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管理(antimicrobial stewardship, AMS)协作干预对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前微生物标本送检的改进效果。方法: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为抗菌药物管理干预前,2017年7月至2017年12月为干预后,比较干预前后全院各临床科室住院患者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前微生物标本总送检率、接受限制使用级以及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前微生物标本送检率,并比较干预前后送检标本的构成比。结果:微生物标本总送检率、接受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前微生物标本送检率和接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前微生物标本分别由AMS干预前的49.46%、47.82%和69.91%提高至干预后的61.94%、62.11%和8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本院各重点科室干预后接受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前微生物标本送检率除了普外科和妇产科外,接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前微生物标本送检率除了妇产科外,均达到了考核标准。干预后送检标本中的呼吸道标本占比由53.46%降至51.66%(P0.01),血培养标本由11.96%升至15.32%(P0.01),无菌体液标本由3.60%升至4.10%(P0.05)。结论:通过AMS协作干预有效提高了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前的微生物标本送检率,改进送检标本质量,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了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医院感染患者病原学标本送检与抗菌药物使用的相关性,探讨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方式,对某医院8 775例临床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病原学标本送检与检验结果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该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平均使用率为51.09%,治疗性用药构成比占56.93%,病原学标本平均送检率为66.36%。2013年治疗性用药比例和病原学标本送检率均较2012年有所提高。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患者标本病原菌检出居前3位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频率由高至低依次为三代头孢菌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氨基糖阿甘类、碳青霉烯类和氟喹诺酮类。结论该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处于较合理的状态,病原学标本送检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3.
目的 针对卫办医政发[2011]56号文件<2011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的出台调查目前临床上住院治疗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现状、微生物标本送检现状以及分离出的主要致病菌情况.方法 对某医院2011年1~7月共计9 948例住院治疗的患者分别从同期住院患者人次、使用抗菌药物的人次、微生物标本送检人次、微生物标本总送检次数、微生物标本培养阳性标本数、抗菌药物使用率、微生物标本送检率及微生物标本培养阳性率分科室进行统计.结果 全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平均使用率为74.18%,其中有5个科室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达到100%左右;全院使用抗菌药物的住院患者微生物标本平均送检率只有14.08%,内科系统微生物标本送检率较高,外科系统送检率非常低;以及分离出的致病菌中,前10位的基本上是耐药菌和难治性真菌.结论 临床医生应通过提高微生物样本送检率,根据微生物药敏实验结果 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增加目标用药,以及通过降低用药起点,正确掌握给药时间和途径等来降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照比较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临床抗菌药物使用干预前后的变化,分析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中的效果。方法 2011年6月-2013年12月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进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并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分析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急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等指标。结果运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以来,该院临床抗菌药物应用管理日趋规范,2011年6月-12月、2012年1月-12月、2013年1月-12月,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33.00%、29.09%、19.31%,急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45.00%、32.81%、28.94%,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71.00%、57.76%、53.28%;同时,在3年时间内,Ⅰ类手术切口预防抗菌药物使用率下降,病原学送检率持续上升,人均抗菌药物费用得到下降。结论推行PDCA循环管理模式,促进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住院患者病原学标本送检情况,以提高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病原学标本送检率。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永康市第五人民医院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病原学标本送检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该医院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在用药前病原学标本送检率由专项整治前的35.47%提高到63.78%;接受限制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用药前病原学标本送检率由专项整治前的48.08%提高到66.93%;接受特殊级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用药前病原学标本送检率由专项整治前的49.63%提高到73.33%。结论实施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后,该医院抗菌药物治疗患者的病原学标本送检率得到全面提高,仍需建立长效监督机制,进一步规范采集送检流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重症监护病房(ICU)临床微生物标本采样送检和初始抗菌治疗用药情况,为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2012年7月1日至12月31日和2013年7月1日至12月31日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ICU出院的所有病例,选取入住ICU时有确切感染证据并在当日接受抗菌治疗病例,对患者感染状况、初始抗菌药物使用、微生物标本送检信息和病原检查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 841例出院病例中,443例入住ICU时有确切感染证据并接受初始抗菌治疗,其中仅30例(6.8%)在初始抗菌治疗前已有病原学送检结果.369例入住ICU时有感染部位的微生物样本可采,360例(97.6%)在入住ICU 3 d内有送检.送检标本以痰最多(占56.4%),其次为血标本17.4%,但仅有119例(33.1%)在首剂抗菌药物使用前完成标本采样.