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肝性脊髓病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性脊髓病(HM)是肝脏疾病达到严重阶段,在肝硬化基础上发生的脊髓损害。其发生率约为0.1%,突出特点是脊髓锥体束的脱髓鞘病变,主要表现为脊髓锥体束征和痉挛性截瘫,不伴感觉障碍和肌萎缩,起病缓慢,但进行性加重。多见于有多次肝性脑病发作或施行了门一体分流术的肝硬化患者。与肝性脑病不同,本病的脊髓损害是不可逆的痉挛性截瘫进行性加重,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2.
肝性脊髓病3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卫平  胡瑾华 《北京医学》2007,29(9):569-569
肝性脊髓病是肝病晚期一种神经系统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肢体缓慢进行性对称性痉挛性截瘫.我们于1985年1月至2005年10月收治肝性脊髓病患者35例,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3.
李姝 《实用新医学》2001,3(3):198-199
目的:为加强对肝性脊髓病的认识。方法:描述经治的4例临床资料并进行了分析。结果:本病为肝硬化晚期并发症,相对少。主要表现为缓慢进展的痉挛性截瘫。病理变化主要是脊髓锥体束的7脱髓鞘改变。治疗上无特效疗法,采用保肝,降血氨,防治肝硬化的其它并发症以及加强瘫痪肢体的康复锻炼。结论:本病是晚期肝病的一种以进展性脊髓病变为特征的并发症,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4.
①目的探讨肝性脊髓病有效的治疗方法。②方法对6例肝性脊髓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献对其发病机制、病理和治疗进展进行探讨。③结果发病年龄为中老年,男性多于女性,绝大多数为肝硬变基础上发病,偶发于急慢性肝炎、脂肪肝或重症肝炎。表现为双下肢进行性对称性截瘫,一般无感觉障碍.无括约肌功能障碍。④结论肝性脊髓病病因未明,现无特效疗法.中药治疗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早期肝移植是晚期肝硬变并发肝性脊髓病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正>肝性脊髓病(hepatic myelopathy)又称门-腔分流性脊髓病,是肝病并发的一种特殊类型的神经系统并发症,以缓慢进行性痉挛性截瘫为特征,脊髓侧索和后索脱髓鞘病理改变为主,呈现肢体缓慢进行性对称性痉挛性瘫痪。早期表现为双下肢沉重感,行走困难,运动不灵活,继而步态不稳,呈  相似文献   

6.
肝性脊髓病2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性脊髓病(hepatio myelopathy,HM)是肝病晚期的一种少见并发症,主要表现为逐渐出现的痉挛性截瘫。本病最早由Leih和Cand在1949年报告,国内1976年首次报道。现将近期收治的2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肝性脊髓病(附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了加强对肝性脊髓病的认识和重视。方法:描述我院收治2例的临床资料并对有关献进行复习。结果:本病我 发生于肝硬化失代偿期之后,临床主要表现为缓慢进行性痉挛性截瘫,夫肌肉萎缩,感觉障碍及托约肌功能障碍,可分为肝病期,脑病期和脊髓病变期三期;病理变化主要是脊髓锥体束对称性脱髓鞘改革,可波及颈髓以下脊髓全长,以胞腰段多见和显;目前沿无特效疗法,一般采取保护和改善肝功能、预防肝硬化并发症,降低血  相似文献   

8.
肝性脊髓病是肝病晚期的一种少见并发症,见于肝硬化行门体分流术后或虽然未做分流术但已自然形成分流者。主要表现为逐渐出现的痉挛性截瘫。1980—2004年我院共收治肝硬化976例.其中肝性脊髓病1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魏以新  危月球 《河北医学》1996,2(2):118-119
肝性脊髓病相关因素探讨(浙江丽水地区卫生学校323000)魏以新(浙江丽水地区医院323000)危月球,施建英肝性脊髓病(HepaticMyclopathy)是慢性肝病晚期少见而特殊的并发症。主要表现进行性痉挛性截瘫,又称硬化性脊髓病(Cirrhot...  相似文献   

10.
肝硬化性脊髓病二例报告苏铁生,贾书平本文报告两例肝硬化病人少见的并发症─—肝硬化性脊髓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肝硬化,双下肢无力,活动不灵,僵硬,直至痉挛性截瘫,一般不伴有感觉障碍。由肝硬化这一常见病的并发症如肝性脑病,上消道出血,癌变等均已为临床医生所...  相似文献   

