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索近5年头针临床运用的现状及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2013-2018年)、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2013-2018年)、中国生物医学光盘数据库(CBM,2013-2018年)、Pubmed(2013-2018年),检索词为"头针"及"头皮针",检索头针临床运用的文献,按头针流派、所治病症、刺激部位、干预措施及操作手法等加以分类、归纳、整理。结果:纳入的148篇文献中,头针常见流派以国际标准、焦氏头针、方氏头针为主,擅长治疗神经系统及精神类疾病,分别常取运动区、顶颞前斜线、四神聪、百会、顶颞后斜线;百会、额中线、四神聪、神庭等穴位。头针临床最常配合体针治疗,操作多用捻转法行针,留针时间以30min为主,期间不行针,针刺补泻手法多未提及。结论:头针流派众多,头部刺激区及操作手法需进一步量化,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研究头针治疗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的取穴规律。方法:检索自建库至2022年3月30日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及PubMed数据库中有关头针治疗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文献,使用Excel、SPSS Statistics 25.0、SPSS Modeler 18.0及Cytoscape软件进行频次、聚类和关联规则及核心共现网络分析。结果:纳入344篇文献,涉及头针处方110首,穴位95个,频次≥8次的穴位15个,其中使用频次最多的穴位为百会。频次≥5次的处方10首,其中使用频次最多的单穴处方为顶颞前斜线,使用频次最多的多穴处方为顶颞前斜线-顶颞后斜线。涉及5条经脉,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为督脉。聚类分析获得3个聚类群,关联规则分析获得4组关联穴位。核心共现网络分析显示,单穴使用频次最多的穴位为百会,两穴关联程度最高的为顶颞前斜线-顶颞后斜线。结论:临床上头针治疗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以辨证施治为原则,遵循通督调神、醒脑开窍等治法,既能充分发挥腧穴协同增效作用,又可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3.
许××,女,60岁.1994年5月15日诊.患者十年前小腿部发痒,皮肤略增厚,但无皮疹,近三年继之又发展为全身瘙痒,时轻时重,痒感明显,时而影响睡眠,曾用息斯敏等西药及中药治疗效果不佳.查体;小腿部皮肤增厚,皮肤有条状的表皮剥脱和血瘀,色素沉着,舌质淡,薄白苔,脉弱.治法:养血祛风除湿,取阳明、太阳经穴为主,配以头针.取穴:以曲池、血海、风市为主穴,以合谷、足三里、三阴交为配穴,配头针顶颞后斜线1/5上2/5中均双侧.每天针刺1次,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其间5分钟行针1次,头部不行针.针刺1次后,患者即感瘙痒减轻许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足三针温针疗法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人,治疗组主穴为涌泉穴、泉中穴、泉内穴,直刺0.5 ~1.0寸反复快速提插捻转以局部酸麻重胀为度,100转/min左右,持续行针2 min后进行温针灸;各穴位均留针30 min.配穴取阳陵泉、血海、足三里、三阴交,直刺1~2寸留针30 min.对照组穴位取公孙、太溪、髀关、浮兔、足三里、阳陵泉、阴陵泉、三阴交,直刺1~2寸,留针30 min.治疗组与对照组每日治疗1次,每周6次,周日休息,4周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3.3%,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0.0%,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足三针温针疗法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头针结合体针治疗震颤麻痹综合征38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笔者采用头皮针与体针相结合的方法治疗了38例震颤麻痹综合征的住院及门诊病人,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38例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16例,年龄最大74岁,最小55岁。病程最长15年,最短1个月。2 治疗方法  取穴:头针取额顶线后1/3,顶颞前斜线(病灶对侧相应部位)。体针取人中、三阴交、内关、足三里、太溪、太阳。痰多加丰隆,抖重者加太冲。  针刺手法:用28号1.5寸毫针平刺额顶带后1/3为2针,双侧顶颞前斜线接力透刺各3针,用小幅度提插泻法,行针时嘱病人憋气,并尽量嘱病…  相似文献   

6.
我科遇到2例反复发作的慢性荨麻疹患者,均用针灸治愈,分别随访6个月和12个月未复发,现介绍如下: 取穴:中脘、气海、足三里(以上三穴针后加灸,每次三壮,直接灸);同时针刺曲池、合谷、内关、三阴交。手法:先泻后补。运用捻转或提插补泻,留针15分钟,每3分钟捻转一次,由轻刺激到  相似文献   

