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了解美沙酮替代治疗者丙肝、乙肝、艾滋病及梅毒感染情况及高危因素,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接受美沙酮替代治疗的1 149例进行问卷调查;采集静脉血标本,用ELISA法检测抗-HCV、HBV标志物、抗-HIV和梅毒抗体。结果 1 149例中男性检出抗-HCV 569例(49.5%),HBsAg阳性25例(2.2%),抗HIV阳性31例(2.7%),梅毒抗体阳性5例(0.4%)。抗-HCV阳性者中,女性感染率(63.4%)高于男性(46.8%),感染率最高为30~49岁组。注射吸毒为HCV感染的高危因素。93例HCV感染者中,HCV RNA大于2.7log10拷贝/mL有61例(65.6%)。61例HCV RNA阳性标本中,基因型以1b型为主(65.7%)。结论美沙酮替代治疗的吸毒人群中,抗-HCV阳性率远超自然人群,尤以注射吸毒者感染率为高;其HCV基因型与福建自然人群感染丙肝基因型一致;65.6%HCV感染者存在HCV RNA高复制,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2.
周腾坚    杜季梅  楼永良 《现代预防医学》2016,(11):2106-2109
目的 回顾分析住院患者梅毒螺旋体抗体及相关传染性标志物检测结果,为梅毒的防治提供依据和意见。 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12月永嘉县人民医院11 862名住院患者,进行抗梅毒螺旋体(TP)抗体、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抗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和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检测。按照不同性别、年龄段、科室和疾病类型进行抗TP抗体阳性率、HBsAg阳性率、抗HCV抗体阳性率、抗HIV抗体阳性率的比较。 结果 抗TP抗体确诊阳性246例,阳性率2.07%,男性阳性率为2.34%,女性阳性率为1.80%,男女性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01, P= 0.036)。抗TP抗体阳性率在31~45岁组最高,为2.51%,科室方面,骨科最高,为3.25%,产科最低,为0.94%。内科、外科、骨科患者不同疾病间阳性率不同。246例梅毒抗体阳性患者中,HBsAg阳性31例(占11.79%)、抗HCV抗体阳性4例(占1.63%)、抗 HIV抗体阳性1例(占0.41%)。 结论 该院住院患者梅毒抗体阳性率具有性别、年龄和科室病种差异,且阳性者合并高HBsAg和抗HCV抗体阳性率,须加强监测和护理,防止院内传播及患者间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郑州孕产妇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螺旋体(TP)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感染情况,采取有效阻断措施,降低母婴垂直传播,提高人口素质及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及病房、产科门诊及病房共25 036例孕产妇,采用ELISA法分别进行乙肝五项、丙肝抗体(抗-HCV)、梅毒抗体(抗-TP)、艾滋病抗体(抗-HIV)检测,采用SPSS 17.0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5 036例孕产妇HBsAg、抗-HCV、抗-TP、RPR、抗-HIV初筛阳性率分别为3.24%、0.14%、0.58%、38.19%和0。2013年与2017年度比较,只有HBsAg阳性率和抗-TP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趋势χ~2=106.93,5.74,P<0.05);2013年与2014年度比较,HBsAg、抗-HCV、抗-TP、RPR和抗-HIV总体初筛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0.94,1.67,0.14,0,P>0.05);2016年与2017年度比较,只有HBsAg阳性率和抗-HCV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5,4.74,P<0.05)。HBsAg阳性和抗-TP阳性孕产妇年龄主要集中在25~29岁组,其次是30~34岁组。结论郑州孕产妇中以HBV感染为主,且阳性率呈逐年递增;其次是抗-TP,再次是抗-HCV,基本趋势是逐年递减,但2016年抗-TP阳性感染率略有增加;2017年丙肝阳性感染率有增加;加强孕产妇传染病筛查力度,完善相关预防措施和新生儿的治疗方案,更好地杜绝传染病的垂直传播。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新确诊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者中感染丙肝病毒(HCV)的现状。方法从"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查询"确认(替代策略)检测阳性日期"在201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确证HIV阳性已终审的病例544例,对其进行HCV抗体检测,HCV抗体阳性者检测HCV核酸。结果544例新确证HIV阳性病例中,男性455例(占83.6%),女性89例(占16.4%),性别比是5∶1;性传播,占98.3%(535/544),其中同性传播占40.3%(219/544);抗-HCV阳性率是8.82%(48/544);HCV RNA阳性率是5.15%(28/544)。经性传播感染535例病例中,抗-HCV阳性率是8.22%(44/535),HCV RNA阳性率是4.49%(24/535)。