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观察注射用炎琥宁(抗病毒中药)联合去乳糖奶粉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方法200例轮状病毒肠炎的婴幼儿随机分为4组:补液及对症治疗(A组),A组+去乳糖奶粉(B组);A组+注射用炎琥宁(C组);A组+注射用炎琥宁+去乳糖奶粉(D组)。观察疗效、退热时间、止泻时间。结果总有效率,C、D组优于A、B组(P〈0.05);平均退热时间,C、D组短于A、B组(P〈0.05);止泻时间,D组短于其他3组(P〈0.05)。结论注射用炎琥宁联合去乳糖奶粉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妈咪爱)联合蒙脱石散(思密达)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轮状病毒性肠炎婴幼儿102例随机均分为A组和B组,各51例。B组给予常规治疗措施,A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妈咪爱与思密达(间隔〉1h)治疗。比较2组婴幼儿治疗4d后的临床疗效及临床表现。结果 2组患儿治疗4d后,A组总有效率为94.1%高于B组的8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治疗后退热时间、大便性状恢复时间和治疗第3天大便次数均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时,在常规治疗中加用妈咪爱与思密达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徐佩芬  孙小青 《海峡药学》2010,22(11):165-166
目的观察消旋卡多曲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我院门诊及住院69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口服蒙脱石散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消旋卡多曲颗粒1.5mg/(kg.次),1日3次,治疗3d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1%和70.9%,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孙晓清  徐佩芬 《海峡药学》2010,22(6):180-181
目的观察消旋卡多曲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我院门诊及住院69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口服蒙脱石散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消旋卡多曲颗粒1.5mg/(kg.次),1日3次,治疗3 d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1%和70.9%,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敷贴神阙穴及足三里穴位注射联合治疗婴幼儿腹泻的效果。方法将146例婴幼儿腹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6例)和对照组(70例),两组常规药物治疗相同,解痉药物均为山莨菪碱(654-2)。对照组采用口服或肌内注射,观察组采用中成药丁桂儿脐贴敷贴神阙穴及山莨菪碱注射足三里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药敷贴神阙穴及足三里穴位注射联合治疗婴儿腹泻效果明显,能尽早干预因腹泻迁延日久而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蒙脱石散联合干扰素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11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蒙脱石散(思密达)口服联合干扰素保留灌肠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12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给予补液、助消化及支持对症治疗,观察组给予口服思密达联合干扰素保留灌肠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33%高于对照组的7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显效时间和痊愈时间为(2.84±1.02)d和(3.45±1.07)d,分别少于对照组的(3.45±1.33)d和(5.26±1.18)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思密达口服联合干扰素保留灌肠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注射用炎琥宁联合双嘧达莫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方法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186例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各62例,A组采用双嘧达莫治疗,B组采用炎琥宁治疗,C组采用炎琥宁联合双嘧达莫治疗,比较3组临床疗效。结果 C组止泻时间为(2.8±1.1)d,明显短于A组的(5.1±0.8)d和B组的(4.6±0.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总有效率为88.7%明显高于A组的4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显效率为59.7%明显高于B组的24.2%和A组的1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患儿用药后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复查肝功能、血白细胞、血小板均正常。结论炎琥宁联合双嘧达莫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葡萄糖酸锌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葡萄糖酸锌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方法 临床确诊为急性轮状病毒肠炎的患儿167例,分成两组,A组84例,给予口服葡萄糖酸锌+常规治疗;B组83例,给予常规治疗,分析葡萄糖酸锌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结果 A组治疗后临床表现恢复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84例中,显效61例,有效1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2.2%;B组83例中,显效42例,有效22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7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葡萄糖酸锌可明显缩短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病程,改善腹泻症状,可以作为佐治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主要药物.  相似文献   

9.
陈爱忠  林葳 《海峡药学》2011,23(12):149-150
目的探讨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方法 85例患者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先口服消旋卡多曲颗粒,0.5h后再口服蒙脱石散和妈咪爱;对照组口服蒙脱石散和妈咪爱;两组均空腹服药。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体温、大便次数、呕吐等临床表现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消旋卡多曲联合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门诊收治的轮状病毒感染的急性腹泻患儿108例,随机分为三组各36例。对照组(A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消旋卡多曲组(B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消旋卡多曲;联合治疗组(C组)除给予消旋卡多曲外,再补充葡萄糖酸锌口服液。观察各组患儿腹泻症状改善时间、病毒转阴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B组和C组患儿呕吐停止时间、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和大便次数恢复正常时间、病毒转阴时间均短于A组(P〈0.05),且B组和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儿治疗后第3天、第5天、第7天病毒转阴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B组和C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7.8%、91.7%、100%,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33,P〈0.01)。结论:同常规对症治疗相比,消旋卡多曲联合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能明显改善症状,缩短腹泻总病程。  相似文献   

11.
