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剖宫产术后产妇早进食与泌乳量关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产妇早进食对泌乳量的影响。方法对120例剖宫产术后产妇采取随机分组法,设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术后6h给产妇半流饮食,肛门排气后恢复正常饮食,对照组产妇肛门排气后半流饮食。结果观察组产妇在产后24h内泌乳量增加,纯母乳喂养率达98%,对照组仅为6%,经统计学2检验,两组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剖宫产术后产妇早进食能使泌乳时间提早,泌乳量增加,满足了产后24h新生儿需要量,提高了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2.
近年 ,有报道剖宫产术后可以提早进食[1 ,2 ] 。本研究通过观察剖宫产术后产妇的早期进食 ,了解早期进食是否会增加胃肠道症状 ,对乳汁分泌有何影响。对象与方法1 对象  1999~ 2 0 0 0年在杭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住院并采用硬膜外麻醉行剖宫产的初产妇 180例。年龄 2 3~ 34岁。足月妊娠 ,无腹部手术史、无内外科疾病及严重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新生儿为无重度窒息及其他影响吸吮因素的单胎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 90例。两组间年龄、职业、文化程度、体重、孕周及新生儿体重均无显著性差异。术后镇痛采用镇痛泵或术后 6~ 8…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剖宫产后早进食对产妇康复及母乳喂养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007年1月~2009年1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术的产妇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为术后6h肛门排气前即进食组,对照组为剖宫产术后肛门排气后方进食组,对两组产妇进行肛门排气,乳汁分泌,纯母乳喂养,母婴康复等方面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产妇肠功能恢复快,肛门排气更加顺畅且时间提前,乳汁分泌既早又充足,增加了产妇哺乳的信心,有利于新生儿更早地接受母乳喂养,使产妇生理和心理上都能得到更好的康复。结论 (1)早进食,可促进肠蠕动,使肛门排气顺畅;(2)早进食,使产妇能及时得到营养的补充,有利于产妇乳汁的分泌,同时保证了母乳喂养的有效实施,促进产妇的健康恢复和婴儿的健康成长;(3)早进食,可使产妇体力尽快恢复,有利于康复指导并且可使产后锻炼尽早进行,提高了产妇的生活质量,促进了身心健康,利于家庭的和谐。  相似文献   

4.
陈贵岭  杨媛梅 《中国校医》2004,18(4):365-365
目的 研究剖宫产术后产妇早进食对泌乳的影响。 方法 收集我院 1998年 1月到 2 0 0 2年 12月间以剖宫产终止妊娠的孕妇共 173例 ,随机分为两组 ,术后早进食组 (即术后 8h开始进食 )和常规组 (排气后开进食组 ) ,分析两组产妇乳汁分泌情况。 结果 术后早进食组的乳汁分泌时间、乳汁量均比常规组要早 ,量要多。 结论 剖宫产术后产妇早进食可促进乳汁分泌 ,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剖腹产术后早进食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秀玲 《工企医刊》2008,21(6):17-19
目的:探讨剖腹产术后早进食的益处。方法:选择本院剖腹产术后产妇50例作为实验组,于术后6小时进食少许白萝卜水,12小时后进食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少量多餐,肛门排气后进食产后正常饮食。另选择50例剖腹产术后产妇作为对照组,按传统的方法于术后24小时~48小时有肛门排气后方能进食,对2组产妇的术后肛门排气的时间、术后下床活动的时间、乳汁分泌的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结果:术后早进食可使肛门排气时间提前(P〈0.005),乳汁分泌充足(P〈0.005),提前下床活动(P〈0.005),有利于母乳喂养及产妇体力的恢复。结论:剖腹产术后早进食是值得推广和应用的术后饮食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新式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近年来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往往存在一定的困难。随着剖宫产术式的不断改进,不同术式对母乳喂养影响有待探讨。现将我院新式剖宫产术64例母乳喂养情况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谭蓝  羊淑宇  黄春荣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3):2170-2171
目的:探讨营养对剖宫产术后产妇泌乳的具体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12月~2011年12月入住该院的180例经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n=90)产妇由家人送餐,观察组(n=90)产妇按医嘱配餐。对上述两组产妇摄入食物的种类及数量采用SY-营养分析软件加以分析,对两组产妇的泌乳始动时间进行详细的记录。结果:对照组产妇在24 h时泌乳的例数为12例(占13.3%),48 h时泌乳的例数为20例(占22.2%),72 h时泌乳的例数为33例(占36.7%),96 h时泌乳的例数为25例(占27.8%);观察组产妇在上述4个时间点的例数分别为20例(占22.2%)、30例(占33.3%)、34例(占37.8%)以及6例(占6.7%)。除了72 h外,二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营养对剖宫产术后产妇泌乳具有较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泌乳始动时间上,观察组要明显地优于对照组,做好剖宫产产妇营养配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应该加以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观察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对初乳时间及乳量的影响,选择硬膜外麻醉行剖宫产术的产妇700例,随机分为两组:镇痛组和对照组各350例,镇痛组术毕保留硬膜外导管与镇痛泵连接注入镇痛液镇痛,术后观察72h;对照组术后拨管,术后4~6h肌注盐酸哌替啶100mg,重复1次/6h,总量200mg,术后观察72h。结果:镇痛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泌乳时间比  相似文献   

9.
