-1在三组中的水平分别为163.96±52.41,113.26±41.07和92.38±35.24ng/L,与DM组比较,血清Gas6和TSP-1水平在NPDR组和 PDR组中显著降低; 其中PDR组降低更显著,以上结果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3.37~136.49,均P=000)。在NPDR组和PDR组中,血清Gas6 和TSP-1水平分别有正相关性(r= 0.819,0.837,P均<0.01)。在NPDR组中,Gas6和TSP-1水平分别与FPG和HbA1c水平有负相关性,而与视网膜中央动脉PSV和EDV有正相关性(rGas6=-0.826,-0.809,0.792, 0.778,均P<0.01; rTSP-1= -0.802,-0.789,0.784,0.765,均P<0.01)。在PDR组中,Gas6和TSP-1水平分别与FSG,HbA1c 水平有负相关性,而与视网膜中央动脉PSV和EDV有正相关性rGas6= -0.857,-0.839,0.817,0.812,均P<0.01; rTSP-1=-0.838,-0.824,0.813,0.794,均P<0.01)。结论 分析Gas6和TSP-1与 DR 的相关性可以预测DR的发生,评价DR的病情进展,并为DR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尿微量清蛋白(UMA)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T2DM)患者152例,分为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DR组)65例、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PDR组)53例、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PDR组)34例;另选取4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NC组),检测UMA和血清CRP水平及相关临床参数。结果 UMA及血清CRP水平在NC组、NDR组、NPDR组及PDR中依次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T2DM患者UMA与CRP呈显著正相关(r=0.311,P0.05);UMA与病程、空腹血糖(FB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呈正相关(P0.05),CRP与病程、FBG、HbA1c及HOMA-IR呈正相关(P0.05)。结论 DR的发展与肾损害联系密切,慢性炎症与高糖血症及胰岛素抵抗可能通过影响T2DM患者的肾功能参与DR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微小RNA(miRNA)-146、miRNA-195检测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91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血清及临床资料,并从正常人群中随机抽取45例志愿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技术检测血清miRNA-146、miRNA-195的表达。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分为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PDR)和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PDR),与对照组比较,观察血清miRNA-146、miRNA-195表达水平的变化与DR之间的关系。结果病例组血清miRNA-146、miRNA-195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分别上调和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miRNA-146在NPDR组的表达水平低于PDR组(P0.01),miRNA-195的表达水平则高于PDR组(P0.01)。NPDR组和PDR组miRNA-146、miRNA-195表达均呈负相关(r=-0.687,-0.692,P0.01)。NPDR组和PDR组中miRNA-146、miRNA-195的表达水平分别和糖化血红蛋白(Hb Alc)、尿白蛋白/肌酐及空腹血糖(FPG)水平具有相关性(r=0.532,0.610,0.587,P0.01);(r=-0.538,-0.627,-0.567,P0.01)。结论检测血清miRNA-146、-195表达可预测DR的发生及判断其危险程度,估计病情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力衰竭(HF)患者血清醛固酮(ALD)、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280例AMI患者,根据AMI患者是否发生HF,将280例患者分为无HF组(n=219)和HF组(n=61)。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肾素(REN)、ALD、AngⅡ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AMI患者发生HF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血清NT-proBNP、REN、ALD、AngⅡ水平对AMI患者发生HF的预测价值。【结果】HF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低于无HF组,血清NT-proBNP水平高于无H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组患者血清REN、ALD、AngⅡ水平明显高于无H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llip不同分级患者血清REN、ALD、AngⅡ表达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llip Ⅲ级、Ⅳ级患者血清REN、ALD、AngⅡ水平高于Killip Ⅱ级患者,KillipⅣ级患者高于Killip Ⅲ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血清NT-proBNP、REN、ALD、AngⅡ水平是影响AMI患者发生HF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ALD水平预测AMI患者发生HF的曲线下面积(AUC)高于NT-proBNP、REN、AngⅡ(P<0.05),AngⅡ、REN水平预测AMI患者的AUC均高于NT-proBNP(P<0.05)。【结论】AMI合并HF患者发生HF血清ALD、AngⅡ均高表达,均可作为预测HF发生的指标,其中血清ALD水平预测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铁蛋白(SF)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T2DM)患者154例,分为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组68例、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组51例、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组35例,另选取体检健康者42例为健康人对照(NC)组。用化学发光法检测SF水平,ELISA检测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同时收集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SF水平在NC组、NDR组、NPDR组及PDR组中依次增高,组间及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秩相关分析中,T2DM患者SF水平与年龄(r=0.169)、糖化血红蛋白A1c(Hb A1c)(r=0.176)、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r=0.163)、C反应蛋白(CRP)(r=0.199)及VEGF(r=0.277)呈正相关(P0.05或0.01),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SF与CRP(β=0.189,P=0.023)及VEGF(β=0.314,P0.01)呈独立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F(OR=1.035,95%CI=1.021~1.048,P0.01)是DR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结论 SF水平在DR患者中呈高表达,是DR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可能主要通过与VEGF及炎性因子相互作用参与DR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素-1(ET-1)在难愈性糖尿病足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11月本院收治的101例糖尿病足患者(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本院收治的68例单纯糖尿病患者(未发生糖尿病足)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分析糖尿病足发生的影响因素及血清VEGF、ET-1水平对糖尿病足发生的预测价值,比较观察组糖尿病足不同分级患者血清VEGF、ET-1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C反应蛋白(CRP)、VEGF、ET-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VEGF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FPG、VCAM-1、VEGF、ET-1水平是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VEGF、ET-1水平及二者联合预测糖尿病足发生的灵敏度分别为70.30%、78.22%、70.30%,特异度分别为70.59%、79.41%、94.12%,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7、0.766、0.910。Ⅰ~Ⅴ级糖尿病足组患者ET-1水平随着分级升高呈现明显升高趋势(P<0.05),VEGF水平则随着分级升高呈现明显降低趋势(P<0.05)。【结论】血清VEGF、ET-1水平不仅与糖尿病足发生有关,其也与进展为难愈性糖尿病足有关,且VEGF联合ET-1水平对糖尿病足发生的预测效能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