7.
针刺防治高山反应112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于 1 996年至今用体针、耳针防治高山反应1 1 2例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女性 69例 ,男性 43例 ;年龄 1 8~ 35岁 ;均为户外活动爱好者 ,平原地区城市居民 ,身体较健康 ,无严重器质性疾病。方  法急性发作期用体针治疗 ,缓解期或先兆期用耳针预防。体针取内关 (双 ) ,晕厥配攒竹、水沟 ;心悸配膻中、郄门 ;头痛配太阳、三阴交 ;呕呃配中脘、足三里。内关穴垂直刺入 8分至 1寸 ,得气后两侧同时捻针 ,行大幅度快速提插捻转泻法 ,使针感尽量上行 ,连续行针 3min~ 5min,留针 1 5min~ 30 min,每 5min行针 1次。耳针取内分泌、肾上腺…  相似文献   

8.
目的针刺治疗中风有独特优势,我们总结体针、头针、电针、头体针结合、眼针、针药结合等治疗方法,分析临床取穴治疗特点,发现:(1)头针疗效普遍优于体针;(2)头针常取瘫痪对侧顶颞前斜线、顶中线、顶颞后斜线,体针常取合谷、足三里、三阴交等,醒脑开窍针刺法则选用内关、三阴交、极泉等穴,电针疗法常选百会、肩髃、丰隆以及夹脊穴;(3)体针主要用于改善肢体运动状态,头针或头体针合用、针药结合主要用于治疗偏瘫等全身状态,电针明显改善偏瘫患者颅内患侧血管的顺应性和弹性以及下肢功能,眼针也取得一定疗效。总结这些临床取穴经验并推广应用,有助于实施个体化治疗,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针刺配合放血治疗痤疮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临床资料本组30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24岁;平均年龄22岁;病程最短30天.最长3个月。2治疗方法针刺治疗取穴:双侧曲地、合谷、列缺、足三里、三阴交、血海、中院、天枢(双侧)。方法:局部皮肤常现消毒后.用28号l~1.5寸毫外分别剜入上述诸穴。一般用捻转泻法.如偏于肺经热盛者,重泻列缺、合谷、曲池、偏于肠胃湿热者,重泻合谷、曲他、足三里;偏于胸虚湿盛者,直补三明交。留针20分钟,其间每隔Ic分钟行针一次。每天针刺一次,12次为一个疗程。放血治疗取穴:大椎、肺俞、隔俞、胃俞、大…  相似文献   

10.
针刺风池治疗跟痛症2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床资料 本组26例中,男10例,女16例;年龄40岁以下4例,40岁以上22例;病程短者数月,长者1~2年;单纯疼痛15例,跟骨骨质增生11例。治疗方法 取风池穴。常规消毒后,以28号1.5寸毫针向穴位对侧眶口之内下角刺入0.5~1寸,得气后捻转5~8次,留针30min,每5min行针1次。双侧痛用透刺法,医者左手拇食指捏住两穴位,右手持28号3寸毫针直刺一侧穴位深2~3分后,将针横向对侧穴位进针2~2.5寸(不穿过皮肤),提插3~5次后,大幅度捻转,刺激量以病人能耐受为度,留针30min,并酌情重度施用手法。每日治疗1次。治疗结果 痊愈为站立行走无痛感,局部重压无痛;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索针灸治疗痉挛性偏瘫的临床应用规律。方法运用《中医针灸信息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重庆维普数据库、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对1954年至2018年针灸治疗痉挛性偏瘫的临床文献进行检索,应用《中医针灸信息库》内相关分析软件进行计量分析,SPSS23.0进行聚类分析,Clementine12.0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应用频次最高的穴位依次为合谷、曲池、肩髃、外关、足三里、阳陵泉;应用频次最高的经络为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应用频次最高的治疗方法是针刺和针康结合;关联规则分析发现支持度最高的关联群为阳陵泉、足三里、外关、肩髃、曲池和合谷,此6穴均为拮抗肌附着部穴位;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穴组可分为3类,合谷、曲池、外关、手三里、肩髃、足三里、阳陵泉、太冲、解溪归为第一类,此9穴均为拮抗肌附着部穴位;极泉、尺泽、内关、三阴交、委中归为第二类,太溪单独归为第三类。结论针灸治疗痉挛性偏瘫以阳经选穴为主,以拮抗肌选穴为多,治疗方法上以针刺、针康结合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12.
针刺配合耳针治疗顽固性湿疹2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治疗方法:体针:主穴:大椎、曲池、血海、膈俞。配穴:湿热盛加肺俞、神门、阴陵泉,血虚加足三里、三阴交。每次取2~3穴,用毫针刺入,以捻转强刺激手法,留针1h,留针期间行针数次。每日1欠,10次为1个疗程,并可在湿疹痒时施灸。方义:大椎、曲池祛风清热,膈俞、血海可清热和面,养血,配肺俞可疗皮肤之疮疡,因肺主皮毛之故,取  相似文献   

