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9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1]及《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2],其中提出健全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充分发展、医养有机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建立与完善康复护理、长期照护与连续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上海提出我国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9703”养老服务格局[3]。  相似文献   

2.
<正>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及高经济负担的特点[1]。“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概要”[2]显示,2019年脑血管病的住院总费用为1360.28亿元,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均带来沉重的负担。出院准备服务作为兼顾成本和结果效益的服务模式,对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缩短住院时长、实现连续性照护等具有重要意义[3-4]。高质量的出院准备服务基于精准细致的评估。根据Wiess出院准备概念模型[5]和专家共识[6],完整的出院评估包括患者入院24h内风险筛查以确定高危人群,及对其进行更为详细的全面评估。科学实用的评估工具有助于使这一过程结构化、简单化。然而,多项研究[7-8]表明,我国内地的出院准备服务仍处于探索阶段,缺乏科学的评估工具,导致医护人员在临床实践时无据可寻,无从下手。因此,本研究基于系统的文献检索,从风险筛选和需求评估两个方面对脑卒中患者出院准备服务评估工具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医护人员选用、开发评估工具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专科护理门诊是满足患者从院内到院外、从病房到门诊的连续性护理服务需求的高级护理实践模式[1]。作为连续性护理服务的关键性纽带,专科护理门诊的岗位设置直接影响医院的护理服务水平及患者的就医体验[2]。《“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全面建成体系完整、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密切协作、运行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3]。  相似文献   

4.
<正>脑卒中(stroke)又称“中风”,是一种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同时也是导致我国居民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1]。近15年来,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患病率皆呈上升趋势,与英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和伤残调整寿命年均高于同期发达国家水平[2]。大多数脑卒中患者会存在信息需求、心理服务需求、社会服务等多方面的需求[3-5]。采用系统化、标准化的需求评估工具快速识别脑卒中患者的不同需求,可为患者提供合理有效的护理和治疗,能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的自我状态和生活质量[6]。目前,国内外相关领域学者已构建出多种脑卒中患者需求评估工具,评估工具种类较多,但尚无统一的评估工具,需对国内外工具进行总结归纳,为临床工具的选择和编制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本研究主要对国内外脑卒中患者需求评估工具的特点、内容等进行综述,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疼痛是一种主观感受。虽然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可以依靠一些评估工具来监测疼痛,但个人的疼痛体验较难评估[1]。如何建立一个合适的评估工具将疼痛的内在主观性整合到评估中,是进行疼痛评估方法选择重要且关键的一环。患者报告结局(patient-reported outcomes,PROs),即“直接来自患者的任何关于其健康状况的报告,不经过临床医生或其他任何人的解释”的结局[2-3],自创立以来不断发展[4-5],在国外逐渐发展形成疼痛评估尤其是慢性疼痛评估的常用工具。  相似文献   

