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10月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主动脉弓部开窗支架技术全腔内隔绝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及降主动脉近段治疗的14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资料。观察术后随访1年临床疗效。结果 1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1年5例治疗效果理想。术后早期死亡1例,支架近端再发夹层4例,发生Ⅰ型、Ⅱ型内漏各1例,Ⅲ型2例。 结论 对于不能外科修复的A型主动脉夹层,可谨慎选择主动脉弓部开窗支架技术行全腔内修复治疗,但须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和血管病变特点严格把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 重视逆行性A型夹层发生的可能原因和预防方法.方法 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对189例症状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覆膜支架血管腔内修复术(TEVAR)治疗,其中男157例,女32例,年龄26 ~ 78岁,平均(51.2 ± 13.5)岁.135例随访3 ~ 63个月,平均32个月,随访率7...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AD)方法与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4月采用TEVAR治疗的85例Stanford B型AD患者临床资料.85例患者均常规行左肱动脉穿刺,右侧股动脉直切口,升主动脉DSA造影明确AD破口位置、真假腔及与重要器官血管开口位置关系;置入覆膜血管内支架,封堵原发破口,升主动脉造影复查观察近端破口封闭情况及主动脉弓部分支血管、真假腔血流变化情况.结果 84例患者TEVAR手术成功,成功率100%;1例术前麻醉过程中突发AD破裂死亡.9例部分覆盖左锁骨下动脉,1例左锁骨下动脉“烟囱”支架完全封闭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2例行无名动脉至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转流.Ⅰ型内漏2例,无住院期间死亡.术后随访3个月至3年,患者均存活,远端再发新破口2例.结论 TEVAR术治疗Stanford B型AD安全有效,严格把握手术指征、术中精细操作及加强术后院外管理是手术成功、提高远期生存率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的治疗经验。方法总结2012年7月~2013年2月经腔内治疗7例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在计算机体层血管造影(Computedtomographyangiography,CTA)条件下确定诊断,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和全身麻醉条件下行腔内隔绝术。按照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的随访计划,观察瘤体形态学改变、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腔内技术成功率100%(7,7),临床成功率100%(7,7),术后住院期间无死亡患者,无左锁骨下动脉完全封闭,部分封闭2例,左锁骨下动脉烟囱支架2例,夹层累及腹腔干1例,肠系膜上动脉1例,累及一侧肾动脉2例,腹主动脉段存在远端破口2例,髂总动脉及髂外动脉存在远端破口1例。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脑供血不足的临床表现,无截瘫情况发生,经过1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的随访均正常存活,无新破口出现。结论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是一种有效方法,在血压控制平稳条件下,应尽快完成腔内修复治疗,对于夹层累及多个脏器动脉情况,应观察脏器血液灌注流速及流量,如有脏器严重缺血情况出现,应及时放置支架缓解血供,对于多个远端破口病例,应根据具体情况,在避免并发症的基础上尽早完成破口的封闭,并加强随访,观察病变处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治疗Standford B型夹层伴A型壁内血肿(MH)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2015年10月至2017年1月共收治3例B型夹层伴A型MH患者,入院后稳定血压、心率,对症保守治疗14 d后行TEVAR术。结果 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TEVAR术,无逆撕等并发症。术后1个月全主动脉CTA复查显示夹层破口完全封闭,无内漏发生,真腔血流明显改善,壁内血肿明显吸收消退,升主动脉管壁厚度恢复至正常水平;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无截瘫、死亡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伴发升主动脉MH的Stand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如果升主动脉内膜完整,降压、降心率处理后症状缓解,在发病14 d后行TEVAR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联合药物及单纯药物在稳定型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治疗中的价值,探讨稳定型B型主动脉夹层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至2015年收治的118例明确诊断为稳定型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接受TEVAR联合药物治疗(TEVAR组)57例,单纯药物治疗(药物组)61例.分别统计1个月内、随访期并发症和死亡率,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两组生存率.结果 术后1个月内及住院期间主要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TEVAR组分别为5.2%、0%,药物组均为0%.术后随访1~110个月,平均(43.3±36.7)个月,主要并发症、死亡率在TEVAR组分别为7.0%、5.3%,药物组分别为6.6%、8.1%;术后1、2、4、7年累积生存率在TEVAR组分别为100%、97.1%、93.5%、78.0%,药物组分别为98.4%、96.4%、90.8%、72.7%,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19,P=0.890).