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秋丽 《新中医》2016,48(4):119-121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规律。方法:将12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同期体检的健康女性72例为对照组。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医体质的分布规律。结果:观察组中医体质类型中以阳虚质、血瘀质占比最多,分别为17.5%、38.3%;对照组以平和质居多。2组平和质、阳虚质、湿热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主要体质阳虚质、血瘀质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呈正相关(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多存在体质偏颇,其发生与血瘀质、阳虚质存在密切的关系,为危险体质。  相似文献   

2.
从中医体质学角度论子宫内膜异位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颖  侯丽辉 《天津中医药》2009,26(6):466-467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常见疑难病,具有明显遗传倾向性,中医体质学认为个体体质差异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的基础,子宫内膜异位症有明显体病相父性,应用辨体论治原则结合临床证候表现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体现治病求本及个体化诊疗思想,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了给社区居民提供指导性的医学服务,摸清我社区女性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病情况,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治疗措施,2002—2007年我们制定了统一的调查表,主要针对女性常见病、多发病,建立健康档案,并定期体检,以提高疾病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规律,为本病的中医药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创制的中医体质量表,以就诊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妇科的75例内异症患者为内异组,以同期就诊于本院妇科门诊无盆腔疾患的75例女性为正常组进行调查。结果:内异组中血瘀体质发病率最高,其次为阳虚体质,正常组体质以阳虚质和平和质为主,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瘀质与内异症发病呈正相关,回归分析示血瘀体质是本病发病的高危体质。  相似文献   

5.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复杂,病变广泛,而且易复发、临床治疗效果不满意,不管是在西医还是中医上,内异症至今仍为妇科临床治疗的难点、科学研究的热点。随着中医体质学说的发展,一些国内学者开始从体质学角度研究内异症的发生,辨别内异症患者体质状态及不同体质分类的特性,制定防治原则,继以应用相应的治疗、预防、养生等方法,调整内异症患者的体质偏颇,以制约其发生、发展、转归,达到防治内异症的目的。本文通过查阅近十年相关文献,总结内异症的发生与中医体质关系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959例子宫内膜异位症 (EMs) 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特点。 【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1月就诊于中 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北京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友 谊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的EMs患者959例,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分析其中医体质分布情 况、兼夹体质的关联关系以及与年龄、合并痛经的关系。 【结果】(1) EMs患者的体质分布占比由多到少依次为阳虚质65.1% (624/959) 、气郁质58.4% (560/959) 、气虚质52.8% (506/959) 、血瘀质44.2% (424/959) 、痰湿质42.5% (408/959) 、湿热质 41.9% (402/959) 、阴虚质39.6% (380/959) 、平和质26.8% (257/959) 、特禀质16.6% (159/959) ;患者中单一体质者较少,占比 为20.2% (194/959) ,兼夹体质者居多,占比为79.8% (765/959) 。 (2) 基于Apriori算法的关联规则挖掘结果发现相关规则33条, 气虚质-阳虚质、血瘀质-阳虚质、血瘀质-气郁质是其中置信度较高的关联规则。 (3) 与35岁及以下患者相比,35岁以上患 者中血瘀质所占比例较大 (P<0.05) ;与无痛经患者相比,合并痛经患者各偏颇体质占比均增加、平和体质占比减少 (P< 0.05或P<0.01) 。 【结论】阳虚质、气郁质、气虚质、血瘀质是EMs患者的高发体质类型,EMs患者中医体质兼夹现象普遍存 在,较单一偏颇体质更为常见;从温阳、解郁、益气、活血角度管理EMs,及时纠正偏颇体质,防止疾病进展,可有效发挥 中医体质调理的“治未病”效果。  相似文献   

7.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女性最为常见且棘手的疾病,中医将其归于"癥瘕""妇人腹痛""不孕"等范畴。该文阐述近年来中医体质与内异症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医治疗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中医学可归属为"痛经"、"癥瘕"、"月经失调"和"不孕"等范畴,许多中医专家和学者从内治、外治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取得了明显的疗效,积累了较多的经验,但由于缺乏统一的疗效评价标准以及治疗方法的主观成分居多,其取得的成效很难得到公正、正确的评定。现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医治疗现状及试验研究作一简短的总结及评论。  相似文献   

9.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医治疗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子宫内膜异位症(cndomctriosis,EM)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面以外的部位引起的病症。EM常表现为剧烈痛经或持续性下腹痛、月经失调、不孕、性交痛,以及受累器官部位出现错综复杂的相应症状,如血尿、便血等,对妇女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伤害。近年来其发病率越来越高,估计人群中约15%的妇女患本病,有报道其可占妇科经腹手术的10%~25%,本病虽属良性疾病,但具有远处转移和种植等恶性形为,并且是造成不孕或慢性盆腔疼痛的潜在原因,故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已成为当今妇科研究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0.
陆殷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0):30-31
<正>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本病多发生在30-40岁的育龄妇女。发病率逐年递增,发病年龄也逐渐提早,20岁前后也并不少见[1]。现就3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应用中医疗法临床观察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从2012年2月至2013年12月共收治187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其中36例用中医保守治疗。36例中30例  相似文献   

