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探讨64层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与冠状动脉造影影像比较。方法72例临床疑似和诊断冠心病患者,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扫描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共分析了72例患者的全部血管节段(936个),单支血管病变18例,双支血管病变7例,3支血管病变11例,其中62个节段因图像质量问题无法进行比较,冠状动脉造影共发现117处狭窄。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扫描发现117处狭窄中的96处(占82%),该组研究的敏感性83%,特异性98%,阳性预测值87%,阴性预测值98%。64层螺旋CT对于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准确率为90%。结论64层CT冠状动脉成像扫描作为无创的检查在显示血管近端狭窄和冠状动脉造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血管远端及分支显示不如冠状动脉造影。  相似文献   

2.
李林霞  周炜 《中外医疗》2009,28(28):6-7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用于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搜集35例患者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的完整资料,并以近期实施的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CA)结果为金标准进行对比,以评价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应用价值。结果35例病例可用于评估的冠状动脉共计356个节段,成功率91.28%。其中SCA共显示73个节段冠脉有中、重度狭窄(≥50%),其结果与冠状动脉成像结果比较,对病变诊断的敏感性为90.7%,特异性为95.3%,准确性为94.7%,阳性预测值为92.9%,阴性预测值为97.6%;支架术后7例,共11段血管段上有支架;搭桥术后2例,共4支桥血管。结论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作为一种无创的检查手段,在诊断冠状动脉病变中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适用于冠心病的早期筛查及冠状动脉搭桥和支架置入术前评价和术后复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肖靖  金涛 《黑龙江医学》2019,43(11):1388-1389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于韶关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102例疑似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均需接受冠状动脉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记录诊断结果,并以冠状动脉造影作为金标准,分析诊断效能与管壁腔钙化情况。结果冠状动脉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冠心病的诊断敏感度为95.65%,特异度为96.97%,阳性预测值为98.51%,阴性预测值为91.43%,准确度为96.08%;102例患者应显示1 530段血管分支,冠状动脉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实际显示1 485段,显示成功率为97.06%;在1 530段血管分支中,正常153段,占10.00%,轻度狭窄670段,占43.79%,中度狭窄530段,占34.64%,重度狭窄177段,占11.57%,且其对应混合斑块率分别为38.56%、27.01%、73.96%、58.76%。结论冠状动脉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为临床诊断冠心病的有效手段,其属于无创诊断,具有简便安全、可重复等优势,利于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4.
俞吉文  李龙云 《吉林医学》2011,(34):7228-7230
目的:评价64排螺旋CT在冠心病钙化病变狭窄程度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10月~2011年10月共28例经过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TA)显示有明显冠脉钙化患者的112支血管,分为280个节段,其中钙化病变段112个,无钙化病变段168个。以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为金标准,将以上两组血管段的CTA影像与CAG结果进行诊断试验评价。结果:CTA诊断钙化组112个血管段的敏感性(Sn)97.4%,特异性(Sp)27.8%,阳性预测值(+PV)74%,阴性预测值(-PV)83.3%,其余无钙化组的168个血管段的敏感性(Sn)95.6%,特异性(Sp)92.7%,阳性预测值(+PV)82.7%,阴性预测值(-PV)98.3%。结论:64排螺旋CT完全可以作为无创的筛查冠心病的手段;钙化病变明显干扰了64排螺旋CT诊断冠脉管腔狭窄程度和斑块性质的准确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64排128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与支架术后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怀疑或诊断冠心病非选择性连续患者,共60例,全部患者均给予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比较两种诊断方式的准确度。结果 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在诊断结果上经证实具有一致性,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64排128层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以及准确度明显高。结论在诊断冠状动脉与支架术后狭窄的过程中,64排128层螺旋CT诊断价值高,且能够良好的评价冠状动脉支架的形态和狭窄的有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对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06年接受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并在1个月内接受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113例患者,将CT检查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共计收集113例患者的可评价节段910个。