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患者 ,男性 ,72岁。因大量饮酒后双足变黑坏死 1个月入院。患者于 1个月前 ,10h内饮用散装劣质白酒 4 0 0~4 5 0ml后出现双足肿胀、紫绀 ,伴轻微疼痛 ,继而趾端变黑、干瘪 ,并蔓延至踝部。患者既往体健 ,酗酒 4 0年 ,无高血压及心脏病史。查体 :双足皮肤变黑 ,干瘪 ,踝上 5~  相似文献   

2.
病历摘要 女患,72岁,左眼疼痛,睑裂变小5天,突然剧烈头痛,抽搐,意识丧失。5天前无任何诱因出现左侧眼眶内眦部位局限性疼痛,伴之左眼睑下垂,眼裂变小,时而疼痛剧烈,恶心,未吐,无发烧,自服安定片和去痛片各1片疼痛不缓解。次日,因患者拒绝做脑血管造影及手术,要求保守治  相似文献   

3.
<正>患者男,57岁,规律血液透析治疗26年,左足皮肤进行性发黑伴疼痛2年多于2015年11月入院。26年前诊断"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开始规律血液透析治疗。2014年7月一次剪足趾甲导致左第4足趾末端破损,后呈黑色结痂,并逐渐皮损扩大,伴破溃,少量流脓,进行性疼痛加重,不能耐受。外院诊断"皮肤坏疽",给予止痛、抗感染,活血化瘀、局部换药等治疗,效果差。病史中无高血压、糖尿病史;因反复  相似文献   

4.
<正> 患儿男,5岁。于1996年6月21日因顽耍生漆约1h后即双手皮肤潮红、肿胀、剧痒、疼痛,在当地医院给肌注地塞米松5mg剧痒略减轻,未再继续治疗。因双手指屈伸困难、颜色变黑,于1996年7月9日来院就诊。入院查体:左食指远节、中节及左中指远节干性坏疽,界线明显。右食指远节及中节干性坏疽,界线明显。双手指屈曲畸形,干性坏疽手指活动障碍。双手背部皮肤感染创面有少量淡黄色渗液。入院后行干性坏疽手指残端修整,抗感染、支持对症治疗10d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生殖器干性坏疽患者相关临床资料,为临床诊断、治疗生殖器干性坏疽提供依据。方法 总结1例生殖器干性坏疽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结果 本例患者临床特点与急性附睾-睾丸炎、睾丸扭转、Fournier坏疽、坏疽性脓皮等可导致生殖器坏死的疾病均不相吻合,且凝血障碍突然出现,无明确病因,是1例不明原因的生殖器干性坏疽。结论 本例患者起病急骤,病情凶险,发病前无基础疾病,无手术外伤史,病因仍然有待商榷。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方法护理糖尿病足干性坏疽的护理疗效。方法选取糖尿病足干性坏疽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4例采用生理盐水+654-Ⅱ+短效胰岛素局部冲洗换药,并予以贝复济喷雾剂局部喷药;对照组24例予以生理盐水+654-Ⅱ+短效胰岛素局部冲洗换药,无菌纱布贴敷,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发现观察组治愈率、好转率均高于对照组(Р〈0.01)。结论通过两种不同换药方式比较,采用贝复济局部用药组能够更好加速糖尿病足创口的愈合和好转,值得临床应用于护理糖尿病足干性坏疽。  相似文献   

7.
过敏性紫癜引起肢端干性坏疽少见。兹将我们遇到1例(见图1、2)报告如下:患者、女、30岁、农民、因皮肤反复出现紫色斑点,尿少、浮肿4年,加重5天,于1983年4月30日  相似文献   

8.
我科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1例,现报告之。  相似文献   

9.
毛霉菌病眼科报道很少,笔者见到1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30岁,因头痛、恶心、呕吐,乡村医生给予静滴青霉素、氟美松7天,病情无好转,于1999年1月29日入我院。体检:T35.8℃,P116次/minR19次/minBP12/8kPa心率116次/min心律不齐,心音低钝,无杂音。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神志恍惚,皮肤粘膜无黄染,颈软,双肺听诊无异常。右下眼睑至面颊部皮肤有5cm×5cm灰黑色干性坏死区,右上唇粘膜呈灰黑色,右鼻甲被暗红色的血痂覆盖。右眼无光感,眼球变软,…  相似文献   

10.
正生殖器干性坏疽临床上较为少见,其病情发展迅速,导致患者排尿困难、性功能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现将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生殖器干性坏疽患者1例,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祝某某,男,44岁,因"右侧睾丸切除术后9天"于2019年7月13日入院。2019年7月3日夜间患者无明显诱因下突然出现右侧睾丸肿胀疼痛,抬高试验阳性,无畏寒发热,无恶心呕吐等不适。至当地医院就诊,B超考虑睾丸扭转,于2019年7月4日急诊行右侧睾丸探查术,术中见右侧睾丸坏死,予切  相似文献   

11.
<正> 白色葡萄球菌已往认为是一种无致病性或仅有微弱致病性的细菌,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由白色葡萄球菌引起败血症的报导已非鲜见。但迄今未见由该菌引起的败血症患者有指趾干性坏疽的表现,本院于1981年曾收治一例,现报道如下:患儿,男,3岁,因发烧8天,两下肢不能站立伴踝以下红肿及紫斑6天,于1981年4月24日入院。  相似文献   

