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中医辨治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胆汁瘀积性肝脏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可归属于中医"黄疸、臌胀"等范畴。病因有外感湿邪、饮食失宜、情志失调、劳倦内伤以及禀赋不足几方面,病性虚实夹杂,临床上可表现为"湿—瘀—毒—虚"的演变过程,但以瘀贯穿疾病始终。治疗上当活血利湿、清化瘀毒、补虚祛瘀。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一种主要发生于肝内小叶间胆管细胞的慢性胆汁淤积性自身免疫性肝病,人群发病率为每年4~30例/万,病死人数占肝硬化病死人数的1.6%~2.0%。PBC发病机制不明确,主要认为与自身免疫有关。西医常用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效果欠佳。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试验证明中医药治疗PBC疗效确切,可显著提高临床有效率。文章主要从病因病机、中医药治疗方面综述近5年来PBC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同时指出了目前中医药治疗PBC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 PBC)患者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G, Ig G)亚型的分布特征。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收治的28例PBC患者、29例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 AIH)患者及同期30名健康体检者。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Ig G1、Ig G2、Ig G3、Ig G4水平;分析Ig G亚型水平及Ig G亚型占总Ig G水平百分比的分布特征。结果 IgG1、IgG1/IgG、IgG3、IgG3/Ig G在3组中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AIH组以Ig G1、Ig G1/Ig G升高为特点,PBC组以Ig G3、Ig G3/Ig G升高为特点。PBC组的Ig G3与Ig M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709, P <0.001)。PBC患者中Ig G3水平正常组与Ig G3升高组抗线粒体抗体(AMA)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10, P=0.030),Ig G3升高组的AMA-M2显著...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肝病,近年来其发病率不断升高,许多患者单纯用西药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姚树坤教授擅长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诊治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疗效显著,颇具心得。姚树坤教授认为随着生活方式特别是饮食习惯的改变,现今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大多属湿热瘀阻证。在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时主张治病求本,尤其注重对健康饮食的宣教,指导患者饮食以粗粮、蔬菜为主,体现了“治病求本,药食同源”的思想。用药上以清湿热为治疗大法,辅以理气、化瘀,处方简练,并根据患者病情轻重及相兼证候灵活加减药物,往往取得很好的疗效,值得学习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7.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 PBC),又称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是一种少见的自身免疫性肝病,发病率低,发病机制不明确,无法治愈。研究表明外界环境因素导致发病率逐年升高,所以构建发病因素相似的动物模型研究PBC的发病和治疗都具有重要意义。现通过阅读20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各种外源性物质(2-辛炔酸偶联牛血清白蛋白、聚肌苷酸胞嘧啶核苷酸、新鞘氨醇杆菌、抗线粒体抗体抗原、同源胆管蛋白)诱导PBC动物模型的方法,分析各种造模方式的特点。为研究者选择更合适的动物模型,探索PBC发病机制和研发新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 PBC)患者发生瘙痒的比例极高,反复发作性瘙痒,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根据PBC相关性瘙痒的症状可归属于中医皮肤瘙痒范畴,且中医药治疗皮肤瘙痒具有独特的优势,文章试从五脏角度探讨PBC相关性瘙痒的治疗,以期为临床提供些许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自身免疫性肝病,其药物治疗往往依赖于熊去氧胆酸(UDCA)。而UDCA曾是唯一获美国FDA批准治疗PBC的药物。虽然UDCA在治疗过程中有着显著的临床效果,但仍有将近40%的患者应答不佳或出现耐药。奥贝胆酸(OCA)作为一种法尼醇X受体(FXR)激动剂,已由临床试验验证具有降低血清肝生化指标的重要作用。瘙痒是OCA最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并且随着用药剂量的增加而加剧。本文就OCA在PBC治疗中的疗效和常见的不良反应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探讨熊去氧胆酸(ursodeoxycholic acid,UDCA)联合泼尼松龙、免疫抑制剂治疗难治性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平阳医院就诊的难治性PBC患者59例,所有患者在原有UDCA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泼尼松龙和免疫抑制剂(硫唑嘌呤或吗替麦考酚酯),记录患者在基线和治疗3、6、12、18、24个月时的实验室检查、免疫指标、肝纤维化无创性评估数据,探讨影响难治性PBC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所有患者基线时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γ-谷氨酰转移酶(γ-glutamyl transferase,GG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G和IgM均高于正常值范围,白蛋白(albumin,ALB)均低于正常值... 相似文献
12.
