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放射治疗增敏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肿瘤治疗中,放射治疗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既往认为由于实体肿瘤中普遍存在乏氧细胞,大多数肿瘤都存在一定的放射抗拒性,故放疗增敏尤其重要。目前,放疗增敏的概念己包括DNA损伤、血管形成、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周期紊乱、凋亡等多个领域。本文就放射治疗增敏机制及增敏药物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塞来昔布对肿瘤放射治疗的增敏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间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数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塞来昔布辅助放射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放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原发灶退缩有效率83.3%,淋巴结退缩有效率78.9%,较对照组的70.0%和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出现放射性皮炎,观察组胃肠道反应、白细胞减少和肝功能异常发生率分别为10.0%、10.0%和0.0%,较对照组的6.7%、10.0%和3.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塞来昔布辅助放射治疗肿瘤的疗效、不良反应与单纯放疗类似,即塞来昔布对放射增敏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放射增敏剂的研究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增加放疗疗效,数十年来人们花了大量的精力、物力投入这一领域的研究。目前,研究提高疗效措施的思路已有极大的发展。虽然总的还是以解决乏氧细胞的放射抗拒性为主,但已冲破以亲电子学说为主要思路寻找乏氧细胞增敏剂的范围,开始全方位考虑涉及一些其他作用原理的增效途径,如控制肿瘤细胞的恶性生长、改变肿瘤内微循环状态及其他可能消灭肿瘤细胞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多西他赛乏氧增敏放射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周剂量多西他赛乏氧增敏放射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0例乏氧阳性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增敏组50例和单放组50例。两组均行前程普通放疗加后程适形放疗,总剂量DT66~70 Gy/33~35次,6.5-7周完成。增敏组在放疗同期行多西他赛化疗,每次40 mg,每周1次,总量为160~200 mg/4~5次,同时给一定的对症支持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行上消化道造影、胸部CT,腹部B超等检查,以评价疗效。结果增敏组总有效率(CR+PR)为92%,单放组总有效率为66%,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1月和20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9.8±3.7)%(95%可信区间)、(78.1±6.4)%、(38.7±9.1)%和(85.6±3.5)%、(49.8±7.7)%、(15.8±11.5)%。两组比较,1年总生存率(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年、3年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2、3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8.9%、52.3%、18.6%和66.1%、32.4%、9.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敏组骨髓抑制毒副反应较单放组增加,但经处理后均能顺利完成治疗。结论周剂量多西他赛乏氧增敏放射治疗食管癌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5.
乏氧细胞放射增敏剂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杨光伟  毛志达 《癌症》1997,16(1):74-75,78
  相似文献   

6.
放射治疗增敏的新靶点ATM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劲松  陆雪官  冯炎 《中国癌症杂志》2004,14(2):187-189,193
临床发现患遗传性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ataxia-telangiectasia,A-T)综合征的患者对电离辐射具有高敏感性:通过研究表明其高放射敏感性可能归因于ATM(ataxia-telangiectasia mutated)基因,其中起关键作用的部分是ATM蛋白激酶:为此,人们开发了ATM激酶的阻滞剂,如咖啡因、己酮可可碱、甲基黄嘌呤和UCN-01(7-hydroxystaurosporine)等,并在基础和临床研究中获得了一些可喜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甘氨双唑钠(CMNa)对食管癌放射治疗增敏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通过前瞻性研究探讨甘氨双唑钠对食管癌的放射增敏作用及其安全性。方法各期食管癌患者150例,均符合入组条件并有病理证实,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试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病人放疗同时使用cMNa800mg/m^2,每周3次,连续用药至放疗结束;B组为单纯放疗组。放射治疗方法两组均采用目前标准放疗方案。放疗前2周内、放疗后3周和7周,分别行CT或X线拍片以观察疗效。放疗中每周测血常规并观察各种不良反应,每3周查肝肾功能及心电图。结果完成放疗者141例,A组93例,B组48例。A组的CR率高于B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A组肿瘤抑制率高于B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A组病人治疗达CR时的中位剂量较B组降低,但由于疗效观察方法的限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66)。两组病人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859),未观察到神经系统毒性。结论CMNa较明显的提高了食管癌的放射治疗的近期疗效,在使用过程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低毒有效的放射增敏剂,其远期疗效须待随访结果。  相似文献   