12.
病理教学标本制作中,下肢干性坏疽标本的制作难度比其它标本的制作难度要大。由于它体积大,用固定液保存不利于实验教学时搬动,而且标本在甲醛固定液里固定和保存时间久了,病变部位的黑褐色颜色会褪色变淡失去原有的病变特征。常用的原色标本制作法,标本被阳光照射后易褪色,而且,标本保存液的配制和操作都比较麻烦。笔者介绍一种制作简单不需要固定液保存的原色标本制作法,经长期观察效果较好,有推广应用价值。本法特别适于制作供实验教学使用的肢体干性坏疽标本。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足属于中医消渴病之兼证"脱疽",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WHO将其定义为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踝关节或踝关节以下的部分)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1])。在我国糖尿病发病率正呈逐渐增加趋势,12%~25%的糖尿病患者在病程进展中可并发足部溃疡。有资料表明,在所有非外伤性下肢低位截肢中,有40%~60%是在糖尿病患者中完成的,糖尿病足高发病率与致残率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2])。老年糖尿病足的发生多与痴呆合并发生,本文通过1例糖尿病足坏疽患者血糖控制水平与认知状况的改善,旨在提示老年糖尿病合并痴呆患者进行糖尿病早期干预和治疗,避免或延缓老年痴呆的发生,从而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临床上常见的根性、干性和丛性3大类损伤,由于其病理解剖及病理生理各不相同,因此所表现的临床症状特点亦完全不同,尽管三者具有相似的某些共性症状,然而,作为临床工作者必需对其加以区别,以求更进一步诊断及治疗.如此,既合乎思维的逻辑性与科学性,又易于找出诊断的规律,从而有利于患者获取及时的治疗与康复.  相似文献   

15.
病历摘要 患者男性,18岁。因“左侧胸痛3个月,咳嗽发热1周”入院。入院前3个月患者运动时与他人相撞后出现左侧胸壁疼痛,未作特殊处理,症状逐渐减轻至消失。1个月前患者休息时突感左胸下份剧烈疼痛伴明显气紧,数小时后逐渐缓解。  相似文献   

16.
1984年12月23日查房主治医师:请实习医师报告病历。实习医师甲患者女,32岁,粮管所工人。因低热、干咳伴左胸部钝痛5天于1984年12月21日入院。5天前起无诱因的低热,多在午后出现,测体温37.8℃,伴有乏力、盗汗、咳嗽,多为阵发性干咳,咳嗽及深呼吸时感左侧胸部钝痛,但不向它处放散。病后曾自服“速效感冒胶囊”、“扑热息痛”等药,未见明显效果,胸痛反渐加重,出现活动后气短,为此来院检查。门诊胸部透视见左肺中野有一大片状边缘清楚,密度增高的阴影,以“包裹性胸腔积液”收容入院。病来无畏寒发冷、无腹痛及四肢关节痛,活动自如。11岁时患“胸膜炎”经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顾步汤联合复方黄柏液对糖尿病足干性坏疽介入术后创面改善、肉芽组织生长和足部微血管循环的影响。方法 选择糖尿病足干性坏疽患者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在血管介入术后予复方黄柏液治疗,治疗组予顾步汤联合复方黄柏液治疗,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白细胞介素-13(IL-13)、肿瘤坏死因子(TNF-α)、纤维蛋白原水平变化及足部微血管血流灌注量、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肉芽组织生长及足创面改善情况,比较2组中医证候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2组足部微血管血流灌注增加(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2组创面面积、中医证候、NRS评分较治疗前减少(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肉芽组织生长面积、创面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T...  相似文献   

18.
病历摘要患者,男,46岁,未婚。7天前因受凉,始出现左侧胸痛,呼吸时疼痛加重,不能平卧。曾在当地医院治疗(药名不详),自觉症状缓解。3天前上述症状加重,且伴右上腹胀痛,恶心欲吐,食欲减退,四肢乏力。仍在当地治疗,症状不见好转,来本院门诊以“肺部感染”、“肝硬化”收入住院。  相似文献   

19.
1980年8月在银川市街头发现特殊手足畸形一例,乃约其来院检查并拍摄手足X线片。现报告如下: 刘××,男性,43岁,未婚,汉族,安徽省肖县人,农民。全身外观除手、足畸形外,余部无异常(见封三图1)。手:双侧手掌犹如正常人足跟,远端仅一指屈曲呈钩形。右手指末节偏向桡侧与中  相似文献   

20.
病历摘要患者,男,55岁。某研究所副研究员。因双下肢进行性无力、表情淡漠,嗜睡三个月于1984年2月21日入院。缘于1983年11月起无何原因感双下肢走路无力,并进行性加重,伴有轻微头昏,但无头痛、发热。12月出现表情呆板,呆坐少语,对周围事物不关心,记忆力减退,逐渐出现嗜睡,睡眠长达12~16h/d,不能坚持教学与工作。1983年元月始接受脑脉宁、脑力新、维脑络通等药物治疗后痴呆现象好转,但双下肢无力加重,至元月底巳不能站立,并出现尿失禁。病后无恶心呕吐、耳聋耳鸣现象。既往健康,生在北京,未在地方流行病区居住过,未食过带寄生虫的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