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7 毫秒
1.
目的 探讨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残障接受度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调查111例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专用量表(QLQ-C30)、直肠癌特异性症状量表(QLQ-CR38)和残障接受度量表分别调查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生活质量和残障接受度,并使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结肠造口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得分高于参考值,残障接受度得分处于中等水平.结肠造口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各功能维度、症状维度中的疼痛、失眠、食欲、经济困难的感知、泌尿、胃肠道、化疗不良反应、造口相关问题、体质量减轻等维度/条目得分与患者的残障接受度得分呈显著相关.结论 造口患者残障接受度水平与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应提高患者的残障接受度水平来帮助患者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应对方式在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述情障碍和生活质量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39例行永久性结肠造口的患者,以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造口患者生活质量量表为研究工具进行横断面调查。中介效应分析采用结构方程并运用偏差校正的百分位Bootstrap方法检验模型结构。结果 239例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总分为(63.88±14.97)分,医学应对方式问卷中的回避应对得分为(16.11±3.32)分,屈服应对得分为(15.66±3.73)分,面对应对得分为(11.21±3.12)分,造口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得分为(48.13±22.46)分。"述情障碍-回避应对-生活质量"模型拟合度较好,回避的中介贡献率为38.72%。结论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述情障碍发生率较高,生活质量较差,且常以回避的态度面对。医学应对方式中的回避应对在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述情障碍和生活质量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伤残接受度与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伤残接受度量表( AO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SSRS)对124例结肠造口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伤残接受度总分为(82.10±8.86)分,总体处于中等水平±社会支持总分为(41.80±2.87)分,高于国内常模的(34.56±3.7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11,P<0.01);患者伤残接受度总分与社会支持总分呈正相关(r=0.332,P<0.01),伤残接受度中包容维度与主观支持呈正相关(r=0.327,P<0.01)。结论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伤残接受度有待提高,护理人员应针对其相关因素探索有效的心理干预模式,提高结肠造口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结肠造口患者残障接受度与社会关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残障接受度与社会关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调查111例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残障接受度量表和社会关系质量量表分别调查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残障接受度和社会关系质量水平,并使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结肠造口患者的残障接受度得分处于中等水平,残障接受度量表的总分及各维度与社会关系质量量表总分、家庭承担维度、朋友关系维度均明显相关(P<0.05).结论 结肠造口患者的残障接受度与社会关系质量具有明显相关性,应提高社会关系质量、增加心理干预,使二者相互促进,共同改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伤残接受度、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的现状,并分析伤残接受度与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伤残接受度量表(Acceptance of Disabiliy Scale,AO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 SSR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自制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对108例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伤残接受度总分为(80.22±9.66)分,总体处于中等水平;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伤残接受度总分与社会支持得分、积极应对得分呈正相关,与消极应对得分呈负相关(P<0.05或P<0.01)。结论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伤残接受度有待提升,医护人员应针对现有的社会支持系统,探索有效的干预措施,帮助患者采取积极应对的方式,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直肠癌患者行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后会留置永久性结肠造口,致使其受到各种造口并发症的困扰。如何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改善其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减少造口并发症的发生成为了护理人员的关注焦点。本文检索了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的并发症类型及各种护理干预模式,并对其进行系统性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伤残接受度与自尊及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运用伤残接受度量表、自尊量表、医学应对问卷对124例结肠造口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伤残接受度总分为(82.10±8.86)分,总体处于中等接受水平;伤残接受度与自尊、面对呈正相关;与屈服和回避呈负相关(P<0.01或P<0.05)。结论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伤残接受度有待提高,护理人员应针对自尊水平和应对方式探索有效的心理干预模式,提高造口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青年乳腺癌患者述情障碍和伤残接受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327例青年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述情障碍量表及修订版伤残接受度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青年乳腺癌患者述情障碍得分为(60.63±13.85)分,伤残接受度得分为(75.04±6.63)分,两者之间呈负性相关。结论:青年乳腺癌患者伤残接受度处于中等程度,存在明显述情障碍;临床人员应该做好青年乳腺癌患者述情障碍的评估,引导其积极表达身心的问题,引导转变其固有思维方式,帮助其发现自身优点,提高伤残接受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因结直肠癌行永久性结肠造口的患者9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由专业护士进行为期3个月的以电话访问、家庭访视、网络视频指导、专家讲座、组织造口联谊会等形式进行延续护理干预,以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的生活质量核心量表(中文版)评价两组患者出院后1,3个月时的生活质量。