13.
针刺治疗慢性顽固性荨麻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玉华  王萌  陈权 《中国针灸》2000,20(12):759
治疗方法 :根据辨证分为风邪外袭型、胃肠湿热型、血燥生风型 ,治疗取穴分为四组 :( 1 )委中、尺泽 ,用三棱针点刺放血 ,每次出血量 5~ 6滴为宜 ,此组以清泻血热为主 ;( 2 )曲池、血海、风池、风市、外关、膈俞、风门、肺俞 ,手法用捻转泻法 ,留针 2 0分钟 ,以疏风和营为主 ,每次可用 3~ 4穴 ,交替选用 ;( 3)中脘、天枢、三阴交、足三里、公孙 ,手法用平补平泻法 ,留针 2 0分钟 ,此乃以调理中焦 ,健脾和胃为主 ;( 4)照海、肾俞、肝俞、脾俞 ,手法用捻转补法 ,留针 2 0分钟 ,以补肾益气 ,柔肝健脾 ,养血和血 ,润燥止痒为主。这四组穴位 ,主…  相似文献   

14.
针刺合谷穴治疗尿频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治疗方法 取双侧合谷穴,常规消毒后,用28号1.5寸毫针迅速刺入穴位0.8~1.2寸,得气后,施以提插捻转泻法强刺激2mm,然后施以平补平泻法行针1min,留针30~60min,每10min行针1次,1dl次,10d为1疗程。1疗程后评定疗效。  相似文献   

15.
1 临床资料1.1 观察对象:本组70例均由头部CT证实,均为住院病人。男38例,女32例;年龄44~76岁;病程最长者1a,最短者2周。CT扫描的时间均为发病后1周内进行,其中脑出血31例;脑梗塞39例。1.2 诊断标准:参照1986年中华医学会第2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第3次修订的脑血栓形成、腔隙性脑梗塞诊断标准。所有病例均经头颅CT确诊。2 治疗方法2.1 选穴:头部采用头针,取对侧顶颞前斜线上段中段,顶颞后斜线上段中段;体针,有口眼歪斜者取风池、太阳、地仓、颊车;患侧上肢取肩三针、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患侧下肢取髀关、风市、血海、足三里…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灸治疗心力衰竭主要症状的选穴规律。方法:以《博览医书中医古籍文献数据库》中收录的62部针灸推拿类古籍为检索工具,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符合的针灸腧穴,建立数据库,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9、SPSS Modeler 18.0软件,对针灸处方中的腧穴进行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分析,以探明选穴规律。结果:共收录治疗心力衰竭主要症状的针灸处方854个,涉及穴位共计200个,穴位使用总频次为1399次。在纳入的腧穴中使用频率排于前五位的腧穴为足三里、天突、膻中、水分、肺俞。腧穴所归经脉以任脉、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等为主。五腧穴为使用频次最高和包含穴位个数最多的特定穴。对针灸复方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得出置信度为100%的腧穴配伍有璇玑-气海;曲池-合谷;曲池、足三里-合谷;俞府、膻中-足三里;俞府、足三里-膻中;三阴交、合谷-足三里;天突、足三里-肺俞。结论:古代针灸治疗心衰主要症状经脉的选择多与其循行所过部位和联络脏腑密切相关,腧穴配伍以本经、同名经、远近配穴法为主。  相似文献   

