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通过ELISA、核酸检测技术联合检测献血人群HIV感染标志物,为检测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温州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363 156份,进行2遍ELISA+1遍核酸检测(NAT)的筛查模式进行HIV感染标志物检测,反应性标本送温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确证试验,并对HIV检测模式进行分组,A组ELISA单试剂(3代)+NAT、B组ELISA单试剂(4代)+NAT、C组ELISA双试剂+NAT,比较分析各组间筛查反应性率、确证阳性符合率、灵敏度、特异性等指标。结果 检测363 156份献血者血液标本,共筛查出反应性样本348份,确证阳性样本45份,3种检测模式均能将45份确证阳性样本正确检出,但不同组合筛查反应性率、确证阳性符合率差异显著。结论 不同组合模式均有很高的检测灵敏度,引入NAT检测后可减掉1遍ELISA检测,不影响灵敏度的同时提高特异性,可降低假阳性血液报废,更好地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中山市无偿献血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发展趋势,为提高实验室的检测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年1月~2012年10月采集的本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采用ELISA试剂进行筛查,反应性标本用免疫印迹(WB)法进行确证。结果 294 988例标本中,初筛阳性338例,WB阳性41例,符合率为12.1%。进口和国产试剂确证阳性符合率分别为18.2%和44.4%。确证标本中,S/CO值均≥5.98;两种试剂均有反应性且S/CO值>10.0的标本确证阳性符合率为100%;gp160、gp120、p24出现频率100%。结论中山献血者感染趋势呈波形变化。双家阳性标本S/CO值越高确证试验阳性符合率越高。  相似文献   

3.
孙昂  王华洪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7):1335-1337
目的利用HIV ELISA检测值/临界值(S/CO值)预测确证结果,探讨建立献血者告知的可行性策略。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12月采集的91 231份血液标本均采用2种试剂进行筛查,有反应性标本267份,其中试剂1检测有反应性标本113份,试剂2检测有反应性标本164份,2种试剂检测均有反应性标本10份。267份有反应性标本送市CDC用WB法确证。结果 257份标本单种试剂检测有反应性确证为阴性247份,不确定10份;两种试剂均有反应性的10份标本,确证阳性8份,确证阴性1份,不确定1份。确证阳性标本的S/CO值明显高于不确定和阴性标本。结论 2种试剂检测均为反应性,与WB确证阳性结果有较高的符合性。确证结果与确证的条带分布有关,可根据ELISA筛查反应性强度(S/CO值高低)预测确证结果,有助于献血者管理。  相似文献   

4.
3种检测模式筛查血液抗-HIV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酶联免疫吸咐试验(ELISA)双抗原夹心法3种模式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的比较,探讨各检测模式的特点,选择适合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抗-HIV的检测模式.方法:采用双抗原夹心ELISA-步法单试剂、二步法单试剂、(一步法 二步法)双试剂3种检测模式,平衡检测献血者标本52404份,初筛阳性标本送广东省艾滋病检测确证中心实验室进行确证.结果:检测52404份标本,一步法单试剂初筛阳性95例,确证阳性4例,假阳性率0.17%;二步法单试剂初筛阳性27例,确证阳性4例,假阳性率0.04%,双试剂联合检测初筛阳性115例,假阳性率0.21%;二步法单试剂的假阳性率明显低于一步法单试剂和双试剂(P<0.01),3种检测模式的特异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ELISA双抗原夹心二步法单试剂的综合检测效果优于一步法单试剂和(一步法 二步法)双试剂;一步法不可避免地存在强阳性标本漏检的隐患,不再适合于检测HIV抗体的初筛试验,二步法更适合于HIV抗体的初筛试验和血液筛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清远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初筛实验与确证实验结果符合率,为提高实验室HIV抗体检测技术提供依据.方法 对清远市2010-2011年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初筛的273份标本HIV抗体阳性及可疑阳性的结果与确证实验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73份标本,经蛋白印迹(WB)试验确证HIV-1阳性257例,占94.14%;不确定9例,占3.3%;阴性7例,占2.56%.筛查阳性与确证阳性总体符合率为94.14%,确证条带gp160、gp120、p24出现率均有95%以上;出现8条以上条带的有166份,出现率为64.59%.结论 初筛试剂检测HIV抗体与WB确证试验的检测结果符合率较高,但判断HIV抗体阳性或艾滋病必须经WB试验确证,以排除假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郑州市728份HIV抗体初筛阳性标本检测,分析对比复检及确证方法的优劣及符合情况,探讨目前HIV抗体检测工作的现状及可能存在的问题。方法对郑州市属各区、县(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疗结构、血液中心等送检的HIV抗体初筛阳性样本,用酶联免疫试验(ELISA)和胶体硒法进行复检,复检阳性反应的样本用免疫印迹试验(WB)进行确证检测,并对确证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728份HIV抗体初筛阳性样本经过复检,有697份呈阳性反应,经WB法确证检测,621份为HIV-1抗体阳性;不确定68份;阴性8份。