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胰腺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的危重疾病,也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急性胰腺炎总体病死率呈下降趋势的同时,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病死率仍可高达30%。大量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和菌群易位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起重要作用。益生菌是指活的微生物,当给予足够量时就能给宿主带来益处。本文就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益生菌联合抗幽门螺杆菌(Hp)治疗老年胃溃疡病人的临床疗效及对胃功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140例经13C呼气试验检测确定为Hp感染阳性的老年胃溃疡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采用四联疗法(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枸橼酸铋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双歧杆菌治疗。比较2组病人Hp根除情况、临床疗效、胃功能、肠道菌群及不良反应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病人临床有效率(95. 71%比82. 87%)和Hp根除率(92. 86%比80. 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 86%比14. 29%)和复发率(2. 86%比15. 7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治疗后,对照组肠道内双歧杆菌及乳杆菌数量显著减少(P<0. 05),肠杆菌、肠球菌及酵母菌数量显著增加(P<0. 05),B/E值显著降低(P<0. 05);观察组病人治疗后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数量均显著增加(P<0. 05),B/E值显著升高(P<0. 05)。2组治疗后双歧杆菌、乳杆菌、酵母菌数量和B/E值比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黄保留灌肠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伴意识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发病24 h内,头颅CT或MRI确诊大面积脑梗死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治疗遵循《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原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生大黄60 g煎水灌肠,隔日1次,14 d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1例,有效8例,无效1例,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1例,无效9例,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Z=2.117,P0.05)。结论急性大面积脑梗死伴意识障碍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大黄保留灌肠治疗,效果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婴儿湿疹是一种常见的小儿变态反应性皮肤病,近年发生率逐年增加,6~12个月婴儿湿疹发生率约为75.7%[1].反复发作的皮肤损害、瘙痒和继发感染等可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目前认为,湿疹多合并消化系统症状,其发病可能与肠道菌群失调有关.本研究应用凝结芽孢杆菌活菌片(商品名:爽舒宝)联合外用药物治疗湿疹,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联合大黄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疗效及对肠道黏膜屏障和菌群多样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6月期间就诊的9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大黄组(n=48)和对照组(n=48)。将同期就诊的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健康对照组(n=48)。所有患者均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予以生长抑素静脉推注,大黄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生大黄饮剂。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同时于入院时及治疗后7 d时收集大黄组、对照组及健康对照组大便标本,对肠道菌群情况进行检测,分析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大便菌群变化情况以及与健康对照组之间的关系。同时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肠道黏膜屏障功能进行评估并分析之间的差异。结果:治疗后1、3及7 d时,大黄组患者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淀粉酶、白细胞及C反应蛋白均低于对照组(P<0.05)。大黄组患者的腹痛、腹胀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转ICU及手术占比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7 d时,大黄组患者的二胺氧...  相似文献   

6.
放射治疗可导致周围正常的肠道组织发生损伤,从而导致放射性肠炎.无论是动物还是人体内,均发现放射治疗可导致肠道菌群发生显著性改变.因此,肠道菌群紊乱可能在放射性肠炎的发展中起关键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益生菌在改善放射治疗后腹泻、腹痛症状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等诸多方面的益处.本文将对益生菌治疗放射性肠炎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益生菌联合抗幽门螺杆菌(HP)治疗老年胃溃疡患者的疗效及对胃功能、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112例胃溃疡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四联方案(2种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铋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益生菌治疗.对比不同治疗方案治疗老年胃溃疡的疗效、HP根除率、胃肠功能变化、肠道菌落...  相似文献   

8.
益生菌对炎症性肠病的治疗作用和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明  韩真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7,15(14):1634-1638
炎症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炎症性肠病患者肠道内存在茵群失调,若给患者补充正常细菌即益生菌,使肠道内菌群失调得到纠正,可使病情缓解.益生菌能改变肠道菌群比例、转化某些肠内物质、提高肠上皮的屏障功能、防止肠细菌易位以及通过调节细胞因子减轻炎症.本文对益生菌以上作用及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老年急性脑梗死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符合静脉溶栓条件的病人在患者或家属同意后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将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194例患者按年龄分为老年组(≥60岁)和非老年组(〈60岁)两组。对两组病人在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分别予以评分,并以此来判断溶栓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溶栓后继发颅内出血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老年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香柴舒郁汤联合益生菌治疗肝郁气滞证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constipation-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诊断为肝郁气滞证IBS-C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香柴舒郁汤治疗。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 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评估患者精神心理状况;检测肠道菌群变化,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均改善,且治疗组腹痛腹胀、排便频率、大便性状、嗳气频作、胸闷不舒、两胁胀痛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而在排便状况方面两组改善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HAMA、HAMD评分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且治疗组评分降低更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肠道双歧杆菌、...  相似文献   

