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膜外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优越性。方法:对110例腹膜外(腹膜外组)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和120例传统腹膜内(腹膜内组)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种剖宫产术式在年龄、术前血象及术中从切皮到胎儿娩出时间、总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抗生素应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与传统腹膜内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相比,腹膜外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有术后排气早、进食早、恢复快等优点。结论:腹膜外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主要有以下优点:未进行腹腔操作,术后肛门排气快、胃肠功能恢复快、进食早;术后不会发生肠粘连、肠梗阻;术后腹痛轻、营养好,有利于切口愈合;乳汁分泌早,有利于母乳喂养;操作方法简单并能熟练掌握,对医疗设备无特殊要求。该术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胡冬玲   《中国医学工程》2009,(2):150-151
目的探讨腹膜外新式剖宫产术与传统剖宫产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本院2003年10月~2008年10月同期住院的278例腹膜外新式剖宫产术(研究组)和276例传统剖宫产术(对照组)进行回顾分析对比。结果两种剖宫产方法从切皮到胎儿娩出时间、总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其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腹膜外新式剖宫产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结论腹膜外新式剖宫产术,术后肛门排气快、胃肠功能恢复快;术后不会发生肠梗阻;术后腹痛轻,产妇下床早,有利于母乳喂养。并且对医疗设备无特殊要求,适宜在基层医院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腹膜外子宫下段4I宫产术在44宫产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妇产科2008年3月-11月100例需行剖宫产的孕妇施行腹膜外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腹膜外组),与100例行腹膜内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腹膜内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膜外组肛门排气时间为(17.25±4.2)h,术后病率0%(0/100),术后镇痛3例,明显少于腹膜内组[肛门排气时间为(38.55±31)h,术后病率6%(6/100),术后镇痛16例1,P〈0.05从切皮到胎儿娩出时间腹膜外组(22±1.5)min,腹膜内组(16.2±2.1)min,P〈O.0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手术时间:腹膜外组(36.5±5.3)min,腹膜内组(36±5.5)min,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膜外剖宫产术较传统的剖宫产手术有较多的优越性,减少了腹腔感染的可能性,患者自觉症状少,进食早,术后恢复快,大大提高了产妇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季艳梅 《吉林医学》2013,34(4):655-656
目的:探讨腹膜外子宫下段剖宫产的优点。方法:选择住院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20例腹膜外子宫下段剖宫产(腹膜外组)和20例经腹子宫下段剖宫产(腹膜内组),术后观察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病率。结果:两种剖宫产术式在年龄、术前血象及术中从切皮到胎儿娩出时间、总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腹膜内子宫下段剖宫产相比,腹膜外剖宫产有术后排气早、进食早、下床活动早、不会发生肠粘连、肠梗阻、恢复快等优点。结论:腹膜外剖宫产主要优点有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排气早、创伤小、未进行腹腔操作、防止腹腔感染、术后不会发生肠粘连、肠梗阻、术后腹痛轻、进食早、营养好、有利于切口愈合、乳汁分泌早、有利于子宫复旧及母乳喂养、下床活动早、有利于产后恢复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腹腹膜外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经试产后改行经腹腹膜外剖宫产术的患者56例(A组)与腹腔内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患者51例(B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组与B组在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镇痛药使用、肛门排气时间、白细胞计数及术后体温与B组比较,A组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腹膜外剖宫产术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术后病率低、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简便、安全、微创的剖宫产术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两种腹壁横切口剖宫产手术的优劣。方法 将 197例患者随机分为 2组 ,施行周基杰医生的剖宫产术 (周式组 )及Stark医生的剖宫产术 (Stark式组 ) ,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病率、腹部切口愈合情况、住院天数及新生儿Apgar评分、子宫切口愈合情况。 结果 Stark式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均较周式组明显缩短 (P <0 .0 1) ,术后病率明显降低 (P <0 .0 1)。其余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Stark剖宫产术式手术时间短 ,术后肛门排气快 ,损伤少 ,失血量少 ,术后进食早 ,术后恢复快 ,手术方法简单易学 ,经济 ,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曾平 《基层医学论坛》2013,(31):4128-4129
