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平行自身交叉对照实验法测定服葛根汁饮料前后血液中乙醇浓度和全血比粘度,探讨该饮料的解酒功效。结果表明,该饮料能降低血醇浓度及使乙醇所致的血液粘度异常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2.
【目的】 长久以来法医学界认为,若人生前没有摄入酒精,则死后血中乙醇浓度不应高于正丙醇浓度的20倍。然而,此结论是基于少量的案例讨论和血液的离体实验而得出的,一些实际案件也并不支持该结论。本实验旨在通过动物实验,统计分析大鼠腐败尸体血液中乙醇与正丙醇浓度水平之间的相关性,以研究乙醇与正丙醇的浓度比例能否作为判断生前是否饮酒的依据。 【方法】 分别对大鼠灌胃酒精或生理盐水,1.5 h后处死,放置于室内环境内。待其腐败后,取心血,并立即用气相色谱法检测其中乙醇及正丙醇浓度。 【结果】 生理盐水组(n=20)中有部分大鼠(n=6)血液中乙醇浓度高于正丙醇浓度的20倍;且在生理盐水组和酒精组中,均证实血液中乙醇浓度与正丙醇浓度之间并不存在相关性。 【结论】 我们认为血液中乙醇与正丙醇的浓度比例并不能作为判断死者生前是否摄入乙醇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液中乳酸含量与血液粘度的关系。方法无心、脑血管疾病,无肝、肾功能不全的健康体检者80例,空腹抽静脉血,肝素抗凝测全血乳酸浓度及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血沉、血球压积,并计算得出全血还原比粘度、血沉K值,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和相关回归分析。结果血液粘度特别是还原比粘度增高时,血乳酸含量亦明显增高,表明血液粘度增高时对机体的能量代谢造成不良影响,用还原比粘度更能反映粘度对血液供氧能力的影响。结论血液中乳酸含量的增高与血液粘度的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比较不同浓度、不同放置保存方式对测定血液乙醇浓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分属高、中、低3种乙醇浓度范围的血液标本各10份在各种放置保存方式和不同温度下按抽血后立即测定、1 h、2 h、4 h、24 h、48 h、36 h和1周等时间点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其血液乙醇浓度,分析其随时间的变化.结果 在试管密封保存的条件下,血液乙醇浓度不受温度和其浓度的影响,其结果在1周内都非常稳定;分离血清与否和血液乙醇浓度的变化没有关系;只有在试管不密封敞开于空气中的情况下,标本中的乙醇浓度才会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下降的速度和大小与其浓度和保存温度有关.结论 用于乙醇浓度测定的血液标本应密封保存,否则,最好置于冰箱内和在4 h内尽快测定,以保证结果的准确和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花芦胶囊对小鼠血液中乙醇质量浓度的降低作用.[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小鼠血液中的乙醇含量.[结果]花芦胶囊组小鼠饮酒后血液中乙醇质量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饮酒后60 min内血液中乙醇质量浓度低于芦荟干粉组.[结论]花芦胶囊及芦荟干粉均有明显解酒作用,而花芦胶囊的解酒作用在饮酒后60 min内明显强于芦荟干粉.  相似文献   

6.
李萱  汪炜  孟祥志 《基层医学论坛》2014,(22):2993-2995
在法医学鉴定中,为了给交通警察提供酒后驾车或醉酒驾车的证据,必须对驾驶员血液的乙醇浓度进行准确测定,酒精摄入人体后可以被转化分解,并且酒精的理化性质可受外界环境及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对影响血液酒精浓度测定的诸多因素进行综述,如:血液标本的采集、保存、检测方法,尸体的腐败、胃内酒精的弥散及死者生前罹患的疾病等因素,都可以影响血液乙醇浓度的数值,为了能真实反映当事人血液中的酒精浓度,在今后的日常工作中应该注意以上因素对血液乙醇浓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测定小鼠血液乙醇的浓度的灵敏方法。方法取仲丁醇标液1ml和血样0.25ml放入顶空瓶中,用内衬聚四氟乙烯膜的硅垫密封,置电热恒温器中60℃加热平衡30min,气相色谱仪测定小鼠血液的乙醇浓度。结果校正因子Fi/Fs的平均值为3.686,平均偏差为2.15%。结论本方法是测定血液乙醇浓度简便、灵敏、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对46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和28名正常人的血液流变学、血旨和载脂蛋白水平进行了测定观察。发现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液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刚性指数、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载脂蛋白B100浓度均有不同程度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测脂蛋白AI的浓度均下降。同时糖代谢异常、脂代谢紊乱与血液流变学改变有一定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9.
