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治疗绝经后妇女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方法 60例绝经后妇女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做Kegel运动锻炼盆底肌肉。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变化情况、尿失禁量、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静息状态都有所下降,观察组患者的静息状态(8.26±0.15)低于对照组(15.26±3.19),(P0.05);两组患者的最大收缩力、协调能力都有所上升,观察组〔(88.29±6.13)、(6.15±1.03)〕高于对照组〔(65.29±5.18)、(4.13±0.57)〕(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最大尿流率(39.48±5.16)明显高于对照组(33.26±5.16),(P0.05);观察组PFIQ-7评分(0.56±0.02)低于对照组(1.03±0.03)(P0.01);治疗2、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尿失禁量都有所下降,观察组〔(1.85±0.03)、(1.43±0.02)〕低于对照组〔(2.06±0.05)、(1.59±0.01)〕(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56.67%)(P0.01)。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绝经后妇女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目标策略性干预在老年女性尿失禁(U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老年女性尿失禁患者8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盆底肌肉锻炼,实验组给予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联合盆底肌肉锻炼,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行尿动力学分析仪检测,尿动力学参数主要包括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PQmax)、膀胱顺应性(BC)及Valsalva漏尿点压(PVLP)及1 h尿垫试验、Glazer评估、国际尿失禁问卷调查表(ICIQ-SF)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康复训练后,1 h尿垫漏尿量、ICIQ-SF均下降,但实验组下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盆底肌尿动力学参数均显著提高,且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前后快肌阶段、慢肌阶段和耐力测试阶段电位信号差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盆底康复采用目标策略性干预,能够有效提高UI患者盆底肌肌力、改善患者盆底肌功能进而提高盆底康复疗效及其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盆底肌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功能锻炼治疗60例老年女性真性压力性尿失禁(GSUI)的临床疗效.方法 依据患者症状分别收集轻度、中度和重度GSUI患者各20例,进行12w治疗.结果 轻度组治疗后总漏尿次数(LT)和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评分显著低于中度和重度组,而功能性膀胱容量(FV)、Valsalva漏尿点压(PVLP)和最大尿道闭合压(PMUC)显著高于中度和重度组.结论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功能锻炼是治疗轻度老年女性GSUI患者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功能训练与生物反馈疗法对高龄老年下肢功能障碍患者下肢功能康复的疗效。方法将55例高龄老年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Ⅰ(功能康复治疗组)、对照组Ⅱ(生物反馈治疗组)和研究组(联合治疗组),对照组每组18例,研究组19例。对照组Ⅰ仅做功能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Ⅱ仅以生物反馈疗法进行治疗;研究组在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基础上与功能康复训练进行联合治疗。于入选时及治疗6 w后,对三组患者的功能独立性和患肢的运动功能,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治疗后,对照组Ⅰ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Ⅱ较治疗前有改善,但改善不明显(P0.05);研究组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改善明显(P均0.05)。结论针对高龄老年患者,单一功能康复训练具有明显疗效,而单一生物反馈疗法效果不理想,但联合疗法治疗的效果更显著,远优于对照组单一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盆底康复综合疗法在肾气亏虚型压力性尿失禁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观察其对血清松弛素、尿流动力学参数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98例肾气亏虚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组。对照组49例行盆底康复综合疗法干预,观察组49例联合针灸治疗,治疗12 w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松弛素、盆腔组织转化生长因子(TGF)-β1低于对照组,血清孕酮(P)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会阴肌力测试法(Glazer)评分、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生活问卷(PISQ-31)高于对照组,国际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尿流率(Qmax)、腹压漏尿点压力(ALPP)、Qmax时的逼尿肌压力(PQmax)、最大尿道关闭压(MUCP)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总症状评分(主要症状尿失禁、小便清长,次要症状乏力、腰膝酸软)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肾气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电针阴部神经刺激与传统针灸穴位对老年女性真性压力性尿失禁(SUI)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43例经尿动学证实SU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对照组21例。分别施予相应疗法。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症状和生活质量评分(ICI-Q-SF)、盆地肌肉功能评估、尿动力学指标及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ICI-Q-SF、盆地肌肉功能评估、尿动力学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对照组ICI-Q-SF较治疗前差异也明显(P0.05)。治疗组治疗后ICI-Q-SF、盆地肌肉功能评估、尿动力学指标与对照组差异均显著(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77.27%)明显优于对照组(33.33%)(P0.01)。结论电针阴部神经刺激疗法治疗老年女性SUI综合了盆底肌锻炼和电刺激二种疗法优点,能够明显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和盆底肌肉锻炼的盆底综合疗法治疗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女性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60例,随机分为使用盆底综合疗法的试验组及单独采用盆底肌肉锻炼法进行治疗的对照组,每组各30例,并随访3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盆底肌表面肌电位的变化、尿失禁症状的变化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盆底肌收缩肌电位较对照组显著提高,1 h尿垫试验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尿失禁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增高。随访3月后,试验组的尿失禁症状评分仍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均0.05)。