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了解驻疆某部新兵应付方式,为制定提高新兵应付技巧和维护新兵心理健康水平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应付方式问卷,对驻疆某野战部队252名新兵进行心理测查.结果 (1)驻疆某部新兵应付方式各因子分与中国士兵常模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2)城市、独生子女新兵的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应付方式得分显著高于农村、非独生子女新兵(P<0.01).(3)有工作经历新兵的解决问题、求助应付方式得分显著高于无工作经历新兵(P<0.01).(4)年龄≥21岁新兵的解决问题应付方式得分显著高于20岁以下新兵(P<0.01).(5)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新兵的退避应付方式得分显著低于高中、中专以下新兵(P<0.05).结论 驻疆某部新兵采用的应付方式总体是积极的;农村、非独生子女、有工作经历、文化程度较高、年长是新兵具备良好应付方式的有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某部新兵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相关因素的关系,为新兵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应对方式问卷(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CSQ)、状态-特质量表(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STAI)、自尊量表(Self-Esteem Scale,SES)对2013年首次夏秋季入伍421名新兵进行团体测定。结果独生子女新兵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因子及总分高于非独生子女新兵(P0.05);来自城市的新兵躯体化、抑郁、焦虑、其他因子及总分高于来自农村的新兵(P0.05);SCL-90低分组在解决问题、求助、自尊方面得分高于高分组,在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状态焦虑、特质焦虑方面得分低于高分组(P0.01);新兵SCL-90总分及各因子与解决问题、求助、自尊呈负相关,与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状态焦虑、特质焦虑呈正相关(P0.01);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影响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大小依次是状态焦虑、自责、幻想、特质焦虑、合理化。结论非独生子女和来自农村的新兵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好,不同心理健康状况新兵之间在应对方式、状态-特质焦虑、自尊方面有差别,新兵心理健康状况受应对方式、状态-特质焦虑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驻疆野战部队新兵适应不良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为提高新兵的适应能力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2012年度驻疆某野战部队新兵288名进行军人适应不良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测评.结果 该部新兵适应不良各因子分显著高于军人常模(P<0.01);适应不良总分与社会支持总分呈显著负相关(P<0.01),即获得社会支持越少,越易发生适应不良.文化程度、有无工作经历、是否独生子女和社会支持是影响驻疆野战部队新兵适应不良的主要因素.结论 驻疆野战部队新兵存在适应不良情况,应采取针对性心理干预措施,提高其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了解进疆某部新兵职业倦怠与适应不良的相关性,为维护其心理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进疆某部新兵520名采用军人职业倦怠量表和军人适应不良自评量表进行测评。结果 年龄16~18岁新兵职业倦怠各因子得分显著高于≥19岁新兵(P0.01);初中文化程度新兵职业倦怠总分及自我评价得分显著高于高中及中专新兵(P0.05,P0.01)。进疆新兵职业倦怠量表总分及各因子与适应不良总分及各因子间呈显著正相关(P0.01)。环境适应、情感障碍、年龄进入职业倦怠总分回归方程,可解释职业倦怠20.2%的变异量。结论 环境适应、情感障碍、年龄是影响进疆某部新兵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了解驻疆某部新兵情绪调节方式对训练倦怠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驻疆某部新兵420名,对新兵训练倦怠自评问卷和军人情绪调节方式量表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新兵训练倦怠总分值为(27.48±6.16)分,4种情绪调节方式使用频率均分由高到低依次为:自我安慰(3.16±0.79)分、行为抑制(2.79±0.78)分、情感求助(2.82±0.72)分、认知重视(2.24±0.73)分。训练倦怠高分组认知重视得分显著高于训练倦怠低分组(t=-9.491,P0.01),情感求助、自我安慰得分显著低于低训练倦怠组(t值分别为3.376、3.107,P0.01)。回归分析显示,认知重视、情感求助、自我安慰是新兵训练倦怠的重要影响因素,解释了其总变异的33.2%,且认知重视对训练倦怠具有促进作用,情感求助、自我安慰对训练倦怠具有抑制作用。结论认知重视、情感求助、自我安慰对新兵训练倦怠具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空军某部官兵的心理应对方式,为制定心理卫生教育措施、维护官兵身心健康提供依据。方法选取300名空军某部官兵进行应对方式问卷的测试。结果空军某部官兵解决问题、求助因子得分明显高于军人常模(P0.01);女性求助、幻想、退避因子得分明显高于男性(P0.05);士兵合理化因子得分明显低于士官和校官(P0.05)。结论空军某部官兵应对方式总体上是积极、成熟的,其中求助、退避、幻想方式存在性别差异,合理化方式存在职别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医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自我和谐与应付方式及其相互关系,为医学生的人格培养和心理健康建设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某医学院3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自我和谐量表和应付方式问卷调查。