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硬脑膜下血肿致心电图的变化及机制。方法入选126例急性硬脑膜下血肿微创血肿清除术患者,观察患者术前术后的心电图变化。结果126例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的心电图均出现异常,微创血肿清除术后65例恢复正常,5例因脑干出血破入脑室致心衰室颤而死亡,9例好转,48例因原有心脏病史和继发于脑损害的心脏改变。结论急性硬脑膜下血肿致颅内压增高,引起脑缺血、缺氧,而使下丘脑植物神经中枢的活动张力改变,出现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不平衡状态,引起心脏传导系统和心肌复极异常以及心肌损害,而引起心电图异常。急性硬脑膜下血肿心电图异常系脑心综合征所致。  相似文献   

2.
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126例急性颅内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前后心电图的变化。方法 讨论出现脑心综合征的原因,提出了对急性颅内血肿的处理看法。结果 126例病人中65例在2~42天后随病情好转,心电图恢复正常,9例好转,48例仍存在异常,4例死亡。结论 对适宜的急性颅内出血病人要立即行颅内血肿清除术和用阻断胆碱能纤维传导的药物,解除病灶对心脏的影响,减轻脑出血所致的心脏损害;防止颅内出血后并发脑心综合征而致心脏猝死,强调应加强心电监护。  相似文献   

3.
以往的研究显示,脑淀粉样血管病(CAA)患者行神经外科手术,可能会引起不可控制的术后出血(POH)和神经功能恶化。因而,有人建议CAA相关性脑出血(ICH)应非手术治疗。最近的研究认为,CAA患者外科手术不会促使POH发生,血肿清除后,可以改善神经功能状况。本研究对37例CAA相关性脑叶ICH手术后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分析,以阐明可能影响术后结局的临床因素。收集1987~1996年间CAA相关性脑叶ICH外科手术资料37例。全部患者术前术后均行CT扫描,并在术前测量血肿的部位、大小与形态,是否有脑室出血。在50次手术中,42次…  相似文献   

4.
急性颅内血肿与临床心电图有一定的关系。本文收集对12例急性颅脑外伤所致颅内血肿清除术前、血肿形成时、血肿清除术后,三个不同时期心电图资料作对比分析,重点观察血肿期间心电图变化,探讨急性颅内血肿对心电图影响。 1 资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58例急性酒精中毒心电图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 1998年 1月~ 2 0 0 0年 3月期间急诊救治的急性酒精中毒病人 5 8例心电图改变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998年 1月~ 2 0 0 0年 3月期间就诊的急性酒精中毒病人共 48例。其中男46例 ,女 12例。年龄 16~ 46(平均 2 7)岁。饮酒量 <12 5g 2 0例 ,12 5~ 5 0 0g 3 5例 ,>5 0 0g 3例。平均急诊观察治疗 1~3d ,均无基础心脏病史。所观察 5 8例均常规作 12导联心电图记录 ,12~ 2 4h复查 1次心电图 ,2 0例病人 1W后随访心电图。2 结果5 8例病人中正常心电图 10例 ,占17 2 4%。异常心电图 48例 ,占 82 76% ,心电图表现详见表 1。表…  相似文献   

6.
老年人重型脑出血的临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于 1996年 3月至 2 0 0 0年 12月采用微创引流清除血肿的方法治疗了 3 5例老年人重型脑出血 (senileseverecerebralhemorrhage ,SSCH)患者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 :治疗组 (A组 ) 3 5例为住院患者 ,CT证实为脑出血 ,神经功能缺损积分为 3 1~ 41分 ,年龄 60~ 74岁 ,平均66 2 2岁 ,男性 2 1例、女性 14例 ,均为SSCH患者 ;原发出血部位在基底节 16例、丘脑 10例、枕叶 4例、额叶 5例 ,伴有脑室出血者 16例 ,其中全脑室出血者 8例 ,脑内血肿量 3 5~ 60ml;均有高…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我院1998年1月至2000年1月颅内出血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的180例中有显著异常心电图改变的126例病人手术前后心电图进行了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80例急性颅内出血患者中,男98例,女57例,年龄25~79岁,平均年龄52岁。急性脑外伤型出血125例,高血压型出血55例,180例患者均系急诊住院病人。经CT确诊为急性颅内出血的  相似文献   