结论 ELISA法与胶体硒法的联合复检,可有效排除初筛假阳性标本,也可以减少单一方法的漏检,提高确证的阳性符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威海市HIV初筛、复检和确证结果的关系,了解全市HIV检测水平,为威海市艾滋病防治提出针对性策略。方法采用第4代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胶体硒试验,对威海市2015~2018年各筛查实验室送检的初筛阳性标本进行复检,使用免疫印迹试验(WB)对复检阳性标本进行确证试验。结果 734例筛查阳性标本中复检阳性502例,确证阳性460例,确证阴性11例,不确定31例。不同来源(医疗、疾控、采供血机构)初筛标本的复检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确证阳性标本中男女比例为16.7∶1。确证阳性标本WB各条带中gp160、gp120出现率最高均为100.00%,p55出现率最低为44.35%。不确定标本的WB带型有8种。结论 2015~2018年威海市各检测机构HIV复检符合率较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临沂市无偿献血者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筛查和确证结果进行分析,了解无偿献血者HIV流行情况,制定合适血液筛查策略,降低输血风险。方法临沂市中心血站采用1种国产三代和1种国产四代ELISA试剂,以及核酸检测(NAT)试剂进行HIV筛查,筛查反应性标本送临沂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进行确证。结果 2015年1月-2017年12月共263 898例无偿献血者进行HIV筛查,225份样本筛查呈反应性并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确证实验,其中,确证阳性27份;不确定10份。确证阳性中男性26例,女性1例;40岁的有19例,占70. 37%;已婚的19例,占70. 37%;男男同性恋者16例,占59. 25%;首次献血有17例,占62. 96%。核酸检测筛查了223 444份标本,ELISA(-)/NAT(+) 2例,跟踪确证为阳性。结论临沂市无偿献血者中HIV感染者较高,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下,多为首次献血者,传播方式为性传播,以男男性行为为主,要做好献血前咨询工作;核酸检测缩短了HIV血清学检测窗口期,对降低输血传播疾病风险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并评估EUROBlot One全自动免疫印迹检测系统(简称EBO)应用于HIV初筛阳性标本确证试验的可行性。方法对226份HIV初筛阳性的血清标本,分别采用欧蒙EBO和MP半自动蛋白印迹仪,用MP-WB试剂,进行HIV抗体确证检测并对比检测结果。另外,对其中随机40份血清标本,采用MG-RIBA抗体确证试剂进行EBO上机检测,与WB试剂在EBO上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EBO与MP半自动蛋白印迹仪检测的阳性、阴性符合率均达到100.00%,两者的检测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及相关性。EBO检测的阴性、阳性占比结果与文献平均值基本一致,与临床确诊结果完全一致。RIBA试剂与WB试剂应用于EBO的检测结果符合率为97.50%,灵敏度为97.50%。结论 EBO的检测性能符合HIV抗体确证检测的要求,可根据需求,使用WB或RIBA抗体确证试剂进行全自动检测,且具有全自动血清加样、无人值守操作、信息化管理及标准化操作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ELISA和NAT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找出两种检测方法在血液筛查中的优势、劣势。方法:收集宁夏地区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无偿献血者标本,进行ELISA和NAT检测,并对检测数据进行比对分析。结果:两种检测方法比对中共检测标本60958份,酶免检测总阳性数为477份,阳性率为0.78%,NAT检测阳性数154份,阳性率为0.25%。ELISA双试剂阳性标本与核酸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65.14%,单试剂阳性标本与核酸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2.17%,灰区阳性标本与核酸检测结果符合率为0。ELISA检测阴性标本NAT检测阳性数为57例,全为HBV DNA阳性,经电化学发光检测乙肝两对半结果为50例是隐匿性乙肝感染,7例检测结果为阴性。结论:NAT检测假阳性率较ELISA低,ELISA方法漏检主要为隐匿性乙肝感染的漏检。NAT检测方法在献血者血液筛查中优于ELISA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中山市普通人群和献血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状况,提高实验室的检测水平。方法 2008~2012年期间,利用胶体金和ELISA技术筛查中山市普通人群和献血者HIV抗体,反应性标本用免疫印迹试验(WB)确证。结果共检测275 512例标本,初筛阳性率,普通人群0.11%(52/45 264),献血者0.12%(280/230 248);WB确证阳性符合率,普通人群为36.5%(19/52),献血者为12.5%(35/280);普通人群和献血者中HIV确证阳性率为0.04%(19/45 264)、0.02%(35/230 248);确证阳性者gp160、gp120、p24出现频率100%。结论中山普通人群和献血者感染趋势总体较为为平稳,普通人群HIV送检确证符合率较献血者高,HIV确证结果可以间接评价初筛试剂盒质量。  相似文献   

12.
