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恶性肿瘤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心身疾病,情志异常与恶性肿瘤可互相影响而形成恶性循环。临床工作中,恶性肿瘤合并情志疾病最常见的情况是焦虑抑郁状态、睡眠障碍和谵妄状态,分别归属于中医学“郁证”、“不寐”、“癫狂”等范畴。综合运用非药物治疗手段及中医辨证论治,可有效提高合并情志疾病的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有利于肿瘤综合治疗方案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2.
阈下抑郁属于抑郁症的新亚型,归属于中医“郁证”的范畴,源于情志失调,以致气机不畅,本质是脏腑失和,病机与肝气不疏密切相关,影响心、脑主神的功能。针刺治疗阈下抑郁以“治未病”理论为核心,“形神同调”的理论优势契合身心疾病的发病特点,故笔者以针刺调神、颐神定志,从郁论治、顺气为先,补养脏腑、调体防病为角度,阐述针刺治疗阈下抑郁的临床优势。  相似文献   

3.
<正>恶性肿瘤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心身疾病。情志异常可促进肿瘤发生发展,肿瘤亦可直接影响患者性格、情感、意志、记忆、思维和感知觉等而导致情志疾病~([1])。恶性肿瘤合并情志疾病中最常见的三种情况包括焦虑抑郁状态、睡眠障碍、谵妄状态,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教育背景、医学素养、临床症状、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终末期内环境紊乱及社会经济因素等相关~([2]),分别归属于中医"郁证""不寐""癫狂"等范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抑郁障碍相关性失眠的临床特点及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对112例抑郁障碍相关性失眠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调查、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问卷调查。结果抑郁障碍相关性失眠患者早醒占全部调查病例的73.21%,日间残留效应晨起重者占79.46%。中医证候心脾两虚证占55.36%,是抑郁障碍相关性失眠的主要证候类型,与PSQI各因子相关性分析显示心脾两虚证入睡时间最短、睡眠时间最短、日间残留效应最明显。结论抑郁障碍相关性失眠以心脾两虚证为多见,其主要临床特征为早醒、日间残留效应明显且晨重暮轻。  相似文献   

5.
从顽固性失眠概述、病因病机、顽固性失眠的中医辨证论治和验案举隅四个方面,对黄明安教授辨证论治顽固性失眠经验进行总结。黄教授认为不寐多为阳不入阴所致,而情志失常为其发病的主要原因,故在治疗上重在平调阴阳,疏肝理气,又据病症之不同随证加减,以期从整体上进行调理。  相似文献   

6.
刘玲教授,三级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第二批国家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现任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病一科主任,从事中医脑病的研究近20年,经验丰富。刘师认为,情志与睡眠密切相关,长期失眠容易引起情志不畅,而情志不畅易加重失眠症状,如此恶性循环。丹栀逍遥散是经典的疏肝解郁方剂,在调畅情志方面应用广泛,刘玲教授结合经典及现代药理基础,在本文两则失眠中经过辩证论证后选择运用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失眠情志不畅病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抑郁症是常见的以抑郁为主要表现的一组情感或心境障碍,临床症状表现以抑郁心境、自我情境为主.抑郁症在中医传统学中并没有直接对应的病名,但根据其临床症状、表现、转归等,主要归属于中医的"郁证"范畴.古代医家论述治疗一般从肝入手,少有提及扶阳法,该文试从阳气不足与抑郁症的关系、扶阳法的作用和临证案例应用等方面来阐述扶阳法在抑...  相似文献   

8.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频率、排便形状改变和排便后症状改善为特征的—组功能性肠病,该病缺乏可解释症状的形态学改变和生化异常。IB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清楚,近年来认为心理因素在IBS的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精神刺激及情志因素是促进本病发生、发作和恶化的主要因素。该病属中医“腹痛”、“便秘”、“泄泻”、“郁证”范畴,多由于情志失调有关。  相似文献   

9.
<正>失眠又称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者彻夜不寐,影响正常工作、生活[1]。《伤寒论》中称失眠为不得卧、不得眠。张永华教授系第一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浙江省名中医、主任中医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近30年,善治失眠、焦虑、抑郁等情志病,尤善用经方治疗失眠。笔者有幸随师临证,获益匪浅,兹将张老师运用经方治疗失眠  相似文献   

10.
肝癌中医归属于"肝积"范畴,郑洪新教授认为,肝积的中医治疗主要以术后、手术未能尽除或晚期患者为主,随着病情演变,此类患者的病机发生变化,与初病时大有不同,病位多涉及肝胆脾胃,或肝肾同病,以正气不足为主,兼有气滞血瘀、湿热之毒内盛,患者多有情志抑郁、疏泄不畅,每每加重病情。因此提出治疗四法:调气为上,扶正祛邪,辨证论治,少用毒药。多数患者经郑师治疗后,症状均明显好转,精神压力明显减轻,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典型病例患者已存活5.4年。  相似文献   