进一步分析接受初始广谱抗菌治疗的269例患者,入住ICU头3d也仅有33.5%病例是在首剂抗菌药物使用前完成标本采样;与使用前采样相比,首剂抗菌药物使用后采样培养的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等耐药菌检出率明显升高(P<0.05);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杆菌科细菌等检出率在首剂抗菌药物使用前后采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收住ICU的感染患者初始经验性抗菌治疗前病原学证据缺少,微生物标本送检率虽高但普遍在首剂抗菌药物使用后采样,且以痰等非无菌部位标本为主,降低了病原检查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了解河南郑州市不同规模医疗机构住院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通过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郑州市40家不同规模医疗机构的住院患者标本病原菌检出及抗菌药物日使用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共调查40家医疗机构32 280例患者送检病原学标本检测结果,病原菌送检率为36.21%,共检出病原体1 889株。在检出的1 889株病原菌感染病例中,医院感染占13.50%,社区获得感染占86.50%。检出的多重耐药菌以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菌为主。抗菌药物日使用率为31.91%,用药目的以治疗比例最高,以单药使用为主。结论〓郑州市医疗机构抗菌药物日使用率及结构较为合理,病原学标本送检率偏低。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了解某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及病原学送检情况,为制定持续改进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5年8月6日的1674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及病原学送检情况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1 674例患者中,621例使用抗菌药物,调查日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7.10%,其中治疗用药者所占比例为46.54%,预防用药者所占比例为38.00%,治疗+预防用药者所占比例为15.46%。治疗性用药患者病原学标本送检率为19.48%,Ⅰ类切口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为72.38%。本次调查共检出病原菌48株,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70.83%。排前三位的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结论 该院抗菌药物使用率虽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但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偏高,应提高病原学送检率,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分析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连续3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评价医院感染管理控制效果。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分别于2012、2013、2014年某日组织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相关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连续3年的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为2.13%、1.89%和2.78%,各年度间医院感染现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67,P=0.531);重症医学科为医院感染高发科室;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革兰阴性菌居医院感染病原体首位;抗菌药物使用率由2012年的39.55%降低至2013年的29.65%,微生物标本送检率由2012年的36.24%升高至2013年的51.11%,且抗菌药物使用率和微生物标本送检率的改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真实反映了该院医院感染状况,其抗菌药物使用率有所减少,病原学标本送检意识逐渐增强,但仍需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情况,分析危险因素,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某医院2011年11月10日所有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状及其相关因素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该医院调查当日实查住院患者335例,发生医院感染8例、9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为2.39%、例次感染率为2.69%。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和泌尿道为主,分别占55.56%和22.22%。调查当日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1.04%,以一联用药和二联用药为主,分别占49.71%和46.20%;治疗性用药患者病原学标本送检率为43.28%,感染性患者病原学标本送检率为75.00%。结论该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较低,抗菌药物使用率和病原学标本送检率均接近相关规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基层医院抗菌药物横断面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提高基层医院医务人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意识,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2010年3月16日0~24时住院患者进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结果:385例住院患者中,抗菌药物横断面使用率32.99%,联合用药比例为5.20%.在所有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中,一联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27.53%,二联使用者4.68%,三联使用者0.52% .全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以ICU最高,其次为骨科和儿科,使用率最低的科室是神经内科.在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的90例患者中,病原学送检率为10.00%.结论:抗菌药物使用的起点偏高,有抗菌药物过度使用的可能性,病原学送检率低,需要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基于PDCA循环的管理方案对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12月我院收治的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400例,依据PDCA循环法的实施情况,将2020年1~6月未实施PDCA循环法的20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2020年7~12月实施PDCA循环法的20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实施PDCA循环法前后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联用情况及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预防用药、无适应症用药人数占比低于对照组,预防用药时机合理、用法用量合理人数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单一用药人数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联合用药人数占比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微生物送检率为50.8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8.