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免疫抑制成分异雷公藤春碱的分离与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根皮中分离到一种倍半萜生物碱,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UV,TR,Ms,HRMs,1HNMR,13CNMR.1H-1H COSY,1H-13C COSY.2D-NOESY,1H-13C COLOC)数据解析,鉴定为一种新的生物碱,命名为异雷公藤春碱嘛(isowilfortrine)。药理实验证明该生物碱有免疫抑制活性.并发现对白血病细响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雷公藤榕碱的结构与分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用UV,IR,MS,HRMS,1HNMR,13CNMR(COM和OFR),1H-1H COSY,1H-13C COSY,2D-NOESY,1H-13C COLOC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2个生物碱:I为wilforgine,II为雷公藤榕碱(wilfordlongine)。结论化合物II为一种新的倍半萜生物碱。  相似文献   

3.
雷公藤倍半萜生物碱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研究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的化学成分。方法 应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用UV,IR,MS,HRMS,1HNMR,13CNMR(COM和OFR),1H-1HCOSY,1H-13CCOSY,2D-NOESY,1H-13CCOLOC鉴定化合物。并进行初步的药理实验。结果 分离并鉴定了2个生物碱:euonine(I)和雷公藤康碱(IIwilfordconine)。结论 II为一种新的倍半萜生物碱,药理实验证明该生物碱有免疫抑制活性,并对白血病细胞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雷公藤中的二萜内酯类成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用UV,IR,1H NMR,MS,HRMS,1H-1H COSY,1H-13C COSY和NOESY等光谱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共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I为16-羟基雷公藤内酯醇(16-hydroxytriptolide),II为15-羟基雷公藤内酯醇(雷醇内酯,triptolidenol),III为雷公藤乙素(tripdiolide),IV为雷公藤乙素的差向异构体,命名为2-表雷公藤乙素(2-epitripdiolide)。结论化合物IV为新二萜内酯化合物。  相似文献   

5.
从金星蕨科植物山东肿足蕨(Hypodematium sinense Iwatsuki)的全草分得一种新化合物,通过1H-1H COSY谱,1H-13C COSY谱和远程1H-13C COSY谱确定其结构是一种具有苯基取代苯并氮杂环辛四烯新型骨架的生物碱,命名为肿足蕨碱(hypodematine)(Ⅰ)。  相似文献   

6.
祁州漏芦蜕皮甾酮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从祁州漏芦[Rhaponticum uniflorum(L.)DC.]的根中,分离出三个蜕皮甾酮类化合物Ⅰ,Ⅱ,Ⅲ,其中Ⅱ根据UV,IR,MS,13CNMR,1HNMR,1H-1HCOSY,1H-1HNOESY,1H-13C COSY,及CD谱确定其结构为(20R,22R,24S)-2β,3β,11α,14α,20,22,24-heptahydroxy-5β-cholest-7-en-6-one,为一新化合物,命名为漏芦甾酮(rhaponfisterone)。化合物Ⅰ和Ⅲ分别鉴定为蜕皮甾酮(ecdysterone)和土克甾酮(turkesterone)。  相似文献   

7.
伊贝母中伊贝碱甙C的分离和结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吉林栽培的伊贝母(Fritillaria pallidiflora Schrenk)中分得一种新的甾体生物碱甙,命名为伊贝碱甙C(yibeinosideC)。根据红外、质谱、氢谱、碳谱、1H-1HCOSY和1H-13CCOSY谱确定其结构为22,26-环亚胺胆甾-6-酮-3-O-β-D-吡喃葡萄糖-(1→4)-β-D-吡喃半乳糖甙(1)。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高乌头Aconitum sinomontanum Nakai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及离心薄层色谱分离化学成分,IR, 1HNMR, 13CNMR, 1H-1H COSY, HMBC, HMQC, MS等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得到两个双去甲二萜生物碱高乌宁碱丁(sinomontanine D, 1)和高乌宁碱戊(sinomontanine E, 2)。结论:化合物1,2为新的双去甲二萜生物碱。  相似文献   