经同性传播的219例病例中,抗-HCV阳性率是4.11%(9/219),HCV RNA阳性率是2.28%(5/219);经异性传播途径的316例病例中,抗-HCV阳性率是11.08%(35/316),HCV RNA阳性率是6.01%(19/316)。结论新确诊的艾滋病病例中,丙肝阳性率较高,高于普通就诊人群。在艾滋病高危人群中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同步宣传丙肝的防治知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在丙肝感染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对162例疑似HCV感染者血清进行HCV RNA检测,同时用ELISA法对其进行HCV核心抗原和抗-HCV检测。结果 162例样本中,抗-HCV阳性率64.20%(104/162),HCV RNA阳性率51.85%(84/162),HCV核心抗原阳性率35.19%(57/162);HCV RNA和HCV核心抗原均阳性样本57例,二者符合率为67.86%;HCV核心抗原和HCV RNA阳性而抗-HCV阴性者1例。结论 HCV核心抗原是HCV早期感染的标志之一,检测HCV核心抗原有利于HCV感染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患者配偶感染HCV风险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重庆市南川区各医疗机构诊断的性活跃慢性丙肝患者96例及其配偶为研究组,性别、年龄匹配的因其他疾病入院患者(HCV筛查阴性)96例及其配偶为对照组,采集患者血清、配偶体液样本,检测患者体液带毒情况及配偶血清感染情况,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研究组96例患者体液抗-HCV/HCV RNA阳性人数23(23.96%)/40(41.67%),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性别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96例患者配偶或性伴血清抗-HCV/HCV RNA阳性人数22(22.92%)/27(28.12%),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性别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结果显示,低安全套使用频率(OR=0.483,95%CI=0.280~0.736)、结婚年限长(OR=1.838,95%CI=1.177~3.980)是配偶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慢性丙肝患者配偶感染风险较高,患者体液带毒率较高,安全套使用、结婚年限是感染的影响因素,配偶感染可能与性传播有关。  相似文献   

7.
患者经血传播疾病检测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预防的意义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15  
目的探讨患者术前、输血前检测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意义。方法对2003~2004年间10 754例术前、输血前的患者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抗体(抗-HCV)、艾滋病抗体(抗-HIV)、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检测分析。结果检出HBsAg阳性1 163例,阳性率10.81%;抗-HCV阳性21例,阳性率0.20%;抗-HIV阳性1例,阳性率0.01%,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HIV确认实验室确证;TRUST阳性74例,阳性率0.69%,经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HA)确证;重叠感染多为HBV和HCV重叠感染及HBV和梅毒的重叠感染;消化科为乙型肝炎的高发科室(χ2=4.77,P<0.05),妇科为潜伏梅毒的高发科室(2χ=6.98,P<0.01)。结论术前、输血前检测经血传播性疾病可事先知悉患者的感染情况,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治、对医院感染控制、日后减少医患纠纷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天津市和平区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就诊患者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状况,掌握抗-HCV阳性病例流行特征。方法通过查阅医疗机构门诊日志、病案室登记等相关信息收集资料,对抗-HCV阳性住院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和平区医疗机构2012年抗-HCV血清检测55 903份,阳性率为0.48%,综合医院抗-HCV阳性检出率高于专科医院,二级医院高于三级医院。2013年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抗-HCV阳性住院病例中,71.43%为丙型肝炎(简称丙肝)无症状者,70.13%病例为首次发现,肝功能检测ALT异常占32.47%,A/G异常占76.62%。抗-HCV阳性者中有手术史、输血史者比例较高,41~60岁年龄组有输血史者检出率高于其他年龄组。22.08%病例进行治疗,16.89%病例转为慢性或携带者,12.99%转为肝癌、肝硬化,丙肝认知情况通过宣教后知晓率达95%以上。结论抗-HCV阳性在综合性医院检出率较高,虽然抗-HCV阳性者大多无临床症状,但肝功能检测相关生化指标多出现异常,感染因素以手术和输血为主,抗-HCV阳性者转为慢性、肝硬化、肝癌比例较高,大量开展宣教工作可以提高患者对丙肝的认知程度。  相似文献   

9.