结论 与单纯药物治疗相比,TEVAR术治疗稳定型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可降低假腔扩展率,但有手术相关并发症,并不能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系统性回顾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TEVAR)后主动脉重塑结果.方法 检索已发表的评估TEVAR术后主动脉重塑文献,系统性回顾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形态学测量方法及结果.共纳入19篇文献,其中仅3篇文献采用三维重建软件进行测量.各文献测量变量多为夹层真腔、假腔直径或面积,仅有少数文献计算了真假腔体积.结果 各文献测量的主动脉平面、术后随访时间及测量方法不同,无法进行数据整合.但总体趋势为急性B型夹层患者术后主动脉重塑效果(胸主动脉假腔血栓化比率为80%~90%)优于慢性患者(38%~91.3%),且更具有一致性;降主动脉术后假腔完全血栓化比率高于腹主动脉,降主动脉近端的主动脉重塑效果良好,膈肌角平面以下重塑效果较差.结论 尽管TEVAR术后主动脉重塑的描述方式各异,但多数文献显示夹层累及主动脉范围广者术后重塑效果差,与夹层远端裂口旷置有关.覆膜支架长度、治疗时间等因素对术后重塑均有影响.统一的评估标准有利于评估主动脉重塑效果,并为临床决策提供更有力的科学支持.  相似文献   

8.
张文卿 《放射学实践》2019,34(5):574-577
【摘要】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ATBAD)是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急危重症。近年来,腔内修复治疗(EVAR)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已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由于胸腹主动脉特殊的解剖结构、疾病本身的复杂性、术后支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及修复技术的多样性,对于急性复杂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cATBAD),选择外科手术还是腔内修复治疗、如何更科学地选择支架及应用相关技术进行腔内修复治疗,仍是困扰许多介入医生的问题。本文就cATBAD的腔内修复治疗作一综述,以期提高对腔内修复治疗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治疗的荟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治疗的技术成功率、轻微并发症、严重并发症、脑卒中、截瘫等的发生率.方法 系统收集1999年至2009年Medline收录的有关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治疗文献,通过制定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所得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在收录的12篇文献中,共有病例数761例,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治疗的技术成...  相似文献   

10.
随着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的广泛应用及迅速发展,腔内治疗已成为了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一线治疗方法。腔内治疗主动脉夹层的预后除了依赖于术前个体化方案的制定和术中操作者的经验,更依赖于手术指征及时机的掌握。对于急性期复杂性B型夹层,提倡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早期行TEVAR手术;对于急性期非复杂性B型夹层是否可行TEVAR手术仍存在争议。文章主要就急性期B型主动脉夹层行腔内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腔内修复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效果。方法:对2005-09~2010-02期间18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实行血管造影和血管腔内带膜支架植入手术治疗,术后3、6、12个月行CTA检查,观察手术疗效以及有无狭窄、移位和扭曲等术后并发症。结果:无中转开胸手术。除1例再发Stanford A型夹层破裂死亡外,其余患者均顺利出院。结论: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早期结果满意,中远期效果还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治疗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经验,分析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处理方法.方法 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127例B型主动脉炙层患者接受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治疗.B型夹层112例,B型主动脉穿透性溃疡15例.术前、术后10 d行64排CTA检查,证实手术效果.统计分析围手术期病死率、主要并发症发生率,探讨死亡及发生主要并发症的可能原因.结果 手术成功率100%,围手术期死亡3例,病死率为2.4%,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为13.4%(17/127),包括截瘫1例,逆行性A型夹层1例,脑梗死致意识障碍2例,支架相关并发症9例,严重内漏4例.结论 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安全、有效,但主要并发症的发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慢性复杂降主动脉夹层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2年2月至2014年3月沈阳军区总医院收治的86例慢性复杂降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资料,主动脉腔内隔绝术后近期、远期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所有86例患者手术成功率为100%,共植入带膜支架91枚,其中植入单枚带膜支架81例,植入2枚支架5例。支架平均直径(34.0±4.2)mm,平均长度(126.0±33.2)mm。造影剂少许内漏3例;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合并阵发性房颤植入永久起搏器1例;因破口邻近左锁骨下动脉开口,带膜支架近心端部分封闭左锁骨下动脉18例(20.9%),完全封闭左锁骨下动脉10例(11.6%),术后均无椎基底动脉缺血症状及左上肢血供异常。联合冠状动脉介入治疗7例(8.1%),住院期间无心脏不良事件发生。57例患者接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62.8±34.7)个月,随访期内9例死亡,病死率为10.5%(9/86)。