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谭建荣 《中国保健营养》2012,(18):3690-3691
目的探究肝硬化失代偿期伴低钠血症35例的临床分析。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2年3月期间收治的35例肝硬化失代偿期伴低钠血症患者,对所有患者均给予保肝退黄、利尿、促肝细胞生长素等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病情及血钠值给予恰当的补充钠盐治疗。结果血钠水平与Child-Pugh分级关系较为密切,血钠越低,则患者的肝功能越差;35例患者中,并发7例肝肾综合症(占20%),9例肝性脑病(占25.7%);经过补充钠盐治疗及综合治疗后,轻度治疗归转有效率为95%,无死亡病例;中度归转有效率为63.6%,死亡率为27.3%;重度归转有效率为25%,死亡率为50%。结论低钠血症可以为临床判断肝功能受损及归转程度提供客观依据,对肝硬化失代偿期伴低钠血症患者适当补钠治疗,有利于腹水消退,增加利尿效果,预防诱发其他并发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肝硬化是一种由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其病理特点是广泛的肝细胞变性坏死、结节性再生、纤维化和假小叶形成,临床上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表现为主,并有多系统受累。肝硬化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低钠血症的静脉补钠措施及疗效观察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入院接受治疗的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低钠血症患者300例作为本次的临床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150例和对照组150例,分别采取1.57%氯化钠溶液270ml进行静滴,或3%录华纳溶液120ml进行静脉静滴,滴注时间均控制3d,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结果:经一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血钠恢复期情况,其中实验组为(131.6±5.8)mmol/L,对照组为(139.0±1.5)mmol/L,而两组患者的24h尿量分别提升到了(2175.6±251.6)ml与(2215.3±185.6)ml,而患者不良反应的出现情况,分别为9例和31例,经对比分析结果,P均<0.05,表明本次的临床研实验结果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临床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低钠血症的过程中,停用静脉补哪,能够有效的提高血钠水平,并增加利尿效果,但是在进行补钠过程中,应注意补钠的速度和使用方法,以防止因补钠速度过快而引发的不良反应情况发生.  相似文献   

4.
鄢兴丞 《中国保健》2010,(10):49-50
目的提高对肝硬化失代偿期疾病的认识,寻找降低发病诱因和防治对策。方法对2008年7月至2009年12月我院收治住院的肝硬化腹水患者,按序取10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3例中,男女比例为3.5:1,平均年龄43.5岁,前四位病因中以HBSAg阳性76例(73.8%),HIV阳性31例(30%),长期汹酒30例(29%),营养不良98例(95%),老年男性多有汹酒,年青男性多有吸毒(尤其静注)后感染肝炎病毒,HIV病毒,而女性多为被动感染。结论本结果可以为建立本地区防控措施和治疗肝硬化失代偿诱发因素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6.
梁守敬 《职业与健康》2005,21(10):1631-1632
目的提高糖尿病肾病合并肝硬化失代偿期时的诊治水平.方法对16例糖尿病肾病并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诊治过程进行回顾分析总结.结果 16例病例经限水、限钠,适量高生物价蛋白质糖尿病饮食,适当运动和休息,并依据病情主要矛盾应用药物治疗后病情均得到控制.结论糖尿病肾病并肝硬化失代偿期时治疗上存在着矛盾,宜围绕主要矛盾多方面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合并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探讨有效预防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 对2007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360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医院感染进行调查,统计医院感染发生率,分析其发生的高危因素.结果 360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率为33.9%,感染发生部位以呼吸道及腹膜为主,分别占41.8%、26.2%,侵入性操作(55.0%)、年龄>60岁(46.0%)、住院时间>30 d的患者(57.5%)是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导致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其次为革兰阳性菌及真菌.结论 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实施侵入性操作、年龄>60岁以及住院时间>30 d的患者较易发生医院感染,应减少侵入性操作,采取各种措施加强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消毒隔离管理,以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急性失代偿合并低钠血症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31例CHF急性失代偿合并低钠血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31例CHF急性失代偿但不合并低钠血症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病死率、住院时间及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将观察组患者随机分为A组15例和B组16例,A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心衰)治疗,B组在A组的基础上给予纠正低钠血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血钠水平及临床疗效。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病死率、住院时间、LVEF分别为32.3%、(15.8±2.6)d、(37.1±0.1)%,对照组分别为9.7%、(10.5±3.0)d、(44.5±0.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治疗后血钠水平、总有效率分别为(136.5±3.2)mmol/L、81.3%,均明显高于A组的(130.0±2.8)mmol/L、4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CHF急性失代偿合并低钠血症患者,应在抗心衰治疗基础上,积极纠正低钠血症,从而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及预后。  相似文献   

9.