9.
雷公藤酮的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根心中分到三个三萜化合物(Ⅰ,Ⅱ,Ⅲ),经光谱数据分析,确定Ⅲ为一个新的木栓烷类衍生物,命名为雷公藤酮,化学名为3-hydroxy-25-norfriedel-3,1(10)-dien-2-one-30-oic acid.Ⅰ为3β,22β-dihydroxy-△12-oleanen-29-oic acid,Ⅱ为2a,3a,24-trihydroxy-△12-ursene-28-oic acid,系首次从雷公藤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安徽贝母生物碱的分离和结构鉴定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李清华  吴宗好 《药学学报》1986,21(10):767-771
从安徽贝母(fritillaria anhuiensis S.C.Chen et S.F.Yin)鳞茎中分离出四个生物碱Ⅰ,Ⅱ,Ⅲ及Ⅳ,通过光谱数据及与标准品对照,碱Ⅰ为浙贝乙素(verticinone,peiminine),碱Ⅱ为贝母辛(peimisine),碱Ⅲ为异浙贝甲素(isoverticine)。碱Ⅳ是一种新的生物碱,定名为皖贝甲素(wanpeinine A)。根据IR,MS,1HNMR以及13CNMR光谱解析和衍生物制备,推定其结构为5α,14α,22β-cevanine-3β,6α,20β-triol。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类型。方法收集清远市妇幼保健院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确诊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癌妇女120例,通过PCR和杂交基因芯片技术进行HPV-DNA检测,分析其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类型。结果 CINⅠ患者46人,CINⅡ患者48人,CINⅢ患者17例,宫颈癌患者9例均为HPV-DNA检测阳性,其中16型46例、52型22例、58型16例、56型11例、33型10例、18型7例,11型、35型、42型、43型、53型、66型、68型和73型各1例。结论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类型中以高危型为主,尤其是16型,占38.3%;其次为52、58、56和33型,分别占18.3%、13.3%、9.17%和8.3%。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治疗时机对新生儿胃肠道穿孔的影响。方法选取2004年1月~2012年6月于穿孔〈12h进行手术治疗的12例新生儿胃肠道穿孔患儿为A组,12例于穿孔12~24h进行手术治疗的患儿为B组,12例于穿孔后〉24h进行手术治疗的患儿为C组,将3组不同部位和出生情况患儿的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A组不同部位和出生情况治愈率均高于B组和C组,B组高于C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和C组,B组低于C组,住院时间短于B组和C组,B组短于C组,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进行手术治疗是影响新生儿胃肠道穿孔预后的重要因素,最好于12h内进行手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自制弱阳性质控品对无偿献血者进行ABO血型鉴定室内质控的可行性以及使用后提高亚型检出率的效果。方法①选择本站日常工作中采集〈6d,各项传染性指标检测均为阴性,血型鉴定分别被确定为A亚型和B亚型,且弱抗原与抗-A、抗-B的反应强度均为1+的无偿献血者血液,将其离心后分出2U浓缩红细胞,并进行甘油化后各等分为24份(2年用量)于-80℃冰箱冰冻保存。每月各取出1个分装单位的冰冻红细胞。融化洗涤后加入MAP红细胞保存液及硫酸庆大霉素,制备成A抗原和B抗原弱阳性质控品。②适量收集保存时间(6d,各项传染性指标检测均为阴性,不规则抗体检测均为阴性,无溶血和脂血的AB型、A型及B型血浆,在AB型血浆中分别加入一定比例的B型血浆和A型血浆,使其最终与Ac和Bc的凝集强度均为1+时,各等分为24份(2年用量)于-30℃冰箱冰冻保存。每月各取出1个分装单位的冰冻血浆,融化后加入叠氮钠,制备成A抗体和B抗体弱阳性质控品。③制备好的质控品经检验科定标合格后,和每批无偿献血者标本同时进行ABO血型检测。当弱阳性质控品反应结果为阴性时,提示存在影响亚型检出的因素,应及时分析并采取纠正措施。④统计并比较弱阳性质控品使用前(2006年1月~2009年12月,对照组)和使用后(2010年1月~2013年12月,实验组)的ABO亚型检出率。结果①弱阳性质控品共有14次呈阴性反应结果,采取措施后均得到纠正。②对照组的ABO亚型检出率为0.25/万(2/79704),实验组的ABO亚型检出率为1.66/万(13,7841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5,P〈0.05)。结论本站自制弱阳性质控品应用于无偿献血者ABO血型鉴定的室内质控,可显著提高ABO亚型检出率.进一步保障无偿献血者ABO血型鉴定的准确性及临床输血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王世恒  张帆  钱华 《临床医药实践》2006,15(12):886-887
目的:探讨念珠菌感染的特点及对氟康唑的敏感性。方法:对各类临床标本进行分离培养,采用CHROM a-gar显色培养基及ATB Express ion细菌鉴定仪鉴定,并用改良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出708株念珠菌,其中白色念珠菌占46.3%,热带念珠菌占23.3%,光滑念珠菌占18.4%,克柔念珠菌占6.9%,其他念珠菌占5.1%;对氟康唑的耐药率白色念珠菌为4.3%,热带念珠菌为2.4%,光滑念珠菌为32.3%,克柔念珠菌为28.1%,其他念珠菌为8.3%。结论:念珠菌感染中以白色念珠菌感染最为多见;药敏结果显示氟康唑对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有很好的体外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5.
郑德先  刘清军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2):1795-1797
目的 探讨中老年女性便秘的病因及检查方法,评价影像学对便秘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98例临床诊断便秘的中老年女性患者先作结肠传输试验,而后行气钡双重造影检查,考虑出口梗阻的患者再作排粪造影检查或仿真直肠排粪造影检查,根据卢任华教授的测量指标及诊断标准作出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行钡灌肠检查者8例,发现异常者6例;16例直接行排粪造影检查,14例异常.行结肠传输试验者74例,正常者6例,异常68例,真性慢传输16例,假性慢传输20例,出口梗阻52例,其中选择20例志愿者进行混悬硫酸钡及仿真直肠排粪造影检查.结论 气钡双重造影可以发现结肠的器质性病变及发育异常;结肠传输试验、排粪造影及仿真直肠排粪造影是一种简单无创的、最佳的检查便秘病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唐文燕  邹芳 《江西医药》2014,(6):478-481
目的:了解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多重耐药菌的菌种和耐药情况。方法对本院NICU2011年4月-2012年3月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44例新生儿细菌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检出多重耐药菌48株,革兰阴性菌38株,占79.17%,以鲍曼/溶血不动杆菌最多(17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阳性14株,占29.17%;鲍曼/溶血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76.47%,仅对阿米卡星、妥布霉素敏感,其它革兰阴性菌对氨苄青霉素、氨曲南、除头孢西丁外的头孢类抗生素、哌拉西林耐药率高。革兰阳性菌10株,占20.83%,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唑啉、亚胺培南、氨苄青霉素、苯唑青霉素、青霉素耐药率为100%,对利奈唑烷、利福平、万古霉素、奎奴普丁/达福普丁敏感。48株多重耐药菌对3-10类抗生素耐药,平均对6.44+1.66类抗生素耐药。治愈34例,好转3例,死亡2例,自动出院后死亡5例,病死率为15.91%(7/44)。结论本院N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对大部分抗生素耐药。  相似文献   

