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虞积耀  王鲁平 《肿瘤》1993,13(2):72-74
收集的活检标木包括:正常大肠粘膜5例、大肠腺瘤18例、大肠癌8例,应用体外组织培养技术掺入5-溴脱氧尿核甙(BrdUrd),并以Brd Urd单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具有分裂能力的阳性细胞,计算标记指数(LI),观察细胞增殖带范围。结果发现:大肠腺瘤及大肠癌的LI明显高于正常粘膜(P<0.001)°腺瘤伴不同程度异型增生的LI也不同,中、重度异型增生高于轻度异型增生腺瘤(P<0.05),而与腺癌无明显差异。正常粘膜增殖带局限于隐窝下半部,而腺瘤及大肠癌的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则散布整个肿瘤细胞区域。这一结果证实从异型增生发展到癌的组织发生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NGX6、ILK和c-Jun在散发性大肠管状腺瘤癌变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2例异型增生性畸变隐窝灶(ACF)、68例大肠管状腺瘤伴上皮不同程度异型增生、21例大肠管状腺瘤癌变和21例正常对照中NGX6、ILK和c-Jun的表达情况.结果:NGX6蛋白在正常对照、异型增生性ACF、大肠管状腺瘤伴上皮异型增生及大肠管状腺瘤癌变组中阳性表达率逐步降低,而ILK蛋白和c-Ju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则明显升高(P<0.05).异型增生性ACF、大肠管状腺瘤伴上皮轻、中、重度异型增生组中NGX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27%、70.83%、37.50%、35.00%,其中,大肠管状腺瘤伴上皮中、重度异型增生组中NGX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异型增生性ACF及腺瘤伴上皮轻度异型增生组(P<0.05).异型增生性ACF、大肠管状腺瘤伴上皮轻、中度异型增生组中ILK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腺瘤伴上皮重度异型组(P<0.05);c-Jun蛋白阳性表达率在大肠管状腺瘤伴上皮轻、中、重度异型增生和大肠管状腺瘤癌变组明显高于异型增生性ACF(P<0.05).在大肠管状腺瘤癌变过程中NGX6和ILK间呈负相关(r=-0.455,P<0.05);NGX6和c-Jun间呈负相关(r=-0.417,P<0.05);ILK和c-Jun之间呈正相关(r=0.390,P<0.05).结论:NGX6低表达可能与ILK及c-Jun高表达有关,这可能在散发性大肠管状腺瘤形成及癌变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热休克蛋白10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热休克蛋白10(HSP10)在正常大肠粘膜、腺瘤和腺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大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观察HSP10在正常大肠粘膜、腺瘤和腺癌中的表达,并比较其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HSP10在大肠腺瘤、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程度高于正常大肠粘膜(P〈0.001);HSP10在不同程度不典型增生的大肠腺瘤、不同分化程度与淋巴结转移状态大肠腺癌中呈阳性至强阳性表达,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提示HSP10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关,有可能成为检测大肠癌的早期诊断标志物;HSP10的表达与大肠腺瘤的不典型增生程度和大肠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状态无关.  相似文献   

4.
大肠腺瘤异型增生是肠癌的重要癌前病变,尤其重度异型增生易发展成癌或与癌并存。在形态上重度异型增生有时又难以与高分化腺癌区别,有人认为此病变为良恶性交界性病变,因此寻找能反映恶性变的标记物对肠癌的防治是很重要的。为此,本文应用抗人大肠癌单克隆抗体MC_3对79例大肠腺瘤异型增生(轻度26例、中度39例、重度14例及可疑癌7例);34例大肠癌及5例正常大肠粘膜组织做免疫组化PAP法染色;检测肠癌相关抗原在各类肠腺瘤粘膜中异型增生不同程度中的差异及其意义做初步研究。另外,本文对肠镜活检HE原切片在免疫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DR-nm23基因及其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核酸原位杂交和SP免疫组化方法,从mRNA和蛋白两个水平上检测98例大肠癌、57例大肠腺瘤及42例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DR-nm23的表达情况。结果 DR-nm23 mRNA在正常组、大肠癌组和腺瘤组中的表达水平逐渐下降,3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腺瘤组中,高级别上皮内肿瘤其表达率低于低级别上皮内肿瘤,但表达差异不显著(P〉0.05);DR-nm23 mRNA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1),与肿瘤病理分级相关(P〈0.01),但与组织学分型无关(P〉0.05)。DR-nm23蛋白在正常组、腺瘤组和大肠癌组中的表达水平逐渐下降3,组间表达差异显著(P〈0.01);腺瘤组中,高级别上皮内肿瘤其表达率低于低级别上皮内肿瘤(P〈0.01);DR-nm23蛋白表达不仅与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5),而且与肿瘤病理分级及组织学分型相关(P〈0.01)。