11.
肝炎肝硬化并发肝性脊髓病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性脊髓病是在晚期肝硬化的基础上发生的一种脊髓病变,是肝硬化的一种少见的并发症。患者常以进行性、痉挛性截瘫,双下肢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锥体束征阳性为主要表现。现对我院近3年收治的4例较典型的肝性脊髓病患者的观察与护理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肝性脊髓病临床少见。主要表现为缓慢起病,进展性双下肢痉挛性瘫痪,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锥体束征阳性等。可有深感觉障碍及括约肌受累。临床主要治疗原发病,防治肝昏迷,加强护理,减少并发症,可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13.
肝性脊髓病     
肝性脊髓病临床少见,主要表现为缓慢起病,进展性双下肢痉挛性瘫痪,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锥吵征阳性等,可有深感觉障碍及括约肌受累。临床主要治疗原发病,防治肝昏迷,加强护理,减少并发症,可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14.
杜青  赵晓慧  孙娜  李乐军 《重庆医学》2016,(20):2879-2880
肝性脊髓病为慢性肝脏疾病中不常见的一种神经系统并发症,人们对该病认识较晚。目前该病的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临床主要以缓慢进行性痉挛性截瘫为特征性表现。一般仅累及双下肢,感觉及括约肌一般不受累,长时间可导致废用性肌萎缩。临床上较易出现误诊、漏诊。本文报道1例本科收治的肝性脊髓病,总结其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肝性脊髓病是在晚期肝硬化的基础上发生的一种脊髓病变,是肝硬化的一种少见的并发症。患者常以进行性、痉挛性截瘫,双下肢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锥体束征阳性为主要表现。现对我院近3年收治的4例较典型的肝性脊髓病患者的观察与护理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肝性脊髓病是多种类型的肝病引起的颈髓以下脊髓侧索脱髓鞘病变,以肢体缓慢进行性对称性痉挛性瘫痪为主要特征,但本病尚无确切有效的疗法。肝性脊髓病类似于中医"痿证""中风",本文着重分析肝性脊髓病在中医理论中的病因、发病机制、涉及的脏腑。根据"治痿独取阳明"的理论意义,探讨其对肝性脊髓病治疗的指导作用,通过经络理论与该病涉及的脏腑关系来具体阐述肝性脊髓病治疗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肝性脊髓病临床上少见,文献报道发生率0.25%。其发生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严重的肝硬化,存在丰富的门体血液分流,长期的高血氨症.病理表现为脊髓锥体束的脱髓鞘,常累及颈髓以下的脊髓全长,但以胸腰髓最为明显,可能是长期的高血氨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的毒害作用引起的。典型的临床分期:慢性肝病期、脑病期、、脊髓病期,主要表现为脊髓锥体束征和双下肢痉挛性截瘫,  相似文献   

18.
<正>肝性脊髓病(hepatic myelopathy HM)是肝硬化罕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多见于门腔静脉分流术后,其突出特点是颈髓以下脊髓侧索脱髓鞘病变,主要表现为肢体缓慢进行性、对称性痉挛性截瘫,多累及下肢,少数可累及四肢。本例患者是在TIPSS术后出现双下肢缓慢进行性瘫痪,我院在自治区首先开展肝硬化TIPSS治疗,在自治区未见TIPSS术后合并肝性脊髓病的报道,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现予以报道。  相似文献   

19.
赵瀚东  詹丽 《甘肃医药》2022,41(3):286-288
肝性脊髓病(HM)又称门-腔分流性脊髓病,是继发于肝硬化的一种特殊类型的神经系统病变,主要以缓慢进行性痉挛性截瘫为特征。HM的病因主要见于乙型肝炎肝硬化,其次为酒精性肝硬化,一些其他原因的肝硬化也会引起,但较为少见。本案例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将1例酒精性肝硬化并发肝性脊髓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以期为今后临床类似病例的诊治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肝性脊髓病是肝硬化较少见得一种并发症 ,见于肝硬化性门体分流术后或虽然未做分流术单已形成广泛侧支循环者。主要表现为渐出现的痉挛性截瘫 ,多无深浅感觉障碍及括约肌功能障碍的一种并发症。有报道肝性脊髓病的发生率约 0 .2 5 % ,现将我院近十年来收诊的肝性脊髓病 16例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病人男 13例、女 3例 ,年龄 39~ 67岁 ,平均年龄 5 1岁。有慢性肝炎史者 11例 ,有长期酗酒史者 3例 ,乙肝病毒携带者 4例 ,其中行门体分流术者 7例 ,合并肝性脑病者 4例 ,16例病人均有食道静脉曲张 ,9例病人有腹壁静脉曲张。 16例病人均有不同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