64层螺旋CT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为73.8%,特异度为97.0%,一致率93.2%,阳性预测值为82.7%,阴性预测值为95.0%,阳性似然比24.4。结论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具有较高的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用于诊断冠心病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其狭窄的准确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60例临床上具有高危因素的可疑及已确诊的拟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冠心病病人,在有创血管造影前1d先进行对比剂增强的64层螺旋CT检查,其检查结果与有创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共780个节段中,712个节段能满足管腔评价(每例均对冠状动脉的13个节段进行分析),68个节段因严重钙化、运动伪影无法对管腔进行评价。以有创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64层螺旋CT测定狭窄程度〈50%、50%~75%、〉75%病变的灵敏度分别为75%、81%、88%,特异度达97%。结论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可作为评价、筛查冠状动脉狭窄的一种无创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16层螺旋CT仿真内镜(CTVE)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6例患者(25例拟诊冠心病,7例冠脉支架置入术后,4例冠脉搭桥术后)行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及仿真内窥镜成像(CTVE).其中32例(25例拟诊冠心病,7例冠脉支架术后)患者同期作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对照.结果 366个节段中281个节段获得满意的CTVE图像,成功率76.8%;7例13枚冠脉支架均被检出,其中1例左冠前降支近段支架之间管腔再狭窄;4例搭桥术后14支桥血管显示通畅.32例以冠状动脉造影(DSA)为"金标准",CTVE诊断狭窄≥50%,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3.7%,95.3%,78.8%,96.3%.结论 16层螺旋仿真内镜能较准确显示冠状动脉腔内结构和≥50%狭窄,是无创性诊断和评价冠状动脉疾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的技术要求及在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对53例临床怀疑冠心病患者进行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其中25例进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以常规冠状动脉造影为标准,64排螺旋CT冠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狭窄敏感率为95.8%,特异性为94.3%。结论: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脉狭窄、支架管腔、钙化病变显影有较高的准确率,可作为冠心病患者无创检查和冠脉支架术后随访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以冠脉造影的结果为参考标准,使64层螺旋CT对62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中59例248支冠脉共710个节段进行分析。结果:62例有59例获得清晰图像。对获得的248支冠脉进行分析,64层螺旋CT测定冠脉狭窄的敏感性89.6%,特异性92.1%,阳性预测值87.8%,阴性预测值93.3%。测定狭窄程度〈50%、50%-75%、〉75%病变的灵敏度分别为70.3%、80.6%、89.6%,特异度达96.6%。结论: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可作为筛查冠状动脉狭窄的有效的无创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诊断桥血管及自体冠状动脉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术后2周~8年58例共140条桥血管(动脉桥43条,静脉桥97条)进行64层CT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作为金标准,评价显著狭窄(管径狭窄〉50%)的桥血管及〉1.5inin管径的所有自体冠状动脉节段。结果140条桥血管中,38条闭塞,102条开通,CT全部诊断正确。102条开通的桥血管中,18条存在显著性狭窄,CT诊断敏感性100%,特异性95,2%。CT图像能够满足诊断的自体冠状动脉节段占90%。在可评价的冠状动脉节段中,以节段为单位诊断自体冠状动脉显著性狭窄的敏感性84%(87/103)、特异性74%(384/518)。临床正确诊断率为91%(53/58)。结论64层螺旋CT可准确诊断桥血管及自体冠状动脉的显著狭窄,是评价桥血管移植术后的一种无创、可靠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Zheng SS  Zhou Y  Chen J  Liu B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20):1427-1429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MSCTA)在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8例患者行64层MS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经肘前静脉注射对比剂,平静吸气后屏气进行扫描,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并将图像传送到工作站进行容积再现、多平面重建、曲面重建和最大密度投影进行图像后处理重建,对其中24例患者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分析MSCT图像质量,并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相比较。结果58例64层MSCT冠状动脉造影均清楚显示冠脉各主支及其分支,38例患者的115支冠脉上见有粥样硬化斑块,并可显示斑块的类型和狭窄的程度。