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与CT评分联合血清S100B蛋白对急性颅脑创伤(TBI)患者损伤程度及早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5月~2020年5月期间就诊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科的伤后24 h内的TBI患者108例,收集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CT检查、GCS评分、全面无反应量表评分、Fisher CT 分级、Rotterdam CT评分、血清S100B蛋白,随访患者28 d的预后情况,计算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根据GOS评分分为预后不良组(GOS 1-3)和预后良好组(GOS 4-5),选出与预后不良相关的指标,分析比较指标预测预后的效能;根据头部CT结果分为CT阳性组(CT+)与CT阴性组(CT-),评估血清S100B蛋白水平预测CT阳性表现的效能。结果 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患者GCS评分更低(P<0.01),Rotterdam CT评分、血清S100B蛋白水平更高(P<0.01)。在单一指标中,血清S100B蛋白的AUC值最大(0.79);在联合指标中,GCS评分与血清S100B蛋白组合的 AUC 值最大(0.80)。与 CT-组相比,CT+组患者血清 S100B 蛋白水平更高(P<0.05),血清 S100B 蛋白水平与Rotterdam CT评分呈低度正相关(r=0.26,P<0.01)。结论 血清S100B蛋白、GCS评分、Rotterdam CT评分三者可以作为评估急性TBI严重程度指标,且与患者早期预后均密切相关。血清S100B蛋白、GCS评分、Rotterdam CT评分联合指标预测预后的能力总体上较单一指标更好。血清S100B蛋白与急性TBI患者头部影像学表现存在一定相关性,但尚需进一步研究以探讨其对临床影像学检查选择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
探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CT评分在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预测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9年6月—2021年6月山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48例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患者住院存活情况、伤后6月的预后情况。运用SPSS 26.0软件对资料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筛选预后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住院死亡率及远期预后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评估其预测预后的效能。结果 多因素分析显示GCS评分和Rotterdam CT评分是影响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住院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年龄、GCS-P评分和Helsinki CT评分是预测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远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基于这些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其预测住院死亡率和远期预后的效能较单一指标明显提高。结论 GCS运动评分和Rotterdam CT评分是影响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住院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GCS-P评分和Helsinki CT评分是影响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远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GCS运动评分和Rotterdam CT评分预测中重型颅脑损伤住院死亡率最强;年龄+GCS-P评分+Helsinki CT评分预测远期预后总体效能最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样1内源性配体13(Apelin-13)联合鹿特丹CT(Rotterdam-CT)评分对颅脑损伤(TBI)患者病情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153例TBI患者(TBI组),根据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分为轻度TBI组62例、中度TBI组52例、重度TBI组39例,根据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分为预后不良组42例和预后良好组111例,另选取同期49名体检健康者(对照组)。通过颅脑CT检查计算TBI患者Rotterdam-CT评分,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Apelin-13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TBI患者血清Apelin-13水平和Rotterdam-CT评分与GCS评分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BI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血清Apelin-13水平和Rotterdam-CT评分对TBI患者预后不良的评估价值。结果:TBI组血清Apelin-13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TBI组、中度TBI组、重度TBITBI组血清Apelin-13水平依...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创伤性颅脑损伤(TBI)患者血浆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50例TBI患者按照术前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分为重症组(GCS评分≤8分,n=30)和非重症组(GCS评分>8分,n=20),重症组TBI患者再根据术后第3天头颅计算机断层扫描(CT)影像学结果分为无好转...