目的比较改良侧入式腹膜外剖宫产术与侧入式腹膜外剖宫产术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262例拟行剖宫产产妇,根据入院号单双数分为2组,单数131例行侧入式腹膜外剖宫产术,作为对照组;双数131例孕妇对手术方法进行改进,采用改良侧入式腹膜外剖宫产术,作为观察组。比较2组平均手术时间、胎儿娩出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娩头困难、术后血尿等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胎儿娩出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中、重度疼痛发生率为7.63%;娩头困难、术后血尿发生率分别为0%,8.4%,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O.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略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侧入式腹膜外剖宫产术手术方式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可缩短手术时间和胎儿娩出时间,并降低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海阳  黄海霞 《河北医学》2004,10(3):205-207
目的 :评价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术的优点。方法 :选择有剖宫产指征的孕妇 1 6 5例 ,随机分为两组 ,1 0 6例作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术 (腹膜外组 ) ,5 9例作腹膜内剖宫产术 (腹膜内组 ) ,然后观察及比较两组产妇术中 (从手术开始到胎儿娩出所用的手术时间、总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伤口疼痛及愈合等 )情况。结果 :腹膜外组从不间断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及总手术时间与腹膜内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均 >0 .0 5 ) ,而两组术中出血量相比较则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 ;腹膜外组术后病率 (发热、伤口疼痛及腹胀等 )明显少于腹膜内组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均<0 .0 1 )。结论 :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术具有切口美观、可防止腹腔粘连、感染 ,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术在临产后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改良腹膜外剖宫产术在试产失败产妇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必要性。方法:选择2008年10月至2010年9月山西煤炭中心医院160例临产后经阴道试产失败需要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行改良腹膜外剖宫产术,对照组行腹膜内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比较两组总手术时间、胎儿娩出时间、术中出血量、新生儿评分、新生儿体重、产后恢复情况及腹腔内感染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胎儿娩出时间、总手术时间、产妇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5)。术中出血量、产褥病率、新生儿评分、新生儿体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产后试产失败的产妇行改良腹膜外剖宫产术可缩短手术时间,维持腹腔自然屏障功能的完整性,并发症少,恢复快,是一种具有推广价值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新式剖宫产与传染剖宫产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将新式剖宫产96例与传统剖宫产82例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排气时间进行比较,结果:新式剖宫产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排气时间与传统剖宫产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肠排气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Joel—Cohen切口剖宫产19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Joel-Cohen切口剖宫产的手术方式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双侧髂前上棘连线下大约3cm或下腹部横皱上2-3cm处,做一平直横切口,横向撕拉皮下脂肪组织、筋膜、腹直肠进行腹膜内及腹膜外剖宫产,并与同期传统腹部直切口腹膜内及腹膜外宫产进行对照。结果:190例Joel-Cohen剖宫产,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短,手术总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排气时间短,疼痛轻,术后发病率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Joel-Cohen切口剖宫产优于传统腹部直切口剖宫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半腹膜外剖宫产术7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优化剖宫产式式与减少手术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实施半腹膜外剖宫产术70例(半腹膜外组),分别与同期腹膜外剖宫产术(腹膜外组)及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腹膜内组)各70例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半腹膜外组较腹膜外组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缩短(P〈0.01),手术总时间也缩短(P〈0.01),胎头娩出困难及肉眼血尿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半腹膜外组较腹膜内组术后病率显著下降,术后发热反应轻,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早(P〈0.01)。3组手术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半腹膜外剖官产术手术方法简单,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短,是一种具有推广应用价值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杨晓华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4):3237-3238,3241