周碧燕  李友邕  徐秀清  李继酬 《广西医学》2009,31(12):1805-1806
目的探讨血液中不同乙醇含量对心肌酶谱变化的影响。方法将156例疑似饮酒或醉酒驾车者按照国家标准(GB19522-2004)进行血液乙醇含量检测,按血液乙醇含量浓度分成3组,正常组(血液乙醇含量〈20mg/100m1)52例,酒后驾车组(血液乙醇含量20-80mg/100ml)56例,醉酒驾车组(血液乙醇含量≥80mg/100ml)48例,分别检测ALC、CK、CK—MB、HBDH、LDH、AST、hs—CRP等指标。结果醉酒驾车组LDH、HBDH、CK、AST高于正常组(P〈0.01),LDH、AST高于酒后驾车组(P〈0.05),酒后驾车组HBDH高于正常组(P〈0.05),3组的CK—MB、hs—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中乙醇浓度越高心肌酶谱浓度也随之增高,乙醇对心肌细胞有一定的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乙醇脱氢酶(ADH)测定血液乙醇浓度抗溶血、抗黄疸、抗脂浊能力。方法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标准文件EP7-A2的要求,采用"配对差异"试验的方法测定对照组与加入血红蛋白、胆红素、甘油三酯等干扰物后乙醇浓度。结果血红蛋白≤5g/L、胆红素≤342μmol/L对乙醇浓度测定结果无影响,甘油三酯37mmol/L时对结果存在正干扰。结论溶血、黄疸对乙醇脱氢酶(ADH)测定血液乙醇浓度无干扰,高度脂浊标本对结果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成分对顶空法测定乙醇浓度的影响。方法采用前后自身配对设计,分别对收集到的20例临床血液样品(10例抗凝不良+10例抗凝良好)进行前处理,顶空气相法分别对血清、血浆和全血的乙醇浓度进行分析测定,以比较不同状态血液成分中乙醇浓度的差异。实验条件:采用气相色谱法,用异丙醇作为内标,手动顶空法进样,不同的血液样品测定条件均一致,色谱柱柱温:120℃,检测室温度:250℃,气化室温度:250℃,载气(N2)流速:0.035L/min,燃气氢气(H2)流速:0.035L/min,干燥空气的流速为0.04L/min。结果检测结果分析发现,血清中的乙醇浓度与全血的差值均数为(1.31±0.86)mg/100ml,n=10,t=2.55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浆中的乙醇浓度与全血的差值均数为(5.85±3.43)mg/100ml,n=10,t=2.63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的不同状态对顶空法测定乙醇浓度的结果有一定影响,在对酒后肇事乙醇浓度结果进行判定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到血液的状态等影响测定结果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赤雹根乙醇提取物(AETR)预处理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加冰水浴的方法制作大鼠急性血瘀模型,以红细胞压积(HCT)、血沉方程K值、血浆粘度、全血粘度为指标,评价AETR对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结果:AETR(1.4g/kg、0.7g/kg、0.35g/kg)各剂量组大鼠的HCT、血沉方程K值、血浆粘度及全血粘度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P0.01)。结论:AETR预处理可明显改善急性血瘀模型大鼠的血液流变学特性。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丙烯酰氯对高分子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Pluronic F127进行了化学结构修饰,得到反应活性衍生物。研究了该衍生物在水性溶液中形成不可逆水凝胶的条件,应用光子相关光谱和粘度测定技术研究了该衍生物在不同温度下以及不同溶剂中的凝聚性质。结果表明:溶液中凝聚微粒的大小与其浓度有关,且随温度升高而减小。但一旦发生交联,微粒相互结合成凝胶,扩散系数显著下降。衍生物的水溶液和乙醇-水(30:70)混合溶剂的增比粘度在各种温度均与浓度呈线性关系,在较低温度下,两种溶液的粘度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生物样品中乙醇浓度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分别测定了家兔灌服乙醇2、3、4小时后被处死后的肌肉、血液和玻璃体液的乙醇浓度,以及家兔被处死后放置1-7天的肌肉乙醇浓度。结果家兔灌服乙醇后2、3、4小时处死所测的血液乙醇浓度(BAC)随时间延长有逐渐下降的趋势,但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而肌肉乙醇浓度(MAC)和VAC均是3小时的浓度高于其他组(p<0.05),BAC/MAC、BAC/VAC的情况相同。另外,在本实验条件下,家兔肌肉在7日内未观察到正丙醇产生。