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急性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前体水平(BNP)对患者CT临床特征的影响,为临床辅助评估颅脑损伤病情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8月该院收治的发病24h以内的69例急性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立即行头颅CT扫描,记录所有患者的CT临床特征表现,并行Rotterdam CT评分,同时检测患者血浆BNP水平,另外同期选取7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做对照,分析血浆BNP水平对患者CT临床特征表现的影响.结果 颅脑损伤患者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T检查临床特征表现中具有基底池完全闭塞、中线移位>5mm、脑室受压比值≤0.2、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Rotterdam CT评分>3分与血浆高水平BNP密切相关(P<0.05);在血浆BNP高分组(BNP≥179.48pg/ml)组患者CT检查临床特征表现中,基底池情况及中线移位评分、Rotterdam CT评分、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生率高于低水平组(P<0.05),而脑室受压比值及GSC评分小于低水平组(P<0.05);相关分析提示血浆BNP水平与RotterdamCT评分、中线移位、基底池情况分级呈正相关(P<0.05),而与脑室受压比值GSC评分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BNP水平(OR=2.421,P<0.05)是Rotterdam CT评分>3分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血浆BNP水平对急性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CT检查中不同临床特征表现有一定影响,并且与Rotterdam CT评分密切相关,有利于辅诊科室评估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并作出相应的影像学诊断.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探究中重度颅脑损后CT影像特点、颅内压与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我院接收的32例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给予颅内压检测和CT影响扫描,并做好相关的数据记录,对患者进行Rotterdam CT评分,并对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T影响特点、颅内压与预后有关系,结果(P<0.05)有统计学意义;基底池情况、Rotterdam CT评分及颅内压均与预后情况有关系,结果(P<0.05)有统计学意义,其得分与预后情况成反比;脑中线位移和脑室受压无关系,结果(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otterdam CT评分较单个CT影响特点更能很好的反应颅内压与预后的情况;颅内压、Rotterdam CT评分与预后情况成反比,对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进行颅内压检测,并进行相关的治疗能有效提升患者的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7.
于爱芹 《河北医学》2010,16(10):1238-1240
目的:探讨瞳孔早期量化评分与重症脑出血预后的关系。方法:将发病12h内入院的重症脑出血患者立即用格拉斯昏迷评分量表(GCS)进行评分并观察瞳孔变化,选择GCS≤8分的患者进行瞳孔变化评分,规定瞳孔2.5-4mm 0分,对光反射灵敏0分,瞳孔直径等于5mm或2mm为1分,大于5mm或小于2mm为2分,对光反射迟钝为1分,消失为2分。于28d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量表(GOS)进行预后分级、分组。用SPSS12.0软件对分类和定量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2例患者于28d按GOS预后评分标准,预后良好率56.25%,预后不良率43.75%,瞳孔量化评分、GCS评分两组病例间有显著性差异,瞳孔评分与GCS、GOS呈负相关。结论:瞳孔量化评分能准确评估重症脑出血患者的病情和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研究新冠肺炎住院患者高死亡风险的独立预测因素,旨在区分可能需要加强监护治疗患者,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北省2家医院确诊为新冠肺炎的30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基于A-DROP评分系统(年龄:男性≥70岁,女性≥75岁;脱水表现或血尿素氮≥21 mg·d L-1;血氧饱和度≤90%或动脉血氧分压≤60 mm Hg;意识障碍;收缩压≤90mm Hg),将患者分为低风险组(A-DROP评分=0)和高风险组(A-DROP评分≥1)。使用多元逻辑回归分析来阐明新冠肺炎住院患者高死亡风险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高风险组住院患者67例(22.19%),低风险组住院患者235例(77.81%)。高风险组患者的年龄和CT评分较低风险组更高,死亡率显著高于低风险组。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当患者的年龄≥68岁,入院时CT评分≥8时,住院死亡风险较高。多元逻辑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8岁(OR为25.31,95%CI:8.99~71.27,P<0.001)和CT评分≥8(OR为2.69,95%CI:1.01~7.21,P=0.048)是新冠肺炎住院患者高死亡风险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相似文献   

9.
