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已越来越重视传统医学的发展。国际有关医学会议证明,传统医学是有效的,有其实用价值。祖国医药学是世界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有关医学文献雄辩地证明,它是科学的,且有着广阔的发展前途。祖国医药学有着独特的辨证施治理论体系,国际医学界也认为,它“有一个全体论的(holistic)观点。那就是:在一个广义生态学范围内整体地看一个人,强调一种观点,认为不健康或疾病是由人在其整个生态学上的不平衡或平衡失调造成,而不仅仅强调致病的原因或发病的演变”。  相似文献   

2.
<正> 中医辨证学是医学科学领域里的一门新学科,也是创造我国统一的新医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中心环节。祖国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有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国际医学界认为,它“有一个全体论(Holistic)的观点。那就是:在一个广义生态学范围内整体地看一个人,强调一种观点,认为不健康或疾病是由人在其整个生态学上的不平衡或平衡失调所造成,而不仅仅强调致病的原因或发病的演变”。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的大量科学实践进一步证明了为促进和发展成为这部临病辨证学所具有的潜能。但是在加速创建这一新的学科的进程中,不断更新和深化有关的思想方法和技术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宋景龄 《国医论坛》2012,27(2):50-51
中医学在对疾病的诊断治疗上,十分强调辨证论治;西医学对疾病的诊断治疗上则强调辨病论治。中医病因是属性病因,强调导致疾病的病因属性;西医病因是具体病因,强调导致疾病的最原始最具体的因素。中医强调病证,完整的病证由功能病位、属性病因、宏观病理属性三部分组成;西医强调辨病,  相似文献   

4.
细胞焦亡是一种炎症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gasdermin家族(形成孔隙的效应蛋白家族)的多种成员主要通过激活胱天蛋白酶(Caspase)进行聚合和剪切,参与多种疾病的病理过程,如癌症、心肌缺血、肾损伤、骨关节炎等。细胞焦亡具有双向调节作用。诱导细胞焦亡的发生可促进病理条件下细胞的清除(如癌症、肿瘤细胞等),但长期诱导的细胞焦亡可导致体内脂质和相关维生素代谢异常。调节焦亡和细胞增殖之间的平衡是中医药治疗疾病的一个重要靶点。阴阳学说贯穿中医诊断和治疗的全过程,用来解释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指导理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及保健。细胞增殖与细胞焦亡之间的平衡本质上是阴阳平衡在细胞水平上的体现,阴阳自和理论对阴阳平衡加以主导。中医药对细胞焦亡的干预主要体现在促进细胞焦亡(损其有余)和抑制细胞焦亡(补其不足)上,这与调节阴阳具有相同的意义。基于这一理论,该文通过阴阳学说揭示了中医抑制和促进细胞焦亡的关系,以期为阴阳学说的现代化提供理论支持,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针灸大成》为中医针灸学科之重要著作,其第十卷《保婴神术》在论治小儿疾病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其相关学术思想可概括为:诊断上,重视望诊,通过观形察色诊断疾病;治疗上,崇脾土,倡导以手代针,亦不偏废针灸、方药;重调护,强调未病先防早干预。书中运用推拿手法治疗小儿惊风亦有独到之处。深入探析其内涵,对全面准确把握和深入研究《针灸大成》中小儿推拿之学术思想,提高小儿疾病的诊疗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徐毅  王守富 《中医研究》2000,13(4):21-23
陈阳春研究员 ,临证近 4 0年 ,经验丰富 ,治病屡起沉疴。笔者有幸侍诊于侧 ,受益匪浅 ,今将学习心得整理如后。陈老师临证极为倡导中西医结合 ,强调中西医各有所长 ,二者相互为用、取长补短 ,以求探索治疗疾病的新方法、新路子 ,在临床实践中以现代医学微观手段检查诊断疾病 ,为中医望诊之延续 ,把中医望诊为宏观延伸致微观 ,强调中医辨证治疗 ;强调人体的整体性 ,从宏观看待疾病。1 以西医诊断、中医辨证为治疗疾病的手段强调中医治疗辨证为主 ,对疾病首先采用现代医学检查 ,明确其病因、病理及生化变化 ,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诊断与辨证…  相似文献   

7.
<正> 明确诊断在西医诊治疾病中的重要性似乎不言而喻。对于中医临床,一般地强调辨证施治较多,病名诊断鲜为人用。在通常情况下,沿用西医诊断、施行中医辨证已成为临床工作者的惯例。这种现状揭示了中医病名中的某些缺陷,即名称庞杂、标准不一,临床指导价值不大等问题。如何克服这些缺陷,完善中医病名的规范化、标准化,使其系统性、严密性、科学性得到加强,确立中医病名诊断在临床上和法律上的合法地位,使其能和西医诊断并驾齐驱,互相补充。这是医学发展的趋势,也是广大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工作者的共同心声。  相似文献   

8.
微生态学在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中的运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微生态学(microecology)是生态学从细胞水平和分了水平研究正常微生物群与其宿主相互关系的生命科学。研究对象主要是有生命的宿主,其作用在于认识生命的本质和疾病的本质等方面。中医学的传统理论内核与微生态学在一些基本理论观点上具有同一性,借助微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来研究和揭示中医学的科学内涵,也为中医药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正>中医药微生态调节剂是以中医学阴阳平衡、祛邪扶正和现代微生态学为理论基础,利用益生菌发酵及酶法水解等生物技术制备的新型中药制剂。中医药微生态调节剂为疾病的防治开辟了新的药源,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抗生素造成的菌群失调、超级菌的增加和过敏毒理等反应[1],且注重整体,具有"已病辅治、未病先防、无病保健"的重要作用。研究表明,中药药理作用的发挥离不开体内的微生态系统,同时多数中药有助于维护肠道微生态系统的平衡,两者相  相似文献   

