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邝碧瑶  李敏  王波  莫霭儿  曾欢 《新中医》2020,52(15):187-190
泽田健先生为日本著名针灸家,一生致力于专研《内经》《难经》《十四经发挥》等传统医籍,泽田派针灸在日本独树一帜,其针灸思想以我国传统医学的阴阳、五行为指导,提倡整体疗法。通过研读泽田健先生的《针灸真髓》,总结泽田派针灸的学术思想,并从刺灸特点、穴位选择、经穴移动观、特定穴及经验穴的使用、三焦与肾脏理论、疾病之三期等方面进行剖析,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2.
提炼并分析针灸治疗高脂血症选穴用经的特点和规律.通过检索主要中英文数据库,纳入有明确选穴的针灸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文献,分析针灸治疗高脂血症选穴用经的特点和规律.发现高脂血症针灸处方的选穴以特定穴为主,选穴频次居于前5位的依次为丰隆、足三里、三阴交、内关和天枢;高脂血症针灸处方的用经包括10条经脉,选用经脉频次较高的为胃经、脾经、任脉、膀胱经和心包经;高脂血症的针灸处方以胃经、脾经、任脉、膀胱经和心包经的特定穴为主.高脂血症的针灸处方体现了“从脾论治、循脾胃经取穴、远近结合”“调整脏腑虚实、辨证取穴、前后结合”和“辨症取穴”的选穴特点.  相似文献   

3.
《中医文献杂志》2013,(5):38-38
收集针灸治疗腹泻的古代文献,以针灸处方为切入点,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和提炼古代针灸治疗腹泻的经穴运用特点和规律。古代针灸文献以《中国针灸文献提要》为基础,检索《中华大典·针灸推拿分部》所收录的先秦至清末中国医家所著的针灸专著、综合性医籍、医经、方书和临床各科文献。选择涉及针灸治疗“飧泻”、“泄泻”、“下利”、“大便不禁”、“泻利”等病证的文献及未明确记载病名,但根据症状可以判断为腹泻的文献,并全部规范名称为“腹泻”。  相似文献   

4.
四关穴临床应用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和生 《江苏中医药》2003,24(11):43-44
四关穴 ,即指二合谷穴、二太冲穴 ,其名称出自金元时代针灸医家窦汉卿的《标幽赋》 ,其文曰 :“寒热痹痛 ,开四关而已之。”明代针灸医家徐风在其《针灸大全》卷二中注曰 :“寒者 ,身作颤而发寒也 ;热者 ,身作潮而发热也 ;痛 ,疼痛也 ;痹 ,麻木也。四关者 ,五脏有六腑 ,六腑有十二原 ,十二原出于四关 ,太冲、合谷是也。”《针灸大成》曰 :“四关穴 ,即两合谷、两太冲是也。”并把四关穴列为奇穴。四关穴之主治功能在古代医籍中已有不少载述 ,如《席弘赋》的“手连肩脊痛难忍 ,合谷针时要太冲” ,《杂病穴法歌》的“鼻塞、鼻痔及鼻渊 ,合谷太…  相似文献   

5.
关于“《针灸甲乙经》中针灸治疗内容是否归属针灸处方”这一问题 ,争议颇多。有人认为是针灸处方 ,也有人认为[1 ] 《甲乙经》中腧穴治疗内容除了少量是针灸处方 ,主要归属于腧穴主治。我在仔细研究《甲乙经》后 ,认为将其归入腧穴主治的范畴似有不妥 ,而倾向于将其归属针灸处方 ,并将理由叙述如下 ,请同道指正。  第一 ,从体例来看。行文体例是作者写作意图表达的形式 ,《甲乙经》中对某病症针刺治疗的记述方式是“病症 ,某某穴主之” ,而现代常以“某穴主某某病”这种形式记述腧穴主治的内容 ,由于同样都是“某穴主……” ,因此《甲乙…  相似文献   

6.
金元时期针灸配穴理论形成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万春 《山西中医》1991,7(1):22-24
配穴理论是针灸配穴处方的依据。金代以前的针灸处方以单穴处方为主,缺乏对针灸配穴理论的论述。金元时期是针灸学创新发展的时期,针灸配穴处方开始兴起,丰富了针灸配穴理论,对后世针灸配穴处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配穴理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①针灸配穴中腧穴主次先后关系的确立;②远道配穴法的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并提出担截配穴法。本文试就文献资料,一现金元时期针灸配穴理论的发展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一、交经八穴,相合主证奇经八脉的内容虽早见于《内经》和《难经》,但联系临床配穴应用却很不完备。金元时广平郡乡县人窦汉卿,继承了前人的经验倡用“交经八穴”(近人称为“八  相似文献   

7.
俞伟  闫记灵 《中国针灸》2003,23(1):61-62
通过对李Yan所著《医学入门》一书中针灸学说特点的分析,明确李Yan对针灸的贡献。其所倡导的取穴“尚精简”,刺分迎随,异穴补泻和多元开穴说,丰富和发展了针灸学的理论和方法。在针灸临床中仍有普遍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东汉以前针灸处方配穴原则及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为依据,系统地分析了东汉以前针灸处方配穴原则及规律。认为从春秋战国至东汉时期,针灸处方及其理论由萌芽到形成。并具有四大原则及规律:循经取穴为主;以单穴为主;注重应用特定穴;出现了针灸处方配穴方法  相似文献   

9.
晋隋唐时期针灸处方配穴的原则及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灸处方 ,是针灸学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是直接影响针灸临床疗效的重要内容 ,是历代医家反复实践、不断总结 ,从积累之丰富经验中发展起来的。历史上各个时期的针灸处方都有其不同的规律和特点 ,为推动针灸处方向标准化、规范化、定性定量化发展 ,为全面掌握古代针灸处方理、法、方、穴的组成特点 ,本文就晋隋唐时期的针灸处方进行了整理和研究 ,探求古代针灸处方配穴原则及规律。1 针灸处方以单穴为主 ,多穴处方开始大量出现  晋代王叔和所著《脉经》中 ,记载针灸处方 1 37首[4 ] ,其中摘自《伤寒论》的 1 0首 ,摘自《黄帝内经》…  相似文献   

10.
“四花”穴,为古代治疗骨蒸劳瘵之著名灸穴之一,记载于多种古代医籍中,现代针灸医籍中将此收入经外奇穴类。关于“四花”穴的定位,在古代诸医籍中记载并不一致,主要有二种,一是以《外台秘要》、《苏沈良方》所载为代表。其“四花”穴的四个点呈棱形分布的定位:一是以《针灸资生经》、《针灸聚英》为代表的呈正方形分布的定位。而现代针灸医籍及文章中,在收载和引用此“四花”穴时,多从后者,或有甚者将两者混为一谈;故有必要从文献角度加以考察,以求正误。一、“四花”穴出处的考察现存医籍中最早记载“四花”穴的名称及定位系唐·王焘《外台秘要》一书,此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