11.
慢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又是疑难病,临床表现为上腹隐痛、胀气、嗳气、呃逆、嘈杂痞满、食欲不振等,属于中医“胃脘痛”,“痞满”等症范畴。本病多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并伴有不同程度的情绪障碍,如焦虑、失眠、多梦、抑郁等症状。同时,这些负面情绪,又严重影响胃肠功能,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我院消化科2005年1月~2006年1月治疗慢性胃炎68例,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正>失眠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睡眠障碍,失眠可能会引起生活质量下降、社会功能损害、职业功能降低、慢性疾病风险增加~([1])。失眠归属于中医"目不瞑""不得眠""不寐""不眠""不得卧"等范畴。张永华教授是浙江省名中医,从事中西医内科临床与科研工作30余年。张老师尊重经典,并借鉴现代医学的新概念、新理论,从全新的角度来阐释和治疗不寐,临床收效颇佳。笔者有幸跟随张老师学习,现将其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黄政德教授运用甘麦大枣汤治疗失眠临床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失眠属于中医学"不寐"的范畴,黄政德教授运用经方理论,灵活运用甘麦大枣汤治疗失眠.黄老师认为甘麦大枣汤所治失眠的重要病症特点是睡眠易惊醒,临床对于中医辨证属于心肝阴血不足、虚阳偏亢、扰动心神的顽固性失眠患者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4.
胡源民老师治疗顽固性失眠经验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顽固性失眠属中医"不寐"的范畴.胡源民教授认为顽固性失眠的中医辨证应以五脏虚弱为本,虚实火热、痰湿水饮、气滞血瘀等为标,治疗上当以补五脏虚弱之本为主,辨证佐以清热除烦、化痰利湿、柔肝解郁、活血化瘀等.首重补益阴阳气血,兼顾治标,各型均合理选用安神药,方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顽固性失眠是临床常见的一种重症睡眠障碍,患者的失眠症状较为严重,甚至服用大剂量安眠药也无法缓解,且失眠长期存在。它给患者本人及其家庭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并严重损害了患者的身心健康。中医治疗该病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也没有安眠药物的依赖性、耐药性、成瘾性。2006年以来中医治疗顽固性失眠的文献报道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郁证是对情志不舒,气机郁滞不通所引起疾病的总称。所谓郁,是滞而不通之义。凡因情志不舒,气郁不伸,而致血滞、痰结、食积、火郁,乃至脏腑不和而引起的种种病症均属郁的范畴.主要临床表现为:心情抑郁、情绪不安,胸胁胀痛或易怒善哭,以及咽中如有异物梗阻、失眠等各种复杂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王小云教授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精神神经症状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收集王小云教授多年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精神神经症状的典型病例,分析、总结其治疗方法.根据更年期女性情志障碍的特点,以情志相胜法为主体,结合语言开导,创立情志相胜四部曲.结果与结论:该中医情志治疗方案能较好地改善更年期妇女精神神经症状,其经验对临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帕金森病是一种缓慢进展性运动障碍性疾病,临床以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和姿势反射障碍为特征。文章从周绍华教授常用的方剂验案探析其治疗帕金森病的诊治思路及用药经验。周绍华教授治疗老年帕金森病主张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患者应用规范的西医治疗基础上,稳定西药用量,加用中医汤剂从虚证、风证论治,善用大定风珠、右归丸、金水六君煎等方合四物汤、止痉散加减治疗,临床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失眠是一种以睡眠困难为特征的常见睡眠障碍,常表现为不能入睡、睡不稳和睡醒后不能恢复精神,中医又称“不得卧”、“不得眠”、“目不瞑”。中风后失眠是中风常见并发症,在中风恢复期,无论失眠症状单独存在或作为中风后抑郁、中风后焦虑的一种表现,都影响患者的康复及预后,须及时治疗。近年来,作者运用腕踝针配合艾灸涌泉穴治疗中风后失眠,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肌张力障碍是一种不明病因、不自主、持续性的肌肉收缩或姿势异常的综合征,属于中医"痉证"范畴。文章所载医案的患者以右肩不自主抬高2年为首发症状,伴发作性左侧躯体向右侧牵拉、行走不稳、失眠等症状,辨证为气机内郁,窍阻神蒙,筋失濡养。彭德忠教授以调神导气为原则,采用针刺配合束悗法治疗原发性肌张力障碍1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