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联苯双酯对他克林引起的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烨  李燕 《药学学报》2001,36(7):493-497
目的 观察联苯双酯(DDB)对他克林(THA)诱发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小鼠一次poTHA(56mg·kg-1) ,观察12h内动物血清ALT ,肝脏MDA和动物体温的改变;分光光度法测定小鼠脑乙酰胆碱酯酶活性;酶动力法测定小鼠肝微粒体7-乙氧基香豆素脱乙基酶和UDP葡糖醛酸转移酶(UDPGT)的活性;荧光法测定线粒体膜电位的改变。结果 DDB 200 mg·kg-1 可明显保护THA引起的小鼠体温下降、血清ALT和肝脏MDA的升高。DDB(100 μmol·L-1 )可减轻THA造成的大鼠线粒体膜电位降低。DDB还可提高小鼠肝微粒体7-乙氧基香豆素脱乙基酶的活性,但对UDPGT无影响。结论 DDB似通过降低肝脏脂质过氧化反应、提高线粒体膜稳定性、调节THA代谢酶活性发挥其肝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李烨  戴国炜  李燕  刘耕陶 《药学学报》2001,36(10):723-726
目的 研究双环醇对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引起小鼠肝能量代谢紊乱和线粒体功能障碍的保护作用。方法 小鼠ip扑热息痛120mg·kg-1 引起急性肝损伤,观察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水平、肝活体磷谱、肝线粒体膜流动性及线粒体ATPase活性的改变。结果 双环醇可显著抑制扑热息痛中毒小鼠PME/ATP及PME/PDE的升高。双环醇(200mg·kg-1)可显著降低扑热息痛导致的线粒体膜流动性下降,并对线粒体ATPase活性降低有显著保护作用。结论 双环醇可保护扑热息痛导致的急性肝损伤,使肝脏能量代谢和磷脂代谢趋于正常,并对损伤的线粒体功能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考察呋喃二烯(furanodiene,FDE)对肝脏微粒体主要的细胞色素P450(CY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探针底物法,考察FDE在体外孵育体系中对大鼠和人肝微粒体CYP1A、CYP2A、CYP3A、CYP2C、CYP2D、CYP2E1的抑制作用,并计算相应的IC50值;采用微粒体体外“鸡尾酒”孵育法(cocktail法),考察大鼠经低、高剂量FDE(40 mg·kg-1和160 mg·kg-1)连续灌胃7 d,其肝微粒体主要CYP酶活性的变化。结果 FDE对大鼠肝微粒体CYP2D1和CYP2C6/7有较弱的抑制作用,其IC50分别为15.8和23.8 μmol·L-1;对人肝微粒体CYP2C9也有较弱的抑制作用,IC50为26.1 μmol·L-1。与对照组比较,大鼠灌胃40 mg·kg-1 FDE,肝微粒体主要CYP酶活性无显著变化;灌胃160 mg·kg-1后,肝微粒体CYP2E1活性为对照组的164%。结论 FDE对大鼠和人肝微粒体CYP主要亚型的抑制作用较弱;40 mg·kg-1 FDE对大鼠肝微粒体主要CYP酶未显示明显诱导作用,160 mg·kg-1 FDE对肝微粒体CYP2E1有一定的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黄芪多糖对内毒素致小鼠毒性损伤的作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结果表明,预先给予黄芪多糖(APS)ip30,60,100mg·kg-1·d-1×7d能明显提高内毒素(25mg·kg-1·ip)中毒小鼠的存活率,APSip 100mg·kg-1·d-1×7d,能完全解除内毒素的致死作用,对内毒素中毒鼠肝脏内ATP含量及EC值下降具有拮抗作用。上述作用均呈剂量依赖性。APSip 60,100mg·kg-1·d-1×7d能明显拮抗内毒素处理小鼠肝匀浆中MDA升高及GSH降低。电镜显示APS对内毒素处理小鼠肝脏线粒体结构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脑缺血所致大鼠脑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栓线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MCAO)模型,测定线粒体肿胀度、膜流动性、膜磷脂含量、呼吸功能、线粒体呼吸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Ca2+等。结果羟基红花黄色素A(10,20 mg·kg-1)能明显抑制缺血脑线粒体膜流动性的降低,膜磷脂降解,减少脑缺血引起的线粒体肿胀,抑制NADH脱氢酶、琥珀酸脱氢酶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的降低,改善线粒体呼吸功能;同时羟基红花黄色素A能明显降低中风大鼠脑细胞线粒体MDA含量、升高SOD活性、抑制Ca2+过多摄入。结论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缺血脑细胞线粒体的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该作用可能与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拮抗Ca2+有关。  相似文献   

6.