17.
洪强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8):1036-1038
目的提高对腮腺基底细胞腺瘤CT表现的认识,探讨多层螺旋CT(MDC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CT平扫及增强扫描后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部位、数目、大小、形态、边界、密度及强化特征。结果(1)男4例,女8例,其中50-59岁女性7例(58.0%);(2)12例共14个病灶,11例单发,1例单侧3个病灶;(3)病灶位于浅叶者12个,2个病灶跨深浅两叶;(4)病灶最大径均〈3em,其中〈1cm者5个,1—2cm者6个,〉2cm者3个;(5)所有的病灶边界均清楚;病灶边缘光整者13个,不光整者1个;(6)病灶内密度均匀者3个,其中2个见于〈1cm的病灶;病灶中央规则囊变者4个,不规则囊变者7个;其中5个病灶囊变区〉50%;(7)增强后所有病灶均明显强化,强化幅度I〉40Hu。结论病灶较小、单发、位于腮腺浅叶、边界清楚、边缘光整、病灶易囊变及强化明显为腮腺基底细胞腺瘤较为特征性的CT表现,认识这些CT表现结合患者性别、年龄有助于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前路手术治疗难复性颈椎骨折脱位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前入路手术方式治疗15例下颈椎脱位病例,其中男11例,女4例;MRI及CT扫描证实存在单侧关节交锁10例,双侧关节交锁5例;15例患者经颅骨牵引未见复位,选择单一前路手术复位前路钢板内固定、椎间融合术。结果15例均得到完,全复位,未见神经症状加重。结论前路复位内固定术治疗颈椎脱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 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 CRKP)的耐药性、耐药基因与同源性,为临床用药与院感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贵州省人民医院2016年5月-2017年2月临床上分离的50株CRKP,检测其对19种抗菌药的药物敏感性。PCR法扩增碳青霉烯酶基因(blaKPC、blaIMP、blaVIM、blaOXA和blaNDM-1)并对扩增阳性产物进行测序,所得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进行比对,确定耐药基因分型。采用ERIC-PCR法进行同源性检测。结果 50株CRKP均为多重耐药菌。19种抗菌药物中,耐药率低于50%的抗菌药物有多黏菌素0、替加环素4%、米诺环素20%、四环素38%。对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为60%,对碳青霉烯类、头孢菌素、氨曲南、含酶抑制剂、以及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的耐药率为84%~100%。50株CRKP中,48株(96%)检出碳青霉烯酶基因,其中41株(82%)blaKPC-2、3株(6%)blaIMP-8和4株(8%)blaNDM-1。41株检出KPC-2型碳青霉烯酶的CRKP分为6个基因型(A-F型),其中A型18株、B型6株、C型12株、D型3株、E型、F型各1株。结论 CRKP的耐药率高,主要耐药机制是产KPC-2型碳青霉烯酶,其次是产NDM-1、IMP-8型碳青霉烯酶。CRKP存在科室间、科室内的克隆传播,应加强对CRKP的监测和院感控制。  相似文献   

20.
辛晓妮  宋晓英  李笛 《安徽医药》2017,21(5):937-938
目的 研究2016年上半年入该院血液培养阳性病人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6年1月1日-2016年6月30日入院病人血培养,阳性者进行细菌培养和鉴定,用Whonet5.6软件耐药情况分析.结果2016上半年总共有1 760例病人做血液培养,188例培养阳性,阳性率是10.68%,革兰阴性杆菌102株,占54.26%,大肠埃希菌(57株)、鲍曼不动杆菌(8株)和铜绿假单胞菌(8株);革兰阳性球菌74株,占39.36%,表皮葡萄球菌(2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20株)和粪肠球菌(12株);真菌12株,占6.38%.大肠埃希菌对美平和亚胺培南耐药率为0.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糖肽类抗生素(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的耐药率均为0,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结论 2016上半年该院血培养阳性最多的菌株是大肠埃希菌,对血培养阳性结果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鉴定,为临床诊断治疗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