11.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os,EMs)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以外。为育龄期妇女常见病和多发病。通过分析相关文献从病因病机、临床研究等方面对近年来国内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作一总结。结果表明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受孕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徐文娟  卢苏 《吉林中医药》2007,27(12):66-67
子宫内膜异位症病机关键是瘀血。本文从辨证治疗、周期治疗、验方治疗等方面综述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13.
14.
程慕溪  韩倩娟  李晶 《北京中医》2010,(11):817-820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将97例确诊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OEM)的患者作为OEM组,53例确诊为其他附件良性囊肿(不包括巧囊)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通过查阅病案资料,记录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发病因素的详细信息。结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脑力劳动、喜食辛辣、月经量多、痛经史、经期运动、通液术、不良情绪、A型血等相关因素中所占比例均大于对照组,经χ2检验,P〈0.05或者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与脑力劳动、喜食辛辣、月经量多、痛经史、经期运动、通液术、不良情绪、A型血相关。  相似文献   

15.
程慕溪  韩倩娟  李晶 《北京中医药》2010,29(11):817-820
目的 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 将97例确诊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OEM)的患者作为OEM组,53例确诊为其他附件良性囊肿(不包括巧囊)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通过查阅病案资料,记录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发病因素的详细信息.结果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脑力劳动、喜食辛辣、月经量多、痛经史、经期运动、通液术、不良情绪、A型血等相关因素中所占比例均大于对照组,经x2检验,P<0.05或者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与脑力劳动、喜食辛辣、月经量多、痛经史、经期运动、通液术、不良情绪、A型血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腔被覆内膜及宫体肌层以外部位而导致一种育龄期妇女常见疾病,临床以进行性加重的痛经、性交痛、不孕、月经异常等为主要表现。中医药在内异症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内异症的证型目前尚无统一标准,不仅影响内异症临床治疗,而且严重影响内异症中医临床研究的科学性及可重复性。因此本课题拟通过临床流行病学调研,初步分析、总结内异症中医证候规律,从而能促进内异症的中医临床辨证论治体系的规范化、标准化。方法本课题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研的设计方法,对患者一般情况、部分相关危险因素以及中医证候信息资料进行调查,结合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初步探讨内异症中医证候规律特点。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医证候规律的分析,通过对383例内异症患者中医证候的频数分析,删除构成比≤10%的症状指标,得到有意义的症状指标74项,并将这些症状信息作为观察指标。其中项目频率最高的为夹血块,或经行不畅,构成比为84.3%,其次是经行或经前胸胁乳房胀痛,构成比为77.3%,经行腹痛,构成比为73.9%。综合因子分析结果中每个变量的构成比、载荷值,以及聚类分析的分类结果,并结合专业知识及专家建议,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医妇科学》《中西医结合妇科学》等书籍,将五类证候群命名为气滞血瘀型、气滞寒凝血瘀型、气虚血瘀型、湿热瘀结型、气滞肾虚血瘀型,其中以气滞寒凝血瘀型病例数最多,占60.6%,其次是气滞肾虚血瘀型,占14.6%,气虚血瘀型占8.9%,气滞血瘀型占8.1%,湿热血瘀占5.7%,单纯血瘀证2例。根据内异症血瘀之病机兼夹证进行证型拆分,统计气滞血瘀、寒凝血瘀、肾虚血瘀、气虚血瘀、湿热瘀结各个证型在383病例中的频次,其中气滞血瘀频次最高为324,占比为84,3%,其次为寒凝血瘀证,240例,62.7%。结论通过本次调查分析383例内异症患者的中医证候信息得出内异症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特点如下:①结合变量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结果及专业知识,可得出气滞血瘀证、气滞寒凝血瘀证、气滞肾虚血瘀证、气虚血瘀证、湿热血瘀证为内异症临床常见5种证候,其中以寒凝气滞血瘀最多见。②血瘀证是内异症共有证候。内异症临床多见复合证型,血瘀证兼有气滞、寒凝、肾虚、气虚、湿热;或虚或实或虚实寒热夹杂。③内异症的病因病机为血瘀,气滞血瘀为内异症的临床基础证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对6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采用中药内服加中药保留灌肠的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结果:中医综合疗法能够有效地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治愈率达到90%。结论:中医对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子宫内膜异位症(以下简称内异症)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引起的一系列症状的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是继发性进行性加剧的痛经及月经失调、不孕、性交痛等症。本病的发病近年呈明显增高趋势,已成为目前妇科常见病、疑难病之一。约有5~15%的妇女受累,其中80%患者有痛经症状,严重者经期不能进行正常生活和工作,影响到患者生活质量。对于子宫内膜异位  相似文献   

19.
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根据其临床表现当属于祖国医学的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症瘕等范畴中。近年本病的发病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已成为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通过近年临床的实践,中医治疗本病取得了一些成果,现将近年的诊治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