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中医古代文献“胃痞”病因证治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纳整理春秋到明清时期“胃痞”的病名病位、病因病机及治则治法。提出在辨证辨病相结合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升降气机、扶正驱邪、化痰活血之法,为“胃痞”证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和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2.
黄穗平  张北平 《广东医学》2003,24(11):1164-1165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行气消胀方剂“吉氏消痞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痞满证的临床疗效及对胃动力的作用。方法:FD痞满证患者83例,随机分入“吉氏消痞方”治疗组(观察组)和莫沙比利对照组(对照组),观察临床疗效及对胃电图和胃窦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MMC)的作用。结果:“吉氏消痞方”消除FD“痞满”证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提升胃电图幅值、改善MMC的作用优于莫沙比利。结论:“吉氏消痞方”能明显消除或减轻FD“痞满”证患者的临床症状,其机制与改善胃电胃动力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临床角度出发,研究了胃痞病的阶段发展与转归,进而构建了胃痞病"疾病-阶段层次-证型"的三级架构模型。总结出胃痞病根据病情发展的不同病机和症状,可分为早期阶段,中期阶段,以及后期阶段,并提出了不同阶段的治法方药。构建胃痞疾病的模型对临床诊疗中精简辨治、截断病势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临床经验,讨论了《伤寒论》热痞的病机、诊断和治疗。认为热痞的病机为热聚气窒、病在于胃;发热、二便、舌苔是辨证的重要依据;苦辛泄热开郁为热痞治疗大法;热痞与胃虚寒热互结之痞、热痞兼阳虚在辨治上各有特点.  相似文献   

5.
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胃动力异常及"吉氏消痞方"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北平  黄穗平 《广东医学》2003,24(11):1166-1167
目的:观察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胃动力异常及“吉氏消痞方”的治疗作用。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肝炎肝硬化患者36例及20名健康志愿者,作胃十二指肠压力测定。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口服吉氏消痞方,另一组单纯给予基础治疗。4周后复查,并分析比较各组患者的胃十二指肠消化问期移行性复合运动(MMC)指标。结果:与健康组比较,肝炎肝硬化组患者的MMC Ⅰ相明显延长、Ⅲ相明显缩短,Ⅲ相的波幅明显降低。肝功能异常A,B,C三级患者间的MMC指标差异显著。与基础治疗组比较,经“吉氏消痞方”治疗患者的MMC Ⅲ相的持续时间及波幅都较治疗前明显好转。结论:肝炎肝硬化患者有明显的胃动力障碍,其程度随肝功能恶化而加重。“吉氏消痞方”对该组患者的胃动力障碍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6.
痞,其病名首见于《内经》,称为“否”、“痞”、“痞满”、“痞塞”。如《素问·五常政大论》日:“备化之纪……其病痞。”《素问·至真要大论》日:“太阳之复,厥气上逆……心胃生寒,胸膈不利,心痛否满。”指出了本病胸膈满闷、心下痞塞的症状,故又称心下痞。乃无形之气结于心下,自觉胃脘部有痞闷不舒之感,可见于多种证候之中。对于痞满证治的认识源于《内经》,辨证论治奠基于仲景,在《伤寒论》中关于痞证的病因、病理变化及证候的特征都有了简要的记载。由于其病因繁异,  相似文献   

7.
萎缩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种,其病以饥不欲食,食后饱胀,胃脘痞满,甚或作痛为主要特征。该病属于中医“心下痞”、“胃痞”、“痞满”等范畴。清代刘默《证治百问》说:“痞满之‘痞’字,当从‘否’字为是。否满者,即中满之意也。无形之虚气,因营气不能分清利浊,天...  相似文献   

8.
慢性脾胃病乃临床常见疾病,吕文亮教授从事脾胃疾病研究多年,在治疗胃痞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临证时辨证论治,病证结合。吕教授认为胃痞的病机可为脾虚、肝郁等,但湿热蕴阻中焦,脾胃气机郁滞为主要病机之一。临床从湿热论治胃痞,以清热化湿法为基础,兼以益气健脾、疏肝行气、活血通络。  相似文献   

9.
从《内经》《伤寒论》谈胃痞中医辨治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病名证候、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三方面对中医胃痞证作一总结,认为对胃痞证的认识源于《内经》,辨证论治奠基于仲景,后世进一步充实、完善,对当今中医胃痞辨治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胃痞是难治的、反复发作的常见脾胃病。许鑫梅教授认为脾胃虚弱、升降失常是胃痞发病的主要病机,肝气郁结是胃痞发病的重要诱因。中医辨治应健脾益气与和胃降气相结合,辅以疏肝解郁、行气止痛,兼顾兼夹证,同时注重方药与调护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
《伤寒论》痞证辨治原文16条,方剂10首,其理法方药一直为临诊者所遵循。笔者认为,欲更好地掌握运用这一理论方法,必须深究其病机、治疗之奥义。“清”“浊”二字,实贯穿于痞证的因证辨治理论之中。现略作分析,供同道参考。病机要点:清浊相干痞,临床证候以心下满硬而不舒,按之濡软而不痛为特征。“心下”乃胃脘之部位,中焦之分野。脾与胃,一脏一腑,同居中焦,脾主升清,胃主降浊,二者相互为用,转运枢机。一旦脾胃受伤,或邪气阻  相似文献   