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抗菌药物治疗患者PDCA循环的管理方案有利于降低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应用效果突出。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与管控整治实效。方法通过信息管理和蓝蜻蜓医院感染管理系统以及临床监管和调查方法,对某医院临床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和专项整顿,并作出效果评价。结果经过近3年的临床应用监管措施,使得清洁切口围手术期用药率由100%降低到45.7%;冠脉介入诊断抗菌药物用药率由33.2%降低到0.0%。抗菌药物合理用药率由监管前的20%以下提高到90%以上。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病原学标本送检率由监管前的23.5%上升到62.4%。结论该医院实施抗菌药物干预措施和临床监管,明显提高了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与抗菌药物使用管理现状,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河南省洛阳市某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和抗菌药物应用管理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2014年下半年和2015年度该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率分别为2.53%和1.27%;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40.42%和39.54%;治疗性用药患者病原学标本送检率分别为17.67%和22.82%。结论 该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和抗菌药物使用率均在规范规定的范围内,病原学标本送检率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中医院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及分布规律。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和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对某医院住院病人医院感染现患率进行了调查。结果在调查当日,该医院共有住院病人1 268例,实查1 268例,发生医院感染29例、33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2.29%、例次感染率2.60%。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居首位,占63.64%;其次是泌尿道和胃肠道。调查当日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2.29%,感染病人病原学标本送检率为72.7%,检出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杆菌。结论该中医院住院病人医院感染现患率较低,抗菌药物使用率和病原学标本送检率均符合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因素与质量控制措施。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29 653例微生物检验标本,分析不合格标本比例及原因,寻找预防解决对策。结果在29 653例标本中,不合格标本486例,不合格率为1.64%,其中痰标本282例,占58.02%,尿标本99例,占20.37%,血标本50例,占10.29%,分泌物标本37例,占7.61%,粪便标本12例,占2.47%,无菌体液标本6例,占1.23%。标本受污染原因主要为标本污染、采集时间差错与送检延迟。结论微生物检验标本从采集到送检等各环节都需要严格管理,护士的作用至关重要,应加强培训,并注重培训的落实情况,实行PDCA循环(戴明环)管理。需要充分发挥科室间的配合作用,同时职能部门监管比科室沟通更重要,但必须坚持,才能进入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某院医院感染实际发生率、抗菌药物使用的状况、微生物送检情况、重要病原体的检出以及耐药情况。方法采取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该院2011年11月21日00:00~24:00医院所有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应查288例,实查279例,实查率96.88%。医院感染现患率为2.51%,感染例次率2.51%,感染部位由高到低依次是下呼吸道感染、浅表切口等。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5.86%,治疗用抗菌药物的病原学送检率为17.4%。结论现患率调查可真实、全面反映该院医院感染情况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今后制订、落实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相关措施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儿童医院住院患儿医院感染现患率状况及感染相关因素,为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分别在2011-2013年同一时段对某儿童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该儿童医院在连续3年调查住院患儿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为6.36%、6.99%和4.55%。重症监护病房(ICU)、血液科、神经内科、消化科、肾内科为医院感染高发科室。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居首位,其次是胃肠道和血液系统。共检出病原微生物18种57株,病毒性感染居首位,占50.88%;其次是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构成比分别为26.32%、15.79%;真菌和支原体均为3.51%。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5.31%,病原学标本送检率为54.71%。结论该儿童医院住院患儿连续3年医院感染现患率无显著变化,应结合儿童医院特点制定有效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与普通病房患者感染的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临床病原学标本检测和药敏试验方法,对某教学医院临床送检病原学标本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该医院在2011年12月-2014年4月,从临床送检标本中共分离出阴沟肠杆菌197株,ICU占16.75%,临床普通科室占83.25%。197株阴沟杆菌中有68.52%分离自病人的痰标本,其次为感染切口分泌物和外伤伤口分泌物,构成比分别7.61%和5.58%,分居2、3位。ICU患者标本中分离出的阴沟肠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其他普通临床科室患者标本分离者,且耐药谱不同。结论该医院ICU患者标本分离的阴沟肠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率明显高于非ICU患者分离者,应当加强耐药菌监测和药敏试验,严格管控抗菌药物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云南省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现状。方法采用床旁调查和住院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共调查203家医院,109647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801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1.64%。医院感染现患率前3位的科室是综合ICU(16.41%)、神经外科(7.00%)和整形科(6.00%)。医院感染部位排行前3位的是下呼吸道(44.84%)、泌尿道(11.64%)和表浅切口(8.17%)。手术部位感染率为1.29%,Ⅰ类切口手术手术部位感染率最低,为1.03%。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2.10%,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病原学送检率为60.70%。医院感染病原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8.26%,主要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结论本次现患率调查结果较该省2015年有所降低,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指标均在国家相关规范规定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