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汤联合针刺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醒脑开窍汤治疗。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謇或不语和头晕目眩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GFAP、Ang-Ⅱ、VEGF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汤联合针刺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可降低中医证候积分以及血清GFAP、Ang-Ⅱ和VEGF水平,其效果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汤联合针刺对急性脑梗死血瘀证患者的神经保护作用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血瘀证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予临床常规治疗;研究组39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醒脑开窍汤联合针刺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清S100β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血清氧化因子水平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降低、巴塞尔指数(Barthel)评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S100β蛋白及NSE水平均降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血清NO、MDA、S100β蛋白及NSE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SO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汤联合针刺疗法能够有效改善、保护急性脑梗死血瘀证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降低血清氧化因子水平,且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虚拟情景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6年8月收治的9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按照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虚拟情景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虚拟情景康复训练,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Fugl-Meyer量表(FMA)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MoCA各项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且高于对照组(P 0.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上、下肢FMA评分均升高,其中观察组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患者ADL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 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虚拟情景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疗效显著,能够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并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李诚 《中国民康医学》2022,(16):90-92+102
目的:观察醒脑通络开窍汤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该院收治的6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醒脑通络开窍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PV)、全血黏度(WBV)]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29/30),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WBV、PV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醒脑通络开窍汤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化痰通络方联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予以硫酸氢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化痰通络方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表(FMA)]评分、颅内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48/50),高于对照组的80.00%(4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半身不遂、口舌歪斜、头晕目眩等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大脑前、中、后动脉Vm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化痰通络方联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FMA评分和Vm,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和NIHSS评分,效果优于单纯醒脑开窍针法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加味芍药汤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中风后肢体痉挛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予常规康复训练及加味芍药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疗程均为8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临床痉挛指数量表(CSI)、简易Fugl-Meyer评分(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下降(P<0.05,P<0.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FMA和MBI评分均显著上升(P<0.01),CSI评分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期间2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加味芍药汤可改善患者肢体痉挛、肢体活动功能等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自拟活血益气方对气虚血瘀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方法符合标准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30例,按照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拜阿司匹林、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活血益气方。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白介素-6(IL-6)、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和MoCA评分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和MoC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和MoCA评分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和MoC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NSE、IL-6、Hcy水平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NSE、IL-6、Hcy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肝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及心电图均无异常,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活血益气方对血瘀气虚证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具有重要临床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6):117-120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解郁安神"针法治疗肝气郁结型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PSD患者60例,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氟西汀治疗,治疗组采用"醒脑开窍、解郁安神"针法联合口服氟西汀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8 d。结果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6.67%,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0.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HAMD评分均降低,血清BDNF、BFGF含量均升高,血清中GFAP含量降低,同组治疗前后血清BDNF、BFGF、GFAP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两组各指标差值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醒脑开窍、解郁安神"针法联合氟西汀治疗PSD患者与单纯使用氟西汀治疗相比疗效更加显著。同时"醒脑开窍、解郁安神"针刺法治疗PSD可能通过增加BDNF、BFGF含量,降低GFAP含量,促进神经的可塑性,达到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剌疗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偏瘫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76例卒中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进行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醒脑开窍针剌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肢体运动功能[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和脑动脉[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后动脉(PCA)]平均血流流速。结果: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上、下肢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头晕头痛、口舌歪斜、肢体麻木等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CA、MCA、PCA等脑动脉平均血流流速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剌疗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偏瘫患者可提高脑动脉平均血流流速和肢体运动功能评分,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和NIHSS评分,其效果优于单纯康复训练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医通窍醒脑法治疗老年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淇县中医院收治的92例老年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西医药物治疗,观察组进行中医通窍醒脑法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1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采用中医通窍醒脑法治疗,神经功能缺损状态明显改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通窍活血汤结合奥拉西坦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脑脊液中tau蛋白、淀粉样β蛋白42(amyloidβprotein 42,Aβ4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给予常规基础疾病治疗、控制感染以及其他对症处理,严禁服用其他对神经系统有影响的药物。对照组患者在常规基础疾病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奥拉西坦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窍活血汤(桃仁15 g,赤芍30 g,川芎15 g,红花15 g,当归10 g,丹参10 g,石菖蒲15 g,远志10 g,甘草8 g,大枣7枚,生姜3片)治疗。两组患者均以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脑脊液中tau蛋白和Aβ42含量,并进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daily living scale,ADL)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85.0%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均降低,其中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脑脊液中tau蛋白含量减少,观察组tau蛋白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Aβ42含量均升高,观察组Aβ42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MMSE评分均提高,观察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ADL评分均降低,观察组ADL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窍活血汤结合奥拉西坦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可能的作用机制是通过降低tau蛋白和提高淀粉样β蛋白42表达。  相似文献   

12.