8.
20 0 1年 1月至 2 0 0 2年 1月 ,我们采用高压氧加奥利达治疗重症颅脑外伤患者 30例 ,收到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本文重症颅脑外伤患者 6 0例 ,均有脑外伤史 ,经头颅 CT或 MRI检查确诊。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30例 ,男 2 2例、女 8例 ,年龄 2 0~ 5 6岁、平均 38.5岁。其中脑内血肿 12例 ,硬膜外血肿 5例 ,硬膜下血肿 9例。锥体束征单侧阳性 16例 ,双侧阳性 8例。昏迷深度 14例 ,中度 12例 ,浅度 4例。手术清除血肿 2 6例 ,保守治疗 4例。对照组 30例 ,其临床资料与治疗组基本相同 (P >0 .0 5 ) ,其中手术清除血肿 2 5例 ,…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 ,有关Q -T离散度 (QTd)的临床研究报导较多 ,而有关西藏地区急性高原病 (AHAD)患者QTd变化的研究报导较少。为了解AHAD患者在急性缺氧条件下体表心电图QTd的变化 ,我们对1990年 1月至 2 0 0 0年 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 4 0 1例AHAD患者心电图QTd进行统计分析 ,现报导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资料来源本组资料 4 0 1例全部为我院在 1990年 1月至2 0 0 0年 6月收治的AHAD患者。临床诊断均符合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编写的《实用高原医学》的诊断标准。病历资料及心电图资料完整的 4 0 1例中 ,有急性高原肺水肿 (…  相似文献   

10.
目的微创清除术治疗创伤性脑血肿的预后生活能力临床效果分析。方法按照随机抽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创伤性脑血肿患者119例分为研究组60例与对照组59例。比较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预后生活能力。结果微创清除术治疗创伤性脑血肿患者的预后生活能力优良率(90%)高于常规治疗组(66.1%),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实施微创清除术治疗创伤性脑血肿患者的预后生活能力有显著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小脑后下动脉(PICA)动脉瘤占颅内动脉瘤的049%。有关该部位动脉瘤手术效果的临床报道较少。作者回顾性地分析了1990年1月~1997年5月所治疗的38例PICA动脉瘤的临床经验。患者,女32例,男6例,年龄均大于20岁,其中40~70岁的占74%。Hunt和Hess分级:0级10例、Ⅰ级1例、Ⅱ级13例、Ⅲ级12例、Ⅳ级2例。表现为SAH的28例中,25例有CT记录,其中Fisher分级4级17例、3级6例、1级2例。术前按ASA分级:2级2例、3级22例、4级13例、5级1例为单个动脉瘤,6例为多发动脉瘤。30例位于PICA起始部,2例位于脉络膜尖部,6例位于PI…  相似文献   

12.
1 资料与方法选择 1999年 1月~ 2 0 0 0年 5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老年患者 5 8例 ,年龄 5 0~83 (平均 64 )岁 ,其中男女之比 1 7∶1。采用日本NEC - 3 3 3 1心电图机对患者在手术前 1h ,术后 1h内分别描记心电图。2 结果5 8例老年患者在术前心电图异常者3 1例 ,占 5 3 6% ,心电图正常者占46 4% ,术后复查心电图异常者 46例 ,占79 3 % ,心电图正常者 2 0 7%。表 1 老年人腹部手术前后心电图分析术前例数术后例数窦缓 42窦速 5 9低电压 33ST -T改变 913频发PAS 11左室高电压 2LVH 34CRBBB 13CLBBB 2 3Af 2 4Ⅰ…  相似文献   

13.
临床上诊断急性心肌梗死 (AMI)主要依据是症状、血清心肌酶和心电图改变 3项指标。但急性后壁MI因在常规12导联上常无典型的心电图改变而易于漏诊。本文通过分析AMI患者的心电图表现 ,以探讨心电图对早期急性后壁MI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1 资料与方法2 4例急性后壁MI均为 1995年~2 0 0 0年我院住院患者 ,男 19例、女 5例 ,年龄 5 0~ 84(64± 14)岁。所有患者均符合 1979年WHOAMI诊断标准 ,其中后壁 15例 ,后壁合并下壁 5例 ,后壁合并高侧壁 4例。所有患者入院即刻及入院后 2 4h内每 2h描记 1次心电图 ,2 4h后改为…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并不少见 ,但短时间内大量出血而致休克者罕见。 1995年 1月~ 2 0 0 0年 1月 ,我们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2 5 3例 ,其中 8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致休克 ,经保守治疗获愈。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本组男 5例 ,女 3例 ;年龄 42~ 71岁 ,平均 5 7岁。术前 GCS评分 4分 2例 ,6分 2例 ,9分 2例 ,12分 2例。术前双侧瞳孔散大 1例 ,单侧瞳孔散大 1例。均行颅脑 CT扫描 ,基底节区出血 6例 ,丘脑出血 2例。出血破入脑室者 8例。气管插管、全麻骨瓣开颅脑内血肿清除 3例 ,CT导引立体定向钻孔、血肿抽吸置管引流 4例 …  相似文献   