婴幼儿肺炎继发腹泻病20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婴幼儿肺炎继发腹泻病加用山莨菪碱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婴幼儿肺炎继发腹泻患儿20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106)及对照组(n=100)。对照组常规治疗、蒙脱石散、妈咪爱。治疗组加用山茛菪碱。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6.1%,显著高于对照组84%。止泻时间和病程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用山茛菪碱治疗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病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疗程缩短。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山莨菪碱治疗急性轮状病毒肠炎的效果。方法选择64例急性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组,治疗组33例给予口服山莨菪碱,对照组31例给予口服维生素B1。结果治疗6d后,治疗组治愈54.5,改善36.4,无效9.1,总有效率90.9;对照组治愈45.2,改善35.5,无效19.3,总有效率80.6。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山莨菪碱能改善婴幼儿秋季腹泻症状,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3.
喜炎平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喜炎平注射液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方法对确诊为轮状病毒肠炎的162例患儿随机分为蒙脱石散组51例、喜炎平组55例和喜炎平+蒙脱石散组56例,疗程5~7d,比较3组患儿止泻时间、显效率与总有效率。结果喜炎平+蒙脱石散组止泻时间较蒙脱石散组及喜炎平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喜炎平组、喜炎平+蒙脱石散组总有效率高于蒙脱石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喜炎平+蒙脱石散组显效率高于喜炎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喜炎平注射液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消旋卡多曲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2013年间,24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20例,均给予补锌、补液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消旋卡多曲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的疗效及副作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9.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消旋卡多曲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联用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门诊176例眩晕症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所有病人均予静脉点滴等量能量合剂和山莨菪碱10mg治疗组88例,采用曲美他嗪和倍他司汀内服;对照组88例,给予复方丹参20ml静脉点滴和口服安定10mg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治愈率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曲美他嗪联用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症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汉防已甲素(TET)和川芎嗪(TMP)注射液对结缔组织病(CTD)合并肺动脉高压(PAH)的影响。方法采用开放随机对照方法,将37例CTD合并PAH患者随机分为4组:A组(一般治疗组)9例;B组(一般治疗+TET)9例;C组(一般治疗+TMP)10例;D组(一般治疗+TET+TMP)9例。一般治疗包括口服利尿剂、洋地黄制剂、抗凝剂和氧疗;观察项目包括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末、3个月末的运动耐量(6min步行距离),PAH的心功能分级(NYHA),肺动脉压力测试(多普勒测定),同时观察药物不良事件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的37例患者中死亡、失访各2例,因不良反应退出3例,共有30例患者完成3个月的观察期;观察项目结果:运动耐量测试3个月末D组和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肺动脉压力测试4组间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心功能分级测试3个月末D组和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D合并PAH一般治疗与一般治疗单独加用TET注射液或TMP注射液比较疗效无明显提高;而一般治疗联合应用TET和TMP,对提高运动耐量和改善心功能有益;本研究结果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陈坤  王俊男  郑刚 《淮海医药》2012,(4):288-290
目的观察喜炎平联合口服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患儿108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补充液体电解质及对症处理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喜炎平联合口服酪酸梭菌活菌散。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χ2=7.57,P<0.01),有效例数亦高于对照组(χ2=3.93,P<0.05)。结论喜炎平联合口服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可获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炎琥宁联合山茛菪碱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将119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34例,给予病毒唑注射液10mg/ (kg/d)治疗;炎琥宁组38例,给予炎琥宁10mg/(kg/d)治疗;炎琥宁联合山茛菪碱组47例,给予炎琥宁10mg/(kg/d),联合山茛菪碱0.2 mg/(kg/d)治疗。根据急性腹泻病疗效判断标准判断疗效。结果三组的疗效经X2检验,有效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炎琥宁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有良好疗效,而联合山茛菪碱协同治疗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果糖二磷酸钠注射液联合环磷腺苷注射液治疗轮状病毒致小儿心肌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损害患儿153例,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5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予以果糖二磷酸钠注射液静脉滴注,B组予以环磷腺苷静脉注射液滴注,c组予以二者联合用药,治疗7d后根据治疗前后心肌酶谱结果对比观察三组治疗效果。结果:A、B、C三组治疗后心肌酶谱主要指标CK—MB、cTnI均有明显下降,而c组的CK.MB、crrnI较A组、B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果糖二磷酸钠注射液联合环磷腺苷注射液治疗轮状病毒致小儿心肌损害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何丽芸  刘洁 《云南医药》2012,(3):242-244
目的观察抗轮状病毒免疫球蛋白(Anti-RV IgY,百贝宁)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方法对106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组进行观察,其中,治疗组57例,对照组49例。两组均用利巴韦林静脉点滴,蒙脱石散、双歧杆菌口服,补液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Anti-RVIgY口服,1g/次,3次/d,共3~4d。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54.39%和30.61%(χ2=6.06,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85.97%和57.14%(χ2=11.01 P<0.01)。结论 Anti-RVIgY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显著,且服用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