张永英 《中国医药导刊》2012,(12):2131-2132
目的:探讨血清S-100β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含量的变化在癫痫发作患儿中的意义。方法:选取35例癫痫患儿为癫痫组,35例肺炎患儿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儿的血清S-100β蛋白、GFAP的含量,并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患儿的血清S-100β蛋白、GFAP含量明显低于癫痫组患儿(P<0.01);癫痫组中婴幼儿痉挛症患儿的血清S-100β蛋白、GFAP含量明显高于部分性发作及全面性发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部分性发作与全面性发作间无统计学差异。癫痫组患儿治疗1个月后,血清S-100β蛋白、GFAP含量明显下降,但与对照组比较,P<0.01。癫痫组患儿治疗1个月后,血清S-100β蛋白、GFAP含量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S-100β蛋白、GFAP含量的变化可评估癫痫患儿的病情,又可以作为抗癫痫治疗疗效评鉴的监测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针刺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思路和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采取针刺治疗脑卒中后遗症120例患者的方法和疗效.其中观察组60例采取醒脑开窍针刺疗法,对照组60例采取单纯针刺疗法.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从两组治愈率与疗程关系的比较结果来看,观察组2个疗程内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醒脑开窍针刺疗法对脑卒中的治疗非常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辨证应用特色针刺疗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研究标准的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特色针刺疗法组96例(以下简称特色组),常规针刺疗法组97例(以下简称常规组),对照组30例(以下简称对照组),3组均给予相同的抗血小板治疗,特色组予辨证应用特色针刺疗法,常规组予非辨证固定取穴针刺治疗,对照组仅予西药治疗,不予任何针刺治疗.疗程共4周,观察3组治疗前、3周后及3个月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及中医证候结合舌象量表评分.结果 3组患者治疗后NIHSS、SS-QOL及中医证候结合舌象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并延续至3个月后,组间比较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针对SS-QOL量表进行因子分析,特色组精力因子评分较常规组与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常规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其余各因子评分3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医证候结合舌象量表评分虽3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特色组治疗后评分均值更低,故体现出中医证候改善方面的良好趋势;3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辨证应用特色针刺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除改善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还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精力,改善其生存质量,并对中医证候改善更具优势,有利于进一步开展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醒脑开窍针刺联合言语训练治疗中风后失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8月长垣县中医院收治的82例中风后失语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言语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醒脑开窍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血清血管内皮素(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7.80%)高于对照组(63.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ET水平低于治疗前,CGRP水平高于治疗前,观察组血清ET和CGRP水平改善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联合言语训练能显著改善中风后失语患者语言功能和脑局部血流灌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联用通窍活血针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2例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和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加用通窍活血针法治疗,即针刺“舌三针”穴位及深刺金津、玉液穴,点刺聚泉穴。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和中医症状评分,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中医症状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升高程度和中医症状评分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临床疗效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常规针刺疗法基础上联用通窍活血针法可以提高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5):133-136
目的 观察醒脑开窍针法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于浙江省舟山医院康复医学科脑卒中存在肩手综合征功能障碍的56例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法以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8例。在常规药物、康复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单纯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治疗组给予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体外冲击波治疗。根据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疗效标准等指标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观察治疗4周后患者肩手综合征功能障碍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FMA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醒脑开窍针法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给予醒脑开窍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艾灸联合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气虚血瘀证)恢复期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及对血清中S-100B蛋白(S100B)和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s,IL)-6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两组均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注射低分子肝素400μL,每天2次。观察组采取艾灸和针刺联合疗法。两组连续治疗8周。比较肢体肌力、肢体运动功能、步行能力、平衡能力评分及临床疗效。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S100B和IL-6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四肢肌力、步行能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傅格-梅尔氏运动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FMMS)和博格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有效率为88.64%,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8.18%(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中S100B和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艾灸联合针刺对缺血性脑卒中(气虚血瘀证)恢复期运动功能障碍改善明显,可能与下调血清中S100B和IL-6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燥湿化痰饮合针刺辅助康复锻炼治疗脑卒中后轻中度认知障碍的疗效及对PBMCs相关miRNA水平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8月收治的脑卒中后轻中度认知障碍患者共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数字OT和言语认知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燥湿化痰饮合针刺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SDSVD评分、MoCA评分、MMSE评分、ADL评分、潜伏期电位及PBMCs相关miRNA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近期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SDSVD评分、MoCA评分、MMSE评分、ADL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潜伏期电位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miRNA-124、miRNA-132、miRNA-134及miRNA-138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燥湿化痰饮合针刺辅助康复锻炼治疗脑卒中后轻中度认知障碍可有效缓解相关症状体征,改善认知功能,提高生存质量,降低潜伏期电位,并有助于调节PBMCs相关miRNA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开窍醒神补虚通络针刺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及血清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环鸟苷酸(cGMP)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38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70)和对照组(n=68)。观察组患者采用开窍醒神补虚通络针刺联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常规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平衡功能[前后倾斜角(F-BIA)、左右倾斜角(L-RIA)]、血清血清细胞信使因子[环腺苷酸(cAMP)和环鸟苷酸(cGMP)]及氧化应激指标[NO、SOD和三磷酸肌醇(IP3)]、运动功能(FMA评分)及生活能力(ADL评分)、脑卒中后偏瘫中医证候严重程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BIA、L-RIA、cAMP、SOD、NO浓度及FMA评分均大于对照组(P<0.05);cGMP、IP3浓度、ADL评分及偏瘫中医证型肢体偏瘫、语言障碍、口角歪斜、吞咽困难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窍醒神补虚通络针刺治疗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平衡能力和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