6.
<正>据统计,每年全球有近40万儿童确诊癌症,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且据报道[2],我国儿童癌症发病率每年以2.8%的速度增长。尽管诊疗技术的进步使患儿5年生存率有了极大的提高,但长期癌症治疗严重影响了患儿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3]。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倾听患儿声音、从患儿角度评估其健康结局的理念已逐渐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和认可[4]。癌症患儿自我报告结局(patient-reported outcomes,PROs)是指未经医务人员或照顾者等他人解释、直接来自患儿对其自身健康状况和疾病治疗效果的报告,是国际公认的评估患儿疾病感受的“金标准”[5]。为准确、可靠地评估癌症患儿以指导临床决策和症状管理,国外已开发出多种特异性自我报告结局评估工具(patientreported outcome measures,PROMs),而国内相关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本研究就癌症患儿PROMs进行综述,以期为国内学者研制及规范应用相关工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正>2020年新确诊的育龄期癌症患者约200万例[1],相较于其他年龄段的患者,该类患者更易经受癌症长时间侵扰,其癌症治疗的后遗症状,如不孕不育、性功能障碍及癌症复发风险等对患者的消极影响持久[2-4]。生育忧虑常用以描述育龄患者因癌症及其治疗引起的生育障碍而产生的痛苦情绪[5],中高水平的生育忧虑常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反应,干扰患者理性治疗决策,危害身心健康结局[6-7]。临床护士作为接触患者最为频繁的医务工作者,有义务加强对育龄期癌症患者生育忧虑的关注,借助科学的工具对其进行准确评估,制订相应的护理措施,改善患者的健康结局。基于此,本文拟对育龄期癌症患者生育忧虑的评估工具进行梳理,旨在促进临床护理工作者关注这一问题,协助其了解、选用或编制合适的评估工具,以期能够更好地应对育龄期患者治疗全周期的生育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盆底支持组织薄弱,造成盆腔器官下降移位引发器官位置及功能异常的疾病。POP是中老年女性的常见病,患者可有阴道异物感、疼痛、性交困难等症状,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1]。POP女性患病率在3%~50%,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加,70~79岁为发病高峰[2]。据报道[3],我国症状性POP占成年女性的9.6%,且大部分需要手术治疗。目前,生活质量被认为是评价POP治疗效果的关键指标之一[4]。虽然,POP可通过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或其他仪器设备来诊断或判断治疗效果,但这些方法无法评估POP症状严重程度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忽视了患者的主观感受,而评估工具则弥补了这一不足[5]。现有评估工具众多,但每种工具的适用性、新颖性、评估侧重点不同。本研究对近年来POP患者生活质量评估工具的相关研究作综述,以期为临床医护人员选择合适的评估工具、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缓和照护[1](palliative care,PC)旨在解决患有严重疾病的患者和照护者身体、心理、社会和灵性等四个方面的需求,相较于常规照护[2],其可明显改善患者和照护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医疗系统资源再分配,因此各大指南推荐[3]将缓和照护整合至癌症治疗过程中。尽管缓和照护有诸多好处,但在急需这些服务的癌症患者中,却未得到充分利用([4]。  相似文献   

10.
<正>癌症患者长期遭受疼痛、疲乏、失眠等症状困扰,生活质量低下、癌症负担高[1]。预立医疗照护计划(advance care planning,ACP)是指患者意识清醒时自主决策确定其在未来失去决策能力时的治疗及护理偏好[2]。ACP不仅使患者得到符合其期望和价值观的治疗及护理,提高其临终期舒适度和生活质量,还能减轻家庭成员决策负担[3]。  相似文献   

11.
<正>肠造口术是结直肠癌、炎症性肠病、肠梗阻及憩室病等疾病重要的治疗手段。我国自2005年以来造口人数已突破100万例,而后每年新增造口约10万例[1]。肠造口术是外科最常施行的手术之一,但由于术后消化道重建,患者腹壁需长期或临时佩带造口袋收集排泄物,给患者的身体、情感和社会功能造成不良影响,导致生活质量下降[2]。随着快速康复外科的发展,患者住院时间缩短,为满足肠造口患者尽早回归家庭和社会的健康需求,护理人员在院外延伸护理服务时,主要关注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评估及干预[3],忽略患者对造口的真实感受。患者自我报告结局(patient-reported outcomes,PROs)是从患者的角度出发,全方位系统评估自身疾病相关的社会心理、功能状态、症状及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情况,  相似文献   

12.
<正>围生期抑郁(perinatal depression,PND)被定位为再妊娠期间或产后12个月内发生的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1]。促进PND女性的早期识别、干预和治疗是降低PND对母婴的危害,改善母婴健康的有效措施[2]。但研究显示,多数PND女性无法及时识别和有效应对抑郁症状,仅有少数(约15%)PND女性曾寻求过专业心理帮助[3],而低水平心理健康素养是影响PND女性自我识别、有效应对和寻求专业心理帮助的关键因素[4]。研究[5]显示,提高个体的心理健康素养水平,有助于促进个体早期识别心理疾病,提高对心理求助的正确认知,降低心理疾病污名感,增加精神卫生服务利用率,改善心理健康水平。目前PND女性心理健康素养在国外开展了相关研究,我国尚未有研究报道。因此,本文对心理健康素养概念、PND女性心理健康素养研究现状、评估工具及干预措施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PND女性心理健康素养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正>在女性群体中,乳腺癌已成为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严重危害着女性生命健康[1]。临床上对于淋巴结有无转移的评估是乳腺癌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重要指标[2]。有研究证明,淋巴结比率(LNR)被认为是乳腺癌生存率的一个强有力的预测因子[3]。VINH-HUNG等[4]将LNR进行了风险分类,其中低风险为<0.2,中风险为0.2~0.65;高风险为>0.65。除此之外,JIN等[5]的研究中,强调在清扫有限数量的淋巴结时,  相似文献   