17.
《辽宁中医杂志》2017,(12):2493-2497
目的:通过文献检索总结临床中针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常用手针和电针刺激参数,为针刺治疗RA刺激参数的选择提供文献依据。方法:检索CNKI、VIP、WF、Pubmed、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确定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合格的文献,用Endnote X7进行文献管理,EXCEL提取相关针刺刺激参数数据,通过频数分析法、WEKA软件中关联规则分析法对针刺治疗RA的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临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以手针最常用。(2)手针文献基于频数分析:最常用的刺激参数分别为:0.30 mm×40 mm针灸针、常规穴位直刺、进针深度1~1.5寸、平补平泻手法、间隔10min行针1次、留针30 min、1次/d,共观察30 d。基于关联规则分析:平补平泻法、留针30 min和1次/d最常联合使用,其中以留针时间30 min和1次/d关联性最强。(3)电针文献基于频数分析,最常用的刺激参数分别为:G6805系列电针仪、疏密波、频率60 Hz、以病人耐受为度、留针30 min、1次/d,共观察30 d。基于关联规则分析:电针治疗RA一般采取每日治疗一次,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持续治疗30 d。结论:手针治疗RA推荐的刺激参数为0.30 mm×40 mm针灸针、常规穴位直刺、进针深度1~1.5寸、平补平泻手法、间隔10 min行针1次、留针30 min、1次/d,连续治疗30 d。电针治疗RA推荐的刺激参数为G6805系列电针仪、疏密波、频率60 Hz、以病人耐受为度、留针30 min、1次/d,连续治疗30 d。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头针、推拿、艾灸治疗小儿功能性遗尿症疗效。[方法]对42例住院患者使用头针、推拿、艾灸治疗。治疗时先头针,留针期间作推拿治疗,拔针后再用灸法;1次/d。①头针治疗:头针取穴顶中线、额旁三线,进针时先分开头发,穴位常规消毒,沿刺激区以30°夹角迅速刺入皮下,以150~200次/min的频率行捻转手法,10min捻转一次,留针30min。②推拿治疗:患儿仰卧,补脾经补肺经,补肾经揉外揉劳,推三关各300次,推丹田100次,按揉三阴交100次;然后,患儿俯卧,按揉肾腧100次,后横擦腰骶部2min,以透热为度。最后,捏脊3~5遍,结束手法治疗。③艾灸治疗:患儿仰卧,取清艾条一根点燃于关元穴处熏灸20min,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连续治疗10d为1疗程,疗程间间隔3d,再进行下一个疗程治疗。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疗程,判定疗效。[结果]痊愈34例,显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24%。[结论]头针、推拿、艾灸治疗小儿功能性遗尿症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头针、推拿、艾灸治疗小儿功能性遗尿症疗效。[方法]对42例住院患者使用头针、推拿、艾灸治疗。治疗时先头针,留针期间作推拿治疗,拔针后再用灸法;1次/d。①头针治疗:头针取穴顶中线、额旁三线,进针时先分开头发,穴位常规消毒,沿刺激区以30°夹角迅速刺入皮下,以150200次/min的频率行捻转手法,10min捻转一次,留针30min。②推拿治疗:患儿仰卧,补脾经补肺经,补肾经揉外揉劳,推三关各300次,推丹田100次,按揉三阴交100次;然后,患儿俯卧,按揉肾腧100次,后横擦腰骶部2min,以透热为度。最后,捏脊3200次/min的频率行捻转手法,10min捻转一次,留针30min。②推拿治疗:患儿仰卧,补脾经补肺经,补肾经揉外揉劳,推三关各300次,推丹田100次,按揉三阴交100次;然后,患儿俯卧,按揉肾腧100次,后横擦腰骶部2min,以透热为度。最后,捏脊35遍,结束手法治疗。③艾灸治疗:患儿仰卧,取清艾条一根点燃于关元穴处熏灸20min,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连续治疗10d为1疗程,疗程间间隔3d,再进行下一个疗程治疗。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疗程,判定疗效。[结果]痊愈34例,显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24%。[结论]头针、推拿、艾灸治疗小儿功能性遗尿症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醒脑益智针法治疗老年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取穴:头针:额三针;顶三针;颞三针.体针:内关(双)、神门(双)、丰隆(双)、三阴交(双).针灸手法:头针采用平刺插入法,施小幅度高频率捻转补法.体针:内关、神门,施捻转补法;丰隆、三阴交,施平补平泻法.留针30 min,每周针刺3次,3周为1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用MMSE量表评分.结果:本组20例,显效10例,有效5例,改善2例,无效3例,有效率85%,症状明显改善50%.结论:醒脑益智针法治疗早、中期老年性痴呆疗效确切,可明显提高患者的MMSE指数评分,改善认知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