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脊索瘤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5例脊索瘤,3例位于骶尾部,2例分别在蝶鞍区和盆腔腹膜后,年龄17-52岁。免疫染色显示:5例Keratin弥漫阳性,4例Cytokeratin、EMA和Vimentin均阳性,5例S-100和α1-ACT灶性阳性。2例软骨脊索瘤的软骨区也示Keratin、Cytokeratin或EMA灶性阳性,上术结果表明,Keratin、Cytokeratin和EMA等抗体在脊索瘤尤其软骨脊索瘤的鉴别怕中  相似文献   

2.
脊索瘤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和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36例脊索瘤的临床病理改变,颅内23例,颅外13例。选用5种抗体对其中31例做免疫组化检测,阳性率S-100为90%,Keatin和Vimentin为100%,EMA为93.5%,CEA为6%。5例做透射电镜观察,显示胞质小器复合体和桥粒连接。指出末瘤源于胚胎残余脊索,此种残存常发生异位。生物学行为属于恶性。其病理易与5种肿瘤发生混淆,并提出了鉴别要点。  相似文献   

3.
4.
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组织起源,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对22例GIST标本进行临床病理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 22例GIST均为成人,男性居多(男:女=1.75:1),年龄29-69岁(平均51岁),临床多以消化道出血,腹部包块,腹痛就诊,发生于胃12例,小肠10例,肿瘤主要位于肌壁间,浆膜。镜下以梭形细胞及上皮样细胞为主,成束状,栅状,车辐状或巢状排列,参照Franquemont标准分类,22例中良性6例,恶性12例,交界性4例,免疫组化CD117和CD34阳性率分别为100%及68.2%,Desmin及S-100少数病例呈灶性阳性。结论 GIST为一种可能起源于Gajal间质细胞的间叶源性肿瘤,好发于成年男性,组织学形态多变,GD117和CD34多为阳性,可作为GIST较特异的标记物协助鉴别诊断,GIST良,恶性的判断有赖于多参数分析。  相似文献   

5.
脊索瘤是起源于残留脊索组织的低度恶性肿瘤,临床少见,现将我科25年中所见5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文5例脊索瘤,均经病理诊断证实,其中男3例,女2例.年龄25~71岁,平均52岁。骶尾部3例,咽腔内、鞍池区各1例.临床表现以局部肿块、疼痛及压迫症状为主.鞍地区者有颅内高  相似文献   

6.
<正> 脊索瘤少见,多发生在中轴骨,文献对此瘤的组织化学及超微结构研究不多,本文将1例脊索瘤的组化及电镜观察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例为女性患者,因颈部肿物逐渐增大1a 余,并伴声音嘶哑、鼻涕带血就诊住院。颈部检查肿物约3cm×4cm,质中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方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用CD117、CD34、DOG-1、S-100、PGP9.5、a-SMA、结蛋白对形态典型的GIST进行研究,并对其中CD117阴性者,进一步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PGDFR-α)检测.结果 本组38例GIST发生于胃20例,小肠11例,结肠2例,盆腔2例,肠系膜2例,腹膜后1例.镜下形态:梭形细胞型28例,上皮样型6例,混合型4例,3例伴癌发生.免疫组化结果:CD117、CD34、DOG-1多为弥漫强阳性,阳性例数分别为35例、29例、36例.3例CD117阴性者中2例PDGFR-α阳性.S-100蛋白2例,PGP9.51例,结蛋白3例均为局灶阳性,a-SMA11例为局灶或部分阳性.结论 GIST肿瘤组织排列结构及细胞形态多样,免疫组织化学特征为大多数CD117、CD34、DOG-1阳性,少数病例CD117阴性,PDGFR-α阳性,多重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内胚窦瘤的病理学特点。方法:采用常规病理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40例内胚窦瘤患者,其中32例发生于卵巢,8便发生于睾丸。结果:组织学表现有5种,网状结构、透明小体、腺样结构、内胚窦样结构和实体状结构,前3种可作为诊断标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兔抗单克隆甲胎蛋白(AFP)、抗胰蛋白酶(AAT)均为阳性,绒毛膜促性激素(HCG)和癌胚怕(CEA)均为阴性。结论:不同的组织结构特征及免  相似文献   