双环醇对四环素诱发小鼠急性脂肪肝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韬  李燕 《药学学报》2008,43(1):23-28
研究双环醇对四环素诱发小鼠急性脂肪肝的影响。小鼠一次腹腔注射四环素(180 mg·kg-1) 24 h后,收集血样和肝组织,采用生化法测定肝脏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胆固醇(cholesterol,CHO)、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以及血清脂质和转氨酶水平;光谱法测定小鼠线粒体脂肪酸β-氧化速率以及肝脏极低密度脂蛋白(very low density lipoprotein,VLDL,TG)分泌速率。结果表明,双环醇(150及300 mg·kg-1)连续灌胃给药3次可以不同程度地保护四环素引起的小鼠肝脏TG和CHO升高以及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升高和脂质异常。双环醇(300 mg·kg-1)还可减轻四环素诱发小鼠肝脏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生成增加和GSH水平降低,并能抑制肝线粒体脂肪酸β-氧化速率下降。双环醇(300 mg·kg-1)可部分逆转四环素所致小鼠肝脏VLDL(TG)分泌速率的减少。由此可见,双环醇对四环素诱发小鼠急性脂肪肝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保护肝线粒体β-氧化功能、改善肝脂蛋白分泌及转运以及抑制肝脏脂质过氧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地稔全草及其不同部位与重金属含量的关系。方法 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的检测方法,对地稔全草及其根、茎、叶中铜、铅、镉、汞、砷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26批全草中,铅的含量均>5 mg·kg-1,7批镉的含量>0.3 mg·kg-1,砷的含量均≤1 mg·kg-1,汞的含量均<0.1 mg·kg-1,铜的含量均<20 mg·kg-1。10批分部位考察的样品中,根中铅含量均>5 mg·kg-1、9批镉的含量>0.3 mg·kg-1;茎中5批铅的含量>5 mg·kg-1、10批镉的含量>0.3 mg·kg-1;叶中1批铅的含量>5 mg·kg-1、10批镉的含量均<0.3 mg·kg-1;各部位砷的含量均≤1 mg·kg-1、汞的含量均<0.1 mg·kg-1、铜的含量均<20 mg·kg-1。结论 以重金属含量为指标进行考察后,依据用药安全性原则,建议地稔以地上部位入药。  相似文献   

8.
鲨肝活性肽对对乙酰氨基酚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鲨肝活性肽(sHSS)对对乙酰氨基酚(AAP)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AAP(200 mg·kg-1,ip)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用改良赖氏法测血清ALT和AST,通过光镜和电镜观察肝细胞显微和亚显微结构的变化,用流式细胞仪分析肝细胞凋亡,同时用RT-PCR方法分析Fas mRNA表达水平。结果sHSS 3.0和1.5 mg·kg-1可显著降低肝损伤小鼠血清ALT和AST的水平;改善模型鼠肝组织细胞坏死及炎症反应;高剂量sHSS(3 mg·kg-1)对肝线粒体具有保护作用,下调Fas mRNA的表达水平,并具有抗凋亡作用。结论sHSS对AAP诱导的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保护肝线粒体、抑制Fas基因表达及肝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9.
应用乙酰胆碱选择性微电极技术,观察到小剂量赛拉嗪(2.0和6.0mg·kg-1)可显著增加大鼠海马CA1区ACh的含量,而大剂量赛拉嗪(10.0mg·kg-1)及咪唑克生(0.6mg·kg-1)则作用相反。咪唑克生虽可明显拮抗赛拉嗪的作用,但海马CA1区ACh的含量仍显著低于正常水平。在去兰斑核的大鼠上,赛拉嗪(2.0和6.0mg·kg-1)及咪唑克生(0.6mg·kg-1)分别对海马CA1区ACh的含量具有减少和增加作用,且咪唑克生拮抗赛拉嗪的作用后,海马CA1区ACh的含量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结果提示,赛拉嗪对麻醉大鼠海马CA1区ACh含量呈双相性影响,咪唑可生虽能显著拮抗赛拉嗪的作用,但海马CA1区ACh的含量仍明显低于正常水平,可能分别与赛拉嗪和咪唑克生降低或提高中枢NE能系统的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映山红花总黄酮(TFR)对盐酸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实验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皮下(sc)注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Iso)(8 mg·kg-1×2 d)诱导大鼠实验性心肌缺血模型,测定血清中MDA含量、GSH-PX活力、SOD及心肌组织中ATPase活性。同时行心肌组织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TFR 30 mg·kg-1显著降低血清中MDA的生成,30,15 mg·kg-1及60,30 mg·kg-1升高SOD,GSH-PX的活力,60,30 mg·kg-1TFR可抑制心肌组织中Na+-K+-ATPase,Ca2+-Mg2+-AT-Pase,总ATPase活力的降低,TFR 60,30 mg·kg-1能显著改善sc Iso后心肌病理损伤程度,降低其病理损伤评分。结论TFR对盐酸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实验性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少体内自由基生成、改善心肌能量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11.