结果:延续护理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可以有效地改善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早期结肠灌洗对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安全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8例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分为早期结肠灌洗组和自然排便组,一月后采用EORTC QLQ-C30调查问卷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对比,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早期结肠灌洗组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早期结肠灌洗组的患者在治疗后一个月的调查显示总的生活质量和满意程度要高于自然排便组(P=0.017)。同时在社会功能、情绪功能及角色功能上得分明显高于自然排便组。结论早期结肠灌洗是安全有效的,护理能够提高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伤残接受度水平,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中文版伤残接受度量表(AODS)和自行设计的患者一般状况调查表对124例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组患者伤残接受度总均分为(82.10±8.86)分,处于中等水平。术后时间、年龄、文化程度是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伤残接受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护理人员应关注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伤残接受度水平,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心理干预措施,以促进患者的身心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造口探访对永久性肠造口患者术后6个月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48例行永久性肠造口的结直肠癌患者,按收治医疗组不同分为观察组(n=75)和对照组(n=73)。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围手术期护理、知识宣教和造口治疗师专业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造口探访干预,探访频率为2周1次,持续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及出院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造口自我护理能力量表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和3个月造口自我护理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造口探访在永久性肠造口术后早期能有效提高造口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13.
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保留永久性结肠及回肠造口的71例患者应用造口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47.23±17.02)分,不同年龄、是否自行造口护理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总体偏低,护士应该关注该人群的生活质量现状,寻求最佳的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自我效能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效能水平,并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造口相关自我效能量表和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对江苏省某三级甲等医院造口门诊的69名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组患者自我效能总均分为(87.88±26.89)分,69.57%患者的自我效能处于中、低水平;患者性别、造口术后不同时间与患者的自我效能密切相关。结论应注视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自我效能,尤其要关注女性患者、术后早期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脑外伤患者残障接受度和积极率现状,并分析积极率对其残障接受度的影响。方法采用正负情绪量表和残障接受度量表对214例脑外伤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脑外伤患者积极率为(0.87±0.35),残障接受度为(164.77±26.94)分,低、中、高残障接受度分别占29.91%、56.54%、13.55%。性别、Fugl-meyer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病程和积极率为脑外伤患者残障接受度的影响因素。结论脑外伤患者残障接受度处于中等水平,积极率处于较低水平,积极率为残障接受度的可干预影响因素,建议从积极率入手来改善患者残障接受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乳腺癌术后患者伤残接受度水平,并探讨社会关系质量、心理一致感对伤残接受度的影响。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伤残接受度量表、社会关系质量量表和心理一致感量表对343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乳腺癌术后患者伤残接受度得分为(79.56±8.53)分,呈中等接受水平;家庭月收入、医疗保险、社会关系质量各维度、心理一致感的可控制感维度是患者伤残接受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乳腺癌患者的伤残接受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人员可针对心理一致感和社会关系质量探索有效的干预方式,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在永久性造口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84例永久性造口患者分为实验组93例和对照组9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应用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实施干预,包括成立干预小组,对患者进行信息干预、动机干预和行为技巧干预。结果实验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和3个月自我护理能力高于对照组(P0.01);造口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应用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进行干预,可有效提高永久性造口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避免造口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永久性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焦虑、抑郁现状及其获得的社会支持情况。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选取胃肠外科住院部行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并永久性乙状结肠单腔造口患者82例。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资料及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结果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焦虑、抑郁检出率较高,分别为79.27%和85.37%;社会支持评分较低;SSRS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主要照顾者4个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永久性结肠造口术后患者的心理问题比较突出,应主动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恢复身心健康,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