8.
肿瘤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放射治疗是目前对恶性肿瘤治疗的主要方法,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原发灶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放射增敏方法是提高放疗疗效的重要途径,是现代放射治疗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如何准确地评价这些增敏方法的效能,筛选出真正有效的药物和方法对推动放射治疗的发展、提高放疗对肿瘤治疗的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甘氨双唑钠对鼻咽癌放射治疗的增敏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甘氨双唑钠(CMNa)配合放射治疗对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40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放疗+CMNa)20例,对照组(单纯放疗)20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相似,放疗方法相同,均用常规分割,原发灶和颈转移灶剂量7000~7400cGy/35~37f/7~7.5w。治疗组放疗同时使用CMNa每次800mg/m2,每周3次,从放疗开始连续使用至放疗结束。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结束时肿瘤原发灶的完全消退率(CR率)分别为95.0%、85.0%,放疗剂量分别为4905.0cGy、5835.6cGy,颈转移灶CR率分别为89.5%、88.9%,放疗剂量分别为4500.0cGy、5342.8cGy,两组患者原发灶、颈转移灶达CR时的放射剂量不同,有统计学差异。毒副反应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未见神经系统毒性。结论CMNa合并放疗对鼻咽癌有增敏作用,可提高近期疗效,降低疗效达CR时所需的放射剂量,无明显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三大治疗手段之一,但是有些肿瘤放射敏感性较差,因此治疗效果不佳.咖啡因作为辐射增敏剂,可以逆转辐射引起的G2期阻滞,提高放疗敏感性.本文就咖啡因的放疗增敏机制进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放射敏感性与放射增敏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近几年来,对肿瘤的放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主要得益于临床放射生物学的发展。但是,如何克服放射抵抗性尚无理想途径。目前,“4R”仍是综合分析的理论基础,但已融入了许多新的内容。作者是试图综合放射生物学领域  相似文献   

12.
针剂甘氨双唑钠放射治疗增敏的随机双盲Ⅱ期临床试验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4  
目的 对针剂甘氨双唑钠 (CMNa)的放射治疗增敏作用及临床安全性进行随机、双盲Ⅱ期临床研究。方法 共有 2 18例患者入组 ,病种包括头颈部肿瘤、非小细胞肺癌及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放射治疗加CMNa组 (A组 ,10 0例 )及放射治疗加安慰剂组 (B组 ,98例 )。放射治疗为 1.8~ 2 .0Gy/次 ,5次 /周 ,总剂量为 6 0~ 70Gy ,6~ 7周完成。A组用CMNa 80 0mg/m2 ,3次 /周 (星期一、三、五用药 ) ;CMNa溶于 10 0ml生理盐水中 ,30min内滴完 ;放射治疗在输液结束后 30~ 6 0min内进行。B组用安慰剂加生理盐水 ,方法同A组。结果 共有 2 0 5例患者可评价疗效 ,其中 199例评价了原发灶疗效 ,A、B两组有效 (CR +PR)率分别为 91.2 % (93/ 10 2 )、78.4 % (76 / 97) (P <0 .0 5 ) ,完全缓解 (CR)率分别为 5 5 .9% (5 7/ 10 2 )、30 .9% (30 / 97) (P <0 .0 1)。10 7例评价了转移灶疗效 ,A、B两组CR +PR率分别为 91.1% (5 1/ 5 6 )、92 .2 % (47/ 5 1) (P >0 .0 5 ) ,CR率分别为 5 7.1% (32 / 5 6 )、4 3.1% (2 2 / 5 1) (P >0 .0 5 )。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所有患者对CMNa均有很好的耐受性。结论 CMNa对原发灶有良好的放射治疗增敏作用 ,且耐受性好 ,远期效果及安全性有待进一步的随诊观察。  相似文献   

13.
Yuan ZY  Yang WZ  Jin J  Gao L  Liu XF  Xu GZ 《中华肿瘤杂志》2007,29(9):649-652
目的探讨化疗药紫杉醇(PTX)联合放射线照射对鼻咽癌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方法取指数生长期的CNE-I细胞,采用克隆形成分析法检测PTX的单药毒性,确定IC10、IC50和IC90剂量作为实验的药物浓度。分析照射前后PTX IC10、IC50和IC90浓度下作用24 h,照射剂量分别为0~10 Gy时对CNE-I细胞的放射增敏效应。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不同浓度PTX作用0、2、6、12、18和24 h CNE-I细胞周期分布的变化。结果PTX对CNE-I细胞的IC10、IC50和IC90剂量分别为0.05、1.0和2.5 nmol/L。当小剂量照射前后,分别用0.05和1.0 nmoL/L PTX作用24 h,具有一定放射增敏作用。PTX浓度为2.5和10.0 nmol/L时,CNE-I细胞出现明显的G2/M期阻滞,高峰出现在18 h。结论在适当的结合序贯的基础上,PTX联合放射线照射对CNE-I细胞具有放射增敏效应,其增敏作用可能与PTX导致的细胞G2/M期阻滞相关。  相似文献   

14.
氟尿嘧啶及其前体药物去氧氟尿苷的放射增敏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氟尿嘧啶类药物作为放射治疗增敏剂用于临床放化疗已取得良好的效果。特别是对腹部恶性肿瘤,氟铁龙是5-氟尿嘧啶的前体药物,具有肿瘤靶向性,在肿瘤中的浓度较高,且可通过口服用药,可作为较好的放射增敏剂,目前已报道口服氟铁龙对胰腺癌、肝直肠癌的放射增敏作用。本文介绍其放射增敏机制、临床前期的实验研究、临床放射增敏及展望。  相似文献   