11.
HIV感染人体后,病毒主要储存于肠道,破坏肠道淋巴组织中CD4细胞,进而对肠道微生态产生影响。肠道中有众多共生微生物,HIV感染会引起肠道益生菌减少,条件致病菌增多。近年研究发现,补充益生菌后,益生菌在肠道内定植,可以减少有害菌对肠道屏障的破坏,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对肠道屏障有保护作用,对微生物有调节作用等。由此可见,益生菌在HIV/AIDS患者中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本文系统综述了益生菌对肠道的作用以及近年来益生菌在HIV/AIDS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2.
糖脂代谢紊乱伴随一种长期的慢性低度炎症反应,肠道菌群失调可能是导致该病发生发展和全身慢性炎症的主要原因之一。益生菌可通过调节肠道微环境,纠正血糖和血脂稳态失衡的同时改善氧化应激和炎症水平。作为一种非药物降糖降脂法,益生菌的应用旨在为改善代谢性疾病提供新视野,并引起微生态制剂研发与利用方面的更多思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基于肠道菌群的变化探讨维生素(Vit)D和益生菌的联合对骨骼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32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VitD组、益生菌组、VitD+益生菌组。连续灌胃4 w。测量各组大鼠体质量,血清钙、磷、镁、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X)、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含量及大鼠骨组织参数[骨密度(BMD)、骨体积(BV)、所选ROI体积(TV)、相对骨体积(BV/TV)、骨小梁数量(Tb.N)、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分离度(Tb.Sp)、结构模型指数(SMI)],粪便肠道菌群。结果 VitD组、VitD+益生菌组血清钙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VitD组、益生菌组和VitD+益生菌组血清CTX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VitD+益生菌组血清CTX含量明显低于VitD组和益生菌组(P<0.05);益生菌组、VitD组、益生菌组和VitD+益生菌组血清B-AL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VitD+益生菌组血清B-ALP含量含量显著高于VitD组和益生菌组(P<0.05)。VitD组和VitD+益生菌组BMD、Tb.Th...  相似文献   

14.
<正>炎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组病因尚不十分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疾病,主要包括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目前,随着环境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社会与心理压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以及诊断技术的提高,IBD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在美国UC和CD的患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研究试图评价应用认知治疗联合益生菌、匹维溴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clomnant irritable bowelsyndrons,D-IB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符合罗马Ⅲ标准的90例D-IBS患者接受认知治疗、匹维溴胺(50 mg/次,3次/d)、双岐三联活菌制剂(粪链球菌、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3种肠道固有菌的活菌制剂)(420 mg/次,3次/d)共8周,分别记录治疗前后患者SF-36生活质量评分和症状积分以评价疗效;治疗前后对粪便菌丛进行记数,对粪便中5种细菌进行培养并对集落形成单位进行记数;治疗前后用不透X线标志物测定全结肠通过时间来评价结肠运输时间的变化;应用SPSS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有81例患者完成了本研究;试验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对于D-IBS患者的治疗,认知治疗联合匹维溴胺、益生菌的总有效率达88.9%,症状改善明显尤其是对于腹痛、大便性状的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和精神健康(MH)维度的积分有显著提高(P<0.05);益生菌能够明显增加肠道双歧杆菌(P<0.01)和乳酸杆菌(P<0.05),明显减少肠球菌(P<0.01)和类杆菌(P<0.05),而肠杆菌无显著变化(P>0.05);结肠运输时间延迟显著(P<0.05)。结论认知治疗联合匹维溴胺和益生菌治疗D-IBS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许多研究显示肠道菌群的生态失调在IBD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临床上相当一部分患者对常规治疗应答不佳或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因此尝试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来治疗IBD越来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7.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可对母体及其后代产生近期和远期的不良影响,GDM患者的肠道菌群与正常孕妇存在差异,肠道菌群结构及功能的改变影响了其发生发展。近年来,国外研究发现,益生菌可不同程度地影响GDM患者糖脂代谢,但具体机制不甚明确,短链脂肪酸、过氧化物酶体增殖...  相似文献   

18.
益生菌与炎症性肠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炎症性肠病(IBD)包括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为一种机制尚不明确、临床处理难度较大的消化科疾病.在对IBD的研究过程中,人们越来越注意到肠道菌群在IBD中的重要作用,大量证据表明益生菌对IBD的治疗有所裨益,益生菌制剂也日益成为IBD药物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文综述了近年来益生菌治疗IBD的成果,并探讨了益生菌治疗IBD的相关机制.  相似文献   

19.
尤瑞克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梗死是临床老年人的常见病,药物治疗是目前治疗脑梗死的主要方法,虽然溶栓治疗已取得一定效果,但严格的时间窗仍是治疗的难点,恢复组织血流灌注、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缺血半暗带仍是目前努力的方向[1].临床研究表明,尤瑞克林能显著改善微循环,加强缺血区的血液再灌注,减小梗死面积,促进神经元再生,改善血凝状态.本研究着重观察尤瑞克林对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NIHSS)[2]、日常生活能力的评分(BI)[2]以及对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等指标的影响,探讨尤瑞克林在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中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0.
炎症性肠病(IBD)包括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为一种机制尚不明确、临床处理难度较大的消化科疾病。在对IBD的研究过程中,人们越来越注意到肠道菌群在IBD中的重要作用,大量证据表明益生菌对IBD的治疗有所裨益,益生菌制剂也日益成为IBD药物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文综述了近年来益生菌治疗IBD的成果,并探讨了益生菌治疗IBD的相关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