《热带医学杂志》2021,21(4):490-494
目的分析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分对患者28 d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6月东方市人民医院ICU住院的96例肺炎克雷伯菌(KP)所致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感染情况分为碳青霉烯类敏感肺炎克雷伯菌(CSKP)组和CRKP组,依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CRKP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KP患者28 d死亡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对患者28 d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CRKP患者55例(57.3%),CSKP患者41例(42.7%)。感染前入住ICU(OR=2.489)、行机械通气(OR=1.315)、使用抗生素(OR=1.171)、使用碳青霉烯类药物(OR=1.818)均是CRKP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感染时APACHEⅡ评分(OR=1.239)、SOFA评分(OR=1.473)及感染性休克(OR=1.799)是KP血流感染患者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预测KP血流感染28 d死亡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4(95%CI:0.704~0.884,P=0.003)、0.829(95%CI:0.749~0.909,P=0.005)。结论 CRKP血流感染患者病死率较高,感染前入住ICU、行机械通气、使用抗生素、使用碳青霉烯类药物是其独立危险因素,感染时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可作为KP患者28 d死亡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颅脑损伤患者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征象特点并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72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记录其CT征象特点及鹿特丹CT计分(Rotterdam CT评分),并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估患者预后情况,采用Spearman分析CT征象特点及RotterdamCT评分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共72例患者中基底池开放13例,部分闭塞36例,完全闭塞23例;中线移位≤5mm 51例,中线移位5mm 21例;脑室受压≤0.2者32例,脑室受压0.2者40例;RotterdamCT评分3分30例,4分21例,5分21例;预后良好48例,预后不良24例。预后良好组基底池情况评分、中线移位、Rotterdam CT评分均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且脑室受压情况比值也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但脑室受压情况与预后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基底池情况、中线移位、Rotterdam CT评分则与预后良好呈显著负相关(r=-0.511、-0.456、-0.506,P0.05)。结论 CT征象特点及Rotterdam CT评分与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相关,可辅助预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对指导临床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脓毒症相关凝血病评分系统(sepsis-induced coagulopathy score, SIC)与改良的日本急诊医学学会评分系统(modification of Japanese Association for Acute Medicine score, M-JAAM)对脓毒症患者危重程度和预测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018年1—12月重症医学科(Intensive Care Unit,ICU)收治的脓毒症患者(71例),按照28 d的预后分为存活组(43例)和死亡组(28例),比较两组的基础状态;以28 d预后为标准,根据两种诊断系统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得出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ROC curve, AUC),比较两种评分对28 d死亡率的预判效果,以及两种评分在脓毒症患者病情评估中的价值。结果:两组的性别、年龄、基础凝血状态无明显差异;死亡组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APACHE)Ⅱ[(23.82±6.77)分vs (18.74±7.10)分, P<0.01]和序贯器官衰竭(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 SOFA)评分[(10.18±3.44)分vs (7.58±3.61)分, P<0.01]高于存活组;在入ICU 2 d内,SIC评分对凝血病的诊断率高于M-JAAM评分(67.61% vs 39.44%, P<0.01及47.89% vs 28.17%, P<0.01),在死亡敏感性方面SIC评分较M-JAAM评分更为敏感(82.14% vs 50.0%, P<0.01及60.71% vs 35.71%, P<0.01),但特异性不如M-JAAM评分(41.86% vs 67.44%, P<0.01及60.47% vs 76.74%, P<0.01);而在预测28 d死亡率方面,SIC评分的AUC与M-JAAM评分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663 vs 0.649, P>0.05)。结论:SIC评分与M-JAAM评分均可作为脓毒症预后的预测指标,二者在预测预后的能力方面相仿,但SIC评分在诊断脓毒症相关性凝血病方面更为敏感,更有利于进行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2.