结论盆底综合治疗能有效地改善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盆底功能,减轻尿失禁的症状,同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肛门直肠运动协调性障碍与慢性特发性便秘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测定慢性特发性便秘患者肛门直肠压力,探讨肛门直肠协调性运动障碍在便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生物反馈训练的疗效.方法采用美国Sandhill公司生产的BioLAB动力学参数监测系统及固态压力传感器导管,对40例CIC患者进行肛门直肠压力测定,并与40例正常人进行对比,观察CIC患者肛门直肠动力学改变的特点及生物反馈训练的作用.结果便秘组肛管静息压、最大缩榨压、最大缩榨间期及缩榨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5,P<0.01,P<0.01);模拟排便动作时肛管剩余压高于对照组(P<0.001),肛管松弛率、排便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意义.有73%(29/40)的患者直肠收缩无力,42%(17/40)的患者直肠收缩压低于肛管剩余压,28%(11/40)的患者出现反常的肛管括约肌收缩;生物反馈治疗可以调整便秘患者肛门直肠的协调性运动.结论慢性特发性便秘患者存在肛门直肠的动力学异常,直肠收缩无力、肛管松弛不良和肛门括约肌的反常收缩导致排便功能的障碍,生物反馈训练可以调整这些异常的动力改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早期运动疗法结合物理康复治疗对老年骨折患者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160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进行早期运动疗法结合物理康复治疗法,对照组只采用早期运动疗法进行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机制。结果随访12个月后,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为(3.2±0.3)个月,对照组愈合时间为(3.3±0.5)个月,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后优良率对照组为17.50%和82.50%,观察组为7.50%和93.75%,两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满意度为81.25%,明显低于观察组(92.50%,P<0.05)。结论采用早期运动疗法结合物理康复治疗老年下肢骨折效果非常显著,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且获得了较高的治疗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芍药甘草汤加甘麦大枣汤联合生物反馈治疗老年功能性肛门直肠痛的临床疗效,为治疗该病提供方法。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20年6月在龙华医院肛肠科治疗的老年功能性肛门直肠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仅采用生物反馈治疗,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治疗基础上加用芍药甘草汤和甘麦大枣汤口服。疗程12周,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肛门直肠压力、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及SF-36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0%vs70%,P<0.05)。2组治疗后的VAS评分及直肠静息压、肛管静息压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的SF-36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精力、精神健康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芍药甘草汤加甘麦大枣汤联合生物反馈对老年功能性肛门直肠痛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独应用生物反馈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盆底肌电刺激疗法治疗老年女性真性压力性尿失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盆底肌电刺激疗法(以下简称电刺激疗法)治疗老年妇女真性压力性尿失禁(GSI)的疗效。方法 对40例老年女性GSI患者行电刺激疗法治疗;将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ETS)皮肤表面电极置于会阴部(阴道与肛门连线的两侧)。电刺激模式为专为盆底肌锻炼设计的一组程序化刺激。每周3次,每次60min,12周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主观及客观指标变化,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尿失禁症状消失11例,改善21例,无改善8例。症状消失和改善者功能性膀胱容量、valsalva漏尿点压、最大尿道压和最大尿道闭合压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总排尿次数、总漏尿事件次数和ICI-Q-SF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总排尿量、最大尿流率、膀胱顺应性、最大膀胱压测定容量、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和功能性尿道长度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治疗老年女性GSI疗效显著.且具有无创性和经济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功能性便秘(CFC)患者肛直肠压力及肌电(EMG)活动特点,同时观察生物反馈训练系统对CFC患者的疗效及对上述指标的影响.方法用BIOLAB动力学参数监测系统(液态式),多道胃肠功能检查仪对144例CFC患者检测,并用OrionPC/12mEMG生物反馈治疗仪进行肌电评估和训练,20例健康者作对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CFC患者肛管静息压稍下降(P>0.01)、最大缩榨压明显降低(P<0.01),直肠感知阈和最大耐受量均显著增高(P<0.01);EMG评估CFC患者盆底肌与腹前斜肌有矛盾运动100%,其运动幅值盆底肌静息状态下升高(P<0.01)和腹前斜肌降低(P<0.01);OrionPC/12mEMG生物反馈训练治疗后可显著改善CF C患者上述异常改变(P<0.01),生物反馈治疗CFC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84.03%,增加疗程的频次、缩短治疗间隔以及辅助家庭训练等可以提高疗效和降低复发率(P<0.01).结论CFC患者存在肛门直肠动力、感知觉及肌电活动异常,OrionPC/12mEMG生物反馈系统可以改善上述异常表现,对84.03%的CFC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较长时间的强化训练可望提高近期疗效,辅助家庭训练可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生物反馈联合低剂量酒石酸托特罗定治疗老年尿失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0例老年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生物反馈联合低剂量酒石酸托特罗定治疗,对照组给予酒石酸托特罗定口服,观察2组疗效及治疗前后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ICI-Q-SF)评分和生活质量指数(QOL)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67.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对照组为37.5%,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ICI-Q-SF评分和QOL评分较治疗前均有降低,治疗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物反馈联合低剂量酒石酸托特罗定治疗老年尿失禁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比观察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运动疗法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 老年CHF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在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运动疗法;对照组30例,给予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两组均治疗15 d.