15.
老年人重症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微创介入性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院自 1997年 2月至 2 0 0 1年 2月共收治 6 0岁以上慢性硬膜下血肿 (CSDH)患者 5 7例 ,对其中较重的 34例行局麻下的微创介入性血肿清除术〔1〕治疗 ,现报道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 :34例CSDH中 ,男 2 1例 ,女 13例 ;年龄 6 0~ 83岁 ,平均 6 7岁。有明确外伤史者 2 6例 (占 76 % ) ,病程 1~2 0个月 ,平均 3 5个月 ;外伤史不明确者 8例。既往有高血压 6例 ,糖尿病 3例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 1例。均为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 :(1)意识障碍 ;(2 )肢体瘫痪 (单瘫、偏瘫或四肢瘫 ) ;(3)CT检查血肿量≥ 5 0ml或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T下金属异物标记法在脑出血微创清除术穿刺点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行微创清除术前,常规以CT下金属异物标记法对穿刺点定位,术后复查CT,测量穿刺针轴线与血肿中心距离,并监测血肿清除率。结果 42例脑出血患者3例发生再出血抢救无效死亡,其他39例微创清除术穿刺针均准确到达血肿腔内最佳引流点,拔针后第一次复查CT血肿平均清除率高达77.6%。结论脑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前以CT下金属异物标记法定位穿刺点定位准确,尤其适于少至中量脑出血及脑深部出血术前定位。  相似文献   

17.
我院自 1993年开展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 (CAG) ,至 2 0 0 0年 12月已完成CAG 185 0例 ,无一例死亡 ,术中发生室颤 9例 ,占 0 49% ,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  在 9例室颤中 ,男 7例 ,女 2例 ,年龄 43~ 74岁 ,平均年龄 5 8 5岁 ,术前常规检查心肌酶谱和心电图 ,临床诊断 :9例均为急性心肌梗死 ,其中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4例 (2例为再发下壁心梗 ) ,急性非Q波心肌梗死 2例 ,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3例。造影资料(1)造影剂的选择 :9例中 5例应用泛影葡胺 ,4例应用优维显 ,均为 10 0~12 0mL。(2 )发生时间 :9例室颤中有 8例发生在行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T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前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8例颅内出血患者微创清除术前常规进行CT定位,标记最佳进针点,测量进针最大最小深度,术后常规复查头颅CT3次~4次,视CT所示颅内出血残余量及穿刺针位置,调整穿刺针深度,并决定是否重复使用尿激酶及何时拔针。结果68例患者微创清除术穿刺针无一偏离颅内血肿的最佳引流点,血肿大部分被清除,于术后2天~5天拔针。术后14天除4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因再出血死亡外,神经功能评分均明显改善。结论CT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前后均起决定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CT辅助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是得到最多肯定的。 2 0 0 2年开始我们参与全国脑血管病防治办公室主持研究的基底节区脑出血微创穿刺术与内科保守治疗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治疗大量脑出血病人 ,尤其是 60岁以上的老年病人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人发病后经CT检查确诊为脑出血 ,血肿位于基底节区及脑叶 ,出血量 3 0~ 70ml。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微创组和对照组。微创组 40例 ,男 2 2例 ,女 18例 ,年龄 60~ 74岁 ,平均 (65 .63± 4.65 )岁 ,基底节区出血 3 5例 ,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微创血肿清除术快速穿刺侧脑室引流抢救急性枕骨大孔疝的临床价值。方法选用长度为5~6cm的YL-I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应用微创血肿清除术对9例因梗阻性脑积水所致的急性枕骨大孔疝进行快速穿刺侧脑室引流。结果 6例呼吸和意识很快恢复,2例逐渐好转,1例无效死亡。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术侧脑室引流是抢救梗阻性脑积水所致急性枕骨大孔疝的一种简单、快速、安全、有效的急救技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