101532名献血者血液抗-HIV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进行HIV初筛实验室HIV抗体初筛结果与确证实验室结果的对比分析,确保输血安全。方法分别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和北京吉比爱两家酶联免疫吸附夹心法(ELISA)抗HIV(1+2)检测试剂,对101532份无偿献血标本进行分析检测,并与确证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01532份标本中共检出114例初筛阳性标本;用蛋白印迹法(WB)确认,反馈结果为10例阳性;114份样本中样品吸光度值与临界值的比值(S/CO)值0.8~1倍的共34例(29.82%),未有样本确证为阳性;S/CO值在1~2倍的共33例(28.95%),有1例样本确证为阳性;S/CO值在2~5倍的共24例(21.05%),未有样本确证为阳性;S/CO值5倍共23例(20.18%),有9例样本确证为阳性。结论初筛实验室与确认实验室的结果有较大差异,应改进检测筛查方法,提高血液安全的同时减少血源浪费。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ELISA和NAT平行的血液筛查模式对降低经输血感染病原体风险的有效性。方法收集常州市2016—2019年270215例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采用两次ELISA并行检测HBsAg、抗HCV、抗HIV和抗TP。268264例ELISA双阴性标本采用6人份混样(pool)NAT进行HBV DNA、HCV RNA和HIV RNA的检测,核酸阳性的pool进行拆分单检。结果270215例无偿献血者HBsAg、抗HCV、抗HIV和抗TP的阳性率分别为2.58‰(697例)、1.49‰(402例)、0.23‰(61例)和3.06‰(827例)。268264例酶免阴性无偿献血者HBV DNA、HCV RNA和HIV RNA阳性率分别为0.86‰(230例)、0.01‰(3例)和0.01‰(2例)。结论ELISA与NAT两种检测方法能相互补充,极大降低了输血感染病原体的残余风险,保障输血安全。NAT能进一步缩短血液传染性病毒的检测“窗口期”,检出隐匿性病毒。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济南市无偿献血者HBV感染情况,为隐匿性乙型肝炎(乙肝)的检测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12月采集的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207 705份,均经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筛查,经筛查后HBsAg、抗-HCV和抗-HIV-1/2无反应性及仅1种试剂为反应性的标本共203 606份,进行核酸扩增技术(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techniques,NAT)检测。结果 ELISA检测HBsAg阳性1 059份,阳性率0.510%;NAT检测NAT阳性130份,阳性率0.064%。检出HBV DNA阳性标本74份,阳性率64.910%。结论 HBV感染仍是导致血液淘汰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NAT检测,可以极大地增加隐匿性乙肝的检出率,降低血液残余风险。要加强采血前征询及HBsAg快检工作,提高实验室检测水平,确保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在血站献血者血液筛查中应用核酸检测技术(NAT)的价值。方法:选取我血站2016年1月-2017年5月合格献血者血液标本共38658人份,实施核酸3项联合检测,分项确证NAT检测反应性标本。结果:38658人份血液标本实施NAT检测,阳性检出率为0.12%;HIVRNA分项确证检测阳性率为0%,HCVRNA分项确证检测阳性率为0%,HBVDNA分项确证检测阳性率为65.21%。结论:NAT能在ELISA检测阴性的献血者血液标本中筛查到HIV RNA-1,-2、HCV RNA和HBV DNA反应性标本,有助于提升血站献血质量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析核酸检测技术(NAT)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漏检HIV和HBV血样筛查中的应用。方法:择取本站于2014年4月-2016年1月期间留取的经2遍ELISA检测后,各项指标均合格的无偿献血者血样本4880例。然后通过六混样用两种试剂对血样本进行NAT检测,检测后的阳性标本以两种试剂对其行拆分单管NAT检测。结果:4880例ELISA检测阴性标本经NAT检测后,有1例样本呈现为HIV阳性,7例呈现为HBV阳性。