原发癌与淋巴结转移癌中DR-nm23基因及其蛋白表达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DR-nm23参与大肠癌细胞的分化,其表达下调与大肠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大肠癌生物学行为及其预后的潜在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大肠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单抗和免疫组化ABC法,对正常大肠粘膜,大肠腺瘤伴异型增生及大肠腺癌进行标记,发现正常大肠粘膜全部为阴性,大肠腺瘤伴异型增生则有较高的表达率,而一旦癌变后,表达率有所下降,EGFR的表达与大肠腺癌的低分性及高浸相关,EGFR表达的肿瘤易发生淋巴结转移,研究结果提示,EGFR的表达与大肠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并可作为判断大肠癌生物学行为的一个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Stat3及CyclinD1、Bcl-xL在散发性大肠管状腺瘤癌变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7例散发性大肠管状腺瘤异型增生及癌变组织中Stat3和CyclinD1、Bcl-xL在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 腺瘤伴异型增生组和癌变组中的Stat3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大肠黏膜组(P=0.000),且癌变组中Stat3蛋白的表达高于腺瘤伴异型增生组(P=0.003);腺瘤伴异型增生组和癌变组中CyclinD1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大肠黏膜组(P=0.000),且癌变组中CyclinD1蛋白的表达高于腺瘤伴异型增生组(P=0.000);大肠管状腺瘤伴异型增生组和癌变组中Bcl-xL在蛋白水平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大肠黏膜组(P=0.000),而且癌变组中Bcl-xL的表达明显高于腺瘤伴异型增生组(P=0.000);Stat3、CyclinD1和Bcl-xL均随腺瘤异型增生程度的增高呈递增趋势。Stat3与CyclinD1、Bcl-xL 的表达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 Stat3、CyclinD1和Bcl-xL可能在散发性大肠管状腺瘤癌变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用S-100蛋白抗体对54例大肠腺瘤、31例正常大肠粘膜和144例大肠癌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定量分析显示大肠腺瘤和大肠癌组织中S-100+树突状细胞较正常组明显增多(P<0.01)。腺瘤组织DC和组织学类型及不典型增生程度有关。提示DC在腺瘤恶变过程中可能识别潜在恶性细胞产生的肿瘤抗原,在局部抗肿瘤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大肠腺瘤S—100^+树突状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思纯  袁世珍 《癌症》1996,15(5):330-331
用S-100蛋白抗体对54例大肠腺瘤、31例正常大肠粘膜和144例大肠癌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定量分析显示大肠腺瘤和大肠癌组织中S-100^+树突状细胞较正常组明显增多(P〈0.01)。腺瘤组织DC和组织学类型及不典型增生程度有关。提示DC在腺瘤恶变过程中可能识别潜在恶性细胞产生的肿瘤抗原,在局部抗肿瘤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大肠肿瘤中P53和PCNA表达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大肠肿瘤中P53及PCNA定量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技术对40例腺瘤、80例腺癌及15例正常粘膜P53和PCNA的含量进行研究。结果 正常粘膜P53表达阴性,腺瘤和腺癌中P53蛋白表达量差异显著(P<0.05),PCNA在正常粘膜、腺瘤、腺癌中表达量依次递增,且差异显著(P<0.01),PCNA表达与大肠癌的分化有关,与其它临床病理因素无关(P>0.05)。结论 P53和PCNA表达在大肠肿瘤发生中起重要作用,检测P53和PCNA表达量的变化有利于大肠癌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1.
nm23—H1,p16蛋白在大肠肿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东  张红 《实用癌症杂志》2000,15(3):249-251
目的 探讨大肠癌、大肠腺瘤及正常粘膜中nm23-H1,p16蛋白的表达。结果 应用免疫组化ABC法对30例大肠癌、25例大肠腺瘤及25例正常大肠粘膜中nm23-H、p16蛋白的表达进行测定。结果 大肠癌组织中nm23-H1与p16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7%和40.0%;p16在大肠癌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大肠粘膜及腺瘤中的表达(P〈0.05),而nm23-H1表达在各组间虽呈下降趋势,但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12.
散发性大肠管状腺瘤癌变过程中STAT3和p38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STAT3和p38在散发性大肠管状腺瘤癌变过程巾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7例散发性大肠管状腺瘤伴不同程度异型增生及癌变组织中STAT3和p38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STAT3 mRNA的表达。同时选取25例正常大肠黏膜作为对照。结果STAT3蛋白在正常大肠黏膜、大肠管状腺瘤伴上皮异型增生和癌变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2.0%、59.0%和91.7%,STAT3 mR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51.8%和100.0%,p38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47.0%和91.7%。大肠管状腺瘤伴上皮异型增生组和癌变组STAT3蛋白、STAT3 mRNA和p38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大肠黏膜组(P均<0.05),而癌变组均高于大肠管状腺瘤伴上皮异型增生组(P均<0.05)。大肠管状腺瘤伴上皮异型增生患者中,STAT3蛋白、STAT3 mRNA和p38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随异型增生程度增高而增高(P<0.05)。STAT3与p38的表达呈正相关(r=0.515)。结论STAT3和p38均可能在散发性大肠管状腺瘤癌变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大肠癌组织COX-2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细胞增生和凋亡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大肠癌中环氧化酶-2(c yclooxygenase-2,COX-2)表达及其与癌细胞增生和凋亡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例大肠癌、20例大肠腺瘤和20例癌旁正常大肠黏膜中COX-2和PCNA的表达,并采用TUNEL法检测原位细胞凋亡水平.结果 大肠癌组织中COX-2阳性表达、PI及AI均显著高于大肠腺瘤及正常大肠黏膜组织(P<0.05);COX-2的高表达与大肠癌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有关,与肿瘤生长部位、分化程度无关.COX-2阳性大肠癌组中PI高于COX-2阴性大肠癌组,AI低于COX-2阴性大肠癌组(P<0.05).结论 COX-2的过度表达可促进大肠癌细胞增生、抑制细胞凋亡,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Bmi-1、Ki67在大肠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妙霞  文卓夫  冯智英  何丹 《癌症》2008,27(12):1321-1326
背景与目的:多梳基因家族成员的Bmi-1基因被认为是一种癌基因,在多种肿瘤组织中均有表达,而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是反映细胞增殖程度的重要参考指标.本研究旨在通过检测大肠肿瘤组织中Bmi-1、Ki67蛋白表达情况及意义,并探讨两者在大肠癌中的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mi-1、Ki67蛋白在60例大肠癌、30例大肠腺瘤及20例正常大肠粘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生存率的关系,并探讨大肠癌中Bmi-1蛋白表达与Ki67蛋白的相关性.结果:Bmi-1蛋白在大肠癌、大肠腺瘤及正常肠粘膜组织中高表达率分别为25.0%、6.7%、0%,而Ki67蛋白的高表达率分别为18.3%、3.3%、0%;Bmi-1、Ki67蛋白在大肠癌中表达明显高于腺瘤组及正常组(P<0.05);采用卡方检验显示,Bmi-1蛋白高表达与有无远处转移密切相关(P<0.01).而与TNM分期有关(P<0.05).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只有远处转移与Bmi-1蛋白高表达有关(P<0.01,OR>1).卡方检验显示,Ki67蛋白高表达与患者年龄、有无远处转移及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只有患者年龄与Ki67蛋白高表达有关(P<0.05,OR<1);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Bmi-1、Ki67蛋白高表达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患者(P<0.05);大肠癌组织中Bmi-1蛋白表达与Ki67蛋白表达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r=0.224,P>0.05).结论:Bmi-1、Ki67蛋白表达与大肠癌的发生、转移及预后关系密切,可作为评估患者浸润转移及预后的参考指标:Bmi-1蛋白对Ki67蛋白表达可能有间接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微型染色体维持蛋白(minichromosome maintenance proteins ,MCMs) 家族中的一成员MCM2蛋白在大肠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大肠癌组织、20例大肠腺瘤组织、10例正常肠粘膜中MCM2的表达,分析MCM2与大肠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关系.结果:10例正常大肠粘膜中未见MCM2表达,50例大肠癌组织中MCM2阳性表达率为54%(27/5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M2表达与大肠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浸润深度、临床Ducks分期无关(P>0.05).结论:MCM2表达是反映大肠癌生物学行为的有价值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大肠癌及大肠腺瘤患者血清中IGF-Ⅱ表达水平,探讨其在大肠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3例大肠癌患者、33例大肠腺瘤患者(其中伴轻、中、重度异型增生分别为13例,11例,9例)、10例健康人血清中IGF-Ⅱ水平.结果:IGF-Ⅱ在大肠癌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大肠腺瘤及健康人,三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IGF-Ⅱ血清含量测定可作为大肠癌早期诊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大肠癌及大肠腺瘤中Ezrin蛋白的表达,了解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Ezrin蛋白在各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结果:Ezrin在大肠癌、大肠腺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4%(43/62)和40.0%(4/10),癌旁组织阳性表达率为32.6%(15/46),正常大肠组织阳性表达率为6.7%(1/15)。Ezrin的表达在正常大肠组织和大肠癌之间、大肠腺瘤和大肠癌之间以及癌旁组织和大肠癌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癌旁组织和大肠腺瘤之间Ezrin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Ezrin在大肠癌转移组及未转移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9.7%(26/29)和51.5%(17/33);转移组阳性表达率高于未转移组(P〈0.05);大肠癌组织中Ezrin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发生部位、分化程度均无关(P〉0.05)。结论:Ezrin的表达增高与大肠癌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判断大肠癌转移及预后等生物学行为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大肠癌组织中Survivin蛋白和CD34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正常大肠粘膜、腺瘤和腺癌组织中Survivin和CD34表达,计数CD34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结果:Sur-vivin蛋白在正常大肠粘膜无表达,在腺瘤和腺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62.5和70.9,大肠腺瘤组和大肠癌组中Survivin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大肠粘膜组;大肠腺瘤和腺癌组织中MVD计数分别为21.55±10.61和28.89±10.47,显著高于正常大肠粘膜组的8.23±2.77,三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Survivin蛋白和CD34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Survivin蛋白表达与MVD呈正相关。结论:Survivin蛋白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凋亡,诱导新生血管形成而影响大肠癌的发生和发展,Survivin蛋白和CD34表达可作为判断大肠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hMLH1和hMSH2基因在大肠腺瘤及其癌变中的作用,及其表达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63例大肠腺瘤、20例腺瘤癌变和20例大肠癌组织hMLH1和hMSH2表达;同时采用TUNEL法检测其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大肠腺瘤、腺瘤癌变和大肠癌组织错配修复基因hMLH1、hMSH2的表达率逐渐降低,与正常大肠相比相差显著,随腺瘤不典型增生程度增加其阳性率逐渐降低;大肠腺瘤、腺瘤癌变和大肠癌中hMLH1表达缺失者细胞凋亡指数较显著高于其阳性者,且大肠腺瘤不典型增生Ⅰ、Ⅱ、Ⅲ级hMLH1-与hMLH1+组存在差异显著;而hMSH2-与hMSH2-间AI仅大肠腺瘤组有显著性差异,不典型增生Ⅰ、Ⅱ级组hMSH2-与hMSH2+间AI差异显著,而不典型增生Ⅲ级组hMSH2蛋白的表达阴性与阳性间AI无统计学差异。结论:DNA错配修复基因突变或功能缺失与大肠癌的发生有关,可能系大肠癌发生过程中的早期事件,且可能与大肠肿瘤细胞凋亡活性增加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表皮-钙黏附素(E-CD)和Snail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大肠癌侵袭、转移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E-CD和Snail蛋白在30例正常大肠黏膜、30例大肠腺瘤及142例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E-CD蛋白在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的强阳性表达率为90.0%,明显高于其在大肠腺瘤和大肠癌组织中的强阳性表达率(63.3%和41.5%,P<0.05).Snail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2.1%,明显高于其在正常大肠黏膜和大肠腺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6.7%和26.7%,P<0.05).E-CD蛋白的表达与大肠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静脉侵犯、淋巴管侵犯、淋巴结转移以及Duke's分期有关(均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以及病理组织学类型无关(均P0.05).Snail蛋白的表达与大肠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静脉侵犯、淋巴管侵犯、淋巴结转移、病理组织学类型以及Duke's分期有关(均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肿瘤大小无关(均P>0.05).E-CD蛋白与Snail蛋自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508).E-CD蛋白阳性表达者的术后1、3和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阴性表达者(P<0.05),Snail蛋白阴性表达者的术后1、3和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阳性表达者(P<0.05).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E-CD和Snail蛋白的表达可作为大肠癌独立的预后指标(均P<0.05).结论 E-CD和Snail蛋白的表达与大肠癌的侵袭、转移和预后明显相关,E-CD蛋白表达降低和Snail蛋白表达增强的大肠癌患者病期晚、预后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