结果医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自我和谐状况得分分别为(2.64±0.46)分,(86.51±12.10)分,均处于大学生群体的中等水平。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解决问题、合理化呈显著正相关(r=0.382,P<0.01;r=0.174,P<0.01),与自责、退避呈显著负相关(r=-0.170,P<0.01;r=-0.127,P<0.05);自我和谐总分与自责、幻想、退避呈显著正相关(r=0.363,P<0.01;r=0.379,P<0.01;r=0.282,P<0.01),与解决问题、求助呈显著负相关(r=-0.388,P<0.01;r=-0.247,P<0.01)。结论医学生的应付方式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和自我和谐密切相关,要引导医学生采取积极的应付方式、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医学院校应注重提升医学生自我效能感、促进自我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新兵心理健康、自尊、总体幸福感、应付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616名新兵随机分为试验组(308人)和对照组(308人),试验组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进行一般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两组新兵在心理干预前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自尊量表、总体幸福感量表、应付方式问卷分别进行团体测定。结果 (1)试验组新兵心理干预后除敌对外各因子及SCL-90总分显著低于心理干预前(P0.05);对照组新兵心理干预后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其他、SCL-90总分上显著低于心理干预前(P0.05);心理干预后试验组新兵除敌对外各因子及SCL-90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试验组新兵心理干预后在自尊、总体幸福感、解决问题、求助、合理化上显著高于心理干预前(P0.05),在自责、幻想、退避上显著低于心理干预前(P0.05)。对照组新兵心理干预后在解决问题、合理化上显著高于心理干预前(P0.05)。心理干预后试验组新兵在自尊、总体幸福感、解决问题、求助、合理化上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自责、幻想、退避因子上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后新兵心理健康水平、自尊、总体幸福感、成熟应付方式有明显改善,不成熟应付方式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9.
军人应对方式影响因素调查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0  
目的探讨军人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方法分层整群随机抽取某部军人10 300名,以不同中队为单位集中进行应付方式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症状自评量表测试。结果心理异常者除解决问题因子外,应对方式的其余5个因子得分均高于心理健康者。年龄较大,级别较高,文化程度在大专以上的军人主要采用解决问题应对方式,而较少采用不成熟型应对方式。心理卫生状况与解决问题应对方式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5个因子呈显著正相关(P<0.01)。社会支持与解决问题、求助成熟型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其余4个因子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心理卫生状况、社会支持水平影响军人应对方式的选择,且不同年龄、不同级别以及不同文化程度军人其应对方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了解驻疆维稳士兵睡眠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整群抽取驻疆某部维稳士兵210例,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焦虑自评量表和自制一般情况问卷,对其睡眠质量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维稳士兵睡眠不良发生率为74.63%,显著高于体力劳动者睡眠不良发生率41.38%(χ~2=72.178,P0.01),显著高于抗震救灾官兵睡眠不良发生率19.70%(χ~2=262.864,P0.01)。维稳士兵睡眠总分及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得分显著高于高原军人(P0.01)。一线维稳士兵PSQI总分及因子得分(除催眠药物外)显著高于后勤保障士兵(P0.05,P0.01)。军龄1~2 a士兵PSQI总分及因子得分(除催眠药物外)显著高于≥6 a士兵(P0.01);军龄3~5 a士兵PSQI总分及因子(除催眠药物外)得分显著高于≥6 a士兵(P0.05,P0.01)。维稳士兵PSQI总分与焦虑、消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r=0.286、0.315,P0.01)。消极应对、焦虑进入PSQI总分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结论驻疆维稳士兵睡眠质量较低,消极应对、焦虑是影响驻疆维稳士兵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1104名新兵心理健康水平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量化评估2009年某部入伍新兵心理健康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为有效实施新兵心理干预和心理素质训练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应付方式问卷、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和社会支持量表组成调查问卷,对1104名新兵进行团体心理测试。结果 (1)1104名新兵的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均低于2000年新兵常模(P〈0.01)。