张军  张红伟  朱艺  范承启  韩瑞璋 《浙江医学》2023,45(18):1952-1956
目的 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分析赫尔辛基(Helsinki)CT评分和控制营养状况(CONUT)评分预测重度颅脑 损伤(sTBI)患者 28 d 预后情况的价值。 方法 选取 2018 年 1 月 1 日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二集团军 医院收治的 sTBI 患者 196 例,追踪患者入院 28 d 临床结局,分为死亡组 68 例和存活组 128 例。使用 PSM 对两组患者基线资料进 行 1∶1 匹配,对匹配后两组患者 Helsinki CT 评分、CONUT 评分进行分析,采用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两种评分与患者 28 d 预后 相关性,绘制ROC曲线评价两种评分单独及联合使用预测sTBI患者预后的效能。 结果 PSM前,两组患者年龄、合并多发伤、蛛 网膜下腔出血、糖尿病、乳酸水平、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PSM 后匹配成功 48 对,死 亡组患者 Helsinki CT 评分、CONUT 评分均明显高于存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 Helsinki CT 评分和CONUT评分均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两种评分联合使用预测患 者预后不良的AUC 大于两者单独使用(均P<0.05),而两者单独使用之间AUC 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Helsinki CT评分和CONUT评分可以作为预测sTBI患者预后不良的指标,两种评分联合使用预测效能更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估(qSOFA)评分与CURB-65评分对急诊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严重程度和预后判断的评估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符合CAP诊断标准的成年患者,均进行qSOFA评分和CURB-65评分,比较入选时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患者与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NSCAP)患者、28 d死亡与存活患者之间各指标的差异;并通过绘制各评分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比较各曲线下面积(AUC),评估qSOFA评分和CURB-65评分对CAP严重性和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共入选CAP患者320例,其中SCAP患者80例;28 d病死率为21.3%(68/320).SCAP患者qSOFA评分[(2.08±0.86)分vs(0.69±0.73)分,P=0.000]和CURB-65评分[(3.98±1.00)分vs(2.18±1.32)分,P=0.000]显著高于NSCAP患者;28 d死亡患者qSOFA评分[(2.18±0.87)分vs(0.73±0.74)分,P=0.000]和CURB-65评分CURB-65评分[(4.12±0.98)分vs(2.23±1.32)分,P=0.000]显著高于存活患者.qSOFA评分和CURB-65评分预测SCAP的AUC分别为0.874和0.878,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175,P=0.861);预测患者预后的AUC分别为0.831和0.87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713,P=0.476).结论 qSOFA评分与CURB-65评分一样,均能有效评估急诊CAP的严重程度并判断预后,并且qSOFA评分较CURB-65评分具有更简洁易行的优势,值得临床加于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血清、脑脊液中簇集素(clusterin,CLU)浓度与急性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10月嘉兴市第二医院收治的102例急性中重度TBI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时间顺序分为两批,第一批20例通过Westernblot法检测伤后连续4d的血清CLU含量并获取其时间表达图;第二批82例参照血清CLU时间表达图于峰值时间收集血清、脑脊液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CLU浓度,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ore,GCS)、鹿特丹CT评分、脑挫裂伤体积分别分组,并比较组间血清、脑脊液CLU浓度的差异;通过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CLU浓度与患者的一般资料、GCS评分、鹿特丹CT评分、脑挫裂伤体积的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CLU浓度的因素。结果 TBI后患者的血清CLU浓度逐渐上升,并于伤后3d达到峰值;GCS评分分组两组间、鹿特丹CT评分分组三组间、脑挫裂伤体积分组两组间的血清CLU浓度均无...  相似文献   

15.
王洪梅  吴君  陈莲花  夏伶俐 《海南医学》2016,(16):2740-2741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在急性中毒患者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420例急性中毒患者,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以患者入院就诊为观察起点,采集相关数据,进行MEWS评分,追踪患者30 d预后,分析不同分数段患者预后情况,并通过ROC曲线探讨MEWS评分预后预测的准确性。结果0~4分308例,存活305例,死亡3例,病死率为0.97%;5~8分86例,存活37例,死亡49例,病死率为57.0%;≥9分26例,存活0例,死亡26例,病死率为100.0%;MEWS评分对急性中毒患者死亡预测的最佳截断点为4.5分,灵敏度96.2%,特异度89.2%,Youden指数为0.854,ROC曲线下面积AZ=0.982,与零假设(曲线下实面积=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EWS评分能够很好地预测急性中毒患者病情及预后,该评分简单、使用,适合在急性中毒患者中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Child-Pugh分级及包含血肌酐值的Child-Pugh(CrCTP)分级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预后预测的意义。方法分别计算14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死亡患者(死亡组)和79例失代偿期肝硬化好转患者(对照组)的MELD、Child-Pugh及CrCTP分,并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比较MELD评分、Child-Pugh分级及CrCTP分级判断肝硬化患者预后的准确性。结果两组患者MELD、Child-Pugh及CrCTP分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判断患者预后的ROC的AUC比较中,MELD评分(0.849)>CrCTP分级(0.815)>Child-Pugh分级(0.756)(P<0.05)。结论MELD评分在判断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预后方面优于Child-Pugh分级及CrCTP分级。  相似文献   

17.