15.
烟酰胺配合放射治疗鼻咽癌的临床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常规分割放射治疗联合大剂量烟酰胺治疗鼻咽癌的可行性,观察主要毒性反应和初步疗效。方法:从1999年9月至2000年8月共有20例患入组研究,采用常规分割放射治疗,同时在鼻咽原发灶每次放疗前30~60分钟口服烟酰胺片,单次剂量为50mg/kg。结果:20例患有18例完成预定的治疗方案,完成率为90%,。主要治疗毒性为:Ⅲ级口腔粘膜急性反应发生率为40%(8/20);Ⅲ级照射野区皮肤急性反应发生率为20%(4/20);Ⅲ级消化道急性反应发生率为20%,(4/20),主要表现为恶心和呕吐。所有患中无一例出现Ⅳ级毒副反应。2例出现轻度的骨髓抑制。治疗后无明显的肝脏、肾脏和心脏毒性。治疗后鼻咽病灶的有效率(CR PR)为100%,其中CR率为85%(17/20);2年鼻咽原发灶控制率、无远处转移率和生存率分别为94.7%、95%和95%。结论:用常规分割放射治疗联合大剂量烟酰胺治疗鼻咽癌的方案可行,近期疗效较满意。  相似文献   

16.
背景与目的甘氨双唑钠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放射增敏作用的疗效和安全性目前并没有明确的证据,本研究系统评价甘氨双唑钠对NSCLC放射治疗增敏作用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实践与更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和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同时辅助其它检索,收集所有关于甘氨双唑钠对NSCLC放射治疗增敏作用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参考Cochrane质量评价标准进行质量评价,并利用RevMan5.1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21个RCT,Meta分析结果显示,甘氨双唑钠联合放疗的近期疗效优于单纯放疗疗法(OR合并=3.29,95%CI:2.47-4.39,P<0.000,01)或优于放疗联合安慰剂(维生素C)疗法(OR合并=3.65,95%CI:2.25-5.92,P<0.000,01);在生存质量提高率和1年、2年生存率方面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血液学毒性、心脏毒性等安全指标方面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氨双唑钠联合放疗疗法治疗NSCLC,近期疗效优于单纯放疗或放疗联合安慰剂(维生素C)疗法,并且不增加放疗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肿瘤放射增敏剂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自从1899年第1例用射线治愈患者的报道引起人们对放射线治疗肿瘤作用的注意,距今还不到100年,但无论从治疗设备、治疗方案设计以及放疗适应证方面的发展都相当快。目前,约有70%的肿瘤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曾接受不同程度的放射治疗,然而,至今放疗对不少肿瘤的作用仍不能令人满意。为此,世界各国都有科学家在致力于提高放疗疗效的探索。而其中研究开始得最早,研究面最宽而又深入的当推各种放射增敏剂的研究。所有放射增敏剂的目的都是通过放射增敏剂提高射线对肿瘤控制的效果,而对射线所致的并发症没有影响或至少没有太…  相似文献   

18.
马蔺子素放射增敏作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蔺子素是从中草药马蔺子中提取的有效成分,为一种新型醌类结构化合物。经20多年来的实验室及Ⅰ、Ⅱ期临床研究发现,马蔺子素有放射增敏作用,尤其对放射抗拒的乏氧细胞增敏较好。自1997年1月~1997年9月对马蔺子素放射增敏作用进行了Ⅲ期临床观察,并随访至1999年9月。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入选病例标准:①病理或细胞学证实,有可测量的肿瘤病灶;②年龄为70岁以下,体质状态(performance status)0~2级;③照射部位首程放疗;④肝肾功能正常;⑤外周血白细胞正常;⑥预期生存3月以上。 1.2 分组及资料 由于目前临床用药受报销范围限制,故本研究为非随机分组。研究组31例,其中3例因为严重胃肠道反应(腹泻、呕吐和腹部不适)停药,不在统计分析之列。材料完整者28例,男性18例、女性10例,中位年龄52.4岁,其中肺癌8例(鳞癌4例、腺癌2例、小细胞未分化癌2例),鼻咽癌8例,口咽癌1例,筛窦癌1例,脑瘤1例,胃癌销骨上转移1例,食管癌3例,宫颈癌2例,乳癌2例、结肠癌1例。对照组24例,男性16例、女性8例,中位年龄为54.4岁,其中肺癌13例(鳞癌6例、低分化腺癌6例、小细胞未分化癌1例),鼻咽癌4例,  相似文献   

19.
癌症化疗增敏剂研究及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癌症化疗增敏剂研究及应用进展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100050)徐承熊,叶玉梅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物研究所(100050)恶性肿瘤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及健康的常见多发病。在临床上,主要采用手术切除、化学药物治疗及放射治疗等手段治疗,但由于存在毒性...  相似文献   

20.
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有效治疗方法之一,然而多数肿瘤的放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造成这些肿瘤放射敏感性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肿瘤组织内存有相当数量的乏氧细胞所致。因此,直接有效地提高恶性肿瘤组织内的氧分压,改善肿瘤组织细胞的氧供状态,对于增加肿瘤组织细胞的放射敏感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1]。高氧液静脉输注,是近年来出现的1种改善肿瘤细胞乏氧状态简便有效而又安全的方法,其在实现放射治疗增敏的同时,还具有减轻放射性损伤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治疗放射治疗的并发症,故越来越受到肿瘤临床医学专家们的重视和认可[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