9.
脊索瘤是由胚胎期脊索的残余组织发生的肿瘤,约占颅内 肿瘤的0.5%~1%,属罕见肿瘤[1]。组织学上该肿瘤属良性,生长缓慢,但因其生 长在脑干等重要结构附近,外科根治非常困难,且复发率高,对放射治疗不敏感,预后不良 。本文作者8年间共手术治疗了10例颅内脊索瘤,现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科自1989年1月~1996年1月,共手术治疗颅内脊 索瘤 10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4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57岁,平均38.5岁。7例位于斜坡 部并向鞍旁发展,3例局限在斜坡部。   1.2 临床症状、体征及手术所见 视力及视野障碍8例,其中4例出现 外展神经麻痹。2例出现丘脑下部损害的症状和体征。手术经额、颞下入路7例,经鼻蝶窦入 路3例。术中见肿瘤位于颅底硬膜外,7例肿瘤呈浅灰色,质软呈胶状,行次全切除。3例 肿瘤硬韧,似软骨样,行部分切除。所有病 人术后经过良好,均行放疗。术后2年随访,2例肿瘤复发,未行再次手术。目前该组病人2 例死亡,8例健在。   1.3 术后病理 7例为典型的脊索瘤,3例为软骨性脊索瘤。  相似文献   

10.
谢荣庆  李飞 《农垦医学》2006,28(2):105-106
目的:研究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组织病理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的表达。方法:用CD117、CD34、SMA、Desmin、S-100、NSE蛋白抗体通过免疫组织化学采用SP法对GIST进行研究。结果:本组GIST发病年龄在25~76岁(平均55岁),男性15例,女性17例,主要发生在胃并常常以上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大多数病例在手术切除后标本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HE染色后确诊。肿瘤大小从2.5~18cm(平均为7.8cIn)。镜下GIST的细胞形态组织学表现多种多样,但其主要有两种最基本的细胞类型: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梭形细胞胞浆红染,核长梭形,核仁不明显,常呈栅栏或编织状排列;上皮样细胞体积较大,形态不一,胞浆较透亮,核周有空晕,核仁明显,常呈巢状排列;间质可见粘液样变、出血、炎性细胞浸润等。免疫组化染色CD117和CDM多为弥漫强阳性,阳性率分别为84.4%和68.7%,Desmin4例表达,SMAIO例表达,S-100和NSE不表达或呈灶状阳性。结论:GIST好发生在中老年,肿瘤细胞呈梭形或上皮样,排列方式可有编织状、栅栏状、弥漫片状、巢状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为CD117和CDM阳性、Desmin少数局灶阳性、SMA部分阳性、S-100和NSE不表达或呈灶状阳性,肿瘤细胞直径大于或等于5cm,核分裂像大于5/50HPF、有出血、坏死或侵润性生长等可作为恶性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对29例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MH)的尸检材料,从病理形态、免疫组化及电镜超微结构三方面进行研究。发现MH病人胸腺萎缩,哈氏小体囊性变、钙化,提示病人伴有免疫功能缺陷。部分恶组细胞与α_1抗胰蛋白酶及溶菌酶反应,电镜下可见恶组细胞仍保持组织细胞的某些形态特征,支持恶组细胞起源于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学说。赞成生前多部位反复骨髓穿刺检查,可能有助于提高生前诊断率。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47例卵巢肿瘤进行了角蛋白免疫组化的研究。41例上皮性肿瘤均呈阳性反应,其中浆液性肿瘤呈弱阳性,而粘液性肿瘤、宫内膜样肿瘤、恶性Brenner氏瘤及伴随于肿瘤的鳞状细胞灶多呈强阳性反应;肿瘤的角蛋白分布特点与超微结构观察到的微丝分布相一致。6例非上皮性肿瘤中,卵泡膜瘤及无性细胞瘤角蛋白定位为阴性,1例畸胎瘤的上皮性成份为阳性而间质成份为阴性。角蛋白免疫组化对判断和区分卵巢不同类型的上皮性肿瘤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对22例确诊或疑为恶黑瘤的病例进行了临床病理研究.其中13例确诊者和5例有争议的恶黑瘤做了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13例确诊者HMB_(-45)染色均为阳性,而S-100染色12例阳性,NSE9例阳性.5例疑诊病例中,3例HMB_(-45)S—100呈阳性而确诊为恶黑瘤.本研究再次表明HMB_(-45)和S—100蛋白在恶黑瘤诊断中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了解牙本质神经的分布,用单克隆鼠抗人神经丝蛋白(NFP)和即用型SABC试剂盒,对人发育完成的年轻恒双尖牙进行免疫酶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冠部NFP阳性神经纤维的分布在牙本质的内1/3丰富,中1/3较少,外1/3较多。在牙本质小管内的延伸程度达轴牙本质界。提示神经在牙痛机理中可能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内胚窦瘤的病理学特点。方法:采用常规病理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40例内胚窦瘤患者,其中32例发生于卵巢,8例发生于睾丸。结果:组织学表现有5种,网状结构、透明小体、腺样结构、内胚窦样结构和实体状结构,前3种可作为诊断标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兔抗人单克隆甲胎蛋白(AFP)、抗胰蛋白酶(AAT)均为阳性,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癌胚抗原(CEA)均为阴性。结论:不同的组织结构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表现,有助于对内胚窦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16.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结合临床病理,检测了11例嗅神经母细胞瘤的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纤维蛋白(NF)、S-100蛋白(S-100)、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角蛋白(Keratin)和白细胞共同抗原(LCA)。结果显示:瘤细胞以片状、梁索状排列为特征,细胞间可见胞浆突起形成的嗜酸性纤维;NSE,NF,S一100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00%、45.5%、27.3%,其它组化结果阴性。作者认为,NSE对该病诊断有特异性价值,其它组化检测有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过氧化物酶抗过氧化物酶(PAP)法,对87例子宫颈鳞状土皮癌、20例子宫颈腺癌及54例子宫内膜癌组织进行了癌胚抗原(CEA)的研究.通过病理形态学观察及统计学处理,探讨CEA与癌组织学变化、细胞学分化、临床分期等因素的关系.对癌组织内的CEA检测可应用于子宫颈鳞状上皮原位癌与不典型增生上皮,以及子宫颈腺癌与子宫内膜癌的鉴别诊断;对正常子宫颈鳞状上皮进行CEA检测,可用于筛选随访,观察早期子宫颈癌病例.提出癌细胞内CEA的表达(expression)程度可能与癌细胞的分化过程和分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PLGA)的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特点,并与腺样囊性癌(ACC)进行比较。方法;采用组织病理学与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8例PLGA与10例ACC进行分析。结果;PLAC的特点是组织学上具有细胞形态的一致性与组织结构的多形性;免疫级化染色呈阳性或部分阳性反应,与ACC没有明显差异。结论:光镜下组织结构的多形性是鉴别PLGA与ACC的重要指征;免疫组化对二者的区分意义不大;均起源于闰管储备细胞是导致二者相似性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9.
An unusual histologic type and low-grade malignancy of salivary gland (SG) carcinomas, namely solid carcinoma (SC), is reported. Histopathologic characteristics of 12 cases of the SC include (1) large solid nest structure, (2) isomorphic and blandness of the epithelial cells in cytoloogy, (3) squamous metaplasia and keratinization in different degrees. (4) infiltrative growth pattern.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s reveal that the cells of the SCs are reacted positive with anti-cytokeratins 12 and 27, anti-S-100P, anti-EMA antibodies in different degrees, and negative with anti-desmin, anti-GFAP, anti-lysozyme antibodies. The positive reactions with anti-CEA, anti-actin, and anti-myoglobin are detected in a few individuals. Follow-up data show the recurrence rate and mortality of the SC are 73% and 18% respectively. The histogenesis of SC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are also discussed in the paper.  相似文献   