作为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部分,肝脏具有重要生理调节功能.肝硬化是临床常见性慢性肝脏疾病,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医护控制,将会发展成失代偿期肝硬化,危及人体生命.本文针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护理策略进行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失代偿期原发性肝硬化患者合并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特点。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6年5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1043例失代偿期原发性肝硬化患者,回顾性调查患者的一般资料发病率及感染患者体征、病发相关因素,同时对患者感染血样进行培养,诊断其病原菌,调查患者中性粒细胞以及白细胞数目及预后情况。结果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血流感染患者112例,感染率为10.73%,有发热36~38℃29例占27.35%,发热>38℃43例占40.57%,畏寒56例占52.83%。住院次数和曾接受侵袭性操作与血流感染有相关性(P<0.05);培养病原菌共11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69株占62.73%,以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菌41株占37.27%,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两种及两种以上病原菌感染14例占13.21%;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血流感染患者中性粒细胞数目比例>0.75有87例占82.08%,白细胞数目(10.96±2.12)×109/L,普通肝硬化患者中性粒细胞数目比例>0.75有123例占13.21%,白细胞数目(7.89±2.38)×109/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疗效中,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血流感染患者有效59.43%,无效40.56%,死亡率11.32%。结论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合并血流感染发病率高,预后效果差,且发病特征不明显;减少住院次数和侵袭性操作,保证手术无菌环境有利于预防血流感染;以中性粒、白细胞进行初期检验比血样培养结果耗时短,能尽早进行初期预后,配合血样培养的准确结果,有助于提早诊断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疗效.方法 11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干细胞移植,移植后第4周复查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胆碱酯酶(CHE)和AFP等实验室指标及观察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变化.结果 移植后第4周,血浆白蛋白(ALB)和CHE分别为(31.2±4.5) g/L和(80.9±22...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真菌感染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07年6月-2014年6月434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统计其真菌感染率,分析感染分布及真菌特点,对年龄、性别、肝功能分级、消化道出血等潜在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434例患者真菌感染42例感染率为9.68%,42例感染患者送检标本中有33例培养阳性,分离出35株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为主分别占37.14%、22.86%;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感染未规范抗病毒治疗、肝功能Child-Pugh分级-C级、消化道出血、重度低蛋白血症、抗菌药物使用>7d、腹膜炎、侵入性操作为感染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Child-Pugh分级-C、抗菌药物使用>7d、重度低蛋白血症、侵入性操作、消化道出血是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真菌感染率高,危险因素复杂,临床需加强早期干预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引起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4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医院感染组及无医院感染组患者年龄、性别、肝功能分级、门静脉内径、肝硬化并发症、侵入性操作措施、应用抗菌药物、住院时间等差异.结果 240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60例,感染率25.00%,医院感染组患者年龄大、肝功能分级差、门静脉内径宽、肝硬化并发症多、侵入性操作措施比例高、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多、住院时间长(P<0.05)等是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结论 引起失代偿期肝硬化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较多,应从多个方面采取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并分析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感染的因素,有助于临床预防与治疗.方法 收集医院2006年6月-2011年8月人院治疗的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感染患者110例,分析感染相关因素的特点.结果 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感染患者以院内感染为主,占69.1%,34例为院外感染,占30.9%,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感染部位主要为腹膜腔、肺部、胆道,分别占30.0%、25.5%、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10例感染患者共分离出137株病原菌,91例为单种病原菌感染,19例为≥2种的病原菌混合感染,革兰阴性菌62株占45.3%,革兰阳性菌68株占49.6%,真菌7株占5.1%;110例感染患者,存活98例(90.1%)作为存活组,死亡12例(10.9%)作为死亡组;女性、高龄(≥60岁)以及感染菌种数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感染患者的死亡率较高(P<0.05).结论 抗菌治疗与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感染患者转归呈正相关关系,≥2种感染与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感染患者转归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失代偿期肝炎肝硬化医院感染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失代偿期肝炎肝硬化医院感染。方法:对1126例失代偿期肝炎肝硬化血、尿、大便、痰、胸腹水进行细菌学等检查;并观察部分病例使用氧氟沙星预防医院感染的结果。结果:307例患者发生了医院感染占27.26%,以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最常见;预防使用氧氟沙星可明显减少SBP发生。结论:失代偿期肝炎肝硬化医院感染率较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6.
我科于2009年6月引入循证护理理念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采取细致、有效地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2009年6月-2011年6月我科收治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1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失代偿期肝硬化腹水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特点,为该疾病的治疗提供研究数据。方法对147例失代偿期肝硬化腹水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的腹水标本进行病原菌检测和药敏试验,并检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治疗后评价治疗效果;采用SPSS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从腹水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16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14株占70.81%,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阳性菌33株占20.49%,以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为主,真菌14株占8.70%,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大肠埃希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均为0,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治疗后,显效41例、好转51例、无效5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62.59%。结论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表现不明显,进展快、预后差、病死率高,其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对于失代偿期肝硬化腹水合并自发性腹膜炎的治疗,应进行腹水标本的采集和病原菌药敏试验,合理选用敏感抗菌药物,有利于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引入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剖析.方法:抽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之间132例我院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对观察组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对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进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进行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及临床诊治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5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总结其胃镜检查结果和治疗效果。结果出血原因主要为:门静脉高压所致胃部出血(胃部有明显斑点状或弥漫性出血)21例(37.50%)、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6例(28.57%)、消化性溃疡出血11例(19.64%)。经止血治疗后,显效33例,有效19例,无效4例,止血成功率为92.86%(52/56)。结论门静脉高压所致胃病出血和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导致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并发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应采用胃镜明确患者出血部位,及时进行止血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肝硬化失代偿期急性并发症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方式。方法:选取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本院收治的肝硬化失代偿患者39例作为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方式;另选取自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的肝硬化失代偿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对患者采用对症治疗,观察肝硬化失代偿患者急性并发症的临床特征,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1);观察组患者ALT、ALB、TBLL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1)。结论:观察肝硬化失代偿期急性发作患者的并发症特征并针对患者采取对症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