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标本配穴针灸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一般体征、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肠组织形态学及血清中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40只SPF级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标本配穴组、常规配穴组。以急慢性应激相结合CAS方法制备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模型。造模同时测定大鼠粪便含水量、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透射电镜观察大鼠肠黏膜超微结构、Elisa法检测大鼠血浆中IL-6、IL-8和TNF-α的含量。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其他3组的粪便含水量升高(P<0.05)标本配穴组和常规配穴组较模型组粪便含水量降低(P<0.05)且标本配穴组低于常规配穴组(P<0.05)。与空白组比较其他3组胃排空率均降低小肠推进率均增高(P<0.05);标本配穴组与常规配穴组较模型组大鼠胃排空率增高小肠推进率降低(P<0.05);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肠黏膜结构损伤,治疗后标本配穴组和常规配穴组较模型组大鼠的肠黏膜超微结构相对完整,且标本配穴组优于常规配穴组。与空白组相比其他3组血清中IL-6、I...  相似文献   

2.
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近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近年来采用针刺、灸法、穴位注射、穴位埋线、穴位敷贴、针灸结合、针推结合、针药结合等多种针灸方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情况,并分析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循证医学指导下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是必要的,尤其应该对针灸治疗IBS的机理做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古代处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古代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处方特点,为现代最佳处方的制定提供线索和思路。方法:统计《中华大典》中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相关条目,总结古籍中取穴、刺灸法特点。结论:现代针灸临床应完善、规范证候分型,借鉴古籍中丰富的辨证配穴方案,在固定处方的基础上,灵活采用多种现代治疗手段,以提高患者依从性和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临床常见的肠道功能性疾病,是一种常见的与精神因素有关,以肠道功能紊乱为主的消化系统疾病,其病理学基础为胃肠动力异常。临床表现以腹泻与便秘交替、腹痛为主要特征。中医学上属“泄泻”、“腹痛”、“便秘”等范畴,认为发病机理与脾、肝、肾关系密切,常因情志不调、饮食不节、劳倦过度等因素而诱发或加重。  相似文献   

5.
针灸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是引起便秘的常见类型之一 ,我们采用针灸疗法治疗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自 1 999年 1 0月~ 2 0 0 0年 6月消化门诊收治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 50例 ,均经实验室检查 ,下消化道钡剂造影及结肠镜检排除引起便秘的全身性疾病与肠道器质性疾病 ,均符合 1 998年罗马会议标准。其中男性 1 8例 ,女性 32例 ,年龄最大 63岁 ,最小 1 5岁 ,平均年龄 37岁 ;病程最长 2 0年 ,最短半年 ,平均病程 5年。1 .2 辨证论治主要分为两型 ,即肝郁气滞型和心脾两虚型。肝郁气滞型 :大便干或不甚干 ,排便艰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电针足三里穴对肠易激综合征(IBS)大鼠平滑肌收缩功能及皮层肌动蛋白(cortactin)的影响。【方法】将80只3月龄SPF级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穴位组、非穴位组4组,每组20只。采用高乳糖饲料喂养与束缚应激相结合的方法制备腹泻型IBS(IBS-D)大鼠模型。穴位组电针大鼠足三里穴,非穴位组选取大鼠足三里穴外侧5 mm区域的非穴位区作为针刺点。治疗结束后,测定各组大鼠全胃肠活性炭排出时间,观察大鼠近端结肠平滑肌肌条收缩水平,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近端结肠组织蛋白cortactin表达水平以及G/F-actin比值。【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全胃肠活性炭排出时间缩短(P0.05),结肠平滑肌肌条收缩基础张力、近端结肠组织蛋白cortactin表达水平及G/F-actin比值均升高(P0.05);电针足三里穴治疗后,与模型组与非穴位组比较,穴位组大鼠全胃肠活性炭排出时间延长(P0.05),肠平滑肌肌条收缩基础张力、近端结肠组织蛋白cortactin表达水平以及G/F-actin比值降低(P0.05)。【结论】针刺足三里穴可以有效改善IBS大鼠胃肠功能,并对结肠平滑肌收缩有较好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自由基与肠易激惹综合征(IBS)的关系及针灸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IBS的经典造模方法造模,观察造模后及用针刺天枢、足三里,艾灸神阕等穴对IBS大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的影响。结果IBS模型大鼠血浆中SOD活性降低,MDA和NO的含量增加;针灸能提高IBS模型大鼠血浆中SOD活性,降低MDA和NO含量。结论IBS机体抗氧化能力低下,自由基代谢产物储积;针灸疗法可以提高IBS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减少自由基代谢产物储积和其对组织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女性肠易激综合征(IBS)是否存在胆囊收缩功能异常.方法:实时超声图像检测空腹和餐后不同时间胆囊容积.结果:IBS组空腹胆囊容积、餐后不同时间胆囊残余容积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餐后不同时间的胆囊排空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女性IBS患者存在明显的胆囊收缩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10.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由环境应激、情绪、饮食等因素综合造成的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属于心身疾病范畴,涉及神经、内分泌、免疫等多个系统,病变既有肠内症状,又有肠外症状及精神情绪的异常。在临床和实验研究中,对IBS的研究重点不应局限于胃肠道局部,应注重加强对脑-肠轴和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等机体不同位相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肠易激综合征是临床常见、发病率较高的功能性胃肠病,临床以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最为多见.基于三焦分部理论来分析,其发病部位在肠,而其病因病机涉及上焦心肺、中焦脾胃、下焦肾等相关脏腑,故临床表现为上焦有心慌心悸,中焦有腹痛腹泻,下焦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等症状.中医针灸治疗宜根据三焦辨证理论选取上、中、下三焦不同...  相似文献   