结论:对血样本进行核酸检测,可以进一步保证临床用血质量,确保临床用血安全,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值得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2009—2011年恩施州186份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确证阳性样本进行免疫印迹(WB)条带分析,增强对WB试验结果的分析判断能力。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2009—2011年恩施州辖区HIV抗体初筛阳性标本进行复核检测和使用WB试验进行确证检测。结果 269例初筛阳性者中ELISA复核HIV抗体阳性210份,阳性率为78.07%;复核HIV抗体阴性59份,阴性率为21.93%。WB试验阳性186份,占88.57%;15份为不确定,占7.14%;9份为阴性,占4.29%。WB带型分布:其中7条带以上共计181例,占97.31%;6条带的3例,占1.61%;5条带的1例;占0.54%。性别、不同年龄组间与各WB带型分布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艾滋病HIV抗体初筛与确证实验中,复检试剂种类的选择对确证阳性率影响较大,WB带型的阳性判定应严格按照《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并结合试剂说明书,参考实际情况,谨慎判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比分析HIV抗体筛查(ELIA)与免疫印迹试验结果,探讨两种方法检测HIV抗体的差异性.方法 参照2004年<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的要求,对HIV抗体初筛检测呈阳性反应的标本采用免疫印迹试验进行确证.结果 2472例HIV抗体复核标本中,两种ELISA都呈阳性反应的为2467例,与WB的阳性符合率为97.97%;ELISA1呈阳性反应且ELISA2呈阴性反应的为5例,与WB的阳性符合率为0%;S/CO值落在了1~5.9之间,阳性符合率为43.48%;S/CO值在6~9.9之间,确证试验阳性符合率为95.56%;S/CO值≥10,确证试验阳性符合率为99.64%;所有的确证标本中,gp160、gp120、sp41、p24的出现都在95%以上,同时也出现了36例gp36的标本.结论 ELISA诊断试剂存在有一定的假阳性,随着S/CO值的增高,与确证试验的阳性符合率也将升高,但是高S/CO值的样品并不代表感染HIV,HIV抗体阳性的报告建议以确证试验的结果为准;WB确证方法在不确定标本中存在一定的缺陷.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核酸检测(NAT)筛查血液HBV/HCV/HIV感染的结果。方法对绍兴市2015年1月—2016年2月采集的52 339份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谷丙转氨酶(ALT)检测,并采用2家不同公司生产的ELISA试剂(A/B)进行HBs Ag、梅毒、HCV抗体、HIV抗体检测,排除ALT和梅毒阳性标本后进行HBV/HCV/HIV核酸检测。结果共有52 228份标本用ELISA和NAT作平行检测。以NAT检测结果为金标准,HBV检测阳性169份,阳性率3.24‰;A试剂灵敏度为55.62%,特异度为99.95%;B试剂灵敏度为59.76%,特异度为99.97%。HCV检测阳性11份,阳性率0.21‰;A试剂灵敏度为100.00%,特异度为99.83%;B试剂灵敏度为100.00%,特异度为99.93%。HIV检测阳性5份,阳性率0.10‰;A试剂灵敏度为80.00%,特异度为99.98%;B试剂灵敏度为80.00%,特异度为99.95%;A、B试剂均有1例窗口期漏诊。结论 ELISA联合NAT检测可进一步提高血液病毒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范炜  燕清丽 《现代预防医学》2016,(17):3210-3212
目的 了解2015年淮安市艾滋病病毒(HIV)抗体初筛阳性标本的复检与确证结果,为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初筛阳性的标本,用第四代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胶体硒试验进行复检,其中任何一种试剂检测结果呈阳性反应即使用免疫印迹试验(WB)进行确证检测。结果 211份初筛阳性标本经复检,有200份待确证(200/211,94.8%),除去10份既往阳性,最终使用WB确证试验检测190份,其中HIV-1抗体阳性134份,阳性率为70.5%;HIV抗体阴性38份,阴性率为20.0%;HIV抗体不确定18份,占9.5%。在确证阳性的标本中,条带gp160和gp120的出现率为100.0%,p39和p55出现率较低,分别为48.5%和38.1%。在不确定标本中,p24出现单一条带最多占44.4%。结论 筛查试验的假阳性不可避免,必须通过WB试验确认是否感染HIV;对不确定的样本要加强随访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