目的:探讨下腹横切口半腹膜外剖官产术式的可行性、安全性、适应证、主要操作技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0例有剖官产手术指征并排除有特殊病情的孕妇,告知手术方式取得知情同意后随机分为两组:半腹膜外组(观察组)92例采用半腹膜外剖宫产术式,腹膜内组(对照组)108例采用下腹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式。两组的年龄、孕周、手术指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均选择持续硬膜外麻醉。两组手术均由同一术者实施,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相同。结果:两组开腹时间、术中出血量无差异。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观察组比对照组略有延长,但总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术后病率观察组比对照组低,排气时间观察组比对照组缩短,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平均5.84d,对照组住院时间平均7.51d,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O.05)。两组均无膀胱、肠管等脏器损伤。新生儿出生lminApgar评分两组无差异。结论:半腹膜外剖官产术具有腹膜外剖宫产的不干扰腹腔脏器、术后痛苦小、恢复快、病率低和子宫下段剖宫产的手术时间短,手术方法简单、胎儿娩出迅速、膀胱损伤风险小、能探查附件的优点,且符合微创手术的原则。手术安全可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改良腹膜外剖宫产的优点。方法 :分析 380例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术中、术后情况 ,并与同期腹膜外剖宫产及新式剖宫产比较 ,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娩头难易、术后进食时间及排气时间等。结果 :改良腹膜外剖宫产较腹膜外剖宫产从手术开始至娩出胎儿时间平均缩短 15 1min(P <0 0 1) ,出血量平均减少 40ml(P <0 0 5 ) ,较新式剖宫产手术时间延长 4min(P <0 0 1) ,术后排气时间平均早 5 1h(P <0 0 1) ,对膀胱基本无干预 ,术后无血尿及排尿困难发生。结论 :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新式剖宫产的临床应用。方法:将256例有剖宫产指征的产征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26例采用现代新式腹膜内剖宫产术与同期130例下腹部pfannensitial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作多项指标的对照,结果:观察组现代新式腹膜内剖宫产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排气快,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新式腹膜内剖宫产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术中出血少,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新法剖宫产术式的优点。方法:分析165例新法剖宫产产妇术中术后情况,并与同期子宫下段剖宫产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切口愈合情况及住院天数等方面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新法剖宫产与子宫下段剖宫产相比,手术时间明显差异(P<0.01),出血量减少(P<0.05),术后肛门排气早(P<0.05),术后并发症少、住院天数缩短(P<0.05)。结论:新法剖宫产术是较理想的手术方式,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高位联合式指分法腹膜外剖宫产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10 8例高位联合式指分法腹膜外剖宫产术观察组与10 0例传统的腹膜内剖宫产术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采用高位入路途经在膀胱顶上剪开腹横筋膜 ,不下推膀胱不推开膀胱筋膜 ,减少了对膀胱的刺激及手术步骤 ,使手术简便化。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胎儿娩出时间及总手术时间、术中新生儿评分、术中出血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术后乳汁分泌情况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高位联合式指分法腹膜外剖宫产术具有手术简便、层次清楚 ,术中、术后并发症少 ,恢复快等优点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早期进食对产妇乳汁分泌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剖宫产产妇按手术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肛门排气前进食,对照组肛门排气后进食,观察两组产妇乳汁分泌量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第1d乳汁的分泌量进行比较,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从术后第2d开始,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其显著性,(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早期进食的产妇可以促进乳汁的提前分泌,对产妇胃肠功能的恢复,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膜外剖宫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100例腹膜外剖宫产为观察组,以同期100例腹膜内剖宫产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种剖宫产术式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新生儿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术后疼痛、排气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住院时间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膜外剖宫产未进行腹腔操作,不干扰腹腔脏器,术后疼痛轻,胃肠功能恢复快,不会发生肠粘连、肠梗阻,进食早,乳汁分泌早,有利于母乳喂养,操作相对简单并易于掌握,对设备无特殊要求,符合微创的理念,易于推广,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简易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再次剖宫产是否有其优越性。方法:对2005年1月~2010年12月再次剖宫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151例行简易腹膜外剖宫产术者为实验组,147例行新式剖宫产术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术后病率、新生儿情况等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两组在手术全程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手术并发症、新生儿窒息率、切口愈合情况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实验组为(8.7±2.3)h,对照组为(17.4±3.9)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再次剖宫产患者而言,简易腹膜外剖宫产术较新式剖宫产具有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等优点,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