《慢性病学杂志》2013,(6):463-464
目的了解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正常人群中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阳性率,分析延边州丙型肝炎(丙肝)高发的原因,为延边州丙肝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8县(市)的802名社区居民作为调查对象,采集外周静脉血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抗-HCV检测。结果 802名受检者中,检出抗-HCV阳性85人,阳性率10.60%。其中,50~59岁组和60岁以上组抗-HCV阳性率最高,分别为18.18%和23.29%(P<0.01)。男性和女性抗-HCV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农民抗-HCV阳性率为19.74%,显著高于其他职业人群(P<0.01),中小学文化程度人群抗-HCV阳性率为23.85%,显著高于其他学历组(P<0.01)。结论延边州正常人群中抗-HCV阳性率为10.60%,高出我国人群平均抗-HCV阳性率的3倍多,说明延边州丙肝流行水平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是丙肝的高发地区。既往感染病例发现的增多是网络报告发病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119例疑似医源性非输血感染丙肝患者的血液进行HCV检测。方法采用2种第3代酶免抗-HCV试剂检测,并同时进行单人份核酸HCV RNA检测。结果 119例疑似HCV血液用万泰酶免试剂检出抗-HCV(+)68例,阳性率为57.14%;丽珠酶免试剂检出抗-HCV(+)61例,阳性率为51.26%。酶免双试剂检出抗-HCV(+)61例,反应符合率为89.70%。万泰酶免抗-HCV(+)最小S/CO值是0.79,最大S/CO值是21.43,平均S/CO值是7.95,中位数是6.23;丽珠酶免抗-HCV(+)最小S/CO值是0.66,最大S/CO值是17.65,平均S/CO值是4.23,中位数是2.87。浩源核酸试剂检出HCV RNA(+)98例,阳性率为82.35%。万泰酶免抗-HCV(+)和浩源核酸HCV RNA(+)63例,丽珠酶免抗-HCV(+)和浩源核酸HCV RNA(+)56例。万泰和丽珠酶免试剂检出灰区的样本,浩源核酸试剂检测全部是阳性。5例酶免双试剂抗-HCV(+),核酸是HCV RNA(-)。结论酶免和核酸方法检测HCV结果存在差异,联合应用酶免和核酸方法筛查血液传染性疾病更能保证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丙肝病毒(HCV)感染存在家庭聚集现象,以及在排除影响因素的混杂效应下,HCV感染存在家庭聚集现象的可能性。方法 在成都市血液中心收集1997- 10 / 1998- 10献血员名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确定献血员,应用分层分析研究混杂效应。结果 抗-HCV阳性献血员的家庭成员的抗-HCV阳性率(18 .4 9% )高于抗-HCV阴性献血员的家庭成员(7 4 .2 % )。在排除家庭成员的献血史、家庭外丙肝接触史的混杂效应下,家庭内丙肝接触史与HCV家庭聚集有关,有家庭内接触丙肝史者感染HCV的危险更大。结论 研究结果提示HCV在家庭内的传播可能有夫妇间、母亲与子女、父亲与子女及其他方式。  相似文献   

12.