剖宫产术后进食时间对产妇康复及母乳喂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进食时机对产妇康复及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将312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术后2 h进食,对照组术后6 h进食,饮食均为清淡的流质食物,忌牛奶、豆浆等产气食物。结果:观察组产妇肠蠕动恢复时间、乳汁分泌时间及纯母乳喂养率同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而术后腹胀、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剖宫产产妇术后2 h进食流质饮食能缩短肛门排气、排便时间,促使乳汁分泌时间提前,提高纯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0.
黄朝芳  邱梅  林华 《现代保健》2014,(20):52-55
目的:探讨催乳机和吸乳机对剖宫产术后产妇泌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产妇120例,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催乳和吸乳治疗。对两组产妇的泌乳总有效率、并发乳腺炎的情况和纯母乳喂养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使用催乳机和吸乳机后,24 h泌乳总有效率为86.7%,48 h泌乳总有效率为95.0%,72 h泌乳总有效率为98.3%;对照组在上述3个时间点的总有效率分别为48.3%、70.0%、85.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母乳喂养率98.3%,对照组母乳喂养率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无乳腺炎发生,对照组乳腺炎发生率为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产妇同时给予催乳和吸乳治疗可使泌乳更有效,提高母乳喂养率,减少乳腺炎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肺部外科手术全身麻醉患者,术后早期饮水对患者的影响。方法:收集204例胸外科全麻下肺部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2例。实验组有饮水要求、符合进食标准,给予饮水50ml,饮水后无恶心、呕吐等不适,听诊肠鸣音正常,有进食要求,即可提前进食。对照组则按护理常规,在术毕6h后进饮进食。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患者术后口渴、饥饿、恶心、呕吐等舒适度;观察试验组术后饮水、进食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均在术后0.5~5h内主诉口渴及饥饿,两组主诉口渴、饥饿的时间以及VAS评分均无差异。实验组饮水前后口渴VAS评分为6.195±3.026 VS 4.512±1.2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饮水前后饥饿VAS评分为4.738±2.649 VS 3.341±1.5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观察期间出现消化道不适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肺部外科全麻手术患者术后早期进食水可显著缓解患者的口渴、饥饿等不适表现,并且无明显不适反应。  相似文献   

12.
龚丽新 《中国校医》2022,36(4):292-293+305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进程、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 2018年2月—2020年10月本院收治186例剖宫产产妇,根据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从中选取102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子宫复旧进程、产后出血量、机体康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第6周子宫三径之和(14.03±2.14)cm,小于对照组的(17.29±2.35)cm;出血量为(236.51±35.57)mL,少于对照组的(288.74±40.28)mL,(t=7.325、6.941,P值均<0.001);观察组乳汁始动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27.92±4.03)h、(35.47±3.64)h、(7.43±1.39)d,短于对照组的(35.01±6.12)h、(41.25±3.77)h、(9.40±1.58)d,(t=6.910、7.877,P值均<0.01);术后48 h切口疼痛评分(2.43±0.65)分,低于对照组的(3.19±0.78)分,(P<0.01)。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能够促进剖宫产产妇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采用妇产康复仪催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足月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母乳喂养指导,实验组则另加妇产康复仪进行催乳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初始泌乳时间、泌乳量、新生儿哺乳5天后的体重。结果:实验组的初始泌乳时间多在术后24~48 h,明显早于对照组的72 h(P<0.05);术后24h、48 h、72 h实验组的泌乳量均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术后5天实验组新生儿的平均体重明显重于对照组(P<0.05)。结论:妇产康复仪用于剖宫产后产妇催乳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分析阴道分娩与剖宫产对产妇母乳喂养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按照产妇采取分娩方式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选择剖宫产术分娩,观察组35例,采用阴道自然分娩。对两组产妇行均等的早期接触、吮吸,保持母婴同室,按需哺乳,比较两组产妇的泌乳时间和泌乳量。结果观察组产妇在开奶时间、泌乳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产妇在产后7、42 d的母乳喂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分娩有助于提前产妇的开奶时间,增加产妇泌乳量,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剖宫产后再孕的处理方式进行临床评价。方法:对938例剖宫产后再孕者病例资料的两种处理方式进行分析、对照比较。结果:瘢痕子宫阴道试产组比择期剖宫产组子宫破裂率高,古典式切口比下段横切口子宫破裂率高。