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了解QT离散度(QTd)与老年人冠心病猝死(SCD)间的关系.方法测定21例老年SCD患者猝死前12导联心电图的QTd、QTcd,并与3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其中9例伴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及30例正常对照者做比较.结果①AMI组QTd与QTcd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②SCD组QTd、QTcd显著高于AMI组(P<0.05);③SCD组与AMI伴室性心动过速(VT)组的QTd、QTcd显著高于AMI不伴VT组(P<0.05),SCD组与AMI伴VT组间的QTd、QTcd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QTd对老年人SCD与老年AMI发生致命性心律失常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作时的QT和JT离散度同心肌缺血的关系.方法分别测量4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作时和缓解期心电图的QT、JT、QRS和RR间期,根据测量结果计算QT和JT离散度.结果心绞痛发作时QTd和QTcd均显著大于心绞痛缓解期(P<0.05),JTd及JTcd虽有增大趋势,但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有ST-T变化组同心电图无ST-T变化组的QTd和JTd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QT和JT离散度可提示心绞痛发作时心肌缺血的严重程度,对评价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的严重程度、预后及治疗可能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70岁以上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室性心律失常与QTcd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单盲法分析100例70岁以上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24h内首次心电图未校正的QT离散度(QTd)、心率校正QT离散度(QTcd)。结果 55例QTcd大于60ms患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QTcd小于60ms的患。结论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QTcd增高是导致室性心律失常的原因之一,早期测定QTcd是防止心律失常导致猝死的重要检测内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QT间期离散度(QTd)的临床特点和意义。方法选择门诊12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与同期非冠心病老人的常规心电图进行QTd测定和对比分析。结果老年冠心病组的QTd均值为66.21±10.87ms;非冠心病组45.82±8.16ms。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分析认为,老年冠心病患者QTd异常增大可能与其冠脉病变程度及严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113例急性心肌梗塞(AMI)QT离散度(QTd)与早期恶性心律失常的关系,结果显示:AMI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组之QTd均值显著长于未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组(87.5ms比53.2ms);QTd≥60ms组较之<60ms组警告性心律失常、心室纤颤和猝死发生率亦显著增高。提示:QTd增加是AMI早期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QT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将经冠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60例分为治疗组(复方丹参滴丸组)和对照组(硝酸异山梨醇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复方丹参丸10粒3次/d和肠溶阿斯匹林100 mg,1次/d;对照组采用二硝酸异山梨醇10 mg,3次/d,和肠溶阿斯匹林片100mg,1次/d,疗程均为1个月,分别观察2组对心绞痛症状、心肌缺血,心电图表现,QTd值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6%,对照组为79.9%(P<0.05),治疗组对心肌缺血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6.7(P<0.05),治疗组用药后QTd值为53.1±15.7,治疗组为66.32±15.1(P<0.01)。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在改善心绞痛症状、心电图表现、缩短QTd方面,明显优于二硝酸异山梨醇。测定QTd是评估恶性心律失常事件和预防心猝死一个简便而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正> QT间期离散度(QTd)反映了心室肌复极的不均一性,QTd值越大反映心室肌复极的不均一程度愈高,反之则表示心室肌复极的不均一程度愈低。有学者提出QTd增大是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性死亡的独立危险因子。本文旨在通过QTd在冠心病诊治中的意义,探讨其应用价值。1 QTd曾大的机理及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
平板运动试验作为诊断冠心病及评价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方法 ,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冠心病患者QT离散度 (Q -Td)明显增大 ,急性心肌缺血时进一步增大 ,这是冠心病心肌缺血负荷试验的敏感指标。本文旨在分析冠心病患者平板运动试验时的Q -Td变化 ,探讨其运动试验的意义。1 资料和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受试者 90例 (男 52例 ,女 38例 ) ,年龄 30~ 6 8(58 7± 8 6 )岁 ,均以胸痛为主诉 ,疑诊冠心病 ,并为明确诊断而行平板运动试验或 /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1·2 试验方法 试验采用美国MIRACLINKM - 990 1型活动平板 ,按…  相似文献   

10.
本文总结了因急性心肌梗塞而猝死的9例病人,并与同期的28例非心律失常的急性心肌梗塞病人以及35例健康者,分别测定其入院的首次心电图的Q-T离散度(QTd),进行比较研究,探讨QTd变化在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猝死预测中的临床意义,发现9例猝死病人的QTd均>100ms。认为QTd>100ms对于预测急性心肌梗塞猝死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刘源  唐其柱  李利娜 《职业与健康》2011,27(24):2948-2949
目的 探讨心力衰竭患者的QT离散度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选择80例心力衰竭患者为观察组,45例正常者作为对照组.监测24h长程心电图,记录QT离散度的变化,观察组按有无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进行分组分析,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心力衰竭组QTd,QTcd均显著增加(P<0.01),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的QTd,QTcd较不伴有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的患者明显延长(P<0.05).结论 QTd的延长与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关,QTd可作为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一个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2.