武汉市美沙酮门诊治疗者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武汉市美沙酮门诊治疗者丙型肝炎病毒(HCV)及不同基因型感染状况.方法 用酶标记免疫(ELISA)法检测抗-HCV抗体,在86份抗-HCV抗体阳性的血清标本中,分别提取HCV RNA,通过逆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反应(RT-nested PCR)扩增C基因的羧基至E1基因的氨基端长度为474 bp的片段,测定其核苷酸序列,与GenBank中已知的HCV序列进行系谱分析,确定HCV基因型.结果 武汉市美沙酮门诊332名治疗者中抗-HCV IgG阳性率为94.3%;其中86份血清的HCV序列通过系谱显示6a型71例,占82.5%;3b 7例,占8.2%;1a 5例,占5.8%;1b 3例,占3.5%.结论 武汉市美沙酮门诊入组的吸毒者HCV感染以6a型为优势株,其次为3b,吸毒者中HCV感染率较高,且基因亚型呈现多样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检测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探讨蒙古国抗-HCV阳性患者血清中HCV基因型流行株特征。方法采用基因芯片法对蒙古国183例抗-HCV阳性患者血清标本进行基因型检测,同时检测相关病毒学及肝功能生化指标,分析基因型分布特点和临床意义。结果 183例抗-HCV阳性患者中HCV RNA阳性134例(73.2%),其中基因1b型68例(50.7%),2a型59例(44.0%),并有少量的1a、3a、1b+2a和其它3例混合型。结论抗-HCV阳性并非HCV感染直接标志,蒙古国感染HCV患者的基因型以1b和2a型为主,比例基本相当;基因型在性别上人群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丙型肝炎是后果最严重的输血传播疾病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已有1亿7000万感染者.这种疾病的广泛流行,导致社会负担相当重.我国一般人群HCV感染率为3.2%,抗-HCV阳性率为0.7%~3.1%.估计全球因不安全注射所致的HCV感染为233.8万~467.7万人,其中我国占48.6%.检验科患者组抗-HCV检出率与无偿献血者组抗-HCV检出率相比,差异有显着性(P<0.01).估计原因:门诊抗HCV阳性复检患者较多,门诊病例中的阳性例数远远高于内科,传染科、妇科和外科;医院中心血库发现无偿献血者抗-HCV可疑时,均介绍至医院检验科做诊断检验,也使医院门诊病例的抗-HCV检出率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医院就诊患者的丙型肝炎感染情况,为早期诊治丙型肝炎感染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2008-2011年170 848例住院及门诊患者的血液进行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检测.结果 在170 848份血液标本中,共检出抗-HCV阳性4984例,抗-HCV阳性率2.92%;内科61 677份血液标本中,检出抗-HCV阳性2035例,抗-HCV阳性率最高,为3.30%,其次分别为外科、门诊、妇科2545、251和153例,阳性率分别为2.94%、2.07%和1.46%;经统计学分析,不同科室间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92 068份标本,检出抗-HCV阳性3512例,女性78 780份标本,检出抗-HCV阳性1472例,男、女阳性率分别为3.81%、1.87%,不同性别间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者年龄段中抗-HCV阳性率最高的是31~40岁,在35 971份血液标本中,检出抗-HCV阳性1428例,阳性率3.97%.结论 加强对公众丙型肝炎防治健康教育工作,及早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防止丙型肝炎病毒的蔓延和传播.  相似文献   

16.