20.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N)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探讨其分化表型及组织起源。方法应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15例SPN的组织学特征。采用免疫组化PV6000法检测15例SPN中多种蛋白的表达。结果15例病人均为女性,年龄18~51岁,平均27.5岁。5例位于胰头,5例位于胰体,4例位于胰尾,1例位于腹膜后。肿瘤直径3.0~17.3cm,平均9.3cm。14例有完整包膜。CT检查发现15例肿瘤由不同比例实性与囊性成分混合组成,呈不均匀密度的软组织包块影,14例周边有高密度纤维包膜,1例边界不清。随访3月~10年14例均未见肿瘤复发,1例有肝脏转移者术后随访13月未见复发。SPN肿瘤细胞大小形态较一致,核圆形或卵圆形,核异性不明显,核分裂象罕见。肿瘤细胞围绕纤维血管复层排列形成假乳头突起,常见肿瘤细胞的退变、出血、泡沫细胞和胆固醇裂隙。1例见肝脏内肿瘤组织转移。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15例α-1-抗胰蛋白酶(+),13例波形蛋白(+),10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5例嗜铬素A(+),8例孕激素受体(+),4例肌动蛋白(+);雌激素受体、突触素、上皮膜抗原、胰高血糖素、胃泌素、胰岛素均为阴性。结论SPN多发生于年轻女性,具有良性临床病程和较高的手术治愈率。SPN可能起源于胰腺多潜能于细胞,具有导管、腺泡和内分泌细胞的分化表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