与2004年国内军人常模比较,躯体化因子分显著高于国内军人常模,抑郁、偏执、敌对性因子分及SCL-90总分显著低于国内军人常模(P〈0.01或P〈0.05);应对方式中解决问题、求助因子分显著高于国内军人常模(P〈0.01),而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国内军人常模(P〈0.01);状态、特质焦虑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国内常模(P〈0.01)。与国内军人常模比较,EPQ-P、EPQ-N因子分显著低于常模,EPQ-E、EPQ-L因子分显著高于常模(P均〈0.01)。(2)EPQ-E、EPQ-L、成熟应对方式与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均呈显著负相关P〈0.01);不成熟性和混合性应对方式、状态-特质焦虑总分、EPQ-P、EPQ-N与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3)对新兵SCL-90总分有显著影响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EPQ-N、状态焦虑、退避、掩饰性、自责和社会支持利用度(P均〈0.01)。结论 2009年新兵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新兵心理健康受个性、状态-特质焦虑、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等多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某部直招士官的焦虑状态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针对性的心理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状态一特质焦虑问卷(STAI)、卡特尔16项个性因素量表(16PF)和应对方式问卷对414名新入伍直招士官进行团体心理测试。结果STAI结果显示,男性得分显著高于地方常模(P〈0.01),女性得分显著低于地方常模(P〈0.01)和男性(P〈0.01)。相关分析显示,STAI总分与16PF中的敏感性、怀疑性、忧虑性和紧张性因子呈正相关(r=0.138~0.499,P〈0.01),与乐群性、稳定性、恃强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实验性、自律性因子呈负相关(r=-0.122~-0.467,P〈0.05。P〈0.01);与应对方式中解决问题、求助得分呈负相关(r----一0.413、一0.243,P〈0.01),与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得分呈正相关(r=0.436~0.249,P〈0.01)。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焦虑水平的重要因素是解决问题和自责。结论该部直招士官焦虑状态具有性别差异:个性特征与应对方式对其焦虑水平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新疆高校教师的工作倦怠及个人应对方式的现状,探究高校教师工作倦怠和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以及应对方式和工作倦怠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相应的建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新疆9大高校16个院系的950名高校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新疆高校教师中,男性教师人格解体维度得分高于女性教师(13.19±6.32 vs 12.23±5.95,P〈0.05),汉族教师的耗竭维度要高于维、哈、回民族教师(18.24±6.82VS16.93±7.03 vs 16.49±7.23 vs 4.62±6.36,P〈0.05)。②不同性别、民族教师应对方式不同,消极应对方式退避得分男性要比女性得分高(7.58±2.73 vs 7.19±2.74,P〈0.05),维族、哈族教师消极应对方式中,幻想得分高于回族教师(8.02±2.67 vs8.04±2.55 vs 6.72±3.19,P〈0.01)。③应对方式中的积极应对方式求助与工作倦怠人格解体、成就感降低呈显著的负相关(r=0.116,P〈0.01;r=0.036,P〈0.01),消极应对方式中幻想、退避和工作倦怠的人格解体维度呈显著的正相关(r=0.342,P〈0.01;r=0.348,P〈0.01),相关性求助〉退避〉合理化〉幻想。结论新疆高校教师工作倦怠情况普遍存在;不同性别、民族及教龄教师采取应对方式不同;不同的应对方式与教师工作倦怠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电子对抗部队官兵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应对方式影响因素,为改善官兵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应对方式问卷对海、陆、空电子对抗部队的637名官兵进行心理评估。结果电子对抗部队官兵求助因子分(0.54±0.20)高于军人常模(P〈0.01),退避因子分(0.50±0.20)低于军人常模(P〈0.01);海军电子对抗部队官兵解决问题因子分(0.54±0.22)低于陆军和空军(均为0.60±0.18,P〈0.01);1年军龄官兵幻想(0.34±0.25)和退避(0.44±0.18)因子分低于其他各军龄组(P〈0.05);初中文化官兵退避因子分(0.47±0.17)低于大学(0.50±0.20)和高中文化官兵(0.52±0.20,P〈0.05);城镇入伍官兵退避因子分(0.55±0.20)高于农村入伍官兵(0.48±0.19,P〈0.01)。结论电子对抗部队官兵在遇到应激事件时总体的应对方式是积极的、成熟的。军种、军龄、文化程度、城乡差别等因素对军人的心理应对方式有较明显影响,应加强电子对抗部队官兵心理卫生保健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e hyperplasia,BPH)病人应对方式及其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于2010年3月~2011年1月对合肥市7所医院120例BPH住院病人在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前1~2 d进行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和生活质量普适性量表SF-36调查.结果 BPH病人回避应对方式得分高于一般病人常模(P<0.001),屈服应对得分低于一般病人常模(P=0.003),面对应对得分与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0).屈服应对方式与病人生活质量呈负相关(P<0.01),回避应对方式仅与生理健康方面呈较弱负相关.