结论:降低剖宫产率,减少子宫破裂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纳布啡联合右美托咪定对剖宫产的术后镇痛效果及泌乳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单盲、随机、对照试验。收集西安航天总医院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在腰硬联合麻醉(CSEA)下择期剖宫产术产妇90例,随机分为纳布啡联合右美托咪定组(ND组)、纳布啡组(N组)及舒芬太尼组(S组),每组各30例。三组术后接电子镇痛泵实施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分别记录术后6h、24h、48h的VAS疼痛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术后48h内PCIA按压总次数、有效按压次数和镇痛失败补救情况;镇痛不良反应和镇痛满意度;记录术前、术后24h、术后48h血清泌乳素浓度和初次泌乳时间,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三组术后6h、24h、48h切口痛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9.031、20.491、12.900,均P<0.05)。三组术后6h、24h、48h宫缩痛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7.222、35.582、14.934,均P<0.05)。三组术后6h、24h的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965、11.840,均P<0.05),而术后48h的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48h内的PCIA按压总次数、有效按压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874、5.430,均P<0.05)。三组产妇术前、术后24h、术后48h的血清泌乳素(PRL)含量、初次泌乳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35、0.044)。ND组术后镇痛满意率高于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48,P<0.05);ND组与N组、N组与S组术后镇痛满意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纳布啡联合右美托咪定具有较好的镇痛、镇静作用,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产妇术后镇痛满意度高,对产妇PRL分泌和泌乳时间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剖宫产术后感染因素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分析医院剖宫产术后感染的因素。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11年5月在医院进行剖宫产并发生感染的56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产程、是否伴有基础疾病、侵入性检查次数、胎膜早破、失血量及是否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等因素进行统计及分析。结果手术时间≥1h者占73.21%,感染发生率高于<1h者的26.79%,住院时间≥7d者占71.43%,高于<7d者的28.57%,产程≥12h者占69.64%,感染发生率高于<12h者的30.36%,伴有基础性疾病占75.00%,高于未伴有基础性疾病的25.00%,侵入性操作次数≥3次者占80.36%,高于<3次者的19.64%,胎膜早破者占78.57%,高于未发生胎膜早破者的21.43%,失血量≥500ml者占75.00%,高于<500ml者的25.00%,术前未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者占67.85%,高于应用者的32.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感染的发生与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产程长短、基础疾病、侵入性检查、胎膜早破、失血量及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等因素相关,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8.
剖宫产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娟  翟洪波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0):1481-1482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AWE)的临床特点及复发情况。方法:对18例确诊为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发病率、诊断、治疗及复发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占同时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3.06%(18/589),占剖宫产的0.16%(18/11143)。18例患者中有16例剖宫产术后在腹部切口疤痕处发现周期性疼痛性肿块,所有患者均接受病灶切除术并经病理证实。结论:剖宫产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根据典型的症状、体征可正确诊断,手术切除病灶是最佳的治疗方案和防止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奚宏伟 《中国保健营养》2012,(10):1213-1214
目的探讨剖宫产率变化趋势及指征的变化,寻求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方法对我院2006年-2010年间剖宫产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率逐年上升,剖宫产指征发生变化。结论社会因素是引起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开展产前教育,加强孕期保健,提高助产术,严格剖宫产指征,可以适当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20.
近5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观察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和对围生儿病死率的影响。方法:对该院近5年来剖宫产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剖宫产率逐年上升;②在剖宫产指征中,难产因素始终处于第1位,胎儿宫内窘迫、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处在第2、3位,社会因素呈逐年上升趋势;③围生儿病死率趋于稳定。结论:剖宫产率逐年升高,围生儿病死率并未随之呈一直下降趋势,必须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