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3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壁及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EMS)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腹壁切口内异症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结果:腹壁内异症40例,均有剖宫产手术史。会阴内异症8例,其中6例有会阴侧切史,均有肿块,除另2例外,均有典型周期性肿块胀痛。手术切除均取得良好效果,未有复发。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种植是本症的主要发病机制。根据典型的症状、体征,结合B超可正确诊断。彻底手术是惟一确实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剖宫产腹壁切口与会阴侧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原因、诊断和治疗进行探讨。方法 对经病理确诊的29例剖宫产腹壁切口与会阴侧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9例患者中,腹壁内异症患者26例,均有剖宫产手术史,会阴侧切口内异症3例。均有典型周期性腹痛、肿块;手术切除均取得良好效果。结论 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原因属医源性种植,重在预防;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手段,只要病灶彻底清除,术后不需要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会阴、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的诊断和处理. 方法 对我院1997~2008年收治的14例会阴、腹壁内异症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根据临床表现及病理检查,14例均诊断正确.4例会阴内异症均有会阴撕裂或侧切史,10例腹壁切口内异症均有剖宫产史.发病潜伏期,30岁以前多在1年以内,30岁以上多在1年以上.会阴内异症完整切除3例,腹壁内异症完整切除10例,随访1~5年无复发. 结论 根据典型的病史和体检,可以对会阴、腹壁内异症做出正确诊断;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4.
章兴凤 《河北医学》2010,16(8):965-966
目的:探讨腹壁及会阴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对10例腹壁及会阴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腹壁切口内异症7例,会阴切口内异症3例。结果:全部病例行病灶切除后随访2年无复发。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属良性疾病,发生在与子宫内膜有接触的手术切口部位,切除病灶为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3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腹壁与会阴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7年1月~2007年5月收治的21例腹壁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4例会阴侧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共35例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结果35例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均有典型的手术瘢痕周期性疼痛、肿块,行手术治疗疗效好,无复发。结论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种植是主要的发病机制。有典型的临床症状、体征便可诊断。最佳治疗方法是彻底手术切除。发病早期便予及时切除。需注意会阴侧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累及肛门括约肌的患者可辅以药物治疗,避免术中损伤。  相似文献   

6.
王俊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2):55-56
目的:探讨会阴切口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分析20例会阴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的临床特点。结果:20例会阴切口瘢痕内膜异位症的患者都有会阴切开史,均有典型与月经相伴的周期性会阴瘢痕疼痛并触及痛性肿块。结论:子宫内膜种植是主要发病机制,根据典型的症状和体征,可正确诊断,彻底手术是惟一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梁艳楠  刘颖  贾慧贤 《黑龙江医学》2008,32(12):933-933
目的探讨分娩后腹壁及会阴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本院2000-2006年间,收治的20例腹壁及会阴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例的症状、体征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患者中,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3例,均有剖宫产手术史,会阴侧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7例。所有病例均有典型周期性局部疼痛、肿块,术前能够做出正确诊断,与术后病理结果吻合。手术切除均取得良好效果,无复发。结论局限性子宫内膜细胞移植,是腹壁及会阴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最有可能的病理生理机制。典型症状为与月经周期相关的周期性疼痛伴肿块,根据典型的症状、体征可正确诊断。彻底手术是惟一确实有效的治疗方法。该病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尽量减少或避免此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的诊治。方法对我院1982~2001年间收治的21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依据病史、临床表现、腹部检查均能做出正确诊断,与术后病理结果吻合;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占我院同期收治内异症病例的1.73%;发病潜伏期介于术后1~8年;均行异位病灶切除术;术后随诊1例复发。结论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腹部检查能对腹壁切口内异症正确诊断,并以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预防和治疗.方法 对我院6年来剖宫产2980例剖宫产术后发生腹壁切口内异症的发病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1年至2004年剖官产1300例,术中未采取腹部切口保护措施,术后发生腹壁切口内异症5例,发生率0.38%;2005年至2007年剖官产1680例,术中均采取了腹壁切口保护措施,术后无一例发生腹壁切口内异症;5例腹壁切口内异症患者均手术治疗,无复发.结论 剖宫产术中采取腹壁切口保护措施,可防范腹壁切口内异症的发生;手术治疗腹壁切口内异症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刘仕秀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7):100-101
近年来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发病率逐渐升高,发病部位大多数在盆腔,但也有发生在腹壁手术切口处,手术切口瘢痕内异症的临床症状,诊断和治疗不同于盆腔内异症,现将我院5年来诊治的7例腹壁切口内异症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腹壁及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2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壁及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分析25例盆腔外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资料,其中20例为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5例为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结果其发病的潜伏期多在1-3年。据病史及临床表现,术前多可确诊。本组病例均行手术切除病灶。随访20例,随访时间0.5-5年,均无复发。结论腹壁及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行病灶切除为其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赵斌斌 《陕西医学杂志》2010,39(12):1606-1607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对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0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的患者均行病灶切除术,术后均无复发。结论:手术切除病灶是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而术中尽量避免和减少子宫内膜组织散落和遗留手术切口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程芙蓉 《吉林医学》2014,(19):17-18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联合药物治疗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剖宫产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40例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手术治疗联合药物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手术治疗组)20例。结果:观察组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治疗后CA125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联合药物治疗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疗效明显,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46例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AWE)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至2007年两院收治的46例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例。结果: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于剖宫产之后,表现为切口部位出现疼痛肿块并随月经周期变化,有较为典型的病史及临床表现,术前均诊断正确。手术彻底切除,随访2~5年无复发。结论:AWE治疗首选手术,范围应达病灶外1cm。  相似文献   