李成杰  姚尉  杨静 《四川医学》2013,34(5):739-741
目的观察急性胰腺炎(AP)的CT影像表现,并结合CT评分系统进行分析,探讨多种CT评分系统与急性胰腺炎严重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确诊为AP的患者120例,观察CT征象并进行相关CT评分及ROC分析。结果轻型胰腺炎(MAP)79例,重症胰腺炎(SAP)41例。SAP组各种CT评分均较MAP组高。各项CT评分均可以有效评估SAP的发生,其中胰腺外炎症评分系统(EPIC)的准确性较好(ROC曲线下面积为0.75),优于传统的CTSI评分及Balthazar CT分级。结论 CT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及预后评估具有很大的价值。CT评分中,胰腺外炎症评分系统(EPIC)预测SAP发生的准确性优于CTSI评分及Balthazar CT分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学龄前轻中度创伤性颅脑损伤(TBI)患儿的预后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采取相应措施改善患儿预后提供指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安康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诊治的106例学龄前轻中度TBI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估其预后状况将其分成预后不良组23例(GOS评分为1~3分)和预后良好组83例(GOS评分为4~5分)。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对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由此得出影响学龄前轻中度TBI患儿预后状况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血钾、血钠、颅内血肿、颅骨骨折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患儿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为8~12分、有创血压(BP)低、白蛋白(ALB)<30 g/L、血清总钙<2.2 mmol/L的占比分别为86.96%、65.22%、17.39%、65.22%,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的25.30%、7.23%、0、19.28%,血糖(Glu)、乳酸分别为(9.03±2.35) mmol/L、(5.89±1.24) mm...  相似文献   

19.
创伤性脑外伤患者急性期垂体功能异常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创伤性脑外伤患者(TBI)急性期垂体功能紊乱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158例TBI患者的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入院后进行Glasgow昏迷等级评分(GCS)和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24 h内采集血样,化学发光法测定与垂体功能相关的激素分泌水平,包括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皮质醇、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生长激素(G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雌二醇(E2)等.根据临床情况和实验室检测指标对患者急性期垂体功能进行判断.采用直线相关分析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与TBI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死亡的可能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TBI患者急性期垂体前叶激素异常的LH/FSH、GH、ACTH、TSH缺乏和低T3综合征的发生率分别为29%、27%、8.9%、3.2%和53%;垂体后叶激素异常的尿崩症和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发生率分别为1.2%和3.8%.FT3水平与GCS呈明显正相关(r=0.245, P=0.002);ROC曲线显示,APACHEⅡ评分、皮质醇和E2水平对患者死亡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TBI患者急性期垂体功能明显受损.FT3水平可反映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APACHEⅡ评分、皮质醇和E2水平与TBI引起的死亡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20.
创伤性脑外伤患者急性期垂体功能异常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创伤性脑外伤患者(TBI)急性期垂体功能紊乱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158例TBI患者的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入院后进行Glasgow昏迷等级评分(GCS)和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24 h内采集血样,化学发光法测定与垂体功能相关的激素分泌水平,包括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皮质醇、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生长激素(G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雌二醇(E2)等.根据临床情况和实验室检测指标对患者急性期垂体功能进行判断.采用直线相关分析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与TBI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死亡的可能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TBI患者急性期垂体前叶激素异常的LH/FSH、GH、ACTH、TSH缺乏和低T3综合征的发生率分别为29%、27%、8.9%、3.2%和53%;垂体后叶激素异常的尿崩症和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发生率分别为1.2%和3.8%.FT3水平与GCS呈明显正相关(r=0.245, P=0.002);ROC曲线显示,APACHEⅡ评分、皮质醇和E2水平对患者死亡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TBI患者急性期垂体功能明显受损.FT3水平可反映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APACHEⅡ评分、皮质醇和E2水平与TBI引起的死亡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