蒲含林  洪岸  刘杰森  孙奋勇 《药学学报》2002,37(11):845-848
目的研究2-乙基-3-羟基6-苯硫基-4(1H)-吡啶酮(HPP)的抗氧化作用。方法用电子自旋共振(ESR)法测定HPP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用荧光法测定大鼠线粒体膜的流动性,用比色法测定给药后小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肝线粒体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力。结果HPP对羟自由基有较强的清除作用,显著促进线粒体膜的流动性,明显提高给药小鼠血清中SOD和线粒体中GSH-Px的活力。结论HPP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2.
葛根素固体脂质纳米粒抗肝损伤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制备葛根素固体脂质纳米粒(puerarin solid lipid nanoparticles,Pue-SLN),对Pue-SLN进行体外释药考察,并探讨Pue-SLN对CCl4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乳化-超声分散法制备Pue-SLN。大鼠腹腔注射CCl4造成急性肝损伤模型。48只大鼠随机分成6组:正常组、模型组、甘草酸二胺阳性对照组(13.5 mg·kg-1)、Pue-SLN高浓度组(27 mg·kg-1)、中浓度组(13.5 mg·kg-1)、低浓度组(6.75 mg·kg-1)。分别测定大鼠血清中丙氨酸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天门冬氨酸转移酶(AST)的活力,肝组织匀浆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计算肝脏指数,并对肝组织进行组织形态学检查。结果 Pue-SLN各剂量组均能抑制肝损伤大鼠血清中ALT、AST、ALP活性,降低肝匀浆中MDA含量,增强SOD、GSH-PX活性,改善肝组织的病理形态。结论 Pue-SLN对CCl4诱导的大鼠急性肝损伤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阿魏酸钠对大鼠肝线粒体氧化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观察到阿魏酸钠有明显抑制硫酸亚铁和维生素C系统诱导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和线粒体膨胀作用,且呈量效关系,并缓解丙二醛(脂质过氧化产物之一)对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过程的解偶联反应。线粒体膜蛋白电泳图谱呈现阿魏酸钠有抑制丙二醛与膜蛋白交联作用。上述结果提示阿魏酸钠可缓解自由基损伤反应,有益机体能量合成代谢。  相似文献   

14.
徐露  董志 《中国药业》2012,21(18):19-20
目的观察羟基红花黄色素A冻干粉针剂对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引起的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PAF诱导剂,对分离的大鼠脑线粒体进行体外损伤试验。损伤后线粒体给予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冻干粉针剂温育,观察试验前后线粒体膜流动性、肿胀度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PAF可降低线粒体膜流动性、增加线粒体的肿胀度、减少SOD含量、增加MDA含量;给予不同剂量的HSYA冻干粉针剂后,线粒体膜流动性增强、膜肿胀度降低、SOD含量上升、MDA含量下降。结论PAF可使大鼠脑皮质线粒体结构和功能受损,而羟基红花黄色素A冻干粉针剂对其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2,3,7,8-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induced oxidative stress in female rat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xidative stress may play a role in the toxic manifestations of 2,3,7,8-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 (TCDD). Therefore, the time-dependent effects of 100 micrograms TCDD/kg on various indices of oxidative stress including lipid peroxidation. DNA damage, membrane fluidity, calcium homeostasis, nonprotein sulfhydryl content, and NADPH content of hepatic subcellular fractions of female rats were followed for 12 days. Increases in lipid peroxidation of 400-500% occurred in mitochondrial and microsomal membranes and nuclei, with maximum increases occurring 5-6 days post-treatment. Decreases in the nonprotein sulfhydryl content of mitochondrial and microsomal fractions of approximately 80% were observed by Day 12 posttreatment. Membrane fluidity gradually decreased following administration of TCDD, with decreases of 30-40% being observed in mitochondria, microsomes, and plasma membranes. A sharp increase in the incidence of hepatic nuclear DNA single strand breaks was observed 3 days after treatment with an increase of approximately 600% by Day 9. Following the administration of TCDD, increases of 70-80% occurred in the calcium content of mitochondria and microsomes. An 18% increase in cytosolic calcium was present 12 days afte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CDD. Cytosol and mitochondria both exhibited an initial increase in NADPH content following administration of TCDD, but by Day 12 both had decreased to approximately two-thirds of control values. The results clearly demonstrate that TCDD administration induces an oxidative stress in rat liver. The most pronounced effects were observed in membrane lipid peroxidation and DNA damage with gradual changes being observed in calcium and nonprotein sulfhydryl contents and membrane fluidity.  相似文献   

16.