结论 BPH病人相对于一般临床病人更倾向于采用回避应对方式,较少采用屈服应对策略,屈服应对方式的病人生活质量较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大二学生自我接纳和应付方式的特点,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自我接纳问卷(SAQ)和应付方式问卷(CSQ)对565名大二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在自我接纳方面,男生为17.02±3.65分,女生为17.75±4.11分,男生低于女生(P0.01);在自我评价方面,男生得分为20.43±3.10分,女生为21.24±3.42分,男生低于女生(P0.05)。大二学生主要采用解决问题、求助、幻想的应付方式。在解决问题因子得分上,男生为8.67±2.49分,女生为8.27±2.68分,男生高于女生。在求助因子得分上,男生为5.59±2.46分,女生为6.18±2.51分,男生低于女生(P0.01);在幻想因子得分上,男生为4.14±2.06分,女生为4.49±2.11分,男生低于女生(P0.05)。大二学生自我接纳因子与应付方式中的解决问题因子(r=-0.295)和求助因子(r=-0.139)呈显著负相关,与合理化因子(r=0.189)、自责因子(r=0.342)、幻想因子(r=0.290)、退避因子(r=0.264)呈显著正相关(P0.01)。自我评价因子与解决问题因子(r=-0.360)和求助因子(r=-0.158)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自责因子(r=0.266)和退避因子(r=0.128)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自我接纳与应付方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建议提高大二学生的自我接纳水平以促进其形成积极成熟的应付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驻藏某部高原军人罹患心身疾病情况及其心理影响因素,为其心身疾病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选择驻西藏某部军人483名,应用自编心身疾病调查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生活事件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进行调查。结果483名军人的心身疾病患病率达58.0%;罹患心身疾病组军人的标准EPQ-N分、生活事件总分、适应因子、突发事件因子及工作环境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消极应对方式因子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军人的社会支持未见明显差异。结论驻藏高原军人的心身疾病患病率较高,情绪不稳定、遭遇较多的生活事件及采用消极应对方式是其发病率高的重要心理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汶川地震2年后灾区医务人员心理健康水平及其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四川绵阳市游仙区175名医务工作者(研究组)进行调查,并与安徽省合肥市社区144名医务工作者(对照组)作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SCL-90总分、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分均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分析显示,灾区医务人员SCSQ消极应对分与SCL-90总分(r=0.357,P0.01)及各因子分(P0.05~0.01)呈正相关;积极应对分与SCL-90总分各项因子分呈正相关(P0.05~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地震灾区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较非灾区医务人员低,不同的应对方式可能会进一步影响应激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尹广庆  李萍  杨筱筠 《职业与健康》2009,25(12):1233-1236
目的调查掌握驻济南部队军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研究影响驻济军人心理健康的因素,为部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卫生干预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和分层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抽取驻济5个兵种不同的部队,计480名军人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SCL-90症状自评量表》及《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调查和体格检查。用SPSS 10.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资料整理和分析。结果新兵与1年以上军龄军人的心理问题现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龄、兵种和文化程度是主要影响因素。驻济军人SCL-90各项因子分均显著低于中国军人男组常模(P〈0.01)。驻济军人人际关系、抑郁、敌对、恐怖因子分显著低于中国常人18~29岁组常模(P〈0.01),躯体化、精神病性因子分显著高于该常模(P〈0.05)。驻济部队新兵SCL-90各因子分与其EPQ的N、P、L因子分有显著相关关系。结论新兵与1年以上军龄的军人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不同,应分析其原因,采取针对性干预对策。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汶川一线抗震救灾官兵情景特质应对方式的特点,为制定我军官兵在灾难性事件中心理干预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取样法,使用军人情景特质应对方式量表(MPSTCSS)对206名一线救援官兵(救援组)和未参加抗震救灾的518名官兵(对照组)进行测试。结果救援组各积极应对因子分,以及情感消极应对、健康与经济消极应对因子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救援组中年龄≥21岁者、军龄≥3年者及军官在军事任务、军旅特殊生活、个人发展等积极应对因子分明显高于年龄21岁者、军龄3年者及战士(P0.05,P0.01)。结论影响救援官兵应对方式的主要因素包括年龄、军龄和职别。参加一线救援官兵多采取积极应对方式,且年龄≥21岁者、军龄≥3年者及军官更易采取积极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