张东 《现代保健》2011,(3):48-49
目的 分析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中QT离散度值(QTd)、ST段下移在冠心病中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 探讨并分析77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出CAD患者QTd与ST下移情况,判断其在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中诊断CAD的临床价值.结果 实验组中QTd明显提高,并与心电图ST压低呈正相关.结论 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QTd的变化为临床诊断及治疗冠心病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参松养心胶囊对改善QTd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挑选68例老年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入选者停用一切影响QTd的药物至少5个半衰期。在常规改善心肌供血治疗上加用口服参松养心胶囊每日3次,每次4粒,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体表心电图QTd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QTd明显缩短,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参松养心胶囊在治疗老年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心律失常的同时,有缩短QTd的作用,同时对患者的心功能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QT离散度(QTd)和QTc离散度(QTcd)的动态变化,并分析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采用体表静息标准12导联心电图监测208例AMI患者住院期间的QTd和QTcd。[结果] AMI发病24小时内QTd、QTcd显著高于梗塞后第4天(P<0.01),梗塞后第4天与第4周QTd、QTcd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室性心律失常组QTd、QTcd显著高于非室性心律失常对照组(P>0.01)。[结论] AMIQT离散度增高发生于梗塞后早期,并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测定健康儿童 12导联同步心电图QT离散度 (QTd)平均值。方法 对 5 85例≤ 14岁健康儿童 ,用日本光电ECG - 932 0心电图机采集 12导联同步体表心电图数据 ,以 2 5mm/s的速度、10mm/mv的灵敏度和 5 0mm/s的速度、2 0mm/mv的灵敏度记录两种不同的平均波形 ,由专人测量QTmax、QTmin ,用Bazett公式校正QTcmax、QTcmin ,计算QTd(QTmax减QTmin)及QTcd(QTcmax减QTcmin) ,进行微机数理统计。结果  14岁以下儿童QTmax平均值为 319 6 7± 2 1 99ms,QTmin平均值为 2 84 2 7± 2 1 4 0ms,QTcmax平均值为 4 16 86± 2 2 4 8ms ,QTcmin平均值为 36 9 98± 2 3 5 5ms,QTd为 35 16± 11 98ms ,QTcd为 4 6 91± 15 82ms。在年龄组间与男女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健康儿童QTd <5 0ms ,QTcd <6 0ms,与年龄、心率及性别相关均不密切。  相似文献   

17.
目前,QT离散度(QTd)的研究较多涉及缺血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心肌病、瓣膜病、心力衰竭以及多种基因型的长QT综合征等诸多心脏病,以及评价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和致心律失常作用等[1]。中国知网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逐步检索,国内尚未见到有关百岁老人心电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窦性心律震荡(heartrateturbulence,HRT)对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猝死的预测价值及与QTd的比较。方法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82例,LVEF>0.45组35例,LVEF0.35-0.45组38例,LVEF0.25-0.34组9例。存活50例,死亡32例,其中猝死16例。全部进行TO、TS、QTd测量并比较。结果存活组与猝死组比较差异显著(x2=18.96,P<0.01);LVEF>0.45组与LVEF0.35-0.45组比较差异不显著(x1=3.05,P>0.05),LVEF0.35-0.45组与LVEF0.25-0.34组比较差异显著(x2=6.13,P<0.01),LVEF>0.45组与LVEF0.25-0.34比较差异显著(x2=12.84,P<0.01);在各组中TO/TS异常比QTd异常例数略多,但均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窦性HRT和QTd对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危险程度评估都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之一,但由于窦性HRT需要在有室早时才能检测,故在临床应用中受到一定限制,二者可以互相补充。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36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QT离散度(QTd)测定,显示心脏性猝死(SCD)组QTd明显高于进行性心力衰竭死亡及存活组(P<0.001)。伴与不伴室性快速心律失常的SCD患者之间的QTd无显著差异。QTd≥80ms预测CHF患者SCD敏感性71.2%,特异性88.3%,阳性预测值83.6%,提示QTd测定为CHF患者提供了一个有用的非侵入性心电学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参松养心胶囊对改善QTd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挑选68例老年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入选者停用一切影响QTd的药物至少5个半衰期。在常规改善心肌供血治疗上加用口服参松养心胶囊每日3次,每次4粒,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体表心电图QTd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QTd明显缩短,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参松养心胶囊在治疗老年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心律失常的同时,有缩短QTd的作用,同时对患者的心功能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