阿魏酸钠对异烟肼和利福平肝损害小鼠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对异烟肼(INH)和利福平(RFP)肝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分别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的活性,肝匀浆中谷胱甘肽(GSH)及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的含量,肝微粒体中细胞色素P450及其亚型2E1的活性。结果:阿魏酸钠可对抗INH和RFP合用引起的肝指数、血清ALT水平、肝匀浆中的MDA含量,以及细胞色素P450与亚型P450 2E1活性的升高,增加肝匀浆中GSH含量。病理学检查,阿魏酸钠明显减轻肝细胞的变性和坏死。结论:阿魏酸钠时INH和RFP肝毒性的保护作用与保护肝细胞膜、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清除自由基、降低RFP诱导的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有关。  相似文献   

17.
解酒饮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解酒饮对小鼠急性四氯化碳(CCl4)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60只小鼠分为正常组、联苯双酯组、模型组(0.3% CCl4腹腔注射)和解酒饮组(按剂量分为25,12.5,6.25 g·kg-1组,灌胃25 ml·kg-1,连续灌胃8 d),每组各10只。造模12 h后,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清丙氨酸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转移酶(AST)、白蛋白(ALB)、球蛋白(GLB)、总蛋白(TP)的活性。肝组织匀浆测定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GSH)活性。并对肝组织进行组织形态学检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肝脏MnSOD、bcl-2、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 解酒饮能降低CCl4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小鼠升高的血清ALT、AST水平。解酒饮25 g·kg-1降低肝匀浆升高的MDA水平,同时升高肝匀浆中的SOD和GSH酶活性,改善肝组织的病理形态。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解酒饮25 g·kg-1可以上调MnSOD、bcl-2表达水平,下调caspase-3表达水平。结论 解酒饮可能通过提高肝脏抗氧化能力,抑制肝细胞凋亡,对小鼠急性CCl4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氯乙醇(CE)与肝线粒体或微粒体共同温浴,引起线粒体、微粒体的脂质过氧化(LPO)表现为两二醛(MDA)升高,同时,还引起荧光偏振度(P)降低(膜脂流动性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别,且存在着剂量-反应关系及时间-反应关系。在本实验条件下,发现巯基供剂二硫苏糖醇(DTT)、过氧化物歧化酶(SOD)对膜脂流动性均无保护作用,说明在该模型的实验条件下,荧光偏振度(P)的降低可能与脂质过氧化无关,可能由于CE既具有脂溶性又具有水溶性,能进入膜脂的中间层,破坏疏水环境所致。  相似文献   

19.
曲尼司特对小鼠对乙酰氨基酚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尼司特对小鼠对乙酰氨基酚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理1傅阳平王键吴若(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物研究所,北京100050)近来发现某些肝炎患者的肝损伤可能有过敏反应的因素参与[1].我们观察了几种抗过敏药对不同原因引起小鼠肝损伤的作用,发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白藜芦醇苷对氧自由基所致大鼠脑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 ,探讨白藜芦醇苷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机制。方法 利用Fe2 + +VitC系统产生·OH ,诱导大鼠脑线粒体损伤 ;测定线粒体肿胀度、膜流动性、膜磷脂含量以显示线粒体膜功能 ,测定ATPase ,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以显示线粒体能量代谢能力 ,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丙二醛(MDA)以显示线粒体抗氧化能力。结果 ·OH造成线粒体显著损伤 ,白藜芦醇苷 (终浓度 10 0、2 0 0、4 0 0mg·L-1)明显抑制膜磷脂降解、线粒体肿胀 ,增加膜流动性 ,改善线粒体能量代谢状态 ,增强抗氧化能力。结论 白藜芦醇苷对氧自由基所致大鼠脑线粒体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 ,其机制与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