10.
异位妊娠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异位妊娠(EP)是妇产科最常见的急腹症,其危害为EP流产或破裂后导致腹腔内大出血;未及时诊断救治而危及生命。本文探讨EP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强调早期诊断和治疗;重视不典型者与其他疾病正确鉴别,能在未破裂前被诊断。本文就异位妊娠的临床表现、以及诊治等方面的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蒙医病缘理论属于生态学范畴,包括饮食、起居、气候、其它等内容。它以整体观念为基础,强调人与自然界协调统一。本文根据蒙医学基本理论“五元”、“三根”、“七素”学说以及七素与三根的关系,阐述了蒙医病缘理论的意义,三根与病缘的关系和病缘理论与生态学的内在联系,旨在为蒙医学对疾病的发病规律、诊断、治疗等诸方面认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正>《黄帝内经》的《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中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即中医治则学说中的治未病基本法则。其包含三种意义:一是防病于未然,强调摄生,预防疾病的发生;二是既病之后防其传变,强调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及时控  相似文献   

13.
治伤要辨证     
中医伤科与内科一样,应同样强调辨证论治的重要性.在临床上只有运用辨证的方法,对于损伤疾病才可能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从而作出较为正确的处理.阴阳是中医诊断疾病的总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阴阳失调的结果.所以,临床诊断应当根据阴阳变化的法则去分析研究,才能抓住病变的本质.在临床上可以看到,同样是外伤骨折,有瘀肿疼痛,但反映出来的脉象因人而异,经过辨证归纳,可定出不同的治疗法则,就是有余者祛瘀,不足者攻补兼治,使阴阳偏盛偏衰的现象,复归于协调.即《素问·至真要大论》讲的:"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的道理.我曾治过一个姚姓病人,女.主诉:右足  相似文献   

14.
眩晕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 ,其病因为多方面的。临床上眩晕疾病的诊断之所以困难 ,原因在于 ,其一 ,眩晕疾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其二 ,牵涉到临床各科。其三 ,目前针对眩晕的客观检查指标少或不完善。其四 ,难以取得病理资料。其五 ,眩晕受多因素影响 ,既有病理因素也有心理因素。要达到对眩晕疾病正确诊断的目的 ,就要了解人的平衡调节机制 ,认识眩晕疾病的临床特点 ,详细采集病史综合分析 ,合理选用现代检测技术进行评价。1 眩晕的调节机制人体的平衡系统主要由前庭系统、视觉系统和本体觉系统以及与周围神经、中枢神经间复杂的互相联系…  相似文献   

15.
浅谈药性理论中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祖国医药学最突出的特色之一乃是强调一个“质”字,无论是诊断、立法、遣方、用药均首重对疾病本质的掌握,认为“失其本性,虽有疗疾之名,永无必愈之效,是以医者必须殷勤注意”。(《太平圣惠方》)这是祖国医药学之精华所在。相对而言,定量分析在中医药学理论体系中却是一个薄弱环节。但若一言以蔽之中医药理论体系中完全没有定量分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在内分泌领域中“亚临床疾病”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如何看待和处理这种“亚临床”状态目前尚有争论。从本质上说,“亚临床疾病”是一个实验室诊断的临床状态。但是,南于实验室检测结果的不确定性,以及对试验结果的不同解读,使这种诊断带有明显的不确定性,甚至有些随意性。因此,对其诊断和治疗重要的是应个体化对待。“亚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而在这些问题解决之前,对此类“疾病”应采取慎重和理性的态度。  相似文献   

17.
大连医学院中医学博士蔡子微最近提出“中医学的本质是生态医学”的见解。蔡博士认为,中医学是从古代生态学角度,以古代生态学思想与原理来研究人体的结构、功能及平衡原理,研究人体平衡失调的原因、机制及防治方法的生态医学;而与中医学形成和发展有重要关系的天人合一、阴阳五行等中国古代哲学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就是古代生态学和生态系  相似文献   

18.
颜德馨运用"衡法"调气活血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全国名老中医颜德馨教授诊治心脑血管疾病的经验。强调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是气血失和,治疗重在调气活血,维持人体机能平衡。临床上运用以气血一元论为基础的"衡法"进行辨证论治,颇具疗效。  相似文献   

19.
人体是一个耗散结构,即一个开放的自我调控的复杂生态系统。通过系统能量耗散和内在的非线性动力学机制,以维持其客观时空的有序结构。当外界的不良信号,风、寒、暑、湿、燥以及喜、怒、忧、惊等传人机体,要破其正常稳态,破坏了平衡机制,就导致了疾病。生态治疗的思路来自于系统科学的控制论,系统论,耗散结构理论和协同论等。它强调就人体这一复杂生态系统,认识其内外环境的整体变化,以维持其有序和平衡稳态,保持机体健康。一些传统的治疗方法,如气功、针灸、理疗,心理治疗,中草药方剂以及最近兴起的微生态制剂等,广义上都可称为生态治疗。  相似文献   

20.
膏方的组方原则主要体现了中医的“平衡观”;其在预防及治疗疾病上,主要是通过调理人体阴阳、气血、津液、脏腑等的平衡,起到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