白细胞介素-17(IL-17)是主要来源于Th17细胞的细胞因子,在介导自身免疫性疾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IL-17受体(IL-17R)在机体广泛表达,与IL-17特异性结合后,可引起并增强炎症反应.IL-17与多种肝疾病密切相关.文章主要就IL-17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中的表达和促炎、促纤维化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价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人群心脑血管事件风险,以期提供最新的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国内外公开发表的PBC并发心脑血管事件风险的文献,提取心脑血管事件风险效应量并通过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PBC组冠脉事件风险显著增高(RR=1.56;P=0.0002),脑血管事件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1,P=0.94);进一步亚组分析显示,PBC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颈动脉狭窄风险显著低于对照组(RR=0.63,P=0.03),而卒中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11,P=0.40)。结论 PBC人群有可能并发更高的冠心病风险,而发生早期脑血管事件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颈动脉狭窄等风险更低。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是一种具有遗传易感性的慢性进行性胆汁淤积性肝病。近年来,随着对本病认识的不断加深以及自身抗体检测手段的广泛运用,其病例数正明显上升。但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肠道菌群与胆汁酸代谢的互作失衡被认为在PBC发生发展中具有关键作用。研究发现,胆汁酸的合成与代谢受肠道菌群的调控;胆汁酸及其相关受体则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肠道菌群的结构,进而参与PBC的发展。胆汁酸与肠道菌群互作关系越来越得到重视。中医学认为PBC病位虽在肝胆,但其发生发展离不开脾的作用。基于中医理论与现代临床研究,发现脾虚肝郁是PBC的关键病机。结合现代医学以及分子生物学文献认为肠道菌群失调与中医脾虚密切相关,胆汁酸代谢异常是肝郁的微观表现,且在PBC病程中,“肠道菌群-胆汁酸互作”关系失衡与中医“脾虚肝郁”相契合。从“肠道菌群-胆汁酸互作”角度探讨PBC脾虚肝郁的生物学内涵,对于研究脾虚肝郁的病机实质及其代表方药对阻止PBC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研究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中发生CD8+细胞毒性T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穿入现象及其意义。方法:收集53例PBC患者肝穿刺标本,采用H&E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方法,在光学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PBC肝组织中CTL的穿入及穿入宿主细胞的类型,并分析与病程的关系。结果:53例PBC患者中10例(18.9%)发生淋巴细胞穿入肝细胞,15例(28.3%)发生淋巴细胞穿入胆管上皮,仅1例患者同时存在淋巴细胞穿入肝细胞和胆管上皮细胞。免疫荧光染色证实穿入的淋巴细胞是CD8阳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早期PBC患者中4例(22.2%)、晚期PBC患者中6例(17.1%)发生CTL穿入肝细胞,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PBC患者中9例(50.0%)、晚期PBC患者中6例(17.1%)发生CTL穿入胆管上皮,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2,P<0.05)。结论:在PBC肝组织中,CTL可穿入肝细胞和胆管上皮细胞,CTL穿入胆管上皮细胞并导致其发生凋亡可能是PBC发病过程中胆管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文章报导该院自1986~1995年收治的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20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44岁。从出现症状至确诊平均病程2年,阻塞性黄疸是该组病人的突出表现。诊断主要依靠直接胆道造影,如胆管纤细,枯树枝状,串珠状,剪枝状或跳跃节段状,水中胆道病理检查可以与胆管癌鉴别。硬化性胆管炎应该早期治疗,主要手术方式是胆管空肠Rouxy吻合加肝内胆管U管引流,胆管的支撑管应停留1年以上。本病最终会引起胆汁性肝硬化,终末期可选择肝移植。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9):139-143+封三
目的 研究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的肠道菌群丰度和多样性。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9例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另有8名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分别提取肠道菌群DNA,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方法扩增V3~V4区序列相应基因片段,建库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Alpha多样性分析中,两组间Ace指数、Chao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OTU聚类和物种注释,发现两组间部分菌群的丰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NC)相比,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组(PBC)解纤维素根瘤菌(Cellulosilyticum)、霍尔德曼氏菌(Holdemanella)、毛螺菌(Lachnospiraceae)、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和摩根菌(Morganella)降低,亨盖特拉菌(Hungatella)显著升高。此外,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PBC组和NC组肠道中大肠杆菌的含量,发现PBC组中的含量显著高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健康对照组(NC)相比,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组(PBC)在一定水平上肠道菌群发生了改变。进一步分析肠道菌群的变化,有望为研究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发生发展和寻找新的敏感微生物标志物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一种少见的自身免疫性肝病,也是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罕见病因。报告1例以骨痛起病的PBC病例,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重视。方法 纳入1例以骨痛为主要表现的老年女性,评估患者实验室检查指标、骨密度、骨骼X线影像特点,并通过复习文献,总结PBC合并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特点。结果 患者为61岁女性,双髋、双膝疼痛1年余,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提示骨质疏松症。患者无乏力、皮肤瘙痒、黄染等胆道梗阻表现,肝功示胆管酶γ-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升高,抗线粒体抗体Ⅱ型(AMA-M2)阳性,提示患者为PBC导致的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结论 PBC临床表现隐匿,以骨痛、骨质疏松症起病少见。骨质疏松症患者如合并胆管酶升高、AMA-M2阳性,应考虑该病可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小板(PLT)比值指数(APRI)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不良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8年1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123例PBC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Spearman秩相关分析APRI与患者肝组织学分期的关系,评估APRI、AST、1/PLT与PBC不良预后的相关性,分别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并确定最佳截断值,选取曲线下面积(AUC)最大的指标,分析其与PBC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123例PBC患者中,28例出现不良预后,其中肝移植7例,肝病相关死亡21例。Spearman秩相关分析提示,APRI与PBC患者肝组织学分期秩相关系数Rs=0. 552(P <0. 001)。APRI、AST、1/PLT预测PBC不良预后的AUC分别为0. 84(0. 75~0. 93)、0. 76(0. 66~0. 86)、0. 81(0. 71~0. 91),截断值分别为1. 33、90. 5 U/L和0. 007 6×109/L。APRI> 1. 33、AST> 90. 5 U/L、1/PLT> 0. 007 6×109/L判断PBC出现不良预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5. 71%、75. 00%、71. 43%和76. 84%、81. 05%、76. 84%;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2. 17%、53. 85%、47. 62%和94. 81%、91. 67%、90. 12%;准确度分别为78. 86%、79. 67%、75. 61%。APRI> 1. 33组较APRI≤1. 33组生存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结论 APRI与PBC肝组织学分期呈正相关,基线APRI> 1. 33对PBC患者进展为肝移植或肝病相关死亡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