12.
周勇  魏盼  周小康 《中医学报》2019,34(2):248-251
《伤寒论》所称"心下痞"即患者自觉心下痞满不舒,按之濡或硬,无疼痛症状。痞证之根本病机为中焦气机壅滞,脾胃升降失和。《伤寒论》中关于心下痞的"泻心汤"有五种,分别为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大黄黄连泻心汤及附子泻心汤。五方均主治痞证,然各方所治主证之病机有所差异:半夏泻心汤主治寒热错杂之痞;生姜泻心汤主治太阳少阳并病之胃虚不化水热痞;甘草泻心汤主治少阳阳明并病之胃虚痞;大黄黄连泻心汤主治寒郁化热,热邪壅聚之热痞;附子泻心汤主治热痞兼阳虚之证。五证虽均以痞为患,但病机不同,立法处方也应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灵活施治。  相似文献   

13.
关于痞证的几个问题曾林森(姜堰市卫校225500)“痞”和“痞证”有不同的内涵”.“痞”以自觉胃院部满闷不适,按之而不痛为特征,它不是一种单独的疾病。“痞证”则是以“痞”为主症的一类病变.痞证的临床辨治,仲景论之甚详,历代医家对其均有精辟见解.个人学...  相似文献   

14.
长期服用抗结核和非结核分枝杆菌药物出现许多不良反应,其中胃肠副作用最为常见,主要表现“上呕”、“中痞”、“下利”等,跟诊何飞主任门诊期间,将此辨病为“痞证”。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该类痞证形成的病因病机,论述何飞主任医师的诊治思路,并加以1例医案进行佐证,探析辩证治疗该类药物相关性痞证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15.
经典方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以粘膜上皮和腺体萎缩、粘膜变薄及粘膜颜色改变为特征的慢性疾病。临床表现以胃脘疼痛、痞塞胀满为主,故祖国医学多将其归于“胃痞”、“痞满”、“胃脘痛”等病范畴。近年来笔者试用《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等经典著作中所载方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百余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本文据此谈谈笔者运用经典方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体会。  相似文献   

16.
胃痞病是指心下痞塞 ,胸膈满闷 ,触之无形 ,按之不痛、望无胀大 ,且常伴有胸膈满闷。得食则胀 ,嗳气则舒。多为慢性起病 ,时轻时重、反复发作 ,缠绵难愈。发病和加重常与饮食、情绪、起居、冷暖等诱因有关。乃中焦气机阻滞 ,升降失和而成 ,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云 :“太阴所至为积饮否膈。”又如《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云 :“脾不能行气于肺胃 ,结而不散则为痞”。临床上屡见不鲜 ,而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分型探讨较少。为便于临床治疗有必要作以探讨 ,现将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介绍如下 ,以就正于同道。1 饮食停滞型症见 :胃脘痞满…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胃轻瘫是一种以腹胀、 早饱、 恶心、 呕吐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糖尿病常见慢性并发症,其病程缠绵、 病症多端,治疗颇为棘手.据其临床表现,中医学可将其归属"消渴痞病"范畴,岳仁宋教授结合临床经验提出2型糖尿病胃轻瘫当以"内伤伏邪"为理论基础,以"伏邪内扰,胃强脾弱,升降失调"为病机根本,治疗上当以半夏泻心汤主方,以"助脾运毒、 化浊祛邪"为治疗大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为进一步研究慢性胃炎的发病机理、大鼠胃粘膜螺旋样菌(GHLO)感染情况及中药“实痞通”“甘平养胃”及“胃乐”三种方剂水煎液对实验性慢性胃炎(ECG)大鼠胃粘膜GHLO的影响。方法采用幽门弹簧插入法及去氧胆酸钠口服法复制大鼠慢性胃炎病理模型,并用改良Ploton法显示大鼠胃粘膜螺旋样菌(GHLO)。结果模型组及自然恢复组GHLO明显高于正常组,“实痞通”及“胃乐”方剂治疗组GHLO明显降低。结论GHLO感染参与了大鼠胃炎的发生和发展“实痞通”及“胃乐”方剂对其感染有明显的抑制和杀灭作用。  相似文献   

19.
胃痞的中医辨证施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敏 《中国医药导报》2008,5(19):184-184
胃痞是以心下胃脘痞塞,满闷不适为主症,按之柔软,触之无形,且常伴有疼痛,胸膈满闷,纳少,大便不调的病症。常见于现代医学中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胃痞多为慢性起病,时轻时重,反复发作,缠绵难愈,成为各型慢性胃炎治疗中的一个难点。而中医的辨证分型治疗常常能收到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丁象宸教授基于《内经》的胃气理论及三焦论述,结合《伤寒杂病论》及李东垣等医家脾胃思想,提出其胃—三焦理论,认为从解剖位置上三焦附胃,与胃相通,从功用关系上,相协为用,助行胃气,通行胃中元气,助胃通行营卫,参与行水布津;助胃联系脏腑。对于胃痞之病机认为是脾胃三焦同病,其观点源于《内经》及《伤寒杂病论》,提出理脾和胃、通和三焦法,并认为仲景疗痞诸方多乃脾胃三焦同治之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