14.
<正>烧伤是一种常见的创伤形式[1]。烧伤预后取决于烧伤的严重程度,轻度烧伤通常会自行愈合,但严重烧伤会危及生命[2]。严重烧伤是指烧伤总体表面积大于30%或三度烧伤体表面积大于10%[3]。早期评估是改善严重烧伤预后的关键,准确判断伤情并及时救治可减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脓毒症、多器官功能衰竭以及其他严重烧伤危及生命的并发症[4]。作为第一道防线,急救现场和早期救治护理人员的评估理论知识及实践能力直接关系到严重烧伤伤员的预后及生命。而现代烧伤护理专业技术在不断进步,据文献报道,近年来一大批烧伤相关的临床实践指南[5-10]及专家共识[11-16]相继公布,为烧伤护理人员早期评估工作提供循证依据,科学指导严重烧伤早期评估临床实践工作。当前,为系统地构建严重烧伤伤员早期评估指标,本文对严重烧伤伤员早期评估有关的国内外文献进行充分研究,研读国内外烧伤相关实践指南及专家共识,旨在掌握最新进展,提升早期评估准确率与有效性,进一步奠定课题研究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的建设发展,移动健康技术应运而生,并推动精神障碍疾病健康管理进入信息化时代[1]。作为一种可行且成本效益较高的医疗方式,移动健康技术也被逐渐应用于抑郁症患者的管理中,在症状监测评估、疾病复发预警、心理治疗干预等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2-4]。该技术的优势在于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实时获取患者健康数据,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患者病耻感,提高其治疗积极性与依从性。而移动应用程序作为移动健康技术的主要形式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其对抑郁症患者的干预效果也被不断验证[5-7]。本文对移动应用程序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为今后在国内更好地开展有关抑郁症患者的移动健康服务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随着国内护理学成为一级学科以及循证护理的快速发展[1],护理科研在学科发展中的作用愈发突出,护理科研对护理知识和实践发展的重要性成为护理专业的焦点问题[2]。既往研究[3]显示,专业的护理应通过基于研究的实践来实施。提高护理科研能力是进行护理科研的前提,这意味着护理学的发展对护理人员的科研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7.
<正>癌痛是晚期癌症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其对患者身心造成的不良影响甚至超过死亡[1,2]。延续护理是护理服务从医院到家庭和社区的延续,利于疾病的康复[3]。德清县武康健保集团是国内最早建设的医共体之一,集团化运营和互联网的应用使县级医院和社区医院紧密结合,利于延续护理的开展[4]。本研究旨在探究基于互联网+的医共体协同管理模式应用于癌痛延续护理对居家癌痛患者疼痛控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正>中医将失眠定义为“不寐”[1],在我国有43.4%的成年人受到不同程度失眠的困扰,睡眠障碍患者数量高达3亿[2],对日常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3]。中医护理对失眠症有较好的疗效[4~6],如艾灸、拔罐、刮痧、耳穴贴压等,具有简单便捷的特点,易于临床护士掌握与实践,且具有较好的成本效益。辨证施护是中医临床护理的基本原则[7],临床上护理人员应用中医护理适宜技术改善失眠患者症状时,没有统一的标准,临床护士大多数没有进行辨证施护仅采取对症护理。故本研究将文献分析法与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结合,构建失眠症中医辨证施护方案,  相似文献   

19.
<正>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终身慢性疾病,2021年全球约5.37亿成年人患有糖尿病[1]。研究表明[2],指导患者建立有效的自我管理是控制糖尿病疾病进展最为关键的手段之一。严肃游戏(Serious game,SG)是电子游戏的一大分支,国际游戏开发者协会的罗卡将其定义为不以娱乐为主要目的的游戏[3]。SG作为一种新颖的健康教育工具,能够有效增强患者自我管理的动机和能力,适用于糖尿病患者的疾病管理[4-5]。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我国老龄化趋势日益严峻。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2020年≥65岁老年人口数量达到1.91亿人,占总人口比重为13.5%。社区养老、居家养老是老年人群的首要选择[1]。如何为社区老年人群提供优质、高效、便利的医疗卫生服务,满足老年人多层次的健康养老需求,已经成为全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