其中,2例(2.3%)因夹层相关疾病死亡,3例(3.5%)心源性死亡。术后6个月复查主动脉CTA,所有随访患者支架贴壁良好,无变形或移位,真腔内径扩大,假腔内径缩小,血肿部分完全吸收,3例内漏患者内漏自行封闭。结论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慢性复杂降主动脉夹层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螺旋CT在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螺旋CT血管成像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1例StanfordB型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采用螺旋CT评估,26例单用螺旋CT评估,5例加做MR血管造影(MRA),判断裂口位置、夹层真假腔、夹层范围。结果 螺旋CT显示近端裂口的敏感性为100%,夹层动脉瘤真假腔的识别率为100%;近端裂口位置与术中DSA所见相符合者29例,准确性为93.54%,2例与DSA不符合者,未影响手术方案以及移植物的选择。夹层范围识别的准确性为100%,基于CT结果选择移植物的准确性为100%。结论 CT增强像适合裂口的评判、相关数据的采集。其他多种方式的重建有利于整体解剖形态、夹层范围的观察。模拟内窥镜成像对裂口观察有较大帮助。螺旋CT在腔内隔绝术的术前评估中有重要价值,可作为常规术前检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经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治疗后血管形态学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51例接受TEVAR术治疗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前及术后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分析术后1个月内、1~6个月、6个月后主动脉各段真假腔内径及假腔血栓化情况.结果 TEVAR术后胸主动脉真腔扩大、假腔缩小,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主动脉管径真腔和假腔变化较术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腹部重要分支动脉血供情况较术前有所改善.结论 TEVAR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近中期效果确切,但仍需要远期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贫血对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ATBAD)患者行腔内修复术(TEVAR)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2年6月至2022年2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行TEVAR的1341例胸主动脉扩张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最终纳入78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前血红蛋白水平将患者分为贫血组(n=86)与非贫血组(n=699)。比较两组患者近期与远期临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将基线数据中存在差异的指标纳入COX多因素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对远期随访事件进行校正。结果贫血组近期全因死亡发生率、主动脉源性死亡发生率、新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率高于非贫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贫血组远期全因死亡发生率、新发卒中发生率、总体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再次TEVAR发生率均高于非贫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过COX多因素风险比例回归模型校正后,贫血组全因死亡发生率、新发卒中发生率、总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再次TEVAR发生率高于非贫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ATBAD贫血患者行TEVAR后近期、远期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增加,预后较差,在诊疗过程中需要关注患者肾功能及脑卒中。  相似文献   

17.
18.
StanfordB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后截瘫的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9.
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微创腔内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适应证的选择及并发症的防治原则,回顾了1998年至2000年对32例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实施的微创腔内隔绝术(即经股动脉将支架-人造血管复合移植导入主动脉封闭夹层裂口)。移植物均为直型,长度95-130mm,口径28-40mm。手术操作成功率100%。术后死亡1例,其余无心、肺、肾及截瘫等严重并发症,说明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安全、有效,为治疗为病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0.
血管腔内隔绝术治疗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腔内隔绝术治疗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技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对10例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2例为DeBakeyШa型,8例为DeBakeyШb型。1例夹层动脉瘤仅累及腹主动脉,合并真性动脉瘤。影像学资料显示全组有3例在不同部位有2个以上撕裂口。结果:1例腹主动脉混合型动脉瘤按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进行,2例将人工带膜支架封闭左锁骨下动脉口,另7例均顺利进行主动脉腔内隔绝术。随访2~16个月,全部病例均存活。结论:血管腔内置入带膜支架型人工血管是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