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索有留守儿童经历的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类型及特点. 方法 心理测验与档案资料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天津工业大学大学生入学心理普查筛选出的27名有留守儿童经历的大学生进行研究. 结果 (1)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的结果表明,有留守儿童经历大学生最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是焦虑(44 %)、自卑(44%)、社交退缩(44%),其次为躯体化(22 %)、抑郁(22%)、社交攻击(22%)、强迫(22%)、精神病性(22 %).(2)约谈资料分析结果表明,有留守儿童经历大学生出现频率最高的心理问题是自卑(89%),其次是过于自责(33%)、人际问题(33%),再次是追求完美倾向(22 %)和语言表达能力缺乏(11%).结论有留守儿童经历的大学生自卑心理严重,并伴有焦虑、自责、人际等多方面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心理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泰安市妇幼保健院接诊的114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5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儿童保健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健康教育。比较两组遵医行为、心理状况、心理问题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遵医行为评分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分裂性、交往不良、多动、违纪、抑郁、强迫、攻击、社交退缩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任性、攻击性行为、情绪不稳定、胆怯、自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增加儿童的遵医行为,改善儿童心理状况,降低儿童心理问题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4.
根据《中国儿童发展纲要》提出的“提供多种形式的儿童健康咨询及不良心理矫正服务”的目标,我站于2003年元月1日~2003年12月31日.对县城机关第一幼儿园和小太阳早期教育中心组织实施了为期一年的学龄前儿童心理卫生健康教育试验研究。现将试验研究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大学时代是人生的黄金时代,年轻的大学生应该热情奔放、朝气蓬勃,但现实生活中,却有一些大学生性格孤僻,将心理封闭起来,遭遇到挫折、误解、冷落就可能引发个人的迷茫、抑郁甚至暴戾等。于是有人选择自杀,因为丧失了生活信心;也有人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伤害他人,因为刹那间的爆发使之丧失了冷静与理智。面对日益显现的由于大学生心理问题而导致犯罪的现象,如何做好大学生心理辅导、如何引导大学生心理走向健康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6.
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本市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按整群、分层、随机的原则,用统一的方法和工具。对全市中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共调查2383人,SCL-90阳性检出率为38.36%,且农村高于城市。各因子阳性率为13.15%~35.88%,集中表现在强迫、人际、偏执等项目。处于中度应激状态者占30.38%,高中生(35.48%)高于初中生(27.65%)。各年级高度应激者占0.9%~2.14%。结论中学生确实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应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尤其是农村学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牧区、农村与城市不同生源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影响因素,探讨如何开展针对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方法应用心理卫生自评量表(SCL-90),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对509名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比较。结果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正常占75.3%,有轻度心理问题占18.3%,心理问题严重占6.5%;心理健康水平牧区生源低于农村生源,农村生源低于城市生源。结论不同生源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别较大,应根据不同的心理特点,做到“四个到位”,积极开展“五位一体”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开展针对性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选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一所中等职业学校各年级各专业全体学生施测,分析数据并结合平时观察得出结论。结果在收回的1601份可信问卷中,有心理问题者686例,发生率为42.8%;年级越低发生率越高(P<0.01),男女生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种心理问题按发生率高低排列依次为自责倾向、恐怖倾向、学习焦虑、身体症状、对人焦虑、冲动倾向、过敏倾向、孤独倾向;较严重的总焦虑倾向者106例,发生率为6.6%。结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较普遍存在心理问题,但严重者不多。 相似文献
9.
10.
11.
家庭教养顾名思义 ,应指在家庭环境里对儿童或青少年的教育与养护。它包括两个基本的层面 :一是教育 ,二是养护。良好的家庭教养对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成长 ,其意义是不言自明的。本文重点讨论问题儿童或青少年家庭教养中态度的不当或对教养层面理解的偏颇。1 对教养所持态度的不当1 1 教养≠教训 简单枚举 :“我是长辈 ,你就应该听我的” ,“棍棒之下出孝子” ,“不打不成材” ,“打是亲 ,骂是爱”…… 如果不是在一个基本否定这些观念的前提下 ,对上述说法或许会倍感亲切并欣然认同。因此 ,我们不能不重视这种简单、粗暴的干涉… 相似文献
12.
在所儿童意外所致的伤害,如同其他伤害一样,受伤的最近一个时期内,由于受伤当时的恐惧和疼痛,对其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构成了一定损害,在心理上容易形成的阴影造成永久恶性刺激。 相似文献
13.
流动儿童健康研究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国内外关于流动儿童的研究结果进行回顾,从流动儿童概念、生存状况、身体健康状况、心理健康状况以及流动儿童健康问题的产生、解决对策进行探讨.概括了现阶段的研究现状及取得的成果,同时也提出了现存的问题和今后流动儿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人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世界人口老龄化已被各国认为是 2 1世纪的主要问题之一。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大 ,老龄化速度快 ,高龄人口多 ,这必将给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一定影响。与此相关的 ,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尤其是心理健康状况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在新的世纪里 ,我国的老年社会心理健康教育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 ,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要求 ,进而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必须引起全社会的关注。1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和特点我国人口经历了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到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 ,继而再向低出生率、… 相似文献
15.
1997年 1 0月在北京召开的世界精神病协会年会明确指出 ,人类已经从“传染病时代”、“躯体时代”进入“精神病时代”。这一重大信息提示我们 :人的心理健康已成为一个关系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现实而紧迫的重要课题。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已经认识到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全面发展 ,早日成才的不可缺少的基础 ,加强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工作 ,体现了国家对大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发展的要求 ,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然而 ,在高等学校成人教育脱产班却无什么动作。毫无疑问 ,这项工作在高等学成教脱产…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选取80例儿童,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采用表格获取儿童孕期情况、父母情况、家庭教育方式等资料,以此来判断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对检查出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助药物治疗。结果:检查出有心理问题的儿童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及辅助药物治疗后,大部分已治愈,少部分症状严重者病情出现明显好转。结论:对儿童的行为心理状况进行阶段性检查有利于早期发现儿童的心理问题,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可帮助儿童治愈心理问题,是儿童心理保健的重要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18.
通过对我校10个班级453名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对卫校学生的心理状况有了初步了解,为进一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采用SCL-90,分析了10个因子项目。结果显示:学生心理健康异常率为26.3%,高于我国同级学生7.3%;三年级学生异常率大于一年级学生,符合学生心理问题随年级递增的趋势。提示对中专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针对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出现的问题进行咨询和辅导,以便使他们更能适应社会、适应环境,真正成为有用的人才。 相似文献
19.
由于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高职学生面临着求学动机、求职压力、情感困惑等等问题,常常由此引发许多心理问题,例如学习焦虑、人际交往不适等等,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正确分析目前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抓好班风学风建设、加强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优化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是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有实效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心身健康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低年级大学生97名进行为期12周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为心理健康讲座、团体咨询、自信心训练和人际交往训练等。采用症状白评量表(SCL-90)和白编心理健康量表进行教育前后心理状况测试。结果 健康教育后SCL-90和心理健康的多项指标低于教育前,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 心理健康教育对提高大学生心身健康水平是十分有效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