12.
针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近5年针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研究概况.通过搜集整理近5年针灸及相关特色疗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成果,对其临床研究进展进行归纳和总结.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治疗方法 使用频率较高的为针刺单用或联合艾灸、中草药以及其他辅助治疗方式,其次是电针疗法、穴位贴敷、穴位注射、穴位埋线及耳穴贴压等,针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  相似文献   

13.
肠易激综合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吴晶新 《中级医刊》1991,26(6):17-19
  相似文献   

14.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长期不明原因的反复腹痛伴排便习惯改变的症候群,经检查又未发现可解释这些症状的形态学和生化学异常。肠IBS全球患病率很高,各地发病率在10%--20%之间,在英美等发达国家占所有年龄组患病率的20%~30%,占成人组的15%~20%,意大  相似文献   

15.
搜集近12年来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报道59篇,总结归纳其临床针灸治疗方法及取穴规律,结果发现:(1)临床以腹泻型针灸治疗研究居多;(2)取穴遵循:局部取穴为主,重视俞募配穴,存在循经取穴、肝经取穴亦不忽视等原则;且针多取天枢穴,灸多取神阙穴,为肠易激综合征针灸临床取穴方案的规范治疗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肠易激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
肠易激综合征(IBS)属于功能性胃肠疾病,指的是一组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粘液便,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而又缺乏形态学和生化学异常改变可资解释的症状群。西方统计约占消化科病人的20%~40%[1],但是IBS的治疗效果却难尽人意。由于尚缺乏客观、可靠的病生标志,IBS的诊断主要建立在症状学基础上(疼痛、肠功能紊乱、腹胀)。直到1962年,Chaudhary和Truelove等[2]才第一次尝试规范IBS的诊断。1978年,Manning等[3]通过前瞻性的问卷调查较系统地归纳了IBS的主要症状,发现其中的6个症状在IBS较其他器质性胃肠疾病常见,从…  相似文献   

18.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道疾病,临床上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在我国,临床上以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最为多见,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近年来针灸治疗IBS-D具有独特作用,关注度日益提升.该文从中医学和现代医学的不同角度简要概述IB...  相似文献   

19.
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取穴规律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搜集近10年来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报道近50篇,总结其取穴规律,发现天枢、足三里、中脘为使用率最高的主穴;局部取穴以腹部穴位及相关脏腑背俞穴为主;循经取穴以足阳明胃经经穴为主,肝脾两经穴位不可忽视;配穴多以八纲、脏腑辨证取穴,并注重宁心安神。并对取穴规律从中西医角度进行了分析,为针灸治疗IBS的临床取穴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胃排空及胆囊收缩功能的超声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斐燕  丁文煦 《上海医学》1994,17(10):591-592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胃排空及胆囊收缩功能的超声测定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徐斐燕,丁文煦,宗春华,李定国肠易激综合征(IBS)具有很多的非特异性胃肠道症状,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已有迹象表明IBS除累及结肠外,还可能影响食管、十二指肠、空肠及膀胱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