治疗前后以6 min步行试验、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各参数值以及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Cr)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运动疗法治疗后,6 min步行试验与对照组比较疗效显著(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测的心功能各参数治疗改善明显(P<0.05),生化指标检测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运动疗法治疗CHF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状态和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组脑钠肽(rh BNP)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56例,回顾性分析其治疗方法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分为接受常规治疗的对照组29例、接受常规治疗+rh BNP治疗的观察组27例。评估两组治疗效果;采用Swan-Ganz漂浮导管测定血流动力学参数水平;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定心功能参数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流动力学参数、心功能参数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 w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流动力学指标中心静脉压(CVP)、右房压(RA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功能参数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压末期内径(LVEDD)水平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rh BNP可改善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优化血流动力学状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青岛海滨疗养因子结合运动疗法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给予青岛海滨疗养因子结合运动疗法5周,记录并比较此疗法治疗前后血压和HRV5项时域指标,并与40例老年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前HRV5项时域指标均有显著性降低(P均〈0.05)。治疗后血压从(153.0±8.2)/(87.8±7.8)mmHg下降至(133.3±7.3)/(74.8±7.9)mmHg(P〈0.05),HRV5项时域指标和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增高(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青岛疗养因子结合运动疗法可降低血压,同时提高心率变异指标,改善自主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观察三组神经(胫神经、阴茎背神经、骶神经)电调节对颈脊髓损伤后膀胱逼尿肌过度活动的影响,研究神经电调节疗法在治疗颈脊髓损伤后膀胱逼尿肌过度活动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存在膀胱逼尿肌过度活动的颈脊髓损伤老年男性患者40例,随机分为4组:胫神经电调节组、阴茎背神经电调节组、骶神经电调节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相应的治疗。结果 经过12周试验观察,发现神经电调节组治疗前后膀胱功能均有改善,而对照组未见明显变化;胫神经电调节组静态尿道闭合压变化有显著差异,治疗后静态尿道闭合压降低(P<0.05);阴茎背神经电调节组膀胱内压的变化有显著差异,治疗后膀胱内压降低(P<0.05);骶神经电调节组静态尿道闭合压、初感尿意膀胱容量、无抑制收缩及漏尿时的膀胱容量、逼尿肌压及尿道内压的变化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静态尿道闭合压、逼尿肌压、尿道内压、无抑制收缩及漏尿时膀胱容量均降低,而初尿意的膀胱容量增加(P<0.05);三组中以骶神经电调节组的治疗效果最好。结论 神经电调节疗法可改善老年患者颈脊髓损伤后的膀胱功能,经皮骶神经电调节的治疗效果优于经皮胫神经及经皮阴茎背神经电调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模式综合疗法对老年轻中度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盆底肌力水平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的影响。方法 162例老年轻中度POP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81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物理康复疗法,观察组采用物理康复+行为训练+中药相结合的多模式综合疗法。治疗4个月后,统计对比两组疗效、复发率、治疗前后盆底肌力、盆底肌最大收缩力、收缩持续时间、血清SOD、GSH-Px含量变化,采用盆底障碍影响问卷(PFIQ)-7、盆底症状影响问卷(PFDI-20)、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问卷(PISQ)-12评估生活质量及性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53%)较对照组(85.19%)显著升高(P0.01),且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复发率(17.95%)显著低于对照组(32.35%,P0.05);与对照组治疗4个月后比较,观察组盆底肌力、盆底肌最大收缩力明显升高,盆底收缩持续时间明显延长(P0.001);治疗4个月后观察组血清SOD、GSH-Px含量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治疗4个月后观察组PFIQ-7、PFDI-20、PISQ-12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改善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01)。结论多模式综合疗法治疗老年轻中度POP效果显著,能显著改善盆底肌力,降低复发率,提高生活质量,且对血清SOD、GSH-Px含量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运动训练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6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运动训练组(n=32)和常规治疗组(n=32),均接受12 w相同的冠心病药物治疗,运动训练组同时给予运动训练。另选择30例健康老年人为正常对照组。超声心动图评估左室舒张功能和收缩功能,6分钟步行距离试验(6MWD)评估运动耐量。结果治疗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两组患者左室舒张参数A明显增高(P0.05),E、E/A比值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的6MWD均显著短于正常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均在正常范围。治疗后,常规治疗组和运动训练组患者E、A、E/A参数均有所改善,运动训练组参数E、A、E/A比值优于常规治疗组(P0.01);两组患者的步行距离均有增加,运动训练组较常规治疗组增加更显著(P0.01);两组患者左室收缩功能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运动训练能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和运动耐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m CIMT)应用于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将68例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4例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34例予m CIMT,对比两组患者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量表(FMA)〔(72.43±8.22)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83.76±10.14)分〕和Berg平衡量表(BBS)〔(48.92±5.47)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10 m最快步行速度(MWS)〔(60.42±8.57)m/min〕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10.19±2.62)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 CIMT应用于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能够有效改善其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