丙型肝炎患者抗-HCV和HCV-RNA的表达及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奎真  任清波 《职业与健康》2005,21(7):1044-1045
目的分析丙型肝炎(下称丙肝)患者及其配偶丙肝抗原抗体的检测结果.方法用ELISA法和荧光PCR法分别检测抗-HCV及HCV-RNA.结果抗-HCV及HCV-RNA同时阳性在急性丙肝与慢性丙肝患者中分别占83.8%和51.5%差异有显著性(X2=17.21,P<0.01);HCV-RNA含量在急性丙肝与慢性丙肝患者中差异也有显著性(X2=49.23,P<0.01);有21例抗-HCV阴性的丙肝患者检测到HCV-RNA;173例丙肝患者的配偶有2例抗-HCV阳性,但呈较低的滴度含量.结论抗-HCV及HCV-RNA同时阳性并且HCV-RNA高含量与慢性丙肝关系高度密切;HCV-RNA的检测有助于丙肝的早期及明确诊断;HCV的感染途径主要是输血或不洁注射史,而配偶间的密切接触则很少能引起丙肝病毒的传播和复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住院肿瘤患者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艾滋病病毒(HIV)和梅毒的感染情况及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水平.方法 对13 471例住院肿瘤患者的血清,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TRFIA)定量检测乙肝两对半(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定性检测丙肝抗体(抗-HCV)、抗艾滋病抗体(抗-HI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结果 HBsAg阳性率为15.22%,抗-HCV阳性率为1.69%,抗一TP阳性率为3.27%,抗-HIV阳性率为0.07%,该4项检测共检出2 730例阳性,总阳性检出率为20.26%;HBsAb含量在0~10 mIU/ml的患者为51.68%,含量在10~100 mIU/ml的患者为27.37%,含量大于100 mIU/ml的患者为20.95%.结论 检测住院肿瘤患者血液传染性相关指标,了解住院肿瘤患者的感染情况,对预防医源性感染,减少医患纠纷,防止医务人员因职业暴露而感染相关传染病,加强医务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有重要意义;住院肿瘤患者HBsAb含量偏低,不能有效抵抗HBV感染,应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免疫力,有效预防HBV感染.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感染性疾病的感染状况,为降低院内交叉感染及预防医疗纠纷提供依据。方法 37 655例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抗体(抗-HCV)、苍白密螺旋体抗体(抗-TP)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7 655例门诊及住院患者HBsAg、抗-HCV、抗-TP、抗-HIV阳性率分别为8.29%、0.41%、0.49%和0.07%;男性患者感染性指标总阳性率及各单项HBsAg、抗-HCV、抗-TP、抗-HIV阳性率均高于女性;不同年龄段患者中,以年龄>60岁患者群体感染性指标总阳性率最高(10.29%);消化肝病科室感染性指标总阳性率(15.90%)高于其他科室;86例患者存在混合感染,以乙型肝炎合并梅毒感染最多(35例)。结论部分门诊及住院患者在检查或治疗前已存在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疾病感染,感染阳性率从高到低依次为HBsAg>抗-TP>抗-HCV>抗-HIV,对门诊及住院患者进行感染性指标检查,可减少和避免院内交叉感染及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周华东 《现代医院》2006,6(8):71-72
目的了解本院血液透析(以下简称血透)患者HCV感染情况,进一步做好控制血透患者HCV的院内感染工作。方法对本院2000~2004年76例血透患者采用ELISA法进行抗-HCV检测。结果血透患者抗-HCV阳性率为23.7%,其中男性抗-HCV阳性率为23.5%,女性抗-HCV阳性率为23.8%。抗-HCV阳性血透患者以血透年限二年进行统计,少于二年者有3例,阳性率为16.7%,大于二年者有15例,阳性率为83.3%。结论血透患者抗-HCV阳性率明显高于自然人群,也高于献血人群,不排除院内感染的可能,因此要进一步做好消毒灭菌工作,控制血透患者HCV感染。  相似文献   

20.
血清HCVRNA荧光定量与丙型肝炎诊断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血清HCVRNA荧光定量在丙型肝炎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和荧光定量PCR法检测292例慢性丙肝患者抗-HCV和HCVRNA。结果抗-HCV及HCVRNA检出率分别为71.9%(210/292)和51.3%(150/292);抗HCV( )组和抗-HCV(-)组HCVRNA的检出率分别为75.9%(82/108)和10.5%(4/83)。结论抗HCV( )组HCVRNA检出率高于抗-HCV(-)组;血清HCVRNA荧光定量是临床诊断丙型肝炎的直接证据;抗-HCV诊断丙肝感染有漏诊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