5例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和1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均清楚显示支架和血管桥的位置及远端血流情况。结论64层MSCT是有效可靠冠心病诊断方法,是冠状动脉疾病筛选和诊断中很有潜力的非侵袭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MSCTA)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并分析影响血管图像质量的因素.方法 选择100例(其中13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复查,3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复查)进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分析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结果 100例被检者中35例CT未见异常,65例见冠状动脉各段各分支血管有不同程度的钙化斑块和狭窄(其中10例因心率>80次/min,或因吸气,屏气不好,致使部分三维冠状动脉血管图像显示欠佳,出现阶梯样伪影;11例可疑为心肌桥;3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复查,见搭桥血管形成;13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复查,见支架管腔通畅,无明显再狭窄现象).结论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对冠状动脉成像质量好,诊断准确率高,可做为冠状动脉疾病的筛选手段及冠状动脉术后复查首选方法,图像质量受心率、呼吸和对比剂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64排螺旋CT对壁冠状动脉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CT coronary angiography,CTA)对壁冠状动脉的检出率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临床可疑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CTA检查资料.结果:冠状动脉CTA共检出壁冠状动脉12例,检出率为23%,其中10例为前降支(83.3%),2例为回旋支(16.7%).壁冠状动脉长8~210mm,平均长度25mm.壁冠状动脉深度为1.2~3.1mm,平均厚度2.5mm.结论:冠状动脉CTA是一种诊断壁冠状动脉的可靠、无创性方法.  相似文献   

15.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时心肌桥的检出率及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估64层螺旋CT(64-MDCT)冠状动脉造影时心肌桥的检出率及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2006年12月共3011例临床疑有冠心病患者的64.MD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资料.结果 MDCT共检出心肌桥174例,检出率为5.8%.其中168例(96.6%)为单发心肌桥,6例(3.4%)为多发心肌桥.前降支最多见,为167例(96.0%).心肌桥长5~120 mm,平均长度30.5 mm.壁冠状动脉深度为1.3~2.8 mm,平均厚度2.3 mm.单存表现为心肌桥79例(45.4%),心肌桥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狭窄95例(54.6%).结论 MDCT是一种诊断心肌桥的可靠、无创性方法,可直接测量心肌桥长度、壁冠状动脉深度,同时能检出合并其他的冠脉和心脏病变,为临床治疗计划的制定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应用技术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初步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技术。方法 120例受检者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使用美国GE公司64层螺旋CT,进行回顾性心电门控平扫及增强,原始采集的图像从心动周期的相位窗35%-85%,每间隔5%进行重建,采用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法重建(MIP)、曲面重建(CPR)和容积再现技术(VR)进行图像后处理重建,显示冠状动脉主干及主要分支。结果 心率平稳,心率少于80次/分,64层CT对冠状动脉冠节段图像质量可以用于评价,可较准确地显示冠状动脉通畅情况及管壁病变。心率大于90次/分时,冠状动脉的主要分支显示欠规整。结论 心率平稳且小于80次/分,合理运用重建时相和三维重建技术,64层CT冠状动脉成像可显示较细节段的冠状动脉,可以比较准确诊断冠状动脉病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临床应用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multislice spiral CT coronary angiography,MSCTCA)的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79例对象行MSCTCA检查,利用多种重建方法进行重建,分析影响冠脉成像质量的重要因素,MSCT对冠脉的显示能力,冠脉斑块性质及钙化程度,评价管腔狭窄及其程度,并对桥血管和支架的显示及通畅性进行评价。结果 左冠脉主干及前降支重建的最佳时相为75%R-R时相,左回旋支及右冠脉为62.5%R—R时相。以75%的相位窗重建得到容积再现的图像为最佳。MSCTCA对冠脉1~3级分支、甚至部分4级分支显示清晰,对冠脉斑块显示良好,对冠脉狭窄显示较佳,对搭桥血管及内支架显示良好:结论 16层MSCTCA可作为冠心病的筛选手段及在血运重建术后复查中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估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同时接受64层CT冠状动脉成像和传统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的43例老年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以冠状动脉血管造影为金标准,64层CT血管成像诊断老年冠心病的敏感度为94.7%、准确度为86%、阳性预测值为90%。结论 64层CTA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诊断有较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