15.
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ang HB  Zhu L  Lang JH  Liu ZF  Sun DW  Leng JH  Fan QB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17):1181-1183
目的探讨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对30例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随诊0.5—13年。结果会阴内异症占院内同期内异症的0.32%,阴道分娩发生会阴内异症为0.0065%,发病潜伏期为4个月至13年。会阴内异症均表现为会阴伤口的周期性、痛性结节,CA125值无明显升高,病灶完整切除者可达到治愈。5例(16.7%)患者合并盆腔内异症。结论根据典型的病史和体格检查可做出正确的诊断,会阴内异症可合并盆腔内异症存在,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未累及肛门括约肌的患者由于手术可完整切除,复发率低于累及肛门括约肌的病例,是否累及肛门括约肌的术前评价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INTRODUCTION: Cutaneous or subcutaneous endometriosis is a rare entity that is an often overlooked because of chronic abdominal pain. METHODS: We reviewed the ten cases of cutaneous endometriosis that presented to this hospital over a seven-year period. RESULTS: The mean age of patients at presentation was 36.3 years. All our patients presented with cyclical abdominal pain. There was a considerable delay in the diagnosis and offer of treatment, the mean length of time between onset of symptoms to surgery being 31.7 months (range 1-62 months). The onset was spontaneous in 40 percent of our patients and the rest had scar endometriosis. The patients with spontaneous onset of disease had a more severe pelvic disease compared to those with scar endometriosis. Complete surgical excision was curative but left a large defect requiring polypropylene mesh repair in two patients. CONCLUSION: Cutaneous endometriosis should be suspected in any female presenting with cyclic or non-cyclic pain emanating from a mass in the vicinity of a previous surgical scar, the umbilicus or in the inguinal region. Surgical excision of the cutaneous endometriotic implants can be easily performed and is curative.  相似文献   

17.
目的改良腹壁及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切除术术式.方法改良一:于病灶表面原瘢痕处做一条形或梭形切口,切开皮肤达脂肪层后,适当游离形成皮瓣,皮瓣下适当保留部分脂肪组织,完整彻底切除病灶.改良二:不缝合皮下脂肪层之空腔,于腔内放置一橡皮片做引流,直接以0/4可吸收线连续皮内缝合皮肤层,于术后24~48h拔除橡皮引流片.结果会阴及腹部病灶切除共21例,术后1个月复查均无皮下硬结,伤口愈合良好、美观.结论改良后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切除术术式较传统术式更简单易行,瘢痕细小美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和处理。方法对我院1995~2007年收治的10例会阴内异症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随诊1~8年。结果会阴内异症占我院同期内异症的0.64%,我院会阴内异症发生率为0.95/万。根据临床表现及病理检查,10例均诊断正确。除1例外,均有会阴撕裂或侧切史;发病潜伏期为28岁以前多在1年以内,30岁以上多在1年以上,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会阴内异症病灶完整切除10例,随诊6个月~7年,无复发。结论根据典型的病史和身体检查,可以对会阴切口内异症做出正确诊断;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特点及手术治疗效果,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分析2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发病年龄、既往手术病史、临床症状与月经的关系、发病时间、病灶数量及手术效果。结果:27例患者发病年龄为24~43岁,平均32.22岁,中位年龄32岁,以30~39岁年龄段发病人数最多(18/27,66.67%),与其他年龄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7例既往均有剖宫产史,且均以切口区疼痛性包块就诊,其中切口区单发病灶者24例(88.89%),2处病灶3例(11.11%)。临床症状及包块大小变化与月经的关系密切者21例(77.78%),关系不明显6例(22.2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67,P〈0.01)。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时间为术后3个月~7年不等,以术后2年发病率最高(55.56%)。结论: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术前诊断不难,手术切除近期疗效满意,彻底切除病灶、适度切除周围正常组织是预防其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