结论用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MAC浓度来推断BAC浓度是可行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柠檬酸减轻酒精中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两组小白鼠分别灌胃20%乙醇溶液和含柠椽酸40g/L的20%乙醇溶液后,测定乙醇在小鼠体内氧化过程中血液和胃中乙醇及其代谢物乙酸基浓度。实验表明,在摄入乙醇溶液同时撮入柠檬酸溶液组,乙醇在胃中残留量较高,血液中的乙醇和乙酸基浓度较低。说明柠椽酸可抑制乙醇的胃排空,从而增大乙醇在胃中氧化比例,减小肝脏和身体对乙醇的生物利用度,最终减轻乙醇中毒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赤雹根乙醇提取物(AETR)预处理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加冰水浴的方法制作大鼠急性血瘀模型,以红细胞压积(HCT)、血沉方程K值、血浆粘度、全血粘度为指标,评价AETR对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结果:AETR(1.4g/kg、0.7g/kg、0.35g/kg)各剂量组大鼠的HCT、血沉方程K值、血浆粘度及全血粘度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P<0.01).结论:AETR预处理可明显改善急性血瘀模型大鼠的血液流变学特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中药降粘抗栓片I号对犬急性心肌缺血状态下的血液流变学改变.方法:用犬作为实验对象,结扎其冠状动脉,造成心肌急性缺血,经胃一次性灌入两种不同浓度的降粘抗栓片I号混悬液,从心大静脉留取不同实验时间点的血样,测定和计算全血高切、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比容等10项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该中药制剂能降低全血高切、低切粘度、血浆粘度和加快红细胞电泳时间及电泳率,对红细胞比容无明显影响.结论:降粘抗栓片I号能改善犬急性心肌缺血状态下的血液流变行为,可用于血液高粘滞综合征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片仔癀的解酒作用。方法 将4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片仔癀高、中、低剂量组,海王金樽对照组,每组8只。乙醇灌胃前0.5 h,分别给予海王金樽300 mg/kg,片仔癀组360、180、90 mg/kg灌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分别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乙醇灌胃后0.5、1、2、3、5 h分别采用顶空气质联用仪测定血液乙醇含量。结果 乙醇灌胃1 h后,各组血中乙醇浓度达到峰值,5 h后乙醇浓度降至最低值;片仔癀可明显降低血液中乙醇浓度,呈现明显的量效关系,以片仔癀低剂量的作用最优;低、中、高剂量片仔癀降低血中乙醇浓度的效应均明显优于海王金樽。结论 片仔癀有促进乙醇代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快速补液对烧伤延迟复苏血液流变学特性和心肌局部流量的改善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30%TBSA烧伤模型,动态观察烧伤延迟复苏快速补液和均匀补液后,大鼠血液流变学特性和心肌局部血流量及血浆中心肌肌球蛋白轻链-1浓度的改变。结果 伤后1h,全血粘度即显著升高,6h达高峰、补液后,全血粘度均降低,快速补液组的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均匀补液组,血浆粘度、红细胞比积、血浆纤维蛋白含量和红细胞膜带性质等血液流变学参数也性改变;心肌局部血流量和血浆中心肌肌球蛋白轻链-1的浓度也相应发生改变,其变化趋势与全血粘度改变密切相关。结论 烧伤延迟复苏快速补液能改善血液流变学特性,提高心肌局部血液灌注量,使心肌损害程度减轻,因此,对烧伤延迟复苏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快速补液对烧伤延迟复苏血液流变学特性和心肌局部血流量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30%TBSA烧伤模型,动态观察烧伤延迟复苏快速补液和均匀补液后,大鼠血液流变学特性和心肌局部血流量及血浆中心肌肌球蛋白轻链一1浓度的改变。结果伤后1h,全血粘度即显著升高,6h达高峰,补液后,全血粘度均降低,快速补液组的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均匀补液组,血浆粘度、红细胞比积、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和红细胞膜带电性质等血液流变学参数也发生改变;心肌局部血流量和血浆中心肌肌球蛋白轻链一1的浓度也相应发生改变,其变化趋势与全血粘度改变密切相关。结论烧伤延迟复苏快速补液能够改善血液流变学特性,提高心肌